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家把下面观察日记补充完善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 根茎(jìng) 栖息(qī)
B.胳臂(b) 满载(zài)
C.瞪眼(dēng)呢喃(ní)
D. 膝盖(xī)兴奋(xīng)
2.(2分)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载树 渔民B. 蜡烛 演奏C. 服妆 合拢D. 激列 荒野
3.(2分)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是( )
A. 水光潋滟晴方好 方:非常。
B. 众皆弃去 皆:全,都。
C. 荷尽已无擎雨盖 擎:举,向上托。
D. 白银盘里青螺 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4.(2分)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B.“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说着:
C.“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D.“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5.(2分)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在这个____的季节,我们去公园赏菊。很多菊花争奇斗艳,其中不少____的品种
A.金桂飘香 宝贵 四通八达
B.一叶知秋 宝贵 四通八达
C.一叶知秋 名贵 四面八方
D.金桂飘香 名贵 四面八方
6.(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尽量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B.有时候一段话的开头就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C.归类摘抄,并且经常翻看,会对习作有所帮助。
D.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7.(14分)大家把下面观察日记补充完善吧。
2022 年 12 月 3 日 星期六 晴
清晨,湖面上 wù méng méng 的,柳枝随风 yá 摆。太阳出来了,金色的阳光pū mǎn 整个湖面。几只cuì 鸟,拍打着chì bǎng ,温 róu 地歌唱。傍晚,渔民驾着船只,满载而归,开心得合不拢嘴。我看着美丽的景色,鸟儿的歌声,心情好极了。
(1)借助拼音,把观察日记补充完整。(10分)
(2)日记中,有个句子有语病,请用修改符号改一改。(2分)
我看着美丽的景色,鸟儿的歌声,心情好极了。
(3)照样子,写句子。(2)
傍晚,渔民驾着船只,满载而归
下雪了,我 得 。
8.(14分)古诗美文中同样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美,我们可以积累在摘抄记录卡上。
(1)诗中有画。“荷尽已无擎雨盖”描写的画面是 (2分)
(2)诗中有景。我们跟随李白去欣赏“天门 , 。”的奇观。随苏轼领略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 。”的风光。(3分)
(3)文中有志。《荀子》教我们怎么跟人相处呢?那就是“ ,暖于布帛, ,深于矛戟。”(2分)
(4)摘抄可以让我们积累生动的语句,帮助我们提升审美,完善下面的摘抄记录卡吧。(7分)
摘抄记录卡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喜欢玩 。小雨滴 ,一场
便开始了。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 击瓮破之,水迸, 。从这里我们认识到一个 的司马光。
9.(13分)大家把发现的各种美,进行一场美学交流会吧!
分享观察记录单 三(1)班的养蚕观察记录表
观察记录表中的①②③分别指的是哪一方面的内容?① ②
③ 。(3分)
A.进食情况
B.活动情况
C.生长周期
(2)下面图片分别是哪个生长阶段的蚕?请把对应的字母写在图片下里。(4分)
A.卵
B.幼虫
C.蛹
D.蛾
(3)阅读材料,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6分)
①阅读观察记录表可知,在蚕的四个生长阶段中,“卵”和“蛹”完全不会动。
②作者观察得可真仔细,就像《金色的草地》一样,都注意到了事物的变化。
③蚕在生长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吃东西。
10.三年级一班正在开一个读书交流会,他们正在分享《绿色的歌》这篇文章,帮他们解决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吧!(17分)
绿色的歌
ㅤㅤ①豆花盛开的季节,是帼帼儿最高兴的时光,他们穿着小绿褂儿,蹲在豆叶上,不停地唱着:“唧唧唧,唧唧唧!”
ㅤㅤ②他们唱的歌,都很好听。早晨,他们的歌声像豆叶上的露珠一样,圆润,晶亮。午后,豆叶被晒得都打蔫儿了,他们还在唱,那歌声,像清凉清凉的渠水,流到了豆棵旁,也流进了我的心田里。傍晚,他们的歌声带着豆花的香味,像一个金色的梦,飘着晚霞的色彩,伴着乡间小路上归去的牧笛。
ㅤㅤ③这里,看不见音乐厅和剧场,他们好像都是在自己的小院里歌唱,在自己小院的葡萄架下歌唱。小螳螂、小蜻蜓、蜜蜂、彩蝶,都来听;草儿、花儿和豆秧们,也都在听。豆花村的小歌唱家们,长眉毛,短胳膊,不涂脂抹粉,都是这样朴素,这样自然,感情又那么真挚。他们唱呀唱呀,唱着自己无忧无虑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ㅤㅤ④我听到他们唱的是一首绿色的歌,在绿色的歌里,好像还飘着金色的梦,那么优美,那么令人向往……
(1)短文中的“唱歌”实际上是 。(3分)
(2)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3分)
(3)不同时间蝈蝈儿的歌声像什么?找一找,完成下图。(6分)
早晨→
→清凉的渠水
傍晚→
(4)第③自然段中,加点的字“豆花村的小歌唱家们”指的是 。(2分)
(5)作者为什么说蝈蝈儿唱的是一首“绿色的歌”?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想法的是
(3分)
A 作者认为蝈蝈儿唱出了他们自己无忧无虑的生活。
B 作者认为蝈蝈儿的歌声充满希望和快乐。
C 作者认为蝈蝈儿是绿色的,所以唱歌也是绿色的。
11.(30分)习作
在我们进行了这场寻美之旅后,相信大家已经把缤纷美丽的世界装进心里了吧,现在向全体三年级同学征集作品啦!用你的笔记下来你眼中的美吧!
内容:把你眼中的缤纷世界纪录下来,可以是一处美丽的风景,比如公园,田野、果园等;可以是一个让你觉得美好的场景,比如有趣的大课间,热闹的运动会;也可以是一种美丽的事物比如美丽的银杏树,火红的枫叶等。
要求:自己起一个题目,分段叙述,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不少于 300字。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三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解答】A.有误。“根茎”的“茎”读作“jīng”。
B.有误。“臂”为多音字,义同“{臂}”(bì)。读“bì”时。故“胳臂”的“臂”读作“bei”。
C.有误。“瞪眼”的“瞪”读作“dèng”。
D.正确。
故选:D。
2.【答案】B
【解答】A.有误,栽树:通过不同栽种形式。故“载树”的“载”错误。
B.正确。
C.有误,服装:衣服鞋帽的总称(多指衣服)。
D.有误,激烈:剧烈。故“激列”的“列”错误。
故选:B。
3.【答案】A
【解答】A.有误,句意:晴天,在阳光照耀下,美极了。
B、C、D正确。
故选:A。
4.【答案】B
【解答】A、C、D正确。
B.有误,“父亲喃喃说着”为提示语在后。
故选:B。
5.【答案】D
【解答】金桂飘香:秋季里桂花盛开,花香馥郁。
宝贵:极有价值;非常难得。
四通八达: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极便利。
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名贵:出名而珍贵。
四面八方: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故填:金桂飘香、四面八方。
故选:D。
6.【答案】A
【解答】A.有误,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B、C、D正确。
故选:A。
7.【答案】(1)雾蒙蒙 摇 铺满 翠 翅膀 柔;
(2)我看着美丽的景色,听着鸟儿的歌声,心情好极了。
(3)和小伙伴堆着雪球,高兴 手舞足蹈。
【解答】(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字词。在正确拼读的基础上写出相应的字词即可。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看着”不能搭配“歌声”。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开放性试题,与例句形式相仿即可。
故答案为:
(1)雾蒙蒙 摇 翠 柔;
(2)我看着美丽的景色,听着鸟儿的歌声。
(3)和小伙伴堆着雪球,高兴 。
8.【答案】(1)B;
(2)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山色空蒙雨亦奇;
(3)与人善言 伤人以言;
(4)打击乐器 敲敲打打 热闹的音乐会 群儿戏于庭 持石击瓮破之 儿得活 沉着冷静。
【解答】(1)考查诗文词句理解。荷尽已无擎雨盖: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故选B。
(2)考查古诗文默写。“天门中断楚江开,全诗为:天门中断楚江开。两岸青山相对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出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淡妆浓抹总相宜。
(3)考查名言警句。“与人善言;伤人以言。和别人说善意的话;跟别人讲话尖酸刻薄。
(4)考查课文理解、古诗文默写,原文:水。下雨的时候。小雨滴敲敲打打。
出自《司马光》,原文:群儿戏于庭,足跌没水中。光持石击瓮破之,儿得活。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形成鲜明的对比,沉着冷静。
故答案为:
(1)B;
(2)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
(3)与人善言 伤人以言;
(4)打击乐器 敲敲打打 群儿戏于庭 儿得活 。
9.【答案】(1)B A C;
(2)B A C D;
(3)①×②√③×;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阅读三(1)班的养蚕观察记录表。阅读“养蚕观察记录表”。①根据“不动”“爬行”“受刺激才动”“不会飞但会动”可知,故选B,这是在记录蚕的进食情况;③根据“约10天”“约25天”“14﹣18天”“3﹣5天”可知。故选C。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阅读相关语段进行作答,可知蚕的发育过程是卵——幼虫——蛹——成虫。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辨析。阅读相关语段进行辨析,阅读养蚕观察记录表,而到了蛹这个生长阶段时。因此。②正确,阅读养蚕观察记录表可知。此说法错误。
(4)本题考查开放探究。认真观察。示例:蚕宝儿们“吃饭”的时候。其中一只在桑叶下面转来转去,突然,于是就在桑叶上面“挖”了一个小洞,你说这只小蚕好不好笑!
故答案为:
(1)B A ;
(2)B A C D;
(3)①×②√③×;
三、读书交流会
10.【答案】(1)蝈蝈儿在鸣叫;
(2)他们唱的歌,都很好听;
(3)豆汁上的露珠 午后 一个金色的梦;
(4)蝈蝈儿;
(5)C。
【解答】(1)考查了字词的理解。结合第①自然段的阅读可知,实际上是蝈蝈在鸣叫。
(2)考查对中心句的理解。中心句能体现语段主要内容或主题。第②自然的中心句是首句“他们唱的歌,后面围绕这一句、午后。
(3)考查了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的能力。认真阅读第②自然段,他们的歌声像豆叶上的露珠一样,晶亮。“午后,他们还在唱,像清凉清凉的渠水。“傍晚,像一个金色的梦,伴着乡间小路上归去的牧笛,晚上的歌声像一个金色的梦。
(4)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联系第①自然段可知“豆花村的小歌唱家们”指的是蝈蝈儿。
(5)考查了对主题的理解。结合“他们唱呀,唱着自己无忧无虑的生活,A、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蝈蝈儿在鸣叫;
(2)他们唱的歌,都很好听;
(3)豆汁上的露珠 午后 ;
(4)蝈蝈儿;
(5)C。
11.【答案】
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这里的水虽没有西湖那般名满天下,这里的山也不如黄山那般闻名遐迩,但是在我眼里却是那般迷人,尤其是奶奶家后院的一片竹林,在我心中是最美的风景。竹林里长满了青翠的竹子,它们长年挺立在那片土地上,好似一位位整装的士兵。郁郁葱葱的竹叶长在竹子那坚硬笔直的躯干上,显得那样精神,那样富有活力。向上望去,一棵棵竹子好似要把那无边无际的天空都遮盖起来,才足以展示自己的“能耐”。
竹林旁的几株野菊花开得正热闹,在秋风中摇动,就像一排仙女在翩翩起舞,让这个秋天看起来更加美丽。
再往远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山也感觉到了秋天,它们的衣裳也是黄颜色的,但也有绿的,那是山上的野草们,它们肯定是玩忘了,不知道秋天已经来了。
啊!秋天,你是多么的美丽,我不禁要赞美你:秋天,华丽,充实!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9,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11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康有为先生曾评价青岛,探寻青岛风物,了解岛城特色,青岛的品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