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之一,是主动将所学知识创造性服务于社会。如“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就有许多实际应用,下列发明成果应用了这一知识的是( )
A.体温计B.刻度尺C.机械停表D.真空玻璃
2.下列现象与雪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树枝上的霜B.草叶上出现露珠
C.冰糕冒白气D.冰挂的形成
3.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正常人心跳一次大约0.8s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C.普通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0mmD.教室门的高度大约为3m
4.由如图中轮船和码头上的红旗飘扬,可以判定轮船是 ( )
A.靠近码头B.可能静止
C.远离码头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6.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
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
C.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
D.寒冬,窗玻上冰花剔透
7.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8.用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在纸锅中装入适量的水,放到火上加热,过一会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纸锅中的水沸腾时不需要加热
B.纸锅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C.纸锅不会燃烧是由于火焰的热没有被纸锅吸收
D.纸锅不会燃烧是由于纸的着火点高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9.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 )
A.小张先到达B地B.小王先到达B地
C.小李先到达B地D.三人同时到达B地
10.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选用量程为10~110℃的水银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图乙是水沸腾后的现象
C.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液化形成的
D.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一段时间,说明水的沸腾有时不需要加热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物体长度为 cm。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制成的。
12.如图所示,是“龟兔赛跑”的情形,在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快.物理学中用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13.夏季,从冰箱中拿出的罐装饮料,过一会儿外壁会出现水珠,水珠的形成是由于空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会低于0℃,此时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会出现白霜,如图所示,白霜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需要 热量。
14.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如图所示,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减少声音的分散,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这个例子同时说明声音具有传递 (填“信息”或“能量”,下同)的功能。超声波水雾机利用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
15.如图所示,分析水循环可知,地表水吸收热量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凝固为小冰粒的过程要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高山顶上的积雪终年不熔化厚度却基本不变,主要是由于降雪量与冰雪因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减小的量基本相等。
1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丙的速度为 m/s,5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是 m;在相同的时间内乙、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
17.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
(1)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2)请根据图像找出温度为25℃时声速为 m/s;
(3)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在 (选填“春”“夏”“秋”或“冬”)天更容易成功,这是因为 ;
(4)20℃时,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2s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0.4s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则这个山谷的宽度为多少米 ?
三、实验题
18.小明用三个温度计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他将b、c温度计的玻璃泡蘸上酒精并置于不同的环境中,观察到a温度计示数不变,b、c温度计示数先减小后变大最后不变,但c温度计示数变化得快。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比较b和c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
(3)该实验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将温度计换成体温计进行实验;
(4)小明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发现在相同温度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三个温度计示数有时差别不大,有时差别却很大,他猜想水的蒸发情况可能与天气有关,若示数差别不大,可能的天气是 (选填“潮湿的”或“干燥的”)。
19.按要求填空。
(1)如图所示,在“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中,请指出图甲中左图的操作错误之处 ;右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2)图乙探究的是液体蒸发的快慢与 的关系;
(3)如图丙所示,把闹钟放在玻璃罩中,用抽气机向外抽气,闹铃声越来越小,由此可推理说明,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0.小芮发现小提琴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影响。她根据自己的观察与思考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她找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所示。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为 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芮不能选用A、C两根琴弦进行实验,原因是 ;所以她选择B、C两根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mm2;
(3)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屑,用较小的力敲击鼓面,听到鼓声的同时发现纸屑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用更大的力敲击鼓面,发现纸屑跳起的高度更高,发声的响度也更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 。
21.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小组采用了一带有刻度尺的长木板,搭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该实验中将长木板一端垫高的作用是 ;
(3)实验前,小明先练习使用停表测时间,某次读数如图乙所示,为 s;若AB段用时2s,则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为 cm/s;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将金属片放到C点,测量出小车从A到C用时2.8s,则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小于”“等于”)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
(5)为了较准确的测量从A到C的平均速度,需要多测量几次,其目的是 。
22.如图所示为“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在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
(2)若某时刻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
(3)实验装置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 ;
(4)如图乙和丙所示,是小李绘制的冰和蜡的熔化图像,则图 是蜡的熔化图像,判断的依据是 ;
(5)实验中小李发现冰熔化时间短,不便于观察熔化的现象,在不改变原来实验装置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延长冰熔化的方法: ;
(6)试管中的冰块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四、综合题
23.“复兴号”动车组以350km/h的速度运动,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如图甲所示是乘客放在窗边的随身物品,即便在350公里的时速下,列车运行的相当平稳,这些物品“纹丝不动”。
(1)乘客认为这些随身物品“纹丝不动”是以 (选填“车厢”或“路边的树”)为参照物,他用于拍摄这幅照片的相机相对于地面是 的。
(2)某段高铁全长1305km,某列“复兴号”动车组,跑完全程用时约4.5h(其中包含途中站点停车时间总计30min),则该列动车组在这段高铁上运行的平均速度约是多少?
(3)若运行过程中复兴号动车组以如图乙所示的速度匀速完全通过一座桥用时10s,已知该桥长800m,则该动车组的全长是多少?
1.D
2.A
3.A
4.A
5.B
6.A
7.C
8.B
9.C
10.D
11.0.1;2.65;热胀冷缩
1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速度
13.液化;凝华;放出
14.响度;信息;能量
15.汽化;放出;升华
16.1;20;4∶1
17.(1)
(2)345
(3)冬;气温越低,声速越小
(4)102.6m
18.(1)吸收
(2)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
(3)不可以
(4)潮湿的
19.(1)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俯视读数会使结果偏大。;-9
(2)液体的温度
(3)不能
20.(1)C、D
(2)没有控制琴弦的横截面积相同;0.5
(3)振动;越大
21.(1)
(2)使斜面上的小车获得动力
(3)306;20.0;偏小
(4)大于
(5)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22.(1)全部浸没
(2)47
(3)避免局部受热,使物质受热均匀
(4)丙;蜡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5)增加冰的质量或者将酒精灯火焰调小
(6)不会
23.(1)车厢;运动
(2)由题知高铁全长s=1305km, 动车组跑完全程用时t=4.5h,该列动车组在这段高铁上运行的平均速度
(3)由图乙可知,动车通过大桥的速度v′=351km/h=97.5m/s,由 可知,动车完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s′=v′t′=97.5m/s×10s=975m,动车完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等于桥长L桥加动车的长度L车,所以动车的长度为L车=s′-L桥=975m﹣800m=175m 空气温度/℃
﹣20
﹣10
0
10
20
30
声音的速度/(m/s)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钢
20
0.3
B
钢
20
C
钢
40
0.5
D
尼龙丝
40
0.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五套附参考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