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基础卷(三)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957694/0-16989325161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基础卷(三)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957694/0-169893251617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基础卷(三)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957694/0-169893251620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训练+期中素养测评】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基础卷(三)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基础卷(三),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请用直径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按课文内容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情境一:10月1日上午9时15分,我国18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并开展极高海拔自动气象站架设、冰雪样品采集、峰顶冰雪厚度测量等多项科考任务。这是我国科考队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以外的8000米以上高峰。为了学习科考队员不畏艰难,勇于挑战极限的精神,学校开展“刻苦学习,勇攀高峰”的系列活动。现邀请你参加六年级语文组的选拔赛,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5分)
来到村里kǎ chá( )的专家团,沿着shān jiàn( )后蜿蜒盘旋的泥石山路pān dēng( )而上,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石窟。专家团将这些shén mì( )的石像逐一pāi shè( ),然后依据实物,结合相关lǐ lùn( ),进行各种推理与cāi cè( )。他们各抒己见,直到声音shā yǎ( ),也无法达成共识。于是,他们陷入了chén sī( ),石窟周围一片sù jìng( )。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次篮球比赛,双方势均力敌,可最后还是我方技高一筹,获得了冠军。
B.会场上响起一阵排山倒海般的掌声。
C.院中的花开了,可他总是关起院门,孤芳自赏,不让别人观看。
D.老太太口中念念有词,不知在说些什么。
3.给下列句子选填合适的词语。(4分)
嗤笑 冷笑 傻笑 狞笑
(1)他看上去有点古怪,一直在那里( ),一点儿也不严肃。
(2)老汉看了看敌人,( )一声说:“你们休想让我投降!”
(3)她并不理会同桌的( ),依旧认真地画杨桃。
(4)巫婆( )着向睡熟的小女孩伸出了魔爪。
4.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夕阳亲吻着西山时,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拟人)
B.重庆山水之城的风光难道不值得我们喜爱吗?(反问)
C.这里四季如画: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季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晶莹剔透。(排比)
D.我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好像已经嗅到了白面馒头的香气。(比喻)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七律·长征》中联运用夸张的手法把巍峨雄伟、绵延不绝的大山写得微乎其微,这样写更加突出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B.列夫·托尔斯泰是德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C.《灯光》一文中“灯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这灯光里寄托了作者的哀思和愿望。
D.《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这两篇课文都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来描写场面。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反问句)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将双重否定改为肯定)
(3)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存在的确凿证据。
人们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用关联词将两个句子合并成一句)
(4)桑娜和丈夫不但自己多受些苦,也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修改病句)
7.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1)________,死而后已。
(2)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
(3)抗日战争中,许许多多的革命先辈为了保家卫国,视死如归,正如三国时期曹植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西江月”是________。描写农村丰收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回乡偶书》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孩童的“笑问”写出了作者的无奈。
二、综合性学习。(8分)
情境二: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烈士纪念日期间,学校要举办主题为“重温革命岁月,弘扬革命精神”的演讲比赛,你的同桌王欣报名参加了,想请你帮他出谋划策。
1.回顾梳理。(4分)
演讲稿中需要引用一些体现革命精神的成语和名言警句,请你帮她想想。
(1)成语:__________ __________
(2)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主探究。(4分)
①红军过草地 ②林则徐虎门销烟 ③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④瞿秋白宁死不屈 ⑤江姐英勇就义 ⑥狼牙山五壮士
以上是他搜集的故事,请你帮他筛选一下,你认为符合主题要求的是:______,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27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桥(节选)
①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②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③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④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⑤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⑥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⑦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⑧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⑩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⑪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⑫她来祭奠两个人。
⑬她丈夫和她儿子。
1.选文中老汉两次“吼”站的角度不同,一次是站在“党员”的角度,一次是站在“父亲”的角度。第一次“吼”是站在______的角度,体现了老汉对_______的大爱;第二次“吼”是站在______的角度,体现了老汉对_______的真爱。(4分)
2.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2分)
3.片段的句、段大多非常简短,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是( )。(多选)(3分)
A.使语句精练 B.渲染紧张气氛 C.加强故事悲壮色彩 D.句式整齐,节奏明快
4.结尾处“她丈夫”是________,“她儿子”是________。作者这样安排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二)课外阅读。(14分)
植物的“五官”
①植物像其他动物一样,有功能各异的“五官”。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生物学博士——瓦因勃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每天对莴苣做10分钟超声波处理,结果其长势远比没受处理的莴苣要好。之后,美国的一个学者对大豆播放《蓝色狂想曲》乐,20天后,听音乐的大豆苗重量竟然高出来听音乐的四分之一。这些实验说明,植物虽然没有具体形态的耳朵,但它们的听觉能力却非同寻常。不相信?那么请你面对含羞草轻轻击掌,看看含羞草闻声后是否会迅速将小叶合拢。
②许多植物具有“慧眼”识光的能力,它们自知日出东山,夕阳西下,从而把握了自己开花和落叶的时间,如牵牛花天刚亮就开花,向日葵始终朝阳。植物不仅能“看见”光,还能感觉出光照的“数量”和质量,某些北方良种引种到南方,颗粒不收,就是因为植物的“眼睛”对异地的光线不习惯。植物的“眼睛”对光色也非常敏感,不同植物可识别不同光线,以促进自身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眼睛”原来是存在于细胞中的一种专门色素——视觉色素,植物凭借这种“眼睛”,从根到叶尖形成完整而灵敏的感光系统,对光产生既定反应,如花开、花合、叶子向左向右、变换根的生长方向等。
③植物界中不仅有靠根吃“素”的植物,而且还有靠“口”吃“荤”的植物,食虫植物(也称食肉植物)便是这类植物。这些植物的叶子变得非常奇特,它们形成各种形状的“口”,有的像瓶子,有的像小口袋或蚌壳,能分泌消化昆虫的黏液,还能分泌香味,许多昆虫因为闻到香味,而跌入了陷阱之中!植物靠“口”捕食蚊蝇类的小虫子,有时也能“吃”掉像蜻蜓一样的大昆虫。它们分布于世界各地,种类有500多种,最著名的有瓶子草、猪笼草、狸藻等。
④真是奇怪,植物还有嗅觉灵敏的特殊“鼻子”。例如,当柳树受到毛虫咬食时,会产生抵抗物质,3米以外没有挨咬的柳树居然也产生出抵抗物质。这是为什么?原来,植物有特殊的“鼻子”——感觉神经,当被咬的树产生挥发性抗虫化学物质后,邻树的“鼻子”能及时“嗅”到“防虫警报”,知道害虫的侵袭将要来临,于是就调整自身体内的化学反应,合成一些对自己无害,却使害虫望而生畏的化学物质,达到“自卫”的目的。
⑤更为惊奇的是,植物还具有相当特殊的“舌”的功能,它能“尝”到土壤中各种矿物营养的味道,于是使植物“拒食”或“少食”自身不喜欢的矿物质,多“吃”有用的营养元素。如海带就有富集海水中碘元素的能力,忍冬丛喜欢生长在地下有银矿的地方。植物的“舌”功能选择性非常强,如果吃了自己不喜欢吃的矿物就会长成奇形怪状。例如蒿在一般土壤中长得相当高大,但如果“吃”了土壤中的硼就会变成“矮老头”。植物将土壤中的矿物元素或微量物质聚集到体内的现象称为“生物富集”。人们通过生物富集现象可以找到相应的地下矿藏,也就是植物探矿。如今,植物探矿已成为寻找地下矿藏的重要手段之一。
⑥目前,生物科学的研究工作常常得到植物“五官”功能的启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累累硕果。
1.本文第②—⑤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植物具有“慧眼”识光、____、____和____的功能。(3分)
2.第⑤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和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3分)
3.请说说第②自然段中加下划线的“某些”一词可否去掉,并说明理由。(4分)
4.根据文章第①段的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说“噪声除草器”的制造主要利用了植物的什么特性。(4分)
链接:科学家利用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声敏感程度不一的特性,制造出噪声除草器。这种除草器发出的噪声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可以在作物生长之前用药物除掉杂草,用“欲擒故纵”的妙策,保证作物的顺利生长。
四、写作。(30分)
生活这大课堂博大精深,它常常给我们回忆、启迪、思考……在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谦让、亲情、善良、给予,能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
这些都是生活馈赠给我们的一笔财富。请你以“_____________最珍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3.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不少于450字。(文中不出现具体的人名、班名)
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基础卷(三)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5分)考查 山涧 攀登 神秘 拍摄 理论 猜测 沙哑 沉思 肃静
2.(3分)C
3.(4分)(1)傻笑 (2)冷笑 (3)嗤笑 (4)狞笑
4.(3分)D
5.(3分)B
6.(8分)(1)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怎能不令人惊叹呢?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一定得这样做。
(3)人们虽然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存在的确凿证据,但是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
(4)桑娜和丈夫宁可自己多受些苦,也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7.(9分)(1)鞠躬尽瘁 (2)乌蒙磅礴走泥丸 (3)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4)词牌名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5)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综合性学习。(8分)
1.(4分)示例:视死如归 赴汤蹈火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4分)①④⑤⑥ ②③ 林则徐虎门销烟和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虽然都体现了爱国精神,但是都是发生在清朝年间,不能体现革命精神,不符合演讲主题。
三、阅读理解。(27分)
(一)1.(4分)党员 人民群众 父亲 儿子
2.(2分)环境 突出当时的形势危急
3.(3分)BC
4.(4分)老汉 小伙子 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突出老支书心系群众、舍己为人的党性光辉
(二)(3分)1.捕食虫子 灵敏的嗅觉 用“舌”择食
2.(3分)举例子 打比方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植物是具有特殊的舌功能,吃了不喜欢吃的就会变成奇怪形状
3.(4分)不可以,因为“某些”是指一部分,不是全部,如果去掉了就变成“全部北方良种引种到南方,颗粒不收”的意思,与原文意思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4.(4分)主要利用了第一段介绍的植物的听力非同寻常的特性,和不同植物对不同噪声敏感不同的特性。
四、写作。(30分)
(30分)例文:
友情最为珍贵
个人活在世界上,最幸福的就是有一个知己朋友。一个知己,能让自己渡过危难,一个知己,能在最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当然,自己也要为知己付出,这样,你们的友谊就会写入史册。
春秋时期,齐国有两个人,就是鲍叔牙与管仲,他们的友谊经过就十分感人。一开始,两个人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面穷,所以出的钱少,鲍叔牙家里面富一些,就出的钱多一点。可是每到了分利息的时候,管仲拿的钱总是比鲍叔牙要多。鲍叔牙的手下就开始议论纷纷。鲍叔牙连忙出来替管仲辩护:“管仲拿钱多并不是贪财,是因为他的家里困难,所以我让他多拿一些补贴家用。”管仲听了,十分感动。后来,他们都去当士兵了,可是管仲打仗的时候,总是躲在后面,将军就与其他的将军商量,想借管仲杀一儆百,让士兵打仗勇猛一些。这时候,当了小将的鲍叔牙又站了出来:“管仲并不是贪生怕死,是因为他的家里面有八十高龄的老母亲,他也没有兄弟姐妹,所以,他想尽孝,为了避免自己战死,他才这么做的。”后来,管仲的母亲去世了,管仲打仗果然英勇无比。后来,他们的友谊越来越深厚。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帮助别人,是会收获友情的,真正的朋友就是帮助别人不求回报。还有把恩德记在心里,以后一定回报。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俞伯牙与钟子期。俞伯牙是一个琴师,可是没有人能听懂他的琴声。有一天,俞伯牙发现一个打柴的人能听懂他的琴声,于是他们就成了朋友。这个人就是钟子期。后来,钟子期生病去世了,俞伯牙就在他的墓前弹了一首曲子,然后就摔了琴,不再弹琴了。
我觉得,自己也要为朋友真心付出,这样才有可能收获真正的友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核心素养测评卷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欣赏,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基础卷(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请用直径0,根据平时积累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中综合素养测评·基础卷(1-4单元)(试题)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