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专题强化练九 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含答案)-2024届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专题强化练九 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含答案)-2024届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 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顺时针运动,某时刻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大小也是v、方向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最后小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在小物块与传送带间有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W,小物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W=0,Q=mv2 B.W=0,Q=2mv2
C.W=eq \f(mv2,2),Q=mv2 D.W=mv2,Q=2mv2
2.(2023·江苏省金陵中学高三检测)如图,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顺时针转动,传送带右端上方的挡板上固定着一轻弹簧.将小物块P轻放在传送带左端,P在接触弹簧前速度已达到v,与弹簧接触后弹簧的最大形变量为d.P的质量为m,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从P开始接触弹簧到弹簧第一次达到最大形变的过程中( )
A.P的速度一直减小
B.摩擦力对P做功的功率一直减小
C.摩擦力对P做的功Wv2)的小物块从传送带的底端滑上传送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像如图乙,则( )
A.0~t3时间内,小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满足μ>tan θ
C.t2时刻小物块离传送带底端的距离最远
D.小物块返回传送带底端时的速率小于v1
6.(2023·安徽省六安中学高三检测)如图所示,水平轨道AB长为2R,其A端有一被锁定的轻质弹簧,弹簧左端连接在固定的挡板上.圆心在O1、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BC与AB相切于B点,并且和圆心在O2、半径为2R的光滑细圆管轨道CD平滑对接,O1、C、O2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光滑细圆管轨道CD右侧有一半径为2R,圆心在D点的eq \f(1,4)圆弧挡板MO2竖直放置,并且与地面相切于O2点.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轨道上的C点由静止滑下,刚好能运动到A点,触发弹簧,弹簧立即解除锁定,小滑块被弹回,小滑块在到达B点之前已经脱离弹簧,并恰好无挤压通过细圆管轨道最高点D(计算时圆管直径可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滑块与水平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弹簧锁定时具有的弹性势能Ep;
(3)小滑块通过最高点D后落到挡板上时具有的动能Ek.
7.(2023·江苏省八校联盟高三月考)如图所示,倾角为53°的光滑斜面末端B与水平传送带平滑衔接.一质量为m=2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A点与B端的竖直高度差为h=3.2 m.已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运行的速度为4 m/s,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传送带足够长,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53°=0.8.自滑块由A点释放开始,求:
(1)滑块第一次到达B端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第二次到达B端的时间;
(3)60 s时间内,电动机消耗的电能.
8.“高台滑雪”一直受到一些极限运动爱好者的青睐.挑战者以某一速度从某曲面飞出,在空中表演各种花式动作,飞跃障碍物(壕沟)后,成功在对面安全着陆.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物块演示分析该模型的运动过程:如图所示,ABC为一段半径为R=5 m的光滑圆弧轨道,B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P为一倾角θ=37°的固定斜面,为减小在斜面上的滑动距离,在斜面顶端表面处铺了一层防滑薄木板DE,木板上边缘与斜面顶端D重合,圆形轨道末端C与斜面顶端D之间的水平距离为x=0.32 m.一物块以某一速度从A端进入,沿圆形轨道运动后从C端沿圆弧切线方向飞出,再经过时间t=0.2 s恰好以平行于薄木板的方向从D端滑上薄木板,物块始终未脱离薄木板,斜面足够长.已知物块质量m=3 kg,薄木板质量M=1 kg,木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eq \f(19,24),木板与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eq \f(5,6),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块滑到圆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计算结果可以保留根号);
(2)物块相对于木板运动的距离;
(3)整个过程中,系统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
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0.2 m的螺旋圆形轨道BGEF与水平直轨道MB和BC平滑连接,倾角为θ=30°的斜面CD在C处与直轨道BC平滑连接.水平传送带MN以v0=4 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高度差为h=0.8 m,MN间的距离为LMN=3.0 m,小滑块P与传送带和BC段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轨道其他部分均光滑.直轨道BC长LBC=1 m,小滑块P的质量为m=1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若滑块P第一次到达与圆轨道圆心O等高的F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刚好为零,求滑块P从斜面静止下滑处与BC轨道高度差H;
(2)若滑块P从斜面高度差H′=1.0 m处静止下滑,求滑块从N点平抛后到落地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大小;
(3)滑块P在运动过程中能两次经过圆轨道最高点E点,求滑块P从斜面静止下滑的高度差H的范围.
专题强化练九 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1.B 2.C 3.C
4.D [由题图乙可知,木板先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故可知地面对木板有摩擦力,在0~2 s内,木板受物块向右的摩擦力和地面向左的摩擦力而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1=eq \f(Δv,Δt)=eq \f(2-0,2) m/s2=1 m/s2.对木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1-Ff2=ma1,Ff1=μmg,在2~3 s内,木板与物块相对静止,受地面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a2=eq \f(Δv′,Δt′)=eq \f(0-2,1) m/s2=-2 m/s2,即加速度大小为2 m/s2,方向向左,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2=2ma2=4 N,联立以上各式,解得μ=0.5,故A错误;对物块,在0~2 s内,受木板的摩擦力作用而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解得a=5 m/s2,由v=v0-at可得v0=v+at=2 m/s+5×2 m/s=12 m/s,故C错误;最后木板与物块均静止,故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与木板构成的系统所产生的热量等于物块的初动能,即Q=eq \f(1,2)mv02=eq \f(1,2)×1×122 J=72 J,2~3 s时间内物块和木板一起减速,系统的机械能减少量ΔE损2=eq \f(1,2)·2mv2=4 J,故0~2 s时间内系统机械能减少量ΔE损1=72 J-4 J=68 J,则0~2 s与2~3 s系统机械能减少量之比为17∶1,故B错误,D正确.]
5.D [通过题图乙可以看出,小物块先向上匀减速运动,减速到零后反向加速,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加速度大小发生突变,所以小物块的速度达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以前,摩擦力方向一直沿斜面向下,t2时刻以后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故A错误;根据题图乙可知,t2时刻以后小物块相对于传送带向下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 θ-μmgcs θ=ma,所以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满足μmgsin θ,此后两者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以物块和木板为整体,a共=μ1gcs θ-gsin θ=eq \f(1,3) m/s2,s共=eq \f(v共2,2a共)=1.5 m
Q物-板=μ2mgcs θ·Δs=30 J
Q板-斜=μ1(M+m)gcs θ·(s板+s共)=57 J
整个过程中,系统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Q=Q物-板+Q板-斜=87 J.
9.(1)0.4 m (2)0.8 m (3) 0.7 m≤H≤0.8 m
解析 (1)滑块P在圆形轨道F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刚好为零,则vF=0
mg(H-R)-μmgLBC=0
解得H=0.4 m
(2)H′=1.0 m,设滑块运动到N点时的速度为vN,对滑块从开始到N点的过程应用动能定理
mgH′-μmg(LBC+LMN)=eq \f(1,2)mvN2-0
解得vN=2 m/s
滑块从N点做平抛运动,水平位移为
x=vNeq \r(\f(2h,g))=0.8 m
(3)设滑块P在运动过程中恰好能第一次经过E点时,高度差为H1,从开始到E点应用动能定理有mgH1-μmgLBC-2mgR=eq \f(1,2)mvE2-0
在E点时有mg=meq \f(vE2,R)
解得H1=0.7 m
滑块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M
mgH1-μmgLBC=eq \f(1,2)mvM2-0
vM=eq \r(10) m/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六章机械能专题十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新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试卷:第六章 专题强化练九 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J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强化七 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二)——“传送带”和“滑块—木板”模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设问的角度,功能关系分析,解题关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