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 )
A.1mmB.1cmC.1dmD.1m
2.(3分)有五位同学用同一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测量结果分别是25.82cm、25.71cm、25.85cm、25.83cm、25.832cm( )
A.25.8333cmB.25.82cmC.25.83cmD.25.80cm
3.(3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
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
4.(3分)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对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室外噪声不再产生
B.噪声音调大幅降低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
D.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减小
5.(3分)下列有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所以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一定快
B.由v=可知v与s成正比,v与t成反比
C.由s=vt可知s与t成正比
D.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少,其速度越小
6.(3分)甲、乙两车分别从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同时朝同一方向出发,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2(a)、(b)所示,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则( )
A.v甲=v乙,s=18米B.v甲<v乙,s=15米
C.v甲>v乙,s=6米D.v甲<v乙,s=5米
7.(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8.(3分)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
C.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
9.(3分)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
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
10.(3分)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
B.钢轨的长度为
C.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
D.钢轨的长度为(v2﹣v1)t
11.(3分)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C.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2.(3分)一辆客车以10m/s的速度驶上某一段斜坡,经过16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6m/s的速度经6s到达另一侧的坡底( )
A.13 m/sB.12 m/sC.12.3 m/sD.11.6 m/s
13.(3分)小明和小红是两位运动爱好者,如图是他们某次在同一直线健步跑道上运动的位置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从起跑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和小红同时同地起跑
B.在100s时小明和小红相遇
C.前200s小红运动的路程较大
D.小红一直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14.(3分)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路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由图象可知( )
A.物体在2﹣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4﹣6s内运动的速度是10m/s
C.物体在0﹣2s内比在4﹣6s内运动得快
D.物体在0﹣6s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10m/s
(多选)15.(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宇航员在太空中能够进行交流,说明真空能够传声
C.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的
D.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二、多选题(每题3分)
(多选)16.(3分)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汽车运动的速度为15km/h
B.AB段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CD段汽车的运动方向与OA段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反
D.汽车在4h内运动的路程为30km
(多选)17.(3分)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 )
A.经过6s,甲车在乙车前面0.6m
B.经过6s,乙车在甲车前面0.6m
C.通过1.6m的路程,乙需要16s的时间
D.乙比甲快0.1m/s
(多选)18.(3分)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B.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C.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D.在实验中,拨动钢尺的力度越大,钢尺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9.(6分)一名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完整:
(1)课桌的高度是80 ;
(2)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6.5 ;
(3)1节课的时间是0.75 。
20.(4分)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使用方法而言, 尺不正确,物体的长度是 cm。
21.(4分)“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竹排“游”是以 为参照物,青山“走”又是以 为参照物。
22.(4分)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 h.小聪在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
23.(4分)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6分)
24.(6分)某小组同学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保持较 (选填“大”或“小″);
(3)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 cm,若tA、tB、t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则小车在AB、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B= m/s;vBC=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规律为: 。
五、计算题(共18分)
25.(9分)丰南区“全民健身徒步行走”活动深入人心,如图,清晨一列长360m的队伍匀速通过1.8km长的大桥,求:
(1)队伍前进的速度;
(2)这列队伍全部在大桥上行走时的时间。
26.(9分)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后过10s听到回声,则
(1)汽车在10s走过的路程是多少?
(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多少米?(声音在空气传播的速度为340m/s)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54分)
1.(3分)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 )
A.1mmB.1cmC.1dmD.1m
【答案】A
【分析】用刻度尺测长度,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记录的数据上分析,最后一位是估读的,倒数第二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解答】解:由记录结果可知,倒数第二位的数字9和3所对应的毫米单位为刻度尺的分度值。
故选:A。
2.(3分)有五位同学用同一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测量结果分别是25.82cm、25.71cm、25.85cm、25.83cm、25.832cm( )
A.25.8333cmB.25.82cmC.25.83cmD.25.80cm
【答案】C
【分析】为了减小长度测量时的误差我们常采用取多次测量平均值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①25.71cm和25.832cm属于测量错误,应去掉;
②在得出最后结果时,要求保留小数的位数应与原测量值相同,即仍要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由五次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其中的25.71cm属于测量错误,不是误差,
由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而25.832cm中,不符合题意应去掉,
再依据取多次测量平均值的方法,在最后结果除不尽时采取四舍五入,
则物理课本的长为:L=≈25.83cm,C正确。
故选:C。
3.(3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
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
【答案】A
【分析】关于测量中的误差的定义,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解答】解:测量中的误差由测量工具、人为读数引起的,来减小误差。
故选:A。
4.(3分)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室内同学听到的室外噪声减弱。对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室外噪声不再产生
B.噪声音调大幅降低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
D.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大幅减小
【答案】C
【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将教室的门窗关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噪声在室内的传播速度也没有减小,故ABD错误。
故选:C。
5.(3分)下列有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描述中,说法错误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所以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一定快
B.由v=可知v与s成正比,v与t成反比
C.由s=vt可知s与t成正比
D.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少,其速度越小
【答案】B
【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A正确;
B、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C、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s=vt可知,故C正确;
D、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其速度越小。
故选:B。
6.(3分)甲、乙两车分别从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同时朝同一方向出发,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2(a)、(b)所示,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M、N间的距离为s,则( )
A.v甲=v乙,s=18米B.v甲<v乙,s=15米
C.v甲>v乙,s=6米D.v甲<v乙,s=5米
【答案】D
【分析】(1)根据图甲和图乙读出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然后根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甲、乙的速度;
(2)根据甲、乙各自的速度和时间,算出10s通过的路程,它们的路程之差就是M、N两点间的距离。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s甲=8m,t甲=12s;s乙=12m,t乙=6s;
则甲的速度:v甲===0.5m/s;
乙的速度:v乙===7m/s,
故v乙>v甲;
(2)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v甲t=0.5m/s×10s=4m,
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v乙t=1m/s×10s=10m,
M、N间的距离为:s=s乙﹣s甲=10m﹣5m=6m。
故选:D。
7.(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答案】A
【分析】(1)声音的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地震、海啸等会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
【解答】解: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大,所以A错误;
B、墙壁是固体。故D正确;
C、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所以“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不符合题意;
D、地震、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3分)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
C.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
【答案】C
【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解答】解: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故A错误;
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故C错误;
C、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声音的音调不同;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声音的响度不一样。
故选:C。
9.(3分)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
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
【答案】B
【分析】(1)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音质好坏。
(2)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
(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疏松多孔的物体时,大量的声波进入小孔后不能反射出来,因此生活中可用此技术降低噪声。
【解答】解: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音质比较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色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雪过后,因为积雪疏松多孔,所以发现周围特别宁静。
故选:B。
10.(3分)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
B.钢轨的长度为
C.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
D.钢轨的长度为(v2﹣v1)t
【答案】B
【分析】听到两次响声,分别是在空气中和钢轨中传播的声音;已知传播的距离相同,根据公式t=可求各自传播所用的时间,还知道时间间隔,列出等式求出钢轨的长度;进一步求出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
【解答】解:(1)设钢管的长度为L,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t1=;
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t3=;
时间间隔t=t1﹣t6=﹣;
所以钢管的长度L=;故B正确;
(2)声音从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为t2==,故AC错误。
故选:B。
11.(3分)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C.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D.“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C
【分析】(1)声音的产生靠物体的振动,物体的振动可借助其它物体(如纸屑)的跳动来体现,这是一种转换的思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而空气不是唯一的介质;
(3)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音色与发出声音的物体有关;
(4)减弱噪声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
A、敲击鼓面,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正确;
C、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音色是相同的,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D、“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故D正确。
故选:C。
12.(3分)一辆客车以10m/s的速度驶上某一段斜坡,经过16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6m/s的速度经6s到达另一侧的坡底( )
A.13 m/sB.12 m/sC.12.3 m/sD.11.6 m/s
【答案】D
【分析】全程的路程除以全程的时间等于平均速度。
【解答】解:s=vt=10m/s×16s+16m/s×6s=256m,
t=16s+6s=22s,
客车上下坡全程的速度为:v==≈11.4m/s。
故选:D。
13.(3分)小明和小红是两位运动爱好者,如图是他们某次在同一直线健步跑道上运动的位置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从起跑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和小红同时同地起跑
B.在100s时小明和小红相遇
C.前200s小红运动的路程较大
D.小红一直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分析】(1)由图可直接观察小红和小明是否同时同地起跑;
(2)在s﹣t图像中两图线相交表示两物体相遇,据此分析100s时二人是否相遇;
(3)由图可观察前200s内小红和小明各自通过的路程大小,二者比较即可;
(4)在s﹣t图像中倾斜直线代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代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据此分析小红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A、由图可知,小红是在原点出发,因此二者不是在同地起跑;
B、由图可知,二人的s﹣t图线没有相交,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前200s内,小明通过的路程小于500m,故C正确;
D、小红运动的s﹣t图像中间有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这段时间内小红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14.(3分)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路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由图象可知( )
A.物体在2﹣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4﹣6s内运动的速度是10m/s
C.物体在0﹣2s内比在4﹣6s内运动得快
D.物体在0﹣6s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10m/s
【答案】D
【分析】由物体的路程时间图象可看出在0﹣2s、4﹣6s内物体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在2﹣4s内,物体的路程不随时间时间变化。然后由图象结合公式s=vt解题。
【解答】解:
A、由图可知物体在2﹣4s内路程不变,故A错误;
B、物体在3﹣6s的2s内通过路程为60m﹣20m=40m6﹣6===20m/s;
C、物体在前6s的速度v0﹣2==10m/s0﹣2<v4﹣6,故C错误;
D、物体在0﹣3s内平均速度v==,故D正确。
故选:D。
(多选)15.(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宇航员在太空中能够进行交流,说明真空能够传声
C.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的
D.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AD
【分析】(1)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3)蝙蝠应用超声波进行定位与探测;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解: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宇航员在太空中利用电磁波进行交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蝙蝠是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故D正确。
故选:AD。
二、多选题(每题3分)
(多选)16.(3分)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汽车运动的速度为15km/h
B.AB段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CD段汽车的运动方向与OA段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反
D.汽车在4h内运动的路程为30km
【答案】AC
【分析】(1)由图得出BC 段汽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利用v=即可求出速度的大小;
(2)根据路程的变化得出AB 段汽车的运动特点;
(3)根据路程的变化得出汽车的运动方向即可判断;
(4)由图象分别得出汽车在OA、AB、BC和CD段通过路程,即可得出4h的路程。
【解答】解:A、BC段的平均速度是vBC===15km/h;
B、AB段汽车的路程不随时间而变化,故B错误。
C、OA段汽车的路程增加,CD段的汽车路程是减小的,所以CD段的运动方向与OA段的运动方向相反。
D、汽车运动4h的路程为15km+15km+30km=60km。
故选:AC。
(多选)17.(3分)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 )
A.经过6s,甲车在乙车前面0.6m
B.经过6s,乙车在甲车前面0.6m
C.通过1.6m的路程,乙需要16s的时间
D.乙比甲快0.1m/s
【答案】AC
【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
【解答】解:AB、由图可知经过6s,甲甲=1.8m,s乙=0.6m,则甲的速度:v甲===7.2m/s;v乙===0.2m/s;
因为两车同时、同地,所以甲车在乙车的前方s=s甲﹣s乙=1.2m﹣5.6m=0.4m处,故A正确。
C、根据v=,通过1.6m的路程==16s;
D、v甲=0.2m/s;v乙=3.1m/s,所以乙比甲慢0.6m/s。
故选:AC。
(多选)18.(3分)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B.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C.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D.在实验中,拨动钢尺的力度越大,钢尺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答案】BC
【分析】(1)物体振动的快慢叫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小,响度越大。
【解答】解:AC、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体积越大,振动得越慢,故A错误。
B、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D、在实验中,钢尺振幅变大,音调越不变。
故选:BC。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9.(6分)一名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完整:
(1)课桌的高度是80 cm ;
(2)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6.5 dm ;
(3)1节课的时间是0.75 h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
【解答】解:(1)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
(2)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
(3)初中一节课的时间一般是45min=0.75h。
故答案为:(1)cm;(2)dm。
20.(4分)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使用方法而言, B 尺不正确,物体的长度是 2.20 cm。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①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这样的刻度尺越精密;
②刻度尺使用时,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③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所以B尺的使用方法不正确;
A的分度值是1mm,木块的长度为2.20cm;
故答案为:B;4.20。
21.(4分)“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竹排“游”是以 青山 为参照物,青山“走”又是以 竹排 为参照物。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了,则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竹排相对于青山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竹排江中游”是以青山为参照物;
两岸的青山相对于竹排的位置不断变化,则“青山两岸走”是以竹排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青山;竹排。
22.(4分)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 1.5 h.小聪在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以 汽车 为参照物的。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对交通标志牌含义的掌握由图示标志牌求出限速与路程,然后应用速度公式求出汽车的运动时间;
(2)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由图示交通标志牌可知,此处距北京的路程是60km,
由v=可知==1.5h;
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说明树木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
故答案为:2.5;汽车。
23.(4分)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和乙 ;响度相同的是 甲和丙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解答】解: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
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甲和乙;甲和丙。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6分)
24.(6分)某小组同学用小车、长木板、刻度尺、秒表、木块等器材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实验设计如图甲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记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tB、tC;
(1)该实验的原理是 v= ;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保持较 小 (选填“大”或“小″);
(3)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 40.0 cm,若tA、tB、tC所对应的时间依次如图,则小车在AB、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B= 0.13 m/s;vBC= 0.20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规律为: 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在变大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v=;
(2)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这样小车滑下的速度较小,时间较长,便于测量;
(3)根据图象读出AB段和BC段的距离,并求出AB段和BC段所用的时间,再运用公式v=求出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
(4)比较小车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得出结论。
【解答】解:(1)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原理为:v=;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便于测量时间;
(3)由图知,刻度尺分度值为1cmAB=80.0cm﹣40.2cm=40.0cm,tAB=3s,
BC段的路程:sBC=40.4cm,tBC=5s﹣3s=2s;
则vAB==≈13cm/s=7.13m/s,
vBC===20cm/s=2.20m/s;
(4)比较小车在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可知,小车沿斜面滑下时速度的变化规律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在变大。
故答案为:(1)v=; (2)小;0.13;(4)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在变大。
五、计算题(共18分)
25.(9分)丰南区“全民健身徒步行走”活动深入人心,如图,清晨一列长360m的队伍匀速通过1.8km长的大桥,求:
(1)队伍前进的速度;
(2)这列队伍全部在大桥上行走时的时间。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队伍全部通过大桥的路程是桥长与队伍长度之和,已知通过大桥的时间,根据v=求出队伍前进的速度;
(2)队伍全部在桥上的路程等于桥长减去队伍的长度,根据t=求出这列队伍全部在大桥上行走时的时间。
【解答】解:(1)队伍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
s=L桥+L队=1800m+360m=2160m,
队伍前进的速度:
v===4m/s;
(2)队伍全部在桥上行走的路程:
s′=L桥﹣L队=1800m﹣360m=1440m,
这列队伍全部在大桥上行走时的时间:
t′===360s。
答:(1)队伍前进的速度为4m/s;
(2)这列队伍全部在大桥上行走时的时间为360s。
26.(9分)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后过10s听到回声,则
(1)汽车在10s走过的路程是多少?
(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多少米?(声音在空气传播的速度为340m/s)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高山返回汽车时,汽车以10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10s,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
(2)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司机鸣笛时汽车与高山距离;
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高山的距离等于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距离减去汽车行驶的距离。
【解答】解:(1)汽车速度:v1=54km/h=15m/s,
由v=得,在t=10s的时间内
s1=v3t=15m/s×10s=150m;
(2)声音传播的距离:
s2=v2t=340m/s×10s=3400m,
(2)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
则:8s=s1+s2,
s===1775m;
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高山的距离:
s′=s﹣s1=1775m﹣150m=1625m。
答:(1)汽车在10s走过的路程是150m;
(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1625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仪器成放大虚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廊坊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