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素养等级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素养等级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素养等级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素养等级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素养等级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单元素养等级测评新人教版必修1,共10页。
    单元素养等级测评(二)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2022·四川遂宁高一统考期末)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往往很难成功,这主要是细胞膜的识别作用导致了排异反应。此过程体现的细胞膜功能是( C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B.具有选择透过性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解析: 异体细胞间的排斥,依靠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符合题意。故选C。2.(2023·广东汕头高一统考期末)脂质体是一种人工膜,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磷脂双分子层的原理制成,是很多药物的理想载体,其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形成的各脂质体大小不一定相同B.抗体是一种蛋白质,具有免疫作用C.胆固醇可以维持生物膜结构的稳定性D.甲处适合装载脂溶性药物,乙处适合装载水溶性药物[解析]  由于不同药物的分子大小,理化性质不同,因此形成的各脂质体大小不一定相同,A正确;抗体是一种蛋白质(分泌蛋白),具有免疫作用,B正确;胆固醇有比磷脂更长的尾部,可使膜的通透性降低,对于维持生物膜结构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C正确;磷脂分子分为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甲处是磷脂分子头部相对的地方,乙处是磷脂尾部相对的地方,所以甲处适合装载水溶性药物,乙处适合装载脂溶性药物,D错误。3.罗伯特森的关于生物膜模型的构建: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电镜下看到的中间的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这一观点的局限性主要在于( D )A.不能解释生物膜的化学组成B.不能解释生物膜成分的相似性C.不能解释脂质类物质较容易跨膜运输D.不能解释变形虫的变形运动解析: 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结构。4.下列不符合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说法是( D )A.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B.每个磷脂分子的疏水端都向内C.嵌入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分子大多能运动D.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之间没有联系,所以才具有流动性解析: 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能运动,这使整个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生物膜是一个整体,它上面的各种分子相互作用、密切联系才维持了生物膜的整体性。5.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以分解衰老的细胞器B.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D.液泡内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解析: 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但这些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错误。6.下列关于细胞膜流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因为磷脂分子有头和尾,磷脂分子利用尾部摆动在细胞膜上运动,使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因为蛋白质分子无尾,不能运动,所以它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C.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蛋白质载体的翻转运动,与磷脂分子无关D.细胞膜流动性与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有关解析: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具有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大多数也是可以运动的。7.(2022·山东武城二中高一月考)如图a、c表示细胞中的两种结构,b是它们共有的特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若b表示两层膜结构,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c肯定是叶绿体和线粒体C.若b表示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有关的结构,则a、c肯定不是细胞膜和线粒体D.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解析:若b表示两层膜的结构,则a、c可能是叶绿体、线粒体或细胞核,A错误;若b表示细胞器中含有的核酸,则a、c可能是叶绿体、线粒体或核糖体,B错误;若b表示与分泌蛋白合成运输有关的结构,则a、c可能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C错误;核糖体和中心体均没有膜结构,若b表示磷脂,a、c肯定不是核糖体和中心体,D正确。8.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结构区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动物细胞则没有B.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动物细胞则没有C.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很大的液泡,动物细胞一般没有液泡D.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则没有解析: 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但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9.下列关于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以黑藻叶为实验材料可达到实验目的B.在高倍镜下观察不到叶绿体的类囊体C.视野中观察到的叶绿体环流方向与实际相反D.细胞在实验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活性解析: 以黑藻叶为实验材料可观察叶绿体,A项正确;叶绿体的类囊体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B项正确;虽然显微镜下呈倒像,但叶绿体环流方向与实际方向是相同的,C项错误;观察叶绿体的实验过程中,细胞始终保持活性,D项正确。10.如图表示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图中所标记的叶绿体实际所处的位置是右下方B.此时细胞质流动的实际方向与显微镜下观察的流动方向是一致的C.要将标记的叶绿体移向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D.仔细观察,能看到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解析: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全方位倒像,图中所标记的叶绿体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其实际所处的位置是右下方,A正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因此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与实际流动方向是一致的,B正确;观察到的标记的叶绿体位于视野左上方,要将其移向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C正确;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D错误。11.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只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解析: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项正确;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含DNA的场所有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B项错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C、D两项正确。1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 C )A.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B.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解析:中心体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A叙述正确;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叙述正确;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叙述错误;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可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D叙述正确。13.不同结构的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下列各项中以囊泡的方式进行转化的是( C )A.核膜和内质网膜B.线粒体膜和核膜C.细胞膜和高尔基体膜D.细胞膜和线粒体膜解析: 核膜和内质网膜是直接相连的,可以直接进行转化;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由该过程可以看出,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之间以囊泡的方式进行转化,故选C。14.如图表示细胞核的核膜及与其相关的部分结构,下列对各结构的判断及描述,正确的是( A )A.①为核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在连续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周期性消失和重现B.②为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通过其大小限制进出细胞核的大分子物质种类C.③为内质网:具有双层膜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车间”,其上附着有核糖体D.④为核糖体:可合成蛋白质,图中该处的核糖体主要合成胞内蛋白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①是核膜,核膜与其他生物膜一样,具有选择透过性,核膜与核仁在连续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周期性消失和重现,A项正确;②是核孔,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如mRNA、蛋白质等)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核孔控制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与核孔大小无关,例如,DNA分子就不能通过核孔出入细胞核,B项错误;③是内质网,内质网是单层膜结构,C项错误;④是核糖体,核糖体在真核细胞内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主要合成胞内蛋白,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分泌蛋白,D项错误。15.(2019·全国卷Ⅱ)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A )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C.RNA、DNA  D.DNA、蛋白质解析: 真核细胞中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在细胞核中RNA由DNA转录而来,A项正确,C项错误;氨基酸可以从细胞外直接吸收,也可以在细胞质中的代谢中转化而来,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项、D项错误。16.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动、植物细胞内含有RNA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等B.动、植物细胞核膜上的核孔一般不允许DNA分子通过C.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可以为细胞内多种生理活动提供能量D.动物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解析: 动、植物细胞内含有RNA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等,A正确;动、植物细胞核膜上的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孔进出细胞核,但DNA一般不能进出细胞核,B正确;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可为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确;动物细胞间有些信息交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但有些受体并不在细胞膜上,而是在细胞内部,D错误。17.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变形虫去核后代谢会渐渐停止,是因为细胞核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结构C.伞藻的嫁接实验不能充分证明细胞核控制伞藻伞帽的形状D.对真核细胞来说,失去了细胞核就失去了分裂能力解析: 变形虫去核后代谢会渐渐停止,是因为细胞核是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A错误;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结构——染色质,B正确;伞藻的嫁接实验能证明假根可控制伞藻伞帽的形状,要证明细胞核的作用还要进行核移植实验,C正确;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对真核细胞来说,没有细胞核细胞就不能进行分裂,D正确。18.下列关于细胞“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一定为植物细胞B.含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为动物细胞C.绿色植物细胞内一定含叶绿体D.所有生物合成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解析: 细菌细胞也有细胞壁,A错误;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B错误;绿色植物细胞的根尖细胞中不含叶绿体,C错误;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正确。19.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需要生物膜上的酶催化B.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彼此独立,在功能上相互联系C.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之间能进行相互转化D.生物膜是生物体内各种膜的总称解析: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核糖体是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此过程需要的酶不在生物膜上,A错误;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均相互联系,B错误;在分泌蛋白合成和加工的过程中,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相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同时高尔基体膜也可以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在这个过程中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之间实现了相互转化,C正确;生物膜系统是生物体细胞内所有膜的总称,生物体内的心脏瓣膜、黏膜等不属于生物膜系统,D错误。20.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a、b、c是生理过程,①~⑦是结构名称,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甲图中b是脱水缩合,完成的场所是乙图中的①B.甲图中所示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C.与甲图中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乙图中的②③⑤D.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是②解析: 甲图中b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是乙图中的[①]核糖体,A项正确。甲状腺球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过程为[①]核糖体合成蛋白质→[③]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④]细胞膜。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所需能量主要由[⑤]线粒体提供。而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所以甲图中所示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不可以进行,B项错误、C项正确。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过程中,[③]内质网膜面积相对减小,[②]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④]细胞膜面积相对变大,D项正确。二、填空题(共60分)21.(10分)(2023·山西晋城高一晋城市第二中学校考期末)下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回答:(1)图A表示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_血液__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_受体__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_细胞膜接触__,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_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__。(3)图C表示相邻两_高等植物__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_胞间连丝__。(4)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以上A、B、C三幅图,体现了细胞膜的_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__功能。解析:(1)分析图A可知,图中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②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2)分析图B可知,发出信号的细胞和靶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图中③表示与靶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3)分析图C可知,该图表示相邻两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中④表示胞间连丝。(4)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以上A、B、C三幅图,体现了细胞膜的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22.(12分)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B__]_磷脂双分子层__。(2)该结构的基本功能是_保护和运输(控制物质的出入)功能__,与此相关的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特性是_选择透过性__。(3)细胞识别、物质的跨膜运输等与图中_A__(填图中字母)有关。(4)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结构中均有此结构,但执行的具体功能有很大区别,具体原因是图中_A__(填图中字母)不同。(5)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脂质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变小,而膜表面积扩大。对于膜的上述变化,合理的解释是_细胞膜具有流动性__。解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细胞膜除了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功能以外,还有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功能,即其生理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不同的膜结构其蛋白质不同,它们执行的具体功能就有很大的区别;构成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可以运动,影响脂质运动的因素有多种,温度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能增强脂质的流动性。23.(12分)下面是某动物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已知该细胞具有分泌抗体的功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中除核糖体外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是[_6__]_中心体__;请依次写出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经过的细胞结构:_4、3、7、5__(仅填标号),为该过程提供能量的场所主要是[_1__]_线粒体__。(2)下表是与抗体合成及分泌有关的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细胞器蛋白质(%)脂质(%)核酸(%)6728少量5940039059据表分析,甲、丙分别是[_1__]_线粒体__、[_4__]_核糖体__。(3)[_5__]_细胞膜__具有三大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_控制物质进出细胞__;_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__。解析:(1)该细胞中不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4]核糖体和[6]中心体。抗体是分泌蛋白,该蛋白质在[4]核糖体上合成后,先后经过[3]内质网和[7]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通过[5]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所需能量主要通过[1]线粒体提供。(2)与分泌蛋白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核糖体的成分为蛋白质和RNA,它没有膜结构,因此不含脂质,故丙表示核糖体;线粒体有双层膜,含有脂质和蛋白质,同时也含有少量核酸,故甲表示线粒体。(3)细胞膜的功能有三个方面,即作为系统的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4.(14分)如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和高等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___为高等植物细胞,其判断依据为_图甲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无中心体__。图甲与图乙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有_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__(填名称)。(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_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__(填结构名称),其中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大多数能量的是_线粒体__(填结构名称)。(3)吞噬细胞吞噬的硅尘会破坏_溶酶体__(填名称)的膜结构,从而引起该细胞器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其他细胞结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死亡后,储存在_3__(填图中数字)中的紫色的色素也被释放出来。(4)图甲中3的作用是_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__;图乙中11的生理作用是与_细胞的有丝分裂__有关。解析:(1)图甲中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没有中心体,为高等植物细胞。图乙细胞具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为动物细胞。图甲与图乙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等。(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包括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其中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大多数能量。(3)吞噬细胞吞噬的硅尘会破坏溶酶体的膜结构,从而引起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其他细胞结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紫色由图中3液泡中的色素所决定。(4)图甲中3是液泡,其主要作用是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图乙中11是中心体,其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25.(12分)如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为_细胞核的亚显微__结构。图甲中1所示的结构由_4__层磷脂分子构成。(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_核孔__。单位面积的该结构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人的胰岛B细胞比口腔上皮细胞中该结构的数目___(填“多”或“少”)。图甲中与细胞代谢水平相关的结构还有[_4__]_核仁__。(3)图乙中是_DNA__分子。已知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则鉴定的试剂为_双缩脲试剂__。(4)图乙中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上外,还分布在_线粒体__中。解析:(1)图甲可观察到核膜(双层膜结构)、染色质、核仁等结构,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核孔,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通常代谢旺盛的细胞,其核孔数目相对较多;图甲中与细胞代谢水平相关的结构还有核仁。(3)图乙中表示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鉴定蛋白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4)图乙中DNA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染色体上外,还分布在线粒体中。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