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重点篇目】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之重点篇目过关检测卷
【重点篇目】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之重点篇目过关检测卷 13.《大林寺桃花》-过关检测卷
展开
这是一份【重点篇目】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之重点篇目过关检测卷 13.《大林寺桃花》-过关检测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林寺桃花》这首诗的体裁是,两诗词各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绵亘(gèng) 芳菲(fēi) 妍 (yán)媸毕露
B.荟萃(cuì) 寻觅(mì) 醍(tí) 醐灌顶
C.点缀(zhuì) 辞呈(chéng) 残垣 (huán) 断壁
D.沼(zhā)泽 莅(lì)临 鳞次栉 (zhì)比
【答案】B
【解释】A.绵亘gèn C.残垣 yuán断壁 D. 沼zhǎ泽
2.《大林寺桃花》这首诗的体裁是( )
A.七绝 B.五绝 C.五律 D.七律
【答案】:A
3.以下关于白居易,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白居易的诗歌以平易晓畅著称
B. 白居易有“诗佛”和“诗王”之称,其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代表作有《卖炭翁》《兵车行》《长恨歌》等
C. 白居易关心朝政,屡屡上书言事,并写下了不少讽谕诗
D. 白居易因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被迫避祸保身,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等,官终刑部尚书
【答案】B
【解释】白居易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佛和诗王之称,作品有《卖炭翁行》长恨歌》等。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这件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B.省体操男队新选的五个小队员,都是十五六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C.新加坡政府未雨绸缪地采取行动,抑制了房产业价格的飞涨。
D.罗浮宫里那些琳琅满目、价值连城的旷世奇珍,无不记载着艺术家的成功与荣誉。
【答案】D
【解释】A .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词语是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此处用于称对别人的帮助,用错对象。B.使用有误,“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龄,所以该成语使用不当;C.“未雨绸缪”指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而C句的意思是新加坡政府已经采取了行动,“未雨绸缪”与句意不符。D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D.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的信任的重大问题。
【答案】C
【解释】A项否定不当,“防止”后面不能再加否定词,否则,意思就说反了;B项,"忌"和"不可"否定失当,不合逻辑,删去三处"不可";D项一面对二面,在“保持”前加“能否”。)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5.下列对《大林寺桃花》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人间”与“山寺”对比,说明在作者看来“人间”是“喧嚣的尘世”,而“山寺”是“仙境”。
B.“尽”字,流露出作者对人间春景难觅的遗憾:“始”字,表达了作者看到山寺桃花盛开的惊喜。
C.此诗极富情感变化:诗人因惜春而怨恨春去无情,因看到大林寺桃花盛开而惊喜,因发现春景尚在而自得。
D.此诗语言华丽,构思精巧,立意新颖,既富有情趣,又包蕴哲理,读来耐人寻味,感觉耳目一新。
【答案】D
【解释】“此诗语言华丽”错误,由“芳菲尽”“桃花始盛开”“不知转入此中来”等语句可知,写“花”和人的活动用语自然朴实,明白如话,所以应为“语言朴素”。
6.《大林寺桃花》这首诗中前两句蕴含了物候现象,这是因为 引起的。李白的《塞下曲六首》中也有两句与此原因相同,这两句是: , 。
【答案】高下差异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7.你从《大林寺桃花》这首诗中领悟到哪些哲理?请简要说明。
【答案】①有些东西苦苦追寻未必能得到,而在不经意间却往往能够获得。②事物(事情)各有其特点,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一刀切。③人生难免遭遇挫折或失败,只要理想信念不倒,就可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8.两首作品都写了寻觅春天,请指出两首作品各是怎样寻觅春天的?寻觅结果如何?
【答案】白诗常胜春归无觅处,却意外在山中的大林寺里看到桃花,寻到了春天;黄词通过问取黄鹂寻春,最终没有寻到。
9.两诗词各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白诗中最终找到了春天,充满惊讶和喜悦;黄词没有找到春天,感到无限怅惘和苦闷。(意对即可)
10.说说二诗反映的作者的感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惋惜春光流逝的深情是二诗作者感情的共同点。不同点是白居易最终找到了春,充满惊讶和喜悦;黄庭坚没有找到春天,感到无限怅惘和苦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点篇目】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之重点篇目过关检测卷 2.《善良》-过关检测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列子中没有语病项是,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点篇目】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之重点篇目过关检测卷 21.《雨霖铃》-过关检测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默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点篇目】2024年中职高考语文 一轮复习之重点篇目过关检测卷 19.《劝学》-过关检测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下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