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去世。
慈禧与光绪间的“恩怨”
慈禧 光绪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
一、戊戌维新运动(1895-1898)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废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Q: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主张有何区别?
Q:为什么维新派效仿实行君主立宪制?
“今日臣士愿意变法者,十有六七,拘执不通者,不过十之二三。”——军机大臣孙家鼐
“康有为之法,能胜于祖宗所立之法?汝何昏聩,不肖乃尔!”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法国某画报刊载的《光绪皇帝接见义和团民众》
油画《义和团廊坊大捷》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Q:义和团运动为何起于山东,并迅速蔓延?
“来自西方的机制品夺走了小生产者的饭碗;来自西方的轮船火车夺走了船夫、纤夫、脚夫、水手的饭碗。”庚子前后,仅顺天府属州县的穷民之中,“失车船脚店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即在4万人以上。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历史背景:1897年,德国强占中国山东胶州湾
“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义和团揭帖 “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者,皆毁物杀人。”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一)
1899年德国记者拍摄的天津义和团民众照片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慈禧“西狩”之遭遇“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物;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采秫秸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即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尔试看我已完全成一乡姥姥。”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辛丑条约》
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 ——李鸿章1901年11月,李鸿章病逝于北京。听闻此讯的慈禧感叹:“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李鸿章(肃毅伯)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课重点,猪天主羊洋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获奖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科素养,知识点二义和团运动,Homework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备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