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课文复习】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之重点篇目 5.《短歌行》-讲练课件
展开《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曹操《短歌行》共二首,其中第一首非常著名,此诗通过宴会的歌唱,以沉稳顿挫的笔调抒写了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全诗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为曹操的代表作之一。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曹诗继承诗经汉乐府的传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其基本风格是苍凉悲壮。其诗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①反映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②抒发个人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依歌词音节长短而言。诗句都是四字句,就称为“短歌”。“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短歌行》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辞,原作共两首,是曹操的传世名篇。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譬 衿 呦呦 掇 陌 契 匝 哺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用朝露比喻光阴易逝,人生苦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但联系曹操的一生,我们不难做出判断,曹操是积极进取的,看似及时行乐,实则把深沉的情感隐藏在酒中。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天下的贤士们呀,何时才能来到我身边呢?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诗人自己要学海纳百川,愿学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脯”礼贤下士,并统一天下。
“诗言志,歌咏怀”。结合曹操的忧,说说诗人抒写了什么“志”?
1、比兴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 例:“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喻人生短促。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比贤士们还没有归宿。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喻用人要“多多益善” 。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明优待贤才的态度。
2、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郑风·子矜》,用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的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的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帖。
3、抒情、议论、叙事三者紧密结合,显示了曹操诗歌高昂激越、悲凉苍劲的风格。
1.下列划线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pì) 慷慨(kǎi) 青衿(jīn)B.笙箫(shēng) 阡陌(mò) 契合(qiè)C.周匝(zā) 哺育(pǔ) 鼓瑟(sè)D.沉吟(yín) 拾掇(duō) 呦呦(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A.慨当以慷 当以:应当可以。B.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掇:拾取、摘取。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礼遇。D.绕树三匝 匝:遍。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 B.乌鹊南飞C.鸡鸣桑树颠 D.鼓瑟吹笙
歌,名词作动词,唱歌。
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鼓,名词作动词,吹奏。
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魏晋(古义:更不用说。今义:连词,不管,不论。)B.人生几何(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C.明明如月(古义:明亮。今义:显然如此;确实。)D.复得返自然(古义:理所当然的。今义:自然界。)
“自然”的古义为大自然,又指顺应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
5.下列对诗句的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两句诗中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杜康”代指酒,表明只有酒可以排解自己的忧愁。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诗,引用《诗经》成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期盼之情。C.“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两句诗,巧妙运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诗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抒发了诗人对恬淡自由生活的赞美。
两句诗直接用白描的手法写鸡和狗,并非比拟的修辞手法,而是对偶的修辞手法。
6.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四句突出写“愁”字,时光流逝,去日苦多,诗人惟恐功业不立。B.“但为君故”的“君”字,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也可以代指天下贤才。C.“明明如月”以下四句,是承接前文的求贤主题,极写人生苦短的忧愁。D.诗人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等句启发人才,要善于择枝,投效明主。
“极写人生苦短的忧愁”错误。这四句诗的情思表达了诗人以明月比喻贤才,既点明自己对贤才的敬仰渴慕之情,又点明贤才难求的痛苦。
7.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①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②忧从中来,不可断绝。③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④契阔谈䜩,心念旧恩。⑤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⑦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⑧周公吐哺,天下归心。A.节选自《短歌行》的这部分诗句抒写了作者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古朴雄浑,气度非凡。B.①②句,以月光不可拾取,比喻忧思难以断绝。③④句,想象有才学的人屈驾来访,作者与之宴饮畅谈的情景。C.⑤⑥句,作者把自己比作乌鹊,南飞而无处栖息,暗示自己率军南下,在赤壁之战中战败,不知该逃向何方。D.⑦⑧句,作者运用典故,表达广揽人才的愿望,并以周公自比,表明要像周公那样礼贤下士,征服天下人的心。
8.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这几句诗不是在表达悲观厌世,而是为自己不能得到建功立业的贤才而忧伤、悲苦。
9.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错,是表明自己要像“山”“海”那样接纳贤才。
【重点课文复习】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之重点篇目 2.《善良》-讲练课件: 这是一份【重点课文复习】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之重点篇目 2.《善良》-讲练课件,共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阅读指导,字音字形,词语积累,文学常识,中心观点,思路结构,过时愚蠢,文本分析,对比的手法,重点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点课文复习】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之重点篇目 23.《师说》-讲练课件: 这是一份【重点课文复习】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之重点篇目 23.《师说》-讲练课件,共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段,第二段,分论点一,第三段,第四段,或师焉或不焉,同“授”传授,同“否”表否定,通假字,一词多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点课文复习】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之重点篇目 21.《雨霖铃》-讲练课件: 这是一份【重点课文复习】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之重点篇目 21.《雨霖铃》-讲练课件,共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导读,文体知识,辛弃疾等,风格比较,作者介绍,内容分析,分析结构,上阙写景的句子,寓情于景+,虚实相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