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12 O-16 S-32 Cu-6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 化学与生活、科技、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德尔塔(Delta),是新冠病毒变异毒株,传播性更强,其成分含有蛋白质
B. 市面上的防晒衣通常用聚酯纤维材料制作,忌长期用肥皂或碱性较强的液体洗涤
C. “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的霍尔推力器腔体,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 中芯国际是我国生产芯片的龙头企业,所生产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答案】D
【解析】
【详解】A.新冠病毒其成份为蛋白质,故A说法正确;
B.聚酯纤维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因此聚酯纤维材料制作的衣服,忌在肥皂或碱性较强的液体中洗涤,故B说法正确;
C.氮化硼陶瓷是由B、N元素组成,具有耐高温、强度高、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说法正确;
D.生产芯片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故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2. 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金属钠与水反应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D. 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金属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C.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是吸热反应,符合题意。
本题选D。
3. 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酸溶液的温度后,未冲洗温度计就测碱溶液的温度,会使求得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大
B. 0.1ml/L盐酸与某强碱稀溶液中和放出的热量随反应物的用量改变而改变,但中和反应反应热不变
C. 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稀盐酸的量热计的内筒中
D. 玻璃搅拌器沿内筒壁顺时针移动,使酸碱溶液混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A.测酸溶液的温度后,未冲洗温度计就直接测碱溶液的温度,碱的起始温度偏高,测定的温度差减小,所以测定的中和热偏小,故A错误;
B.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所以中和热不受酸碱的用量变化影响,故B正确;
C.分多次将NaOH溶液倒入量热计的内筒中,会导致较多的热量损失,测得的反应热数值偏小,故C错误;
D.环形搅拌棒搅拌时应该上下移动,使酸碱溶液混合,故D错误;
故选:B。
4. 已知:温度过高时,WO2(s)转变为WO2(g):
①WO2(s)+ 2H2(g) = W(s)+ 2H2O(g) △H= + 66.0kJ/ml
②WO2(g)+ 2H2(g) = W(s)+ 2H2O(g) △H= -137.9kJ/ml
则WO2(s)= WO2(g)的△H
A. △H=-285.8kJ/mlB. △H=+571.6 kJ/ml
C. △H= +203.9kJ/mlD. △H=-285.8kJ/ml
【答案】C
【解析】
【详解】WO2(s)+2H2(g)=W(s)+2H2O(g);ΔH=+66.0kJ·ml-1①
WO2(g)+2H2=W(s)+2H2O(g);ΔH=-137.9kJ·ml-1②
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得:WO2(s)=WO2(g)的ΔH=(+66.0+137.9) kJ·ml-1=+203.9kJ·ml-1,选C。
5. 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图1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 由图2知,S(g)+O2(g)=SO2(g) ΔH1,S(s)+O2(g)=SO2(g)ΔH2,则ΔH1>ΔH2
C. 由图3知,白磷比红磷稳定
D. 由图4知,CO(g)+H2O(g)=CO2(g)+H2(g) ΔH>0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图1知,石墨能量低,因此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故A正确;
B.根据图2知,1ml S(g)具有的能量比1ml S(s)具有的能量高,S(g)+O2(g)=SO2(g) ΔH1, S(s)+O2(g)=SO2(g) ΔH2 ,1ml S(g)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由于放热焓变为负,放出热量越多,焓变反而越小,因此则ΔH1<ΔH2,故B错误;
C.根据图3知,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得出红磷比白磷稳定,故C错误;
D.根据图4知,CO2(g)+H2(g) = CO(g)+H2O(g) ΔH>0,则CO(g)+H2O(g) = CO2(g)+H2(g) ΔH<0,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6.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b、c相连时,c上有大量气泡.b、d相连时,d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为
A. a>b>c>dB. a>c>b>dC. c>a>b>dD. b>d>c>a
【答案】A
【解析】
【详解】ab相连时a为负极,活泼金属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负极,故a比b金属性强;
cd相连时,电流由d流向c,说明电子是由c流向d,c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负极,c比d金属性强;
bc相连时,c上有气泡冒出,说明c做正极,故b比c金属性强;
综上所述,金属性强弱顺序为a>b>c>d ;
答案选A。
7. 下列方法对2SO2(g)+O2(g)2SO3(g)的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
A. 加入SO2B. 容积不变,充入N2
C. 压强不变,充入N2D. 降低温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加入,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A错误;
B.容积不变,充入N2,反应体系中各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B正确;
C.压强不变,充入N2,反应体系的体积增大,相当于压强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C错误;
D.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8. 对于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比较速率快慢时,首先将单位调整相同,然后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进行转化为同一种物质再进行比较,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即为v(NH3)=×v(H2O)=60s/min××0.05ml⋅L−1⋅s−1=2ml⋅L−1⋅min−1;
B.v(O2)=1ml⋅L−1⋅min−1即为v(NH3)=×v(O2)=×1ml⋅L−1⋅s−1=0.8ml⋅L−1⋅s−1;
C.v(NO)=1.6ml⋅L−1⋅min−1即为v(NH3)=v(NO)=1.6ml⋅L−1⋅min−1;
D.
综上所述,反应最快的是,故答案为A。
9. 对于可逆反应:C(s)+CO2(g) 2CO(g),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下列条件的变化中,能使K发生变化的是
A. 将C(s)的表面积增大B. 增大体系的压强
C. 升高体系的温度D.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化学平衡常数是温度函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增大,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K减小;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K减小,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增大,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度、压强以及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故选:C。
10. 工业上合成乙苯()的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苯的分子式是C8H10
B. 苯和乙烯均为平面形分子
C. 等质量的苯和乙烯充分燃烧消耗O2的量:苯<乙烯
D. 苯是由碳原子以单键、双键相互交替结合而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A.苯的分子式为C6H6,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则乙苯的分子式是C8H10,A正确;
B.苯分子的12个原子共平面,乙烯的6个原子共平面,则二者均为平面形分子,B正确;
C.苯的最简式为CH、乙烯的最简式为CH2,C原子数为1的最简式中H原子数越多,质量一定时,耗氧越多,则等质量的苯和乙烯充分燃烧消耗O2的量:苯<乙烯,C正确;
D.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是由碳原子以单键、双键相互交替结合而成,D不正确;
故选D。
11. 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据此可推算出上述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A. 9∶3∶4B. 3∶1∶2C. 2∶1∶3D. 3∶2∶1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起始浓度和2s末浓度可知A、B、C转化的浓度分别为:A:3.0-1.8=1.2ml/L,B:1.0-0.6=0.4ml/L,C:0.8-0=0.8ml/L,转化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等于系数之比,所以a:b:c=3:1:2;B项正确,故答案选B。
12.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碱工业中,X电极上反应式是
B. 电解精炼铜时,Z溶液中的Cu2+浓度不变
C. 在铁片上镀铜时,X是纯铜
D. 制取金属镁时,Z是氯化镁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X电极为阳极,在阳极上Cl-失去电子变为Cl2,故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A错误;
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上Cu及活动性比Cu强的金属变为金属阳离子进入溶液,阴极上只有Cu2+得到电子变为单质Cu,根据同一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Z溶液中的Cu2+浓度会减小,B错误;
C.在铁片上镀铜时,阳极X是纯铜,阴极Y是铁片,C正确;
D.制取金属镁时,应该使用电解熔融的MgCl2的方法,不能电解MgCl2溶液,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3. 甲烷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中反应为:CH4(g)+2O2(g)=CO2(g)+2H2O(l) △H= +890.3kJ/ml
B. 图2中反应为:CH4(g)+O2(g)=CO(g)+2H2O(g) △H=−607.3kJ/ml
C. 由图可以推知:CO2和CO相比,CO更稳定
D. 由图可以推得:CO(g)+O2(g)=CO2(g) △H=−283kJ/ml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图1中信息得到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有CH4(g)+2O2(g)=CO2(g)+2H2O(l) △H= −890.3kJ/ml,故A错误;
B.根据图2中信息得到H2O(l),因此反应:CH4(g)+O2(g)=CO(g)+2H2O(l) △H=−607.3kJ/ml,故B错误;
C.由图可以推知:CO(g)+O2(g)=CO2(g) △H= −283kJ/ml,CO2和CO相比,无法知道CO2和CO谁的能量高低,因此无法分析谁更稳定,故C错误;
D.根据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减去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推得:CO(g)+O2(g)=CO2(g) △H=−283kJ/ml,故D正确;
答案为D。
14. 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FeO和CO,发生下列反应:,在温度下,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
B. 平衡时,增大压强,的浓度增大
C. 该反应的,、对应的平衡常数
D. t1时刻的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也可能是加入了氮气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意和图可知T1下:FeO和CO的起始量为2.0ml,到达平衡的时间较短,到达平衡时消耗1mlFeO和CO,生成1mlCO2;
T2下:FeO和CO的起始量为2.0ml,到达平衡的时间较长,到达平衡时生成1.2mlCO2。
【详解】A.反应正向建立平衡,CO转化为,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故A正确;
B.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加压,平衡不移动,但体积减小,的浓度增大,故B正确;
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短,即>;结合分析可知升高温度,二氧化碳平衡量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的,升温后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则,由反应前,平衡时,,则,故C正确;
D.时刻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瞬间增大,不可能是加入催化剂,不可能是加入氮气,可能是增大压强或充入二氧化碳,故D错误;
答案选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5~19题,共5题)
15. 50 mL 0.50 ml/L盐酸与50 mL 0.55 m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 m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量,写出表示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 (从下列选出)。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实验需要多次测量盐酸和NaOH溶液及反应后溶液的温度,以求出反应前后的平均温度差,每次测量温度后都必须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
(4)大烧杯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l·L-1盐酸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
(6)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答案】(1)
(2)C (3)用水将温度计冲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
(4)偏小 (5) ①. 不相等 ②. 相等 ③. 因为中和热是指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 m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个定值
(6)偏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中和热的条件之一是生成1ml液态水,即二元酸稀硫酸的化学计量数是 ,稀硫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小问2详解】
为了减少热量散失,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一次性迅速倒入,故选C;
小问3详解】
每次测量温度后都必须用水将温度计清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减少温度计上残留的酸或碱发生反应,导致热量散失;
【小问4详解】
大烧杯如不盖硬纸板,将会导致热量散失,使求得的温度变化量减小,计算得到的中和热数值偏小;
【小问5详解】
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l·L-1盐酸进行反应,则酸过量,NaOH完全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参与反应的NaOH的量增大,所放出的热量变大,所以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 m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个定值,不会因为加入的酸或碱的量增加而改变。
【小问6详解】
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由于一水合氨是弱碱,边反应边电离,由于电离过程是吸热的过程,导致最终放出的热量会减小,所以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
16. 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下列信息判断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时热量变化。
生成1ml水释放的能量___________kJ。
(2)2SO2(g)+O2(g)2SO3(g),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某条件下,在2 L恒容容器中投入2 ml SO2和1 ml O2,如图是反应体系中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0到10 min内, v(O2)= ___________。
②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A. n(SO2) = n(SO3) B. v正 (SO2)=v逆 (SO2)
C. O2的含量保持不变 D.SO2、O2、SO3的浓度之比为2:1:2
③在密闭容器里,通入a ml SO2 (g)、b ml O2 (g)、c ml SO3 (g),发生上述反应,当改变某种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减小的是 ___________(填字母)。
A.降低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增大容器体积 D.恒容下,充入He
④工业上生产硫酸时,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一个关键步骤。压强及温度对SO2转化率的影响如下表(原料气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SO2:7%,O2:11%,N2:82%):
化工生产中,为了提高反应进行的程度而调控反应条件时,需要考虑控制反应条件的成本和实际可能性。催化氧化的生产时:温度较低时,反应速率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化学平衡,生产成本高;而压强越大,对动力和生产设备的要求也越高。请结合上表,分析工业生产SO2催化氧化过程的适宜条件为:___________。
【答案】(1)245 (2) ①. 0.025 ml/(L·min) ②. BC ③. AC ④. 400℃-500℃、0.1MPa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物键能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和,故焓变为(436 kJ +249 kJ)- 930kJ= -245kJ,故生成1ml水释放的能量245kJ;
【小问2详解】
①由化学方程式可知,0到10 min内,。
②A. n(SO2) = n(SO3),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说明达到平衡,A不符合题意;
B. v正 (SO2)=v逆 (SO2) ,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能说明达到平衡,B符合题意;
C. O2的含量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不再移动,能说明达到平衡,C符合题意;
D.SO2、O2、SO3的浓度之比为2:1:2,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说明达到平衡,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③A.降低温度,活化分子比例减小,反应速率减慢,A符合题意;
B.加入催化剂,降低活化能,能加快反应速率,B不符合题意;
C.增大容器体积,相当于减小物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C符合题意;
D.恒容下,充入He,不影响反应中各物质浓度,不影响反应速率,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④由表中数据可知,增大压强对SO2的转化率影响不大,同时增大成本,结合图表可知,400℃-500℃二氧化硫转化率较高且可以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故考虑综合经济效益适宜条件为:400℃-500℃、0.1MPa。
17. 俄乌战争期间,“北溪”管道被炸,除对全球能源安全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之外,产生大量天然气泄漏,也会 对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的电子式为_______。
(2)大量天然气泄漏,也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一例说明:_______。
(3)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分子中四个氢原子形成一个正四面体
B. 密度比空气大,且难溶于水
C. 1ml 甲烷和 1ml 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有 5 种产物
D. 二氯甲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
(4)为提高能源的能量利用率,可以将甲烷设计成燃料电池,不管是碱性条件还是酸性条件下,甲烷燃料电池的总反应 均为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表明破坏反应物的键能之和_______(填“>”“=”或“<”) 形成的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答案】(1) (2)增加温室效应;使海洋生物中毒或死亡等任意一个合理答案均可 (3)AC
(4) ① 放热 ②. <
【解析】
【小问1详解】
甲烷的电子式为 ;
【小问2详解】
大量天然气泄漏,会增加温室效应;使海洋生物中毒或死亡等;
【小问3详解】
A.甲烷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A正确;
B.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B错误;
C.1ml 甲烷和 1ml 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有 5 种产物,C正确;
D.二氯甲烷仅有一种同分异构体,D错误;
故选AC。
【小问4详解】
甲烷燃烧是放热反应,即△H < 0,△H =反应物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则该反应的反应物键能和小于生成物键能和;
18. 2021年碳中和理念成为热门,CCUS(CarbnCapture,UtilizainandStrage)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能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产生经济效益。
Ⅰ.回答下列问题
(1)捕获的高浓度能与制备合成气(CO、),科学家提出制备“合成气”反应历程分两步进行,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反应①:
反应②:
结合图象写出与制备“合成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决定该反应快慢的是分步反应中的反应_______(填序号)
(2)“合成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制备甲醇:,某温度下在一恒压容器中分别充入1.2mlCO和1ml,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2L,且含有0.4ml,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此时向容器中再通入0.35mlCO气体,则此平衡将______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
Ⅱ.二氧化碳可合成低碳烯烃
(3)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温度、投料比[]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a_______3(填“>”“<”或“=”);M、N两点的反应速率_______(填“>”“<”或“=”);M、N两点的反应平衡常数_______(填“>”“<”或“=”)
(4)用如图装置模拟科学研究在碱性环境中电催化还原制乙烯(X、Y均为新型电极材料,可减少和碱发生副反应),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答案】(1) ①. CH4(g)+CO2(g)=2CO(g)+2H2(g) △H=+(c-a)kJ/ml ②. 反应①
(2) ①. 50L2/ml2 ②. 逆向
(3) ①. > ②. < ③. >
(4)2CO2+12e-+8H2O=C2H4+12OH-
【解析】
【小问1详解】
结合图象,CH4与CO2制备“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为吸热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CO2(g)=2CO(g)+2H2(g) △H=+(c-a)kJ/ml;决定该反应快慢的是分步反应中活化能最大的反应,故反应①决定了该反应的快慢。
【小问2详解】
“合成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制备甲醇:CO(g)+2H2(g)CH3OH(g),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2L,且含有0.4mlCH3OH(g),则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0.8ml,H2的物质的量为0.2ml,反应的平衡常数K=,此时向容器中再通入0.35mlCO气体,根据恒温恒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得到容器体积为,此时浓度商,此平衡将逆向移动;
【小问3详解】
2CO2(g)+6H2(g)CH2=CH2(g)+4H2O(g)∆H,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温度、投料比[]对CO2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温度相同时,x=a的二氧化碳平衡转化率大于x=3,增大氢气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则a>3;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M、N两点的反应速率v逆(M) <v正(N);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根据图象可知,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平衡转化率下降,故反应为放热反应,故M、N两点的反应平衡常数KM>KN;
【小问4详解】
装置中X电极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生成乙烯,碳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X电极为阴极,则a电极为负极,b电极为正极,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12e-+8H2O=C2H4+12OH-。
19. 已知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D是饮食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F是一种有香味的物质,F中碳原子数是D的两倍。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F和高分子化合物E,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B中决定其性质的重要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物质B和D的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 铁粉 b. 溴水 c. 碳酸钠 d. 紫色石蕊溶液
(4)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F,乙中所盛的试剂为___________。
(5)该装置图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羟基
(2) ①.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②. 氧化反应 ③.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④.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⑤. n CH2=CH2 ⑥. 加聚反应
(3)acd (4)饱和碳酸钠溶液
(5)导气管的出口伸入到了液面以下
【解析】
【分析】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应为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乙烯和水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B为乙醇,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乙醛,C为乙醛;B、D是饮食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则D为乙酸,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F为乙酸乙酯,高分子化合物E应为聚乙烯,据此分析作答。
乙酸乙酯蒸气中含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故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承接冷凝下来的粗产品,由于蒸气冷凝导致装置内气体压强迅速下降,因此要防倒吸。
【小问1详解】
A为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结构式为 ,乙烯和水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即B为乙醇,官能团为羟基。
【小问2详解】
①B为乙醇,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
②是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③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的方程式为:n CH2=CH2 ,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
【小问3详解】
a. 铁粉能与乙酸反应 放出氢气,不与乙醇反应,可以鉴别;
b. 溴水与乙醇、乙酸均不反应、且都能互溶,现象相同、不能鉴别;
c. 碳酸钠能与乙酸反应 放出二氧化碳,不与乙醇反应,可以鉴别;
d. 紫色石蕊溶液遇乙酸变红色,遇乙醇不变色,现象不同、可鉴别;
选acd。
【小问4详解】
据分析,乙中所盛的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小问5详解】
0.1
0.5
1
10
400
99.2
99.6
99.7
99.9
500
93.5
96.9
97.8
99.3
600
73.7
85.8
89.5
96.4
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 物质M在水中发生如下电离, 现有5种物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