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1重力与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1重力与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1重力与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1重力与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1重力与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1重力与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5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1重力与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6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1重力与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7页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1重力与弹力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1 重力与弹力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1 重力与弹力备课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章素养概述,重力与弹力,目标体系构建,课前预习反馈,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集中于一点,质量分布,线段的长短,箭尾或箭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它不是物,但不能离开物而存在;它不孤独,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它不让你看见,但你能觉察到它的作用效果;它不能像数那样相加,而是遵循另外的法则。”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就是我们即将要学习的——力。自然界的力现象无处不在,无奇不有。那么,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力有什么特点呢?如何发挥力的作用,避免力的危害?本章将探讨这些问题。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大小和方向。知道重心的概念,初步体会等效替代的思想。2.会画力的图示和示意图。3.抽象概括弹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压力、支持力和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
    1.定义:由于______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方向:___________。3.大小:G=__________, 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4.作用点——重心(1)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_____________,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2)决定因素:①物体的___________;②物体的_______。(3)对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可以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通过实验来确定其重心位置。如薄板状物体的重心位置可以通过_______法来确定。
    注意:g的单位既可以是N/kg,又可以是m/s2,而且1 N/kg=1 m/s2。
    1.力的图示: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力。(1)有向_____________(严格按标度画)表示力的大小。(2)_______表示力的方向。(3)_________________表示力的作用点。2.力的示意图:只用带箭头的有向线段来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不需要准确标度力的大小。
    『微训练』1.根据预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地球上所有物体的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2)重力的方向也可以表述为指向地心。( )(3)重心是物体重力的作用点,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
    2.(2023·福建福州高一校考期末)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越来越大B.抛出的石块运动轨迹是曲线,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的方向在改变C.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D.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而重力保持不变,故A错误;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不发生变化,故B错误,D正确;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有关,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C错误。
    1.形变与弹性形变(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叫作形变。(2)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___________,这种形变叫作弹性形变。2.弹力(1)概念:发生_____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______,对与它________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2)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注意:如果两个物体间有弹力的作用,则它们一定直接接触了,但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它们之间却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微训练』1.根据预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若两物体间存在弹力,则它们一定接触。( )(2)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 )
    2.(2023·新疆高一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会产生弹力B.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C.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D.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可能不垂直于支持面
    解析:两个相互接触并挤压,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弹力,故A错误;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故B正确;瘪下去的乒乓球发生了形变,但是对与之接触的物体没有受到弹力,物体发生形变不一定就会产生弹力,故C错误;支持力和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故D错误。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成正比。2.表达式:F=_______,其中k为弹簧的___________,单位:牛顿每米,符号_______,它的大小反映了弹簧的软硬程度。
    『微训练』(多选)(2023·河北保定高一阶段练习)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成正比C.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无关D.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
    要点提炼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1)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不管质量大小,也不论有无生命,凡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体皆受重力作用。(2)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重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一般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在有的情况下,认为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相等,原因是两者相差很小。(3)重力是非接触力。(4)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测量:在实验室里,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测量;工业上用电子吊秤可以称更重的物体。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相等。测量条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测量方法:用测力计将待测物体悬挂起来处于静止状态,测力计的读数在数值上等于重力的大小。3.重力的大小:由于G=mg,在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在不同地点,如从两极到赤道或离地面越高,g值均减小,从而使同一物体的重力也有所不同;物体的重力与其运动状态无关。
    4.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除了赤道和两极,竖直向下并不是指向地球的球心。注意:竖直向下也就是沿重垂线的方向,不能将竖直向下说成“垂直向下”或“指向地心”。“竖直向下”是指垂直于当地的水平面向下,而“垂直向下”可以指垂直于任何支持面向下。只有在两极或赤道时,重力的方向才“指向地心”(将在必修第二册中进行详解)。
    5.对重心的理解(1)重心的特点: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非物体的其他部分不受重力作用。(2)重心的位置及决定因素①位置: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②决定因素a.物体质量分布情况。b.物体的形状。
    (3)重心与物体形状、质量分布情况的关系
    (4)对薄板类物体,可用支撑法或悬挂法来确定重心。如图所示,C点即为物体的重心,但该方法仅适用于薄板状物体。
    关于重心理解的三点注意:(1)重心不是重力的真实作用点,重力作用于整个物体,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2)重心不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也不一定是物体的几何中心。(3)重心在物体上的相对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放置状态及运动状态无关。重心的位置可以不在物体上。
    典例剖析 (2023·海南高一校考期中)关于物体的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所以方向总是指向地心B.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当用弹簧秤测量时其所受重力大小一定相同D.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解析: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方向竖直向下,但不一定指向地心,故A错误;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B正确;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位置,由于重力加速度不一定相等,当用弹簧秤测量时其所受重力大小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处,故D错误。
    (2023·湖北荆州高一统考期末)小明在参观科技馆时观察到有一个十分有趣的“锥体上滚”实验。如图所示,将一个双圆锥体轻轻放在倾斜轨道的低端,就会看到它似乎在向“上”滚去,关于锥体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双圆锥体的重心在锥体的外部,不在锥体上B.在双圆锥体上滚的过程中,锥体的重心在向上运动C.双圆锥体上滚实验中,虽然看到的现象好像是锥体在上滚,但是从侧面观察的话锥体重心其实是下移的D.当双圆锥体在轨道的最低处时,它的重心在最低处:当双锥体在轨道最高处时,它的重心在最高处
    解析:锥体上滚的原理是重心运动,虽然看到的现象好像是锥体在上滚,但是从侧面观察的话锥体重心其实是下移的,B错误,C正确;锥体的重心在锥体的内部几何重心上,不在物体外面,重心的具体位置在锥体的中心轴的中间,A错误;双锥体放在轨道的低处时,放手后它会向轨道高处滚动,这是因为当双锥体在轨道的最低处时,它的重心在最高处;当双锥体在轨道最高处时,它的重心却在最低处,D错误。
    要点提炼1.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1)力的图示能表示力的三要素,精确表示力时经常用到。(2)力的示意图只能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在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时经常用到。
    2.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比较
    (1)标度的选取应根据力的大小合理设计。一般情况下,线段应取2~5段整数段标度的长度。   (2)要用同一标度画同一物体受到的不同的力。
    典例剖析 (2023·山东烟台高一期中)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操场上的篮球的重力为6 N,在图中按选定的标度画出它对水平操场的压力的图示。答案:见解析解析:对球受力分析知操场对球支持力与球重力等大反向,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水平操场的压力作用在操场地面上,方向竖直向下,如图。
    思维升华:力的图示的“四定三标”(1)四定:做力的图示要定作用点、作用线、比例标度、线的长度。(2)三标:做力的图示要标力的方向、力的数值、力的符号。
    (2023·陕西咸阳高一阶段练习)如图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铁球的重力的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的图示中标度是唯一的,必须是25 NB.根据力的图示可读得铅球重力的大小为50 NC.力的图示中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上,表示其他部分不受重力D.力的图示中重力的方向垂直平面向下,当放在斜面上则垂直斜面向下
    解析:力的图示中标度不是唯一的,可以是5 N、10 N等,A错误;根据力的图示可读得铅球重力的大小为50 N,B正确;力的图示中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上,表示其他部分也受重力,可以将所有重力看成是集中于重心上,C错误; 力的图示中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无论放在什么位置,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D错误。
    弹力的有无和方向的判断
    要点提炼1.产生弹力必备的两个条件(1)两物体间相互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2.判断弹力有无的常见方法(1)直接判定:对于发生明显形变的物体(如弹簧、橡皮条等),可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由形变直接判断。
    (2)对于形变不明显的情况,通常用以下方法来判定a.假设法: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去,判断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可能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b.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变的物体来替换,看能不能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如将侧壁、斜面用海绵来替换,将硬杆用轻弹簧(橡皮条)或细绳来替换。c.状态法:因为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吻合,所以可以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相应的规律(如二力平衡知识等)来判断物体间的弹力。
    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但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则它们一定接触。
    3.弹力的方向(1)弹力的方向总与引起施力物体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施力物体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2)常见的三种接触方式
    (3)常见三类弹力的方向
    (1)压力、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于接触面,确定它们方向的关键是找准它们的接触面或接触点的切面。(2)轻杆的弹力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一般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平衡条件确定轻杆的弹力方向。
    典例剖析 请在下图中画出物体A所受的弹力示意图。
    解析:轻绳的弹力沿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点与面接触或面与面接触的弹力则垂直于接触面;若接触面为曲面,则弹力与切面垂直。图丙中,物体与曲面之间的弹力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面。图己中,弹力的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面,故弹力方向必通过球心,与重心位置无关。它们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思维升华:弹力的方向(1)点与平面接触时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2)点与曲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面,指向受力物体。(3)平面与平面接触,则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力物体。(4)平面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平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2023·江苏南通高一统考期末)卡塔尔世界杯吸引了全世界球迷的目光。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则( )A.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对草地的压力就是它的重力B.乙图中,静止在地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一定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C.丙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D.丁图中,被踢出在空中运动的足球受到重力、踢力、空气的阻力
    解析: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对草地的压力是由于足球的形变而产生的弹力,不是它的重力,只是大小等于重力,A错误;乙图中,静止在水平地上的两个足球虽然有接触,但如果没有相互挤压,则不存在相互作用的弹力,B错误;丙图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C正确;丁图中,被踢出在空中运动的足球受到重力、空气的阻力,由于足球已离开脚,没有受到踢力的作用,D错误。
    要点提炼1.胡克定律F=kx的理解(1)x是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弹簧形变后的长度。(2)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弹簧本身的属性,由弹簧自身的长度、粗细、材料等因素决定,与弹力F的大小和伸长量x无关。2.F-x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
    3.胡克定律的推论:ΔF=kΔx。弹簧弹力的变化量ΔF跟弹簧形变量的变化量Δx成正比。4.胡克定律的适用条件: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发生形变。5.计算弹力大小的两种方法(1)公式法:利用公式F=kx计算,适用于弹簧、橡皮筋等物体的弹力的计算。(2)二力平衡法: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所受弹力与物体所受的其他力应为平衡力,可根据其他力的大小确定弹力的大小。
    典例剖析 (2023·陕西渭南高一阶段练习)拉力器是一种很好的健身器材,由脚环、两根相同的弹性绳、把手等组成。如图所示,女子用100 N的力拉开拉力器,使其比原长伸长了40 cm,假设弹性绳的弹力与伸长量遵循胡克定律,且未超过弹性限度,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每根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1.25 N/mB.每根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250 N/mC.若对拉力器的拉力增大,则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也增大D.若对拉力器的拉力减为50 N,则弹性绳的形变量变为20 cm
    思维升华:计算弹簧弹力时应注意的问题(1)胡克定律只能计算弹力的大小,而弹力的方向要根据弹簧的伸缩来确定,其方向总是与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2)弹簧弹力的大小(在弹性限度内)任何时候都可以用胡克定律求解,但只有在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能用二力平衡求解与物体相连的弹簧弹力。
    (多选)(2023·山西吕梁高一统考期末)如图所示,为一个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请根据图像判断,下列正确的结论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 N/mC.弹簧的原长为6 cmD.弹簧伸长0.02 m时,弹力的大小为4 N
    利用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 (多选)(2023·宁夏银川高一唐徕回民中学校考期中)如图所示,固定斜面上有一光滑小球,有一竖直轻弹簧P与一平行斜面的轻弹簧Q连接着,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小球所受弹力的个数可能的是( )A.1  B.2 C.3 D.4
    解析:若P弹簧对小球向上的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此时Q弹簧无弹力,小球受2个力平衡,只有1个弹力;若P弹簧弹力为零,小球受重力、支持力、弹簧Q的拉力处于平衡,小球受3个力,有2个弹力;若P弹簧弹力不为零,小球受重力、弹簧P的拉力、支持力、弹簧Q的拉力,小球受4个力平衡,有3个弹力。故选ABC。
    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假设法是判断弹力有无的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假设存在弹力,也可以假设不存在弹力,再分析在假设有(或没有)弹力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与题目所给运动状态是否相同,若相同说明假设可能成立,若不相同说明假设不成立。
    一、重力和重心1.(2023·重庆高一校考阶段练习)关于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B.规则物体的重心与几何中心重合C.重力可以用天平测量D.飞行员从北京飞往上海,他所受到的重力增大
    解析: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A正确;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与几何中心重合,故B错误;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来测量,天平是用来测量质量的,故C错误;上海纬度低于北京,飞行员从北京飞往上海,他所受到的重力变小,故D错误。
    二、弹力的理解2.(2023·上海青浦高一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了弹力,但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书不受弹力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C.细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D.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这个弹力是书的形变产生的
    解析: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这个弹力是书的形变产生的;同时桌面也发生形变,对书产生弹力,故A错误,D正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B错误;细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定与杆形变的方向相反,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故C错误。
    三、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3.(2023·广东广州高一期末)下列对图中弹力有无的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随车厢(底部光滑)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车厢左壁对小球有弹力B.两相同小球被两根等长的竖直轻绳悬挂而静止,则两球对彼此有弹力作用C.小球被a、b两轻绳悬挂而静止,其中a绳处于竖直方向,则b绳对小球一定没有拉力D.小球静止在光滑的三角槽中,三角槽底面水平,倾斜面对球有弹力
    解析:小球随车厢(底部光滑)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受重力与小车底板给小球的支持力,二力平衡,车厢左壁对小球无弹力,故A错误;两相同小球被两根等长的竖直轻绳悬挂而静止,两小球各自受重力与竖直轻绳给小球的拉力,二力平衡,则两球对彼此无弹力作用,故B错误;小球被a、b两轻绳悬挂而静止,其中a绳处于竖直方向,小球受重力与竖直轻绳a给小球的拉力,二力平衡,则b绳对小球一定没有拉力,故C正确;小球静止在光滑的三角槽中,三角槽底面水平,小球受重力与槽底面给小球的支持力,二力平衡,倾斜面对球无弹力,故D错误。
    四、胡克定律的应用4.(2023·陕西渭南高一统考期末)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20 N拉力F的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 cm(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受到的拉力是由于弹簧本身发生形变产生的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C.弹簧的劲度系数k会随弹簧弹力F的增大而增大D.若将该弹簧的左端固定,只在右端施加10 N的拉力,则稳定后弹簧伸长2.5 cm

    相关课件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课文配套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方案梳理,实验热点•探究突破,随堂训练,答案1,2如图所示,拓展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说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定位,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堂训练,知识概览,重力1重力,一重力与重心,答案C,答案B,二力的表示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2 摩擦力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2 摩擦力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摩擦力,目标体系构建,课前预习反馈,相对滑动,阻碍相对运动,接触面,相对运动,μFN,粗糙程度,相对运动的趋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