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________年,东晋灭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 东晋的兴亡
    1.316年,内迁的________人灭掉西晋。
    2.317年,________重建晋王朝,以________为都,史称东晋。
    3.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________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东晋出现“________,共天下”的局面。
    4.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5.________年,东晋灭亡。
    知识点2 南朝的政治
    6.420—589年,中国南方相继出现____、齐、____、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定都________,历史上统称为“南朝”。其中,____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7.宋武帝、________在位时期,赋轻役稀,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8.梁武帝________夺取帝位后,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知识点3 江南地区的开发
    9.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__________,也带来了先进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再加上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10.农业上,耕地面积增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____________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此外,还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11.手工业上,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________、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12.南朝时的________,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南朝指:宋、齐、梁、陈;六朝是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它们都建都于建康(东吴时期称“建业”)。
    02 辨析改错
    13.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注入了新鲜血液。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西晋建立于266年,定都洛阳;东晋建立于316年,定都建康。
    【 】改正:
    (2)西晋建立时,皇帝倚重王氏,任王导为丞相、王敦专政军事,时称“王与马,共天下”。
    【 】改正:
    (3)西晋末年以来,为接受先进文化,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 】改正:
    (4)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础。
    03 单项选择
    知识点1 东晋的兴亡
    14.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灭掉西晋的是( )
    A.回族 B.匈奴 C.蒙古 D.女真
    15.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时人称“王与马,共天下”,其中的“马”指的是( )
    A.司马懿 B.司马炎 C.司马睿 D.司马光
    知识点2 南朝的政治
    1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中的“南朝”所指四个朝代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
    A.齐、宋、梁、陈 B.陈、齐、梁、宋
    C.梁、宋、陈、齐 D.宋、齐、梁、陈
    17.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客观上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发展和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南朝四个王朝都在建康定都
    C.镇守地方的贵族势力很大 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知识点3 江南地区的开发
    18.研究表明,从汉朝开始,北方人口开始向南方迁移;东汉末年,特别是两晋之间,形成了人口南迁的潮流。“潮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战乱频繁 B.南方地广人稀
    C.江南经济发达 D.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19.东晋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推广和改进犁耕 B.推广选种、育种
    C.水稻采用育秧移栽 D.普遍种植双季稻
    20.今浙江省的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着“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在东晋、南朝时期,该镇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情况是( )
    A.以种植水稻为主 B.以种植玉米为主
    C.以种植小麦为主 D.以种植棉花为主
    21.认识文物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如图文物对于研究我国哪一时期制瓷业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青瓷莲花尊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南朝
    22.南朝时,如果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
    A.广州 B.建康 C.扬州 D.荆州
    23.《宋书·州郡志》所载,自(西晋)永嘉初至(南朝)刘宋末,南渡(迁)人口约90万,约占北方总人数的1/8还要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北方人口锐减 B.政权分立 C.经济重心南移 D.江南得到开发
    24.读图说史:读右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北方自然环境恶劣
    B.北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
    C.江南地区相对发达
    D.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
    04 材料解析
    25.(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译自《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民辛苦劳作,一年的丰收可以解决很多地方的粮食问题……江南生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译自《宋书》
    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的浪潮。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什么状况?(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3)材料三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北方民众的南下对江南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01 组合列举
    1.匈奴 2.司马睿 建康 3.王导 王与马 4.荆扬晏安 户口殷实 5.420 6.宋 梁 建康 宋 7.宋文帝 8.萧衍 9.劳动力 生产工具 生产技术 10.农业技术 11.造船 12.建康
    02 辨析改错
    13.(1)× “316年”改为“317年”。(2)× “西晋”改为“东晋”。(3)× “接受先进文化”改为“躲避战乱”。(4)√
    03 单项选择
    14.B 15.C 16.D 17.D 18.A 19.D 20.A 21.D 22.B 23.D 24.D
    04 材料解析
    25.(1)材料一反映江南地区还未得到开发,生产力水平低下。(2分)(2)材料二反映南朝时的江南经济有了巨大发展,物产丰富,纺织业甚至超过了北方(或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3分)(3)北方战乱频繁。(1分)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3分)

    相关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合列举题,材料解析题,分析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安徽)练习: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共5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