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典型真题计算大综合(1-4单元)-江苏省南京市六年级上册数学高频易错押题卷(苏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53519/0-16988905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典型真题计算大综合(1-4单元)-江苏省南京市六年级上册数学高频易错押题卷(苏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53519/0-16988905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典型真题计算大综合(1-4单元)-江苏省南京市六年级上册数学高频易错押题卷(苏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953519/0-1698890538/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中典型真题计算大综合(1-4单元)-江苏省南京市六年级上册数学高频易错押题卷(苏教版)
展开期中典型真题计算大综合(1-4单元)江苏省南京市六年级上册数学高频易错押题卷(苏教版)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试卷上。3.答完试卷后,务必再次检查哦!一、口算1.直接写出得数。2÷= ÷= 4÷= ÷=÷= ÷4= ×= ÷=2.直接写得数。6÷= 14×= 0.5×20= 7--= ×=0×= ÷= ×= 0÷5×= -=3.直接写出得数。4-0.45= 1.25×8= 0.36÷9= 999+99+2= 4.直接写得数.0.25+2.7= 0.8×1.25=0.33= 0.23=8.1÷0.09= 0.13=5.直接写得数。216+735= 8.02-3.9= 2.25×8= 0.72÷0.9= 618÷6= 2÷16=6.直接写出得数 (1) (2) (3) (4) 7.直接写出得数。 8.直接写出得数。108×50= 3.5+2.25= 2.8×0.5= 1÷0.04= 1-1÷7= += 21×= ÷= = +-+=9.直接写出得数.10.直接写得数3-= ×48= 2÷= += -= ×4=11.直接写得数。 12.直接写出得数。 13.直接写出得数.+= ×= ÷6= ×8= +=2﹣= 0+= ÷= 1÷= ﹣=14.计算下面各题。÷5= ÷14= ÷7=÷= ÷= ÷=15.直接写得数. 16.直接写得数。 二、脱式计算17.用简算方法计算。44×() 49×()×15 18.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4.6×3.7+54×0.37 19.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减算。 20.计算下面各题。 21.计算。 22.计算下面各题。 23.怎样简便怎样算。 24.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25.计算下面各题。 26.脱式计算。 ×÷ ×39× ÷× ÷÷27.计算。×4× ×30÷ ÷÷28.用适当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9.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计算.27×-11 ÷7+× ×34×7×+× +++ ×4÷×430.脱式计算或解方程。 31.脱式计算。+- ÷× ÷12× 39÷×32.计算下列各题。×× ÷× ÷25÷ ×÷33.计算下面各题。(1) (2) (3)34.能简算的要简算。 35.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3.8×99+3.8 4×0.27×25+++ (-+)×2436.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三、解方程37.解方程.(1) (2) (4) (4) 38.解方程.4.8+0.6=5.4 18+2=60 ÷2= -39.解方程。x= +x= ÷x=40.解方程.0.3x÷5=1.8 41.解方程。3x+4=5.5 x-x= x=2142.解方程。 43.解方程。 44.解方程。 45.解方程。 x-x= 1.3x÷2=2.646.解方程。 47.解方程。 48.解方程. 49.解方程。(1) (2) (3)50.解方程。x= 0.2x-= 4x×=51.解方程。 52.解方程。2x-= 3x∶2.5=2 2.5x+0.5×6=3653.解方程。 54.解方程。 55.解方程。 0.5x-1.2× 四、看图列式56.看图列式计算.57.看图列式计算。58.看图列式计算.59.看图列式计算。60.看图列式并计算. 61.看图列式计算.62.理解图意并列方程解答.63.看图列式计算64.观察线段图,计算苹果树、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65.看图列式计算.66.看图列式或列方程。67.看图列方程并解答.68.看图列算式.算式: 69.看图列式计算.70.看图列式并计算。71.看图列式解答。五、图形计算72.求下图的表面积(单位:cm)。73.求下图的体积(单位:cm)。74.求下图的表面积和体积.75.计算下面各图形的体积和表面积.(单位:厘米)76.长是宽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77.求出下面组合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厘米)78.正图长方形ABCD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E、F都是所在边的中点,求三角形AEF的面积。79.计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80.求下图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分米)81.求下列图形的表面积。(1)(2)82.计算下面几何体的体积。83.计算下面物体的体积。84.计算物体表面积.(单位:厘米)85.如图(棱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要把下面的零件外表面涂上红色油漆(底面不涂),要涂色的面积是多少?86.求下面正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表面积.87.下图是长方体展开图,求长方体体积。(单位:厘米)88.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如图,求原来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89.如图是长方体的展开图,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90.计算如图各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3.48+6.2=4.9÷0.7=2.4×5=8﹣ =+ =12× =310×4=0÷ =÷ =× =123﹣57=43=参考答案:1.2;2;6; 1;;;12.36;4;10;6;;0;;6;0;3.3.55;10;0.04;1100;;2;;4.2.95 1 0.027 0.008 90 0.0015.951;4.12;18;0.8;103;40;;6. 16 1 10 7.;400;;;;12;;0.001;;08.5400;5.75;1.4;25;;;14;;0.09;【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法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08×50=5400 3.5+2.25=5.75 2.8×0.5=1.4 1÷0.04=25 1-1÷7=1-=+= 21×=14 ÷=×= =0.3×0.3=0.09 +-+=(-)+(+)=直接写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9.解:【详解】根据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10.2;30;;;;211.3; ; ;15;2; ;0;12.0.063;124;8.1;10.4;1;2.5;。13.1,,,6,,,,,,.【详解】试题分析: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分数乘法:两个因数的分子和分母先交叉约分,再计算;分数除法:先改写成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再按照分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解:+=1, ×=, ÷6=, ×8=6, +=,2﹣=, 0+=, ÷=, 1÷=,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快速计算的能力,属于基本的计算,根据分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直接口算或计算得解.14.;;;;6;15. 15 16.;;0;2;2;;;10;17.9;357;0【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3)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详解】(1)44×()=44=20-11=9(2)49×()×15=49=14+3=210+147=357(3) =(=0=018.37;1;57【分析】(1)根据积不变的规律,把4.6×3.7化成46×0.37,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2)交换1.46和的位置,再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即可;(3)按照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除法即可;(4)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详解】(1)4.6×3.7+54×0.37=46×0.37+54×0.37=(46+54)×0.37=100×0.37=37(2)=(3.46-1.46)-=2-1=1(3)===(4)==48-9+18=39+18=5719.2.05;;;【分析】(1)这题不能简算,按从左至右计算即可;(2)这题不能简算,按照先乘除后加减顺序进行计算即可;(3)和(4)都是可以通过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a×(b+c)=ab+ac。【详解】(1)8.03-2.16-3.82=5.87-3.82=2.05(2)×+÷=×+×=+=+=;(3)×+÷=×+×=×(+)=×1=;(4)×30+2÷ =×30+2×=×(30+2)=×32=12。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20.;;50;【分析】根据四则运算法则,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即可。【详解】=========50====21.;;;;【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约分,再计算,分子和分母进行约分;分数连乘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详解】42×=×11=×=××=×=××=×=××16=×16=22.7;18;72【分析】第一题将拆分成63+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第二题将拆分成21+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第三题将拆分成56+1,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第四题将算式转化为,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即可。【详解】 =(63+1)× =63×+1× =7;=(21+1)×=21×+1×=1; =×(56+1) =×56+×1=8; ===30+1+40+1=7223.;;15【分析】×÷×因为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别的,运用带符号搬家,运算符号和后面的数字是一家的,可以一起换位置,变成÷××然后计算即可;÷7+×先把÷7的除号变成乘号即×,这样两个式子都有,运用乘法分配律即可简便运算;÷[(-)÷]先把中括号里面的除以变成乘,然后中括号里面的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之后算出结果再用除以这个结果即可;(-+)×1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详解】×÷×=÷××=1××=÷7+×=×+×=×(+)=×1=÷[(-)÷]=÷[×-×]=÷=(-+)×12=×12-×12+×12=8-2+9=1524.(1)2.03;(2)12;(3)4112;(4)1【分析】(1)利用a-b-c=a-(b+c)即可达到简便;(2)利用乘法分配律:a(b+c)=ab+ac可达到简便;(3)先算出除法,把308拆成(300+8)进行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4)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详解】(1)8.03-2.16-3.84=8.03-(2.16+3.84)=8.03-6=2.03(2)====12(3)3780÷35+13×308=108+13×(300+8)=108+13×300+13×8=108+3900+104=4008+104=4112(4)====1熟练掌握一些运算定律并细心计算才是此题的关键。25.;;;;;【分析】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据此解答。分数混合运算按照整数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注意整体约分。【详解】============26.3;;;【分析】(1)(2)(4)从左往右依次计算;(3)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然后根据乘法结合律(a×b)×c=a×(b×c)进行简算;【详解】(1)×÷=÷=×=3(2)×39×=6×=(3)÷×=××=×(×)=×=(4)÷÷=××=×=27.5 ;;【分析】分数乘法,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分子不能和分母乘;分数除法用被除数乘上除数的倒数;据此计算。【详解】×4×==5 ×30÷=×30×= ÷÷=××=28.77.1;196;280【分析】这题利用减法的性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连续减去这两个数。这题先把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整理好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本题先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然后发现前面的和计算得到的可以利用加法结合律结合在一起方便计算。本题通过观察发现利用积变化的规律,保持乘积的小数位数不变改写成,这样就满足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详解】 29.4 4 1 1630.;;x= 【分析】××,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30÷×,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x=,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详解】××=×=30÷×=30××=×=÷÷=××=×=x=解:x÷=÷x=×x=31.;;【分析】+-,按照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先计算加法,再计算减法,即可;÷×,把除法化为乘法,原式化为:××,再根据乘法交换律,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12×,把除法化为乘法,原式化为:××,再根据乘法交换律,原式化为:××,再进行计算;39÷×,把除法化成乘法,原式化为:39××,再根据乘法交化率,原式化为:39××,再进行计算。【详解】+-=+-=-==÷×=××=××=×=÷12×=××=××=×=39÷×=39××=39××=×=32.;;;【分析】根据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计算即可。【详解】××=××=÷×=××=÷25÷=××=×÷=×=33.(1);(2);(3)【分析】(1)直接按照分数乘法法则计算即可,注意能约分的要先约分;(2)(3)先把分数除法变成分数乘法,然后按照分数乘法法则计算即可,注意能约分的要先约分。【详解】(1)(2)(3)34.;;【分析】(1)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2)直接脱式计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3)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详解】(1) =×+×=×(+)=×1=(2) =+==(3)=4×+4×+4×=3++=3+==35.380;272;14【分析】(1)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根据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3)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4)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详解】(1)3.8×99+3.8=3.8×(99+1)=3.8×100=380(2)4×0.27×25=4×25×0.27=100×0.27=27(3)+++=(+)+(+)=1+1=2(4)(-+)×24=×24-×24+×24=16-6+4=10+4=1436. 37.(1);(2);(3) x=;(4) x=38.=1;=3 =;=39.x=;x=;x=【分析】x=,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x=,先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x=,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乘x,再同时除以即可。【详解】x=解: x=÷x=×x=+x=解: x=-x=-x=x=÷x=×x=÷x=解:÷=xx=×x=40.x=30;41.x=0.5;x=;x=49【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注意写解字和等号要对齐。【详解】3x+4=5.5 解:3x=5.5-43x=1.5x=1.5÷3x=0.5x-x= 解:(-)x=x=x=÷x=x=21解:x=21÷x=21×x=4942.x=4;x=5【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1)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化简后得x-x=,两边再同时乘6,从而得出方程的解;(2)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5和x。化简后得2x=10,然后两边再同时除以2,求出方程的解。【详解】解:x-x+-=1-x-x=3x-2x=4x=4解:3x-x+15-15=25-15+x-x2x=10x=543.;;【分析】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方程两边同时乘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详解】解:;解:;解:44.x=2;x=1.5;x=3.5【分析】解方程主要运用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等式两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不变。把含有x的放在等号的一侧,不含x的放在等号的另一侧,然后把x前的数利用等式的性质2除过去,就能得出x是多少。【详解】解:x=x=÷x=2解:x=÷x=1.5解:x=÷x=3.545.x=0.2;x=;x=4【分析】解方程主要运用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等式两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不变。把含有x的放在等号的一侧,不含x的放在等号的另一侧,然后把x前的数利用等式的性质2除过去,就能得出x是多少。【详解】解:5x=1x=1÷5x=0.2x-x= 解:x=x=÷x=1.3x÷2=2.6解:1.3x=2.6×21.3x=5.2x=5.2÷1.3x=446.x=2;x=;x=10【分析】解方程主要运用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等式两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不变。把含有x的放在等号的一侧,不含x的放在等号的另一侧,然后把x前的系数除过去,就能得出x是多少。【详解】x-=解:x=+x=x=÷x=2x-0.25=解:x=+x=x+x=15解:x=15x=15÷x=1047.x=;x=;x=【分析】解方程主要运用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不变。等式两边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不变。把含有x的放在等号的一侧,不含x的放在等号的另一侧,然后把x前的系数除过去,就能得出x是多少。【详解】解:x=÷x=解:x=×x=解:48. 1; ;749.(1)x=;(2)x=5;(3)x=【分析】(1)减数=被减数-差,据此原式改写为x=1-,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即可解答;(2)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等于比值,据此可得:=÷0.3,方程两边同时乘6即可解答;(3)方程两边同时乘,再同时乘即可解出方程。【详解】(1) 解:x=1-x= x=×x=(2) 解:=÷0.3=x=×6x=5 (3)解:x=50.x= ;x=5;x=【分析】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方程两边同时加,再同时除以0.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再同时除以4。【详解】x=解:x=÷x= ;0.2x-=解:0.2x=+x=1÷0.2x=5;4x×=解:4x=÷4x= x=51.;;;【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求出方程的解;(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求出方程的解;(3)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4)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详解】(1)解:(2)解:(3)解:(4)解:52.x=;x=;x=13.2【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2求解;(2)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把方程化为3x÷2.5=2,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上2.5,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3求解;(3)先计算0.5×6=3,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3,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2.5求解。【详解】解:2x-=2x-+=+2x=12x÷2=1÷2x=3x∶2.5=23x÷2.5=23x÷2.5×2.5=2×2.53x=53x÷3=5÷3x=2.5x+0.5×6=362.5x+3=362.5x+3-3=36-32.5x=332.5x÷2.5=33÷2.5x=13.253.x=3.4; x=6; x=7【分析】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再同时减1.4;方程变形为3.5x=21,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5;方程变形为 x=,然后方程两边同时除以。【详解】解:x+1.4=14.4÷3x+1.4=4.8x=3.4;解:3.5x=21x=6;解: x= x=754.;;【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2)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3)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即可。【详解】解:解:解:55.x=;x=13.8;x=【分析】第一个: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即可求解;第二个:先计算1.2×;再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1.2×的值,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0.5即可求解;第三个:先化简等号左边的式子,即原式变为:x=,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即可求解。【详解】x=解:x=÷x=×x=0.5x-1.2×=6解:0.5x-0.9=60.5x=6+0.90.5x=6.9x=6.9÷0.5x=13.8x-=解:x=x=÷x=×x=56.100×=125(本)57.1000千克【分析】将1200千克看成单位“1”,求单位“1”的是多少,用乘法。【详解】1200×=1000(千克)58.400×(1-)=160米【详解】图中把路程总长度看做单位“1”,已经修了,先求出剩下的1-=,再乘总长度就是需要的长度.59.120度【分析】计划用电量为单位“1”,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的电量是计划用电量的 ,求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计划用电量乘 即可。【详解】440×=120(度)60.16×=12(米)61.20000千克【分析】把苹果的吨数看作单位“1”,香蕉比苹果多 ,是苹果的1+,求香蕉的吨数用乘法计算,再换算单位即可.【详解】15×(1+)=15×=20(吨)20吨=20000千克答:香蕉为20000千克.62.135吨【详解】120÷(1﹣)=120÷=135(吨)答:计划烧煤量是135吨.63.880km【详解】1760××=880(km)64.苹果树70棵;桃树90棵;梨树100棵【分析】根据图分析可知,如果把桃树比苹果树多的20棵去掉,梨树比苹果树多的30棵去掉,则苹果树,桃树,梨树就变的一样多,总数量为:260-20-30=210(棵),即苹果树:210÷3=70棵,再根据图上苹果树,桃树,梨树的关系求出桃树和梨树的棵数即可。【详解】苹果树:(260-20-30)÷3=210÷3=70(棵)桃树:70+20=90(棵)梨树:70+30=100(棵)65.120万元【详解】100×+100=120(万元)66.120吨【分析】把280吨看作单位“1”,运走了,还剩下(1-),进而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详解】280×(1-)=280× =120(吨)67.x=189【详解】x=108X=18968.150×=90(千克)69.98千克【详解】42÷ =98(千克)70.千克【分析】根据图可知,梨子相当于苹果的,苹果是单位“1”,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160×,由于橡胶的重量相当于梨子的,单位“1”是梨子,则用160××,算出结果即可。【详解】160××=×=(千克)71.400只【分析】把马的数量看作单位“1”,它的对应的数是180,用除法求出马的数量;再把羊的数量看作单位“1”,它的对应的数是180÷,用除法求出羊的数量。【详解】180÷÷=240÷=400(只)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单位“1”的量×所求量的对应分率=分率的对应量;单位“l”未知,用除法计算,已知量÷已知量的对应分率=单位“l”的量。72.102cm2【分析】图中的表面积等于长为(8-3)cm、宽为3cm、高为3cm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加上两个边长是3cm的正方形、两个长为3cm、宽为1cm的长方形的面积。【详解】3×(8-3)×4+3×3×2+3×3×2+3×1×2=3×5×4+9×2+9×2+3×2=15×4+18+18+6=60+18+18+6=78+18+6=96+6=102(cm2)73.3375cm3【分析】根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图的体积。【详解】15×15×15=225×15=3375(cm3)74.(40+5×6+40÷5×6)×2=236()40×6=240()75.正方体的体积是64平方厘米,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325立方厘米,表面积是310平方厘米【详解】解:1)正方体的体积:4×4×4 =16×4=64(立方厘米)表面积:6×4×4=24×4=96(平方厘米)答:正方体的体积是64平方厘米,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2)长方体的体积:13×5×5=65×5=325(立方厘米)表面积:(13×5+13×5+5×5)×2=(65+65+25)×2=155×2=310(平方厘米)答:长方体的体积是325立方厘米,表面积是310平方厘米(1)正方体的体积V=a3 , 表面积S=6a2 , 正方体的棱长已知,代入公式即可求解;(2)长方体的体积V=abh,表面积S=(ab+bh+ah)×2,代入公式即可求解.76.平方分米【分析】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其中的长=宽×,代入计算即可。【详解】 ××= ×= (平方分米)77.表面积:244平方厘米;体积:219立方厘米【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求表面积,表面积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正方体4个面的面积之和,根据长方体表面积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公式:棱长×棱长×5,代入数据,即可;求体积,体积是长方体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和;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详解】表面积:(8×4+8×6+4×6)×2+3×3×4=(32+48+24)×2+9×4=(80+24)×2+36=104×2+36=208+36=244(平方厘米)体积:8×4×6+3×3×3=32×6+9×3=192+27=219(立方厘米)78.6平方厘米【分析】观察图形可知,△ABE的面积=△ADF的面积=长方形ABCD的面积的,△CEF的面积=长方形ABCD的面积的,则阴影部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三个空白三角形的面积,依此即可求解。【详解】16-16××2-16×=16-8-2=6(平方厘米)79.420立方分米;344平方分米;42.875立方厘米;73.5平方厘米【分析】根据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即可解答。【详解】长方体的体积:10×7×6=420(立方分米)长方体的表面积:(10×7+10×6+7×6)×2=(70+60+42)×2=172×2=344(平方厘米)正方体的体积:3.5×3.5×3.5=42.875(立方厘米)正方体的表面积:3.5×3.5×6=73.5(平方厘米)本题考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根据公式即可解答。80.表面积:216平方分米;体积:208立方分米【分析】根据题意,去掉小正方体,表面积不变;体积就是原来大正方体的体积减去去掉的小正方体的体积,据此列式解答。【详解】表面积:6×6×6=36×6=216(平方分米)体积:6×6×6-2×2×2=216-8=208(立方分米)81.(1)600平方厘米(2)184平方厘米【分析】(1)少了三个小正方体的面,同时又添加了三个小正方体的面,图形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2)长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四个面的面积,其中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四个面的面积=棱长×棱长×4,据此解答。【详解】(1)10×10×6=100×6=600(平方厘米)(2)(6×5+6×4+5×4)×2+3×3×4=148+36=184(平方厘米)82.88cm3【分析】这个组合图形的体积等于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体积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详解】2×2×2+8×2×5=8+80=88(cm3)83.24立方厘米;27立方分米;80立方分米【分析】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据此解答。【详解】12×2=24(立方厘米);3×3×3=9×3=27(立方分米);2米=20分米4×20=80(立方分米)。考查了长方体的体积、正方体的体积,学生应掌握。84.(6×2+6×4+2×4)×2=88平方厘米【详解】根据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可得.85.80平方厘米【详解】解:2×2×4×5=80(平方厘米)答:要涂色的面积是80平方厘米.每个面都有4个正方形的面露在外面,共有5个面,因此共有(4×5)个面涂上红色,用每个面的面积乘涂色面的个数即可求出涂色的总面积.86.270cm2;125dm3.【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2(ab+ah+bh),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据此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详解】长方体的表面积:2×(5×3+15×5+3×15)=2×(15+75+45)=2×135=270(cm2);正方体的体积:5×5×5=25×5=125(dm3).87.48立方厘米【分析】由图可知,宽为4厘米,高为2厘米,两条长和两条高的和为16厘米,据此求出长方体的长,再根据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解答即可。【详解】(16-2×2)÷2=12÷2=6(厘米);6×4×2=24×2=48(立方厘米)88.体积是416立方米,表面积是376平方米【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宽为8米,已知2条高和1条宽一共16米,用(16-8)÷2即可求出高,也就是4米;又已知2条长和2条高一共34米,用34÷2-4即可求出长,再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代入数据解答。【详解】高:(16-8)÷2=8÷2=4(米)长:34÷2-4=17-4=13(米)(13×8+13×4+8×4)×2=(104+52+32)×2=188×2=376(平方米)13×8×4=416(立方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416立方米,表面积是376平方米。89.248cm2【分析】观察图形可知,长方体的长是10cm,宽是6cm,两个长加上两个高=28cm,用(28-10×2)÷2,求出长方体的高,再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长×宽+长×高+宽×高)×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详解】长方体的高:(28-10×2)÷2=(28-20)÷2=8÷2=4(cm)表面积:(10×6+10×4+6×4)×2=(60+40+24)×2=(100+24)×2=124×2=248(cm2)90.516平方厘米;720立方厘米294平方厘米;343立方厘米【分析】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带入图中数据计算即可。【详解】表面积:(15×8+15×6+6×8)×2=(120+90+48)×2=258×2 =516(平方厘米)体积:15×6×8=90×8=720(立方厘米)表面积:7×7×6=294(平方厘米)体积:7×7×7=343(立方厘米)3.48+6.2=9.684.9÷0.7=72.4×5=128﹣ ="7" + = 12× = 310×4=12400÷ =0÷ = × =1123﹣57=6643=64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