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957412/0-16989222778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957412/0-169892227791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957412/0-1698922277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957412/0-169892227794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957412/0-169892227796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957412/0-169892227797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957412/0-169892227799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4957412/0-169892227800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全册课件(36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运动和力的关系1牛顿第一定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运动和力的关系3牛顿第二定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4章运动和力的关系4力学单位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件 0 次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__力章末小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28页。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章 末 小 结知识网络构建方法归纳提炼 一、整体法与隔离法在平衡问题中的应用对于由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进行受力分析时,一般要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所谓整体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分析方法。所谓隔离法,是将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的分析方法,目的是便于进一步对该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出与之关联的力。整体法和隔离法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两种方法相互配合、交替使用,能更有效地解决有关系统的问题。一般只涉及系统外部对系统的作用力时,优先选用整体法;而涉及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时,必须选用隔离法。 (2023·山东济南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一校考期末)倾角为α、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斜面体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Fcos αB.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mgcos αC.桌面与斜面体之间没有摩擦力D.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gD解析:木块受力平衡,沿斜面方向有Ff+mgsin α=Fcos α,即Ff=Fcos α-mgsin α,A错误;木块受力平衡,垂直于斜面方向有FN=mgcos α+Fsin α,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mgcos α+Fsin α,B错误;对整体受力平衡分析,整体水平方向受到拉力F作用,所以斜面体一定受到桌面对其的摩擦力;整体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为FN′=(M+m)g,C错误,D正确。二、共点力的平衡1.分析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1)明确平衡状态(合力为零)。(2)巧选研究对象(整体法和隔离法)。(3)受力分析(画出规范的受力分析图)。(4)列平衡方程(灵活运用力的合成法、正交分解法、矢量三角形法及数学解析法)。(5)求解或讨论(解的结果及物理意义)。2.分析平衡问题的基本方法(1)力的合成法——一般用于受力个数为三个时(2)力的分解法——一般用于受力个数为三个时(3)正交分解法——一般用于受力个数三个及其以上时(4)图解法——一般用于受三个力,一个力恒定不变,一个力方向不变,另一个力变化。3.共点力平衡的关键词转化 (多选)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稍向左移动一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增大B.拉B的绳子的拉力增大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变大D.A、B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CD解析:设连接物块B的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将物块B稍向左移动一点后,绳子拉力的大小T保持不变,仍等于物块A的重力大小,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θ增大,由于摩擦力Ff=Tcos θ,因此摩擦力减小,A、B错误;物块B稍向左移动一点后,两根绳子之间的夹角减小,合力变大,因此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变大,C正确;拉物块A和拉物块B的绳子拉力大小相等,合力一定在角平分线上,可知α=β,又由于墙壁竖直,可知θ=α,故α、β、θ三角始终相等,D正确。进考场练真题一、高考真题探析 (2022·广东卷)如图是可用来制作豆腐的石磨。木柄AB静止时,连接AB的轻绳处于绷紧状态。O点是三根轻绳的结点,F、F1和F2分别表示三根绳的拉力大小,F1=F2且∠AOB=60°。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D试题立意:本题以制作豆腐的石磨为素材,创设了确定力的大小关系的生活实践问题情境。主要考查了力的合成和分解、共点力的平衡等知识点。关键能力: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失分剖析:①不能正确使用正交分解法或合成法来解决共点力平衡的问题;②在应用三角函数等教学工具进行计算时出错。二、临场真题练兵1.(2022·浙江6月卷)如图所示,一轻质晒衣架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横杆与四根相同的斜杆垂直,两斜杆夹角θ=60°。一重为G的物体悬挂在横杆中点,则每根斜杆受到地面的( )B2.(2022·辽宁卷)如图所示,蜘蛛用蛛丝将其自身悬挂在水管上,并处于静止状态。蛛丝OM、ON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β(α>β)。用F1、F2分别表示OM、ON的拉力,则( )A.F1的竖直分力大于F2的竖直分力B.F1的竖直分力等于F2的竖直分力C.F1的水平分力大于F2的水平分力D.F1的水平分力等于F2的水平分力D3.(2022·浙江1月卷)如图所示,学校门口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石墩,石墩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工作人员用轻绳按图示方式匀速移动石墩时,两平行轻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均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4.(2022·浙江1月卷)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电子秤上有一磁性玩具,玩具由哑铃状物件P和左端有玻璃挡板的凹形底座Q构成,其重量分别为GP和GQ。用手使P的左端与玻璃挡板靠近时,感受到P对手有靠向玻璃挡板的力,P与挡板接触后放开手,P处于“磁悬浮”状态(即P和Q的其余部分均不接触),P与Q间的磁力大小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对P的磁力大小等于GPB.P对Q的磁力方向竖直向下C.Q对电子秤的压力大小等于GQ+FD. 电子秤对Q的支持力大小等于GP+GQD解析:由题意可知,因手使P的左端与玻璃挡板靠近时,感受到P对手有靠向玻璃挡板的力,即Q对P有水平向左的磁力;P与挡板接触后放开手,P处于“磁悬浮”状态,则说明Q对P有竖直向上的磁力,则Q对P的磁力方向斜向左上方向,其磁力F大小大于GP,选项AB错误;对PQ的整体受力分析,竖直方向电子秤对Q的支持力大小等于GP+GQ,即Q对电子秤的压力大小等于GP+GQ,选项C错误,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