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无衣》教学设计 逐字稿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无衣》教学设计 逐字稿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页
    《无衣》教学设计 逐字稿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职无衣 《诗经》精品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无衣 《诗经》精品教案设计,共4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三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今天来学习一篇诗歌—―《秦风·无衣》。
    第一遍读:师生齐读诗歌《秦风无衣》。明确重点读音字词:戟(ji); 裳(chang);
    这首诗来自于一部经典——《诗经》。
    师:同学们,对《诗经》有哪些了解?
    1.时间长:《诗经》,诗歌,就是周朝当时的诗歌,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历时500多年而形成的诗歌总集,流传至今共305篇。又称“诗三百”。
    2.地域广,内容丰富:有15国风,记录有卫风、郑风、今天要学习的秦风等等,描写了当时周人的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生活情感,也是千百年来人类共通的情感。这些诗歌经过后来的收集整理,到西汉时期被儒家奉为经典,这就是《诗经》。
    师:前几天刚学的《论语》十二章,孔子对《诗经》的非常重视,从哪个诗句可以看出?
    集体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师:《诗经》有六义,谓之“风、雅、颂,赋,比,兴“。
    “风土之音日风,朝廷之音日雅,宗庙之音日颂”。
    秦风,就是秦地的风土歌谣,秦地的风土人情。秦,秦地,大概是现今的陕西、甘肃一带;风,风格的风,风土人情的风,风俗的风。
    师:“风雅颂“是内容, “赋,比,兴“是手法。哪位同学举例我们学过的文章运用”赋比兴“的?
    生:赋:《阿房宫赋》铺陈叙述,
    比兴:《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出青丝暮成雪“,以黄河之水引出人生短暂。
    师:学习诗歌我们要知人论世,了解了《诗经》,我们再来了解诗歌背景。
    师:秦人的祖先在周孝王时养马有功,赐封秦地,赐姓赢。公元前771;年,周幽王骄奢淫逸,烽火戏诸候,失信于天下,犬戎乘虚而入,攻入国都,镐京劫难。他的儿子继位称周平王,东迁洛;邑,秦襄公护送天子有功,得赐诸侯爵位,晋升贵族之列。
    《无衣》就是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入侵的背景下产生的秦地歌谣。
    第二遍读:我们来初读诗歌《无衣》。教师:好,同学们读得真好,读得字正腔圆。
    师:“无衣“字面义怎么理解?
    生:没有衣服。
    师:结合当时背景,这里指没有“战衣“。因为当时军情紧急,准备并不充分。
    师:老师来翻译第一段;同学们来翻译第二、第三段。
    师:【原文第一段】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译文】谁说没有衣服?我和你共享战袍。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我和你同仇敌忾!
    【重点字词】王于兴师:于,句中助词;兴师,起兵;意思是周王出兵打仗。
    袍:战袍。当时士兵穿的战袍白天当衣服,夜晚当被子。所以,我们用“同袍之谊”来表达战友间的情义。
    【明确】表现战士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
    生:【原文第二段】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重点字词】泽:同“襗”,贴身穿的衣服。偕作:共同行动。
    【译文】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那贴身衣物。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做准备!
    【明确】表现出齐心备战的情景。
    生:【原文第三段】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重点字词】裳:下衣,这里指战裙。甲兵:铠甲与兵器。偕行:一起前进。
    【译文】谁说没有衣服?和你穿同样的战裙。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
    【明确】表现出爱国情怀和大无畏的精神。
    第三遍读:再读诗歌,竖着读,观察本诗有什么特点?注意诗歌的节奏、强弱、高低。准备好了吗?
    师:这样读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它很有规律。有的是一样的,有的是后面两个是不一样的。
    师:同学们很善于发现。同学们的习惯非常好,不仅把它们圈出来,有的同学还在它的旁边把译文写出来了。
    板书:诗经·秦风·无衣
    袍 戈矛 同仇
    泽(澤) 矛戟 偕作
    裳 甲兵 偕行
    师:聪明的同学们,这种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是什么表现手法?大家还记得吗?
    师:高一学过《诗经里》类似的诗歌,有同学记得吗?
    例子:《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师:【明确】这种表现手法叫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同时也具有音乐美、意境美,含蓄美。在诗歌艺术表现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补充笔记重章叠句作用)
    教师:同学们,竖着看,看老师板书的这些字,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都属于同一类,衣服或者武器。
    师:自上而下是思想指导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层层递进)
    自左向右,是“缺战衣-休整武器-思想行动”。(层层深入)
    师:同学们,按正常思维,这场战争,秦国准备不充分,战衣都不齐全,战争会怎么样啊,能胜利吗?
    生:不能。
    师:秦人在客观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种种困难、团结一心、无往不利,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总结:这就是秦风,这就是秦人,英勇抗敌,抵御外侵,一路东进,几百年后,实现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大梦想,建立了大秦帝国!
    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担当,国家危难,匹夫有责!
    第四遍读:当时《无衣》有鼓点伴奏,今天我们没有战鼓,把我们的学习桌当成战鼓。8个字拍两下,4个字拍两下,感受一下四言诗的节奏感,凑出秦兵的出征气势。
    师:同学们,放眼当下,处在和平年代,虽不需我们奔赴战场,但没有硝烟的战场依然在你我身边。
    第五遍读,我们师生一起诵读一首当代《无衣》。

    相关教案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一 诗二首雨巷教案: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第二单元一 诗二首雨巷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作者简介,赏析全诗,原因探究,本诗主题,艺术特色,“没有想象就没有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无衣精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无衣精品教案及反思,共3页。

    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无衣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上册*无衣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作品简介,写作背景,诗歌欣赏,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