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随堂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中量筒是必需仪器
B.实验室中,盛装NaOH 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
C.某未知液中加稀NaOH溶液,没有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未知液中不含NH4+
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湿润pH 试纸
2.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A.AB.BC.CD.D
3.下列物质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A.若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B.若某溶液焰色反应的焰色为黄色,则该溶液为溶液
C.若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若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后,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4.将NH4HCO3置于干的试管中加热,并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最后得到的气体有( )
A.NH3、O2B.H2O、O2C.CO2、O2D.O2
5.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
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将铂丝放稀硫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然后再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酒精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钻玻璃进行观察
C.某盐溶液中加入浓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D.待检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盐酸沉淀消失且产生无色的气体,则待检液中一定含有
6.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溶液中含有的较少的H+和OH—):Na+、NH、SO、CO、NO。取200mL该溶液,分成等体积的两份分别做下列实验。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实验2: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固体2.3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可能含有Na+
B.该溶液中肯定含有Na+、SO、CO、NO
C.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O
D.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且c(Na+)≥0.1ml·L-1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溶液加入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B.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沉淀不消失,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
C.某化合物在焰色反应实验中出现黄色的火焰,则该化合物一定是钠盐
D.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
8.根据有关操作与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9.劳动创造价值。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劳动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4NO3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可用作汽车安全气囊产气药
B.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制溴工业中吸收Br2
C.FeCl3溶液显酸性,可用于蚀刻铜制的电路板
D.MnO2不溶于水,可用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
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A.AB.BC.CD.D
二、填空题
11.(1)氢氧化铝Al(OH)3是一种治疗胃酸(含盐酸)过多的药物,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原理: 。
(2)夏季将食物保存在冰箱中,不容易腐败,原因是: 。
(3)对植物而言,雷雨比自来水更营养,原因是: 。
(4)铵态氮肥需密封包装,并置于通风阴凉处,原因是 。
12.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 ①
2NO2+2NaOH=NaNO2+NaNO3+H2O ②
在反应①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在反应②中,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
13.细菌可以促进铁、氮两种元素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并耦合两种元素的循环。耦合循环中的部分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1)如图所示氮循环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有 (填字母序号)。
a.N2转化为铵态氮 b.硝化过程 c.反硝化过程
(2)氮肥是水体中铵态氮的主要来源之一、
①氮气的电子式为 。
②实验室中检验NH可以用 溶液。
(3)硝化过程中,含氮物质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氨态氮与亚硝态氮可以在氨氧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该反应中,当产生0.03ml氮气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l。
(5)土壤中的铁循环可用于水体脱氮(脱氮是指将氮元素从水体中除去),用离子方程式分别说明利用土壤中的铁循环脱除水体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原理(脱除过程为酸性环境): 、 。
(6)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氨气和NOx可以转化为无害气体。写出NO2和NH3催化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4.近几年来关于氮污染的治理倍受关注。
(1)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能同时实现汽车尾气中的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化合物X可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如图2所示)确定。
图1图2
①在图示的转化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X的化学式为 。
②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SCR技术可使NOx与NH3直接反应,实现无害转化。当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利用ClO2氧化氮氧化物反应过程如下:NONO2N2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2NO+ClO2+H2O=NO2+HNO3+2HCl,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是 。
(4)加入过量次氯酸钠可使废水中NH完全转化为N2,而本身被还原为NaCl。
①写出次氯酸钠的电子式 。
②检验废水中是否存在NH的方法是 。
③若处理废水产生了0.448L N2(标准状况),则需消耗浓度为2ml·L-1的次氯酸钠的体积为 mL。
15.叠氮化钠()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常用作汽车安全气囊中的药剂。实验室制取叠氮化钠的原理、实验装置(下图)及实验步骤如下:
①关闭止水夹,打开止水夹,开始制取氨气;
②加热装置A中的金属钠,使其熔化并充分反应后,停止通入氨气并关闭止水夹;
③向装置B中的b容器内充入加热介质,并加热到,然后打开止水夹,通入;
④冷却,向产物中加入乙醇,减压浓缩、结晶;
⑤过滤,用乙醚洗涤,晾干。
已知:熔点,沸点,在水溶液中易水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用不锈钢材质而不用玻璃,其主要原因是 。
(2)装置B的作用 。
(3)步骤①中先通氨气的目的是 ;步骤③中b容器充入的介质为植物油,进行油浴而不用水浴的主要原因是 。
(4)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可由在分解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步骤④加入乙醇的目的 。
16.现有NH4Cl、(NH4)2SO4、K2SO4三种化肥,请设计实验方案将它们区别开来 。
17.如图为雷雨时节,雨水中硝酸的形成过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反应①、②、③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填序号)
(2)反应②可用于检验NO气体,检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右表是以铜屑为原料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写出方案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从节约原料、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选择方案丙的原因; 。
(5)汽车尾气中CO、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用Rh作催化剂时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为 。(填化学式)
(6)在实验室中,常利用铵盐与强碱溶液加热反应产生氨气这一性质来检验铵根离子的存在,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8.补齐物质与其用途之间的连线 。
19.大气中下列气体含量的升高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请用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硫 ③氮氧化物NOx
(1)过量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物质是 。
(2)会造成酸雨的物质是 。
(3)会导致光化学烟雾的物质是 。
20.(1)检验某溶液中含有的操作是 。
(2)鉴别NaCl和KC1的方法是 。
(3)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可以利用 区分。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稀溶液,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不变色
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H4+
B
向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该溶液中含有Fe2+
C
将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溶液褪为无色
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乙烯
D
向4mL0.1ml/LNa2S溶液中滴入几滴0.1ml/L ZnCl2溶液,再加入CuSO4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黑色沉淀
Ksp(Cu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课时作业,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同步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