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提能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练习,共5页。
    对点训练
    题组一 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1.下图所示为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消费者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后又被生产者重新利用
    B.能量主要以太阳能的形式在生态系统内部传递
    C.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量和输出量总是相等的
    D.组分1、2、3可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解析:消费者能通过自身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排出体外,这些无机物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A项正确;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生态系统内部能量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B项错误;在一个幼苗茁壮成长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量大于输出量,C项错误;据图可知,生态系统的组分1、2、3可分别代表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D项错误。
    2.假设某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为( B )
    A.(a+b)×20% B.(c+d)×20%
    C.(a-c)×20% D.(b-d)×20%
    解析:在该生态系统中,假设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其中存在于粪便中的能量为b,说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是a-b;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因此,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为(a-b)×20%。初级消费者通过呼吸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说明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是c+d;因此,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也可以表示为(c+d)×20%。
    3.下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桑树净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C
    B.蚕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表示为B1+C1+D1
    C.桑树和蚕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D/C表示,一般小于20%
    D.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流入鱼体内的能量属于D1
    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C为桑树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项错误;蚕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A1),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B1+C1+D1),B项正确;蚕同化的能量为D=A1+B1+C1+D1,桑树同化的能量为A,故桑树和蚕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D/A表示,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C项错误;蚕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桑树)同化的能量,不属于D1中的能量,D项错误。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在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形式是光能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过程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D.流经任何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都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解析:在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项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项错误、C项正确;流经某些人工生态系统(如人工塘)的总能量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还包括人工投喂的饲料等有机物中的能量,D项错误。
    5.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羊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不应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B )
    A.羊的呼吸消耗量
    B.羊的粪便量
    C.羊的生长量
    D.部分死亡羊含有的能量
    解析: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被第二营养级摄入后,一部分被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同化,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及通过呼吸作用消耗,还有一部分未被同化,通过粪便等排出体外。因此羊的粪便量不是被羊同化的能量。
    题组二 生态金字塔和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6.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 B )
    解析:由于一棵栎树可以为较大数量的昆虫提供食物,故在数量金字塔中昆虫的数量远远大于栎树的数量,第三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小于昆虫的数量,第四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小于第三营养级生物的数量,B项符合题意。
    7.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解析:该生态系统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能利用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属于分解者,A、B项正确;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能循环利用,C项错误;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能量的流失,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D项正确。
    8.农田生态系统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出现的,其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季节规律
    B.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
    C.农田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目少,营养结构简单
    D.灭虫和除草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解析:除草、治虫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人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
    综合强化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性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①⑤之和为输入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
    B.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⑦中
    C.⑤⑥⑦⑧之和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D.④占②的百分比为能量传递效率
    解析: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用于植物呼吸消耗,一部分储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A项错误;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植物同化量的一部分,并未被植食性动物同化,B项正确;⑧表示植食性动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并没有流向分解者,C项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为相邻两营养级间同化量的比值,植物同化量未知,无法计算能量传递效率,D项错误。
    2.从健康的角度考虑,提倡素食可以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等的摄入,能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态系统的功能的角度考虑,下列对提倡素食的好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提倡素食能使人类的食物链缩短
    B.提倡素食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提倡素食能减少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散失
    D.提倡素食能使人类从生产者中获得更多的能量
    解析:素食是指人类直接吃生产者,可以使食物链缩短,A项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是该营养级的同化量与上一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一般在10%到20%之间,所以提倡素食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项错误;提倡素食缩短了食物链,所以能减少能量的散失,C项正确;提倡素食能使人的营养级降低,缩短了食物链,减少了能量的散失,所以人能获得更多的能量,D项正确。
    3.“草→兔子→狐狸→狼”为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关于该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该食物链中狐狸是初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B.兔子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而是草的同化量
    C.根据能量金字塔可知,处于塔尖的狼,其个体体内的能量少于兔子个体体内的能量
    D.狐狸捕食一只兔子,则该兔子体内的能量全部流向狐狸
    解析:该食物链中狐狸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A错误;兔子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兔子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而是草所同化的能量,B正确;从营养级上看,狼属于最高级消费者,属于第四营养级,兔子处于第二营养级,第二营养级中的能量要大于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但从个体来说,狼体内的能量要大于兔子体内的能量,C错误;狐狸捕食一只兔子,因为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因此该兔子体内能量只有一部分流向狐狸,D错误。
    4.如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三个种群一年内的数量变化,图2为该食物链中三个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6月时,种群Ⅰ、Ⅱ、Ⅲ的年龄结构分别是衰退型、增长型、增长型
    B.铅等重金属在甲种群(种群Ⅲ)含量最高
    C.图2中种群Ⅱ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能量约为6.95×107 kJ
    D.甲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0%
    解析:根据捕食关系中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即先增先减为被捕食者,图1中的食物链可表示为乙→丙→甲,根据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图2中的食物链可表示为Ⅱ→Ⅰ→Ⅲ。6月,种群Ⅰ、Ⅱ、Ⅲ即种群丙、乙、甲的年龄结构分别为衰退型、增长型、衰退型,A错误;铅等重金属沿食物链积累,最高营养级含量最高,即甲种群(种群Ⅲ)含量最高,B正确;种群Ⅱ全部生物同化的能量包括呼吸消耗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和未被利用的能量,故其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少于(111.0-41.5)×106=6.95×107(kJ),C错误;丙为第二营养级,甲为第三营养级,能量由丙传递到甲,D错误。
    5.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D )
    A.甲为1 250 J/(cm2·a)
    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
    D.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
    解析:一般情况下,随着营养级的增加,动物个体的数量会减少,个体的体积会增大,但是也存在特殊情况,如树上的昆虫与树之间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
    6.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细菌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分析回答: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关系是_种间竞争和捕食__。
    (2)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如下图1所示,若使体长为2.8 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 kg,至少需要藻类_30__kg。
    (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偏高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结合下图2分析,选择的藻类是_绿藻__,理由是_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低__。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 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捕捞露斯塔野鲮鱼供人们食用。选择体长大于4.2 cm的露斯塔野鲮鱼,其原因是_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__。
    (5)科研小组又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据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的同化量为_24.6_kJ/(cm2·a)__。
    解析:(1)由题意可知,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既有共同的食物绿藻和蓝细菌,这属于种间竞争关系,而又有直接的捕食关系。(2)由题图1可知,体长为2.8 cm的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来源植食性︰肉食性=1︰1,则增重2 kg,至少需要的藻类重量按传递效率为20%计算:1÷20%+1÷(20%×20%)=30 kg。(3)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是:种群数量=初次捕获数×再次捕获数÷再次捕获中带标记数,由题意可知被标记的个体容易被捕食,导致分母减少,所以种群数量的估计值偏高。(4)由题图2可知蓝细菌和绿藻对P元素的吸收相当,但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低,所以用绿藻除去磷元素。由题图1可知体长大于4.2 cm的露斯塔野鲮鱼其植食性比例较高,即食物链短,而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食物链越短能量利用的越多。(5)罗氏沼虾同化量=摄入食物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51.6-27.0=24.6 kJ/(cm2·a)。
    7.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N2__(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
    (2)由初级消费者传递给蜣螂的能量为_0__。
    (3)图中N3表示_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__。
    (4)能量由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 N5/N2×100% 。(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
    解析:生产者的同化量是N2,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能量用于呼吸消耗,一部分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储存在生物体内(图中N3表示);初级消费者摄入量(N4)-粪便量=初级消费者同化量(N5),N6是分解者蜣螂的同化量。食物链之间的能量传递不包括分解者,因此初级消费者传递给蜣螂的能量为0;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能量由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6
    27.0
    1.5
    23.1

    相关试卷

    高中人教版 (2019)第3节 生态工程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3节 生态工程课时训练,共6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后作业题,共5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低碳生活越来越被认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