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__力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__力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页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__力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__力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__力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4页。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基础巩固】1.(多选)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操作步骤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测量原长,后竖直悬挂B.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原长C.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重答案:BD2.下列关于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的说法,正确)A.实验中F的具体数值必须计算出来B.如果没有测出弹簧原长,用弹簧长度l代替形变量x,F-l也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C.利用F-x图线可求出kD.实验时要把所有点连到线上,才能得到真实规律答案:C3.为了探究弹簧弹力F和弹簧形变量x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下图所示的图像.(1)从图像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操作,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图像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                                         . (2)由图像可得甲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相对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则应选弹簧    (选填“甲”或“乙”). 解析:(1)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则此规律不成立,所以图像上端成为曲线.(2)甲、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N/m=66.7 N/m,k== N/m=200 N/m.要制作一个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受到相同的力作用时形变量大的弹簧,故应选弹簧甲.答案:(1)形变量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66.7 200 甲4.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      (选填“竖直”或“倾斜”)状态. (2)该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像.由此图像得该弹簧的原长l0=    cm,劲度系数k=    N/m. (3)把该弹簧做成一只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l=    cm. 解析:(1)刻度尺保持竖直,测量弹簧的长度才准确.(2)l0为题图乙中F=0时的值,即l0=4 cm.k== N/m=50 N/m.(3)测力计示数F=3 N,由题图乙知弹簧长度l=10 cm.答案:(1)竖直 (2)4 50 (3)10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一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于一深度为h=35 cm、开口向下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下端位于筒内,弹簧测力计可以与这根弹簧的下端接触),如图甲所示.若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露出筒外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弹力F,作出的F-l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N/m,弹簧的原长l0=     cm.                    解析:根据胡克定律,Fl的关系式为F=k(l+h-l0)=kl+k(h-l0),从图像中可得直线的斜率为= N/cm=200 N/m,即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 N/m;纵截距为20 N,由k(h-l0)=20 N,解得l0=25 cm.答案:200 25  【拓展提高】 6.(1)某次研究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l关系的实验时,得到图甲所示的F-l像,由图像可知,弹簧原长l0=    cm,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                           (2)按图乙的方式挂上钩码(已知每个钩码的重力为1 N),使(1)中研究的弹簧被压缩,稳定后指针所指刻度尺示数为    cm.由此可推测图乙中所挂钩码的个数为    个. 解析:(1)由胡克定律F=k(l-l0),结合题图甲中的数据得l0=3.0 cm,k=200 N/m.(2)由题图乙知指针所指刻度为1.50 cm,由F=k(l0-l),可求得此时弹力为F=3 N,故所挂钩码的个数为3个.答案:(1)3.0 200 (2)1.50 37.用金属制成的线材(如钢丝、钢筋)受到拉力作用会伸长.如果要直接测试成品线材,比较困难.为此,我们可以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下表是对样品测试取得的伸长量x(单位:cm)的数据.单位:cm材料的长l/m横截面积S/cm2拉力F/N2505007501 00010.050.040.080.120.1620.050.080.160.240.3230.050.120.240.360.4810.100.020.040.060.0810.200.010.020.030.04 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测试方法,运用了    的科学思想. (2)根据样品的测试结果,该材料制成的线材受力后的伸长量x与材料的长度l、材料的横截面积S及拉力F的函数关系为 . (3)现有一该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5 m,横截面积为0.8 cm2,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量不超过0.4 cm.其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 解析:(1)运用了控制变量的科学思想.(2)从第一行数据可知,在横截面积和材料的长度不变的情况下,伸长量x与拉力F成正比;从第一、四、五行数据可知,在材料的长度和拉力不变的情况下,伸长量x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从第一、二、三行数据可知,在横截面积和拉力不变的情况下,伸长量与材料的长度成正比.所以线材受力后的伸长量x与材料的长度l、材料的横截面积S及拉力F的函数关系为x=k,取第一组数据代入可得k=8.0×10-12 m2/N,x=8.0×10-12 m2/N·.(3)金属杆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N=8 000 N.答案:(1)控制变量 (2)x=8.0×10-12 m2/N·(3)8 000 N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