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28份)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弹力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弹力备课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CD,续上表,答案AD,答案见解析图,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一 弹性形变和弹力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的变化.2.弹性形变:停止用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3.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填“能”或“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物体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范性形变.4.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2)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知识点二 弹力的方向 胡克定律1.几种弹力及方向.(1)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2)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子且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绳中的弹力常常叫作张力.2.胡克定律.(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量(或压缩量)x成正比.(2)公式: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
小试身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B.两个物体间有弹力,则它们一定接触C.物体发生的形变在外力撤去后都能恢复原状D.两物体间没有发生形变,也可能有弹力
2.(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弹性限度内,同一根弹簧被拉得越长弹力越大,弹力大小与弹簧长度成正比B.在弹性限度内,两根弹簧被拉长相同的长度,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C.在弹性限度内,同一根弹簧被拉伸长度x和被压缩长度x,弹力的大小相等D.只有在一定条件下,胡克定律才成立
探究一 弹力有无的判断1.弹力产生的过程.
2.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直接观察法:对于形变比较明显的情况,可以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来判断.①物体间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以上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有弹力产生.
【典例1】 图中物体a、b均处于静止状态,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 A B C D核心点拨:在A、B、C、D四个选项中,拿走b后,a还能静止吗?
解析:A图中对物体a而言受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如果b对a有弹力,方向水平向左,那么a受到的三力不能平衡、与a、b均处于静止状态矛盾,故A错误;B图中对物体a而言受重力,斜向上的拉力,如果b对a没有弹力,那么a受到的二力不能平衡,与a,b均处于静止
状态矛盾,故B正确;C图中若水平地面光滑,对b而言受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如果a对b有弹力,方向水平向右,那么b受到的三力不能平衡,与a、b均处于静止状态矛盾,故C错误;D图中对b而言受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如果a对b有弹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下,那么b受到的三力不能平衡,与a、b均处于静止状态矛盾,故D错误.
判断弹力有无的误区(1)误认为只要有接触就一定存在弹力作用,而忽视了弹力产生的另一个条件——发生弹性形变.(2)误认为有形变一定有弹力,忽视了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的区别.
1.(多选)如图所示,一根竖直的弹簧悬挂在墙上,其下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小球处于斜面和挡板之间,小球和斜面挡板均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球和斜面之间有弹力,则小球和挡板之间一定有弹力B.若小球与斜面之间有弹力,则小球和挡板之间不一定有弹力C.若小球与挡板之间有弹力,则小球与弹簧之间一定有弹力D.若小球与挡板之间有弹力,则小球与弹簧之间不一定有弹力
解析:已知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即小球受力平衡.对小球受力分析,有重力,若小球和斜面之间有弹力,弹力方向斜向左上方与斜面垂直,将这个弹力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要想使小球受力平衡:若小球与弹簧之间有弹力,则小球与挡板之间一定有弹力;若小球与弹簧之间没有弹力,则小球与挡板之间一定有弹力.所以,小球与挡板之间一定有弹力,小球与弹簧之间不一定有弹力,所以A正确,B错误;已知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即小球受力平衡.对小球受力分析,有重力,若小球与挡板之间有弹力,弹力方向水平向右,要想使小球受力平衡:若小球与弹簧之间有弹力,小球与斜面之间一定有弹力;若小球与弹簧之间没有弹力,小球与斜面之间一定有弹力.因此,小球与弹簧之间不一定有弹力,小球与斜面之间一定有弹力,所以D正确,C错误.故选AD.
探究二 弹力方向的判断1.弹力方向的特点.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产生弹力,所以弹力的方向由施力物体的形变的方向决定,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2.几种常见弹力的方向.
【典例2】 请在下列图中画出杆或球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图甲:杆靠在墙上.图乙:杆放在半球形的槽中.图丙:球用细线悬挂在竖直墙上.图丁:将光滑圆球置于两个等高的台棱之间,圆球的重心位于球心.
解析:图甲,杆在重力作用下对A、B两处都产生挤压作用,故A、B两点处对杆都有弹力,弹力方向与接触点的平面垂直.如图(a)所示.图乙,杆对C、D两处有挤压作用,因C处为曲面,D处为支撑点,所以C处弹力垂直其切面指向弧形所对应的圆心,D处弹力垂直杆斜向上.如图(b)所示.图丙,球挤压墙壁且拉紧绳子,所以墙对球的弹力与墙面垂直;绳子对球的弹力沿绳子斜向上.如图(c)所示.图丁,球受到的弹力与棱和球面接触处的切面垂直,即沿着球半径的方向指向球心.如图(d)所示.
2.如图所示,一小球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挡板沿竖直方向,关于挡板对小球的弹力的作用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沿水平方向向右 B.沿斜面方向向上C.沿水平方向向左 D.沿斜面方向向下
探究三 弹力大小的计算1.对胡克定律的理解.(1)弹簧发生形变时必须在弹性限度内.(2)x是弹簧的形变量,不是弹簧形变后的实际长度.(3)F-x图像为一条经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图像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对于同一根弹簧来说,劲度系数是不变的.
(4)由于F1=kx1,F2=kx2,故ΔF=F2-F1=kx2-kx1=kΔx.因此,弹簧弹力的变化量ΔF与形变量的变化量也成正比关系.
2.弹力大小的计算.(1)公式法:利用公式F=kx计算(适用于弹簧这样的弹性体弹力的计算).(2)平衡法:如果悬挂在竖直细绳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求解细绳的拉力时,可用二力平衡得到拉力的大小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目前主要分析二力平衡的情况).
【典例3】 由实验测得某弹簧的长度L和弹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该弹簧的原长L(原长为弹簧不受力时的自然长度);(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核心点拨:L是弹簧的长度,也不是形变量,而公式F=kx中x是形变量.
解析: 法一(1)弹簧不产生弹力时的长度等于原长,由题图可知该弹簧的原长为L0=15 cm.
法二 根据胡克定律得F=k(L-L0),代入图像中的两点(0.25,50)和(0.05,-50),可得50=k(0.25-L0),-50=k(0.05-L0),解得L0=0.15 m,k=500 N/m.
答案:(1)15 cm (2)500 N/m
弹簧F-x图像或F-L图像问题求解三法(1)利用F-L图像在横轴上的截距,求弹簧的原长.(2)利用两种图像的斜率,求弹簧的劲度系数.(3)利用两种图像上的点(数据)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弹簧的原长或劲度系数.
3.一轻质弹簧原长为10 cm,在它的下方挂一重力为8 N的物体,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12 cm.(1)如果再挂一重力为22 N的物体,则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多少.(2)若重物变为压弹簧,且重物的重力为10 N,则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
解析:(1)由F=kx,得8 N=k(12 cm-l0),30 N=k(l1-l0),联立解得l1=17.5 cm.(2)当10 N重物压弹簧时,有10 N=k(l0-l2),解得l2=7.5 cm.
答案:(1)17.5 cm (2)7.5 cm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力的合成授课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C,续上表,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重力教课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续上表,知识点二重力,答案C,答案A,核心点拨,答案见解析,答案AD,答案B,答案C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第二节 弹力课文课件ppt,共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