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 第二单元(测基础)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 第二单元(测基础),共13页。
第二单元(测基础)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外套(tào) 熬过(áo) 嫩芽(nèn) 蹲下(dūn)B.砸碎(zá) 沉寂(jì) 豌豆(wān) 暴怒(bào)C.祷告(tǎo) 肩膀(bǎng) 侍弄(shì) 分歧(qí)D.徘徊(huái) 姊妹(zǐ) 攲斜(qī) 俄而(é)2.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B.爸爸涨工资了,妈妈喜出望外地说:“咱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真高兴!”C.导游把我们分成两组,爬山的爬山,玩水的玩水,大家各得其所。D.我们班的张伟是个名副其实的“书虫”,吃饭时他都抱着书在看。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②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③学会爱自己。④因为这样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⑤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A.①④③②⑤ B.③①④②⑤ C.①②⑤④③ D.③④①⑤②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某品牌手机的四曲面3D玻璃机身设计为两种版式,蓝水翡翠版,将蓝色与绿色进行了结合;幻夜星河版,将黑色与紫色进行了结合。B.各地不断完善脱贫攻坚系列政策,涉及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劳务输出扶贫……等,瞄准贫困人口,分类施策,成效显著。C.我国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简称“海斗一号”),近日成功完成万米海试任务,并取得多项重大突破。D.敬畏生命的情怀,给《昆虫记》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和生气,使之成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鲁迅语)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代表作品有《命若琴弦》《我与地坛》等。B.《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著有诗集《园丁集》等。C.《荷叶·母亲》的作者是女作家冰心,她著有诗集《繁星》《春水》等。D.《《世说新语〉二则》作者是刘义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逸事。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项是( )(2分)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撒盐/空中/差可拟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待君/久不至,已去7.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比喻)B.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比喻)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比喻)D.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反问)8.下列古人“谦称”“敬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B.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C.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D.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婚姻状况,张三说:“舍妹尚待字闺中。”9.填空。(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父亲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读了《金色花》《荷叶·母亲》之后,陈婷婷同学沉浸在“母爱”之中,于是提笔写了一首《妈妈,您把一切都给了我》的小诗,请你再补写两小节。(4分)妈妈的头发白了,把满头的黑发给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的容颜老了,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6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11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钟毓、钟会①少有令誉②。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③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④见。毓面有汗,帝问:“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选自《世说新语》)【注】①钟毓:字稚叔,官至车骑将军。钟会:字士季,官至司徒,是平灭蜀国的主要将领。②令誉:美好的名声。③钟繇:三国时魏国大臣。④敕:特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11.根据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粗的词语。(3分)方法加粗词联系内容释义查阅词典法陈太丘与友期行期:①预定的时日,日期;②一段时间;③约定时日;④等待,盼望(1)_________(填序号)课内迁移法年十三元方时年七岁(2)_________联系成语法毓对曰无言以对(3)_________12.将下列句子翻译补充完整。(4分)(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翻译】友人感到十分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________________。(2)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翻译】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了他们两兄弟,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____________”。13.同学们开展了“《世说新语》之儿童早慧”学习探究活动,请你根据【甲】【乙】两文,完成下面的对话。(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8分)外公,您看那梨花似雪潘玉毅①“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清明到,风一起,梨花便纷纷从枝头落下,簌簌有声。顷刻间就白了地面,白了人间。②外公过世已经十余年了,至今我仍会经常想起他。③小时候,我是一个十足的“跟屁虫”,成天不是黏着外婆,就是跟着外公。偶尔我也会随着他们一起插秧,但总是插得横七竖八,能不能成活都充满了悬念。但外公从来不说什么,任由我随意发挥。即使有路过的乡亲提醒说:“这样插秧怎么可以,影响收成啊!”外公也权当没听见。④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平日里话很少,有时他一天下来所说的话,扳扳手指都能数得过来。他就像一头老黄牛,吃得了苦,受得了累,整天在地里忙活。那时我们吃的花生、毛豆、蚕豆、苋菜……但凡餐桌上能见到的蔬菜,基本都是外公自家种的。小时候,我最爱跟着外公去田间地头。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在那片天然的乐园里,连泥土的气息都是那么清新芬芳。⑤除了种地,外公还特别喜欢看戏。只要不是农忙时节,但凡本村或邻村来了戏班子唱戏,他都会欣然前去,一次不落。外公看戏,有时也会带上我。那时候我并不明白戏台上“咿咿呀呀”唱的都是些什么,并不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而外公每次都津津有味地看到散场才离开,当我问他戏曲的内容时,他才会简单地解释两句。那时一台戏结束时,很多观众都会往台边预置的篮子里投钱。我问外公,为什么散戏时,大家要往台上撒钱呢?外公说,那些演员出来讨生活不容易,挣些钱全凭乡亲们捧场。与很多观众不同,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⑥后来,彩色电视在乡村普及起来,戏班进村的次数就少了。外公感慨地说:“电视的画面精致是精致,可是没有现场看戏的气氛和感觉。”每当这时,他便会讲传统戏文给我听,像锡剧《珍珠塔》“方卿见姑娘”选段便是我从外公那里听来的。很多年以后,当我跟外婆说起这些往事时,她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外公从不曾同她分享过,她自然也想象不到一个不苟言笑、沉默寡语的老头子是如何酣畅快意地对孙辈讲戏。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⑦在漫长的一生里,我们每个人都会走过无数条路,但总有一条路是我们记忆和情感的归宿。从外婆家去公交车站的那条路,我已记不清走过多少次了。每次我离开外婆家时,外公都坚持要送我。短短的一段路,外公静静地推着自行车,与我同行。一路无言,但我的心里却是温暖且湿润的。后来,外公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仍执意送我。明明推车的动作越来越迟钝,他却还是慢慢地随我走完去往车站的那条路。⑧外公过世时,我尚在外地读大学。外婆怕影响我学习,便叮嘱家里人说:“阿毅离得那么远,就不要告诉他了。”所以我连外公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当我放假回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眼前像20年积攒的梨花同时飘落般,一片雪白。那一刻,我多么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我再看外公最后一眼。可是人生的路,并没有返程票。⑨窗外,繁茂雪白的梨花不断地撕扯着我的记忆。我发现自己还有好多话想要说,却不知该如何继续。这一刻,我已被回忆吞没。⑩外公,您看那人间四月正梨花似雪……(有删改)14.选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外公对“我”的爱?用简要的语言概括。(4分)15.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列词句。(6分)(1)外公在散戏时总是走到台边轻轻地将钱放入篮子,从来不胡乱抛掷。(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在那里,我看到了春天的第一只蝌蚪,听到了夏天的第一声蛙鸣,捡起了收获时节的第一颗花生……(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16.分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乏这样的人,看似少言寡语、不喜言谈,但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如果时机得当,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17.选文中的外公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7分)合欢,合欢李晓东①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②我九岁那年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们住在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里,当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口。那是一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树,开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③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见十来棵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翻翻覆覆,重重叠叠。我在那香气里静悄悄的,不敢发出一点儿声音。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④又五年,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这个名字让我喜欢,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过合欢的样子。“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可是,史铁生终究没有走近那棵树。“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的是,合欢在哪里呢?⑤我真正认识合欢,是在羊城,那时我十九岁。还是七月,走进烈士陵园时,我大汗淋漓,感觉自己已经奄奄一息。立起身,甩甩头,感觉可以喘气了,头顶,却是一棵大树,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干上挂着小牌子:“合欢,又名……”合欢,合欢,原来,史铁生笔下那棵始终未曾露面的合欢,我早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⑥那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为什么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我茫然地站在羊城街头,看衣着光鲜的人流开开合合,我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世界。在这里邂逅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是傲慢的。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⑦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但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⑧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的,一点儿声音也没有。⑨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近合欢。(选自《读者》,有删改)【链接材料】史铁生的《合欢树》讲述了作者与母亲之间的故事,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与愧疚之情。18.阅读全文,梳理文章思路,补全思维导图。(3分)19.本文语言形象生动,情感丰富深沉。请从语气、语速、重音三个方面为第③段画线句做朗读设计,并说说这样设计的理由。(4分)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翻翻覆覆,重重叠叠。20.写人叙事散文中,适当点染景物,可对表情达意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下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花,请比较它们所寄寓情感的不同。(6分)【甲】但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乙】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21.小语向老师推荐本文作为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拓展阅读材料,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单元导语,说明理由。(4分)单元导语单元目录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5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6 散步/莫怀戚7*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泰戈尔荷叶·母亲/冰心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三、作文(5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请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祷告”的“祷”应读“dǎo”。故选C。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含义的理解。A.翻来覆去:现用来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不符合语境;B.喜出望外: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也指感觉特别的兴奋,不在原来的意料之中。符合语境;C.各得其所: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每个人都得到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符合语境;D.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符合语境。故选A。3.答案:B解析:通读所有内容,明确本语段的中心内容是“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然后论述原因,最后论述这样做的好处。③①是观点,④是原因,②⑤是结果。所以可以是:③①④②⑤。故选B。4.答案:C解析:A.“两种版式”后的逗号应为冒号,提示下文;B.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D.括号里的内容注释的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所以“(鲁迅语)”应该紧跟其后,放在句号前;故选C。5.答案:D解析:《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编写的,说他是作者不准确。据此,答案为D。6.答案:C解析:考查对句子朗读节奏的理解。C项有误,正确停顿:陈太丘与友/期行。7.答案:B解析:B项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8.答案:B解析:B项用词错用对象,“令堂”指对别人母亲的尊称,敬辞。称对方的母亲,句中指朋友的父亲,用语不当。9.答案:(1)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2)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默写文章语句的能力。易错字:拟、絮。10.答案:妈妈的腰弯了,/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妈妈的眼睛昏花了,/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解析:仿写时,要紧扣“母爱”主题,仿照题中已给出的诗节的句式,做到话题一致,并符合语境。11.答案:(1)③;(2)年龄,岁数;(3)答,回答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释义。作答时,根据提示的三种方法,结合句意进行释义。第(1)题,将给出的“期”字的义项代入到“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可知“约定时日”合适。第(2)题,“元方时年七岁”的“年”是“年龄,岁数”的意思,迁移至“年十三”中句意通畅。第(3)题,由成语“无言以对”中“对”的意思,可推断出“毓对曰”的“对”是“答,回答”的意思。12.答案:(1)走进家门,连头也不回(2)可以让你的两个儿子来(见我)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文言句子,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语境原则,即将所译句子放到原文中,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切忌断章取义;二是直译原则,即尽量做到字字落实,牢记统编教材推荐的“留、替、调、补、删”五字翻译法,对句中的实词,尤其是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存在词类活用现象的词等要准确翻译,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也要翻译到位。13.答案:(1)面对父亲友人的粗俗无礼,元方据理力争,指出友人的无信、无礼(2)钟毓、钟会面对魏文帝的询问,反应敏捷,且两人的回复相映成趣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作答时,根据题干中对元方和钟毓、钟会兄弟形象的分析,从文中概括出可体现其形象的事件。【甲】文中元方在面对父亲友人的粗俗无礼时,据理力争,指出他的无信、无礼,可见其聪慧明理。【乙】文中钟毓、钟会面对魏文帝的询问,应答敏捷,且两个人的答案相映成趣。据此分析作答即可。14.答案:任由“我”将秧苗插乱,从不说“我”;带“我”看戏,给“我”讲戏;每次离开他家,都坚持送“我”到车站。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找到文中写外公对“我”的爱的段落进行概括即可。第③段写外公任由“我”在秧田中自由发挥,从不说“我”一句;第⑤段写外公看戏时总带上“我”,并且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第⑦段写每次“我”离开外公家,外公都舍不得“我”,坚持要送“我”到车站。15.答案:(1)“轻轻地”修饰“放”,写出外公放钱时动作之轻,表现了外公态度的庄重,突出了他对演员的理解和尊重。(2)运用排比修辞,描绘了“我”跟随外公在田间地头玩耍时,欣赏到了大自然的有趣、美好,突出了“我”童年的快乐。解析:(1)题考查赏析词语。“轻轻地”写出外公放钱时的动作的具体状态,把对演员的尊重和理解表现了出来。(2)题考查赏析句子。题干已经给出赏析角度,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作答时先判断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从三个“第一”连用,可以判断是排比的修辞,排比的修辞有强调、加强语势的作用,写出了“我”玩耍时看到的美景,也表现出“我”的快乐。16.答案:生活中有一类人,他们不善言辞,却不乏对亲人的爱,也有自己的爱好专长,这使得他们的内心丰盈美好,而且在恰当的时机,这种丰盈美好就会显现出来。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含意。解答本题首先分析句子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可知,“这样的人”是像外公一样不善言辞的人;“爱和喜好在他们的心中滋养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园”是一种含蓄的说法,指的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也有自己的专长;“多姿的花朵还会出人意料地开出园外”,根据外公的表现可知,这里指的是他们内心的美好表现出来,被其他人发现。然后将这些含蓄的说法用直白通顺的语言,联系外公的特点写出来即可。17.答案:沉默寡言,吃苦耐劳,尊重他人,疼爱晚辈,有自己的爱和喜好。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需要从选文中找到具体的情节或描写进行分析。如由“平日里话很少……整天在地里忙活”可以看出外公沉默寡言,吃苦耐劳;由外公对演员的尊重,可以看出他是尊重他人的人;另外,文章也写出了外公对“我”的疼爱和牵挂;由外公喜欢听戏、讲戏,可以看出外公有自己的爱和喜好。18.答案:(1)欢喜(高兴、喜悦);(2)再识合欢树;(3)悲伤(痛苦)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题干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按时间顺序梳理出了作者与“合欢树”有关的经历及心情。作答时,根据思维导图中已给出的信息,锁定答题区间,结合关键语句概括对应的经历或心情即可。19.答案:“倾泻而下”“蓬勃而起”“蒸腾”重读,表现出香气的浓郁;“翻翻覆覆”“重重叠叠”语速稍慢,表现出花香的悠长与“我”的享受;整句话语气要欢快,读出“我”初遇合欢树时欢喜、雀跃的心情。解析:本题考查朗读设计。解答此类试题,要在理解语句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而设计朗读。这句话写的是作者初遇合欢树时的情形,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欢喜、雀跃的,因此要读出欢快的语气。设计朗读时,要对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加强重音,如作者把香气的浓郁描写为香气“倾泻而下”,富有韵味;“蓬勃而起”“蒸腾”又富有气势,因此都要重读。“翻翻覆覆”“重重叠叠”叠词的使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香的悠长与“我”的享受,因此应该放慢语速。20.答案:【甲】段写出了合欢花的柔美旺盛,与病床上的母亲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内心的悲伤和对母亲的眷恋。【乙】段写出了菊花色彩的明艳与蓬勃的生命力,这象征着母亲的期望,“我”读懂了母亲希望“我”和妹妹坚强生活的用意,表达出“我”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解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的作用。作答此类试题,仔细审题,明确题干要求→概括描写的景物及其特征→结合文章主旨,分析景物中所寄寓的情感。【甲】段中窗外的合欢开得正盛,生机勃勃,而母亲却卧病在床,两者形成对比,以景物的美反衬人物内心的感伤,表达出“我”对母亲的眷恋。【乙】段表现了北海公园菊花蓬勃的生命力,在秋风中盛开的各色菊花也象征着母亲的期望,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21.答案:①第二单元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我”与合欢树有关的几次经历,表达出“我”对母亲的眷恋与怀念之情。因此本文符合单元主题。②本文作为第二单元的拓展阅读材料,能加深同学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③本文内容及其抒发的情感与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具有相似性,课内外链接,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析:本题考查教材单元主题与文章主题的理解。根据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可知,本单元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从主题、内容方面入手,说明这篇文章适合作为第二单元拓展阅读材料的理由即可。主题上,这篇文章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眷恋与怀念之情,符合单元主题;有利于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内容上,分析这篇文章与单元课文的关联性,指出这样链接阅读的作用即可。22.答案:略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构思时要注意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是立意的核心。可以写家庭成员间的互敬互爱,也可以写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怀与支持,还可以写大家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等。写作时把要写的事情梳理一遍,看重点写什么,怎样写思路比较清楚。同时还要恰如其分地表达你的情感,有了情感的参与,文章才会充实饱满,有血有肉,才会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