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忆读书PPT课件5 课件 0 次下载
- 忆读书PPT课件4 课件 0 次下载
- 古人谈读书PPT课件3 课件 0 次下载
- 古人谈读书PPT课件5 课件 1 次下载
- 古人谈读书PPT课件2 课件 0 次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评课ppt课件
展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著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周易读本》《楚辞集注》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1.会认“耻、矣”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理解“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从文中总结相应的读书方法,并学会运用到日常的读书学习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勤勉。 【好】喜好。【耻】以……为耻。【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前面四个“知”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知”通“智”,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为】是。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这里读作zhì,记住的意思。【厌】满足。 【诲】教诲。 【倦】倦怠。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从《论语》中的三个句子中,你知道了哪些读书的道理呢?2)在你的周围,有这样去做的人吗,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同学们觉得朱熹的话有道理吗?我们今后又应该怎样读书呢?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件缺一不可。
除了文中有关读书的看法之外,你还知道古代哪些人对读书有独到的见解呢?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授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诲人不,心即到,不到乎,古人谈读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余尝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25 古人谈读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获奖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人谈读书,读书三有,井蛙窥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