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图片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产力发展,从部落到国家,夏传子家天下,作用分的效果,内容分什么,对象分给谁,目的为什么分,巩固统治,功臣先代贵族,前期积极后期消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古发现:我们从哪里来?
统编版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程标准】 1.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1万年)(1)代表性文化遗存 ①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②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2)生活场景 ①使用打制石器 ②过着群居生活 ③从事渔猎和采集 ④已经学会用火
2、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距今5000~4000多年)(1)代表性文化遗存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2)生活场景 ①使用磨制石器 ②种植作物与饲养家畜 ③大量使用陶器 ④养蚕缫丝 ⑤使用玉器 ⑥城墙、祭坛和神庙
【表格总结】新石器时代代表性文化遗存
问题探究1: 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问题探究3:陪葬品的差异,实际上反映了什么现象?
【史料研读】山西襄汾陶寺墓葬(新石器时代晚期),占89%的小墓几乎没有随葬品,而8座大墓中发现随葬品200多件。
问题探究2: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人们生活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产生
阶级出现(早期奴隶主和奴隶)国家机器出现(原始社会走向解体)
3、原始社会的三个阶段(1)原始人群: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北京人),群居生活。(2)母系氏族社会: ①时间: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 ②特征: A. 以血缘为纽带聚居; B. 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3)父系氏族社会: ①时间:新石器时代晚期; ②特征: A. 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出现,形成较大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B. 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 C. 即将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1、部落时代:三皇五帝
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邦国林立,被称为“万邦时代”,都城规模大,有宫殿、天文建筑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较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2、国家产生:夏朝(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2)地位: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3)制度: ①世袭制(禹死后,传位其子启,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②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 设行政、军事、司法、宗教等机构与职官; ③地方:聚族而居;对夏部族直接统治,其他地方间接统治;(4)灭亡:夏桀暴虐无道,商汤灭夏;(5)遗址:二里头遗址(河南洛阳偃师)。
三、商和西周1. 商朝(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2)制度:①商王是最高统治者(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②地方:内外服制;(3)文化: ①甲骨文;②青铜器;(4)灭亡: 商纣王无道,残害臣民; 前1046年,武王伐纣,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对话三千年前商代文明
2. 西周(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2)制度:①分封制;②宗法制;
4)权利与义务 —分到后做什么?
【重难点解析1】分封制
世袭统治,相对独立;拱卫王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含义: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大小宗关系:相对的;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重难点解析2】宗法制
【重难点解析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周幽王为讨褒姒欢心,竟烽火戏诸侯!
立褒姒为后,取消宜臼的太子地位!立褒姒之子为太子
申侯对女儿及外孙被废,十分愤怒,联合犬戎进攻镐京。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占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洛阳),东周开始。
3.商周的社会经济(1)农业:①生产工具:木、石、骨、蚌等,青铜农具极少; ②生产方式:集体劳动; ③土地制度:井田制(奴隶主土地国有制);(2)手工业:青铜器种类繁多(青铜时代)
①神权色彩浓厚(甲骨文、祭祀) ②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分封制、宗法制) ③中央权力逐渐加强,但尚未实现集权(从内外服到分封)
①土地国有,集体劳作(井田制) ②青铜铸造发达(大量青铜器)
①系统文字(甲骨文,金文) ②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华夏文化,炎黄子孙)
知识延伸: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点?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北京人
夏朝的统治: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早期:仰韶、大汶口、河姆渡文化晚期:龙山、红山、良渚文化
武王伐纣分封制、宗法制共和执政、西周灭亡
农业:井田制、农具手工业:青铜铸造、养蚕缫丝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图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课堂导入,石器时代的划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龙山文化黑陶文化,社会阶层分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堂教学ppt课件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元知识结构,单元学习要求,新课导入,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明,本课时间轴,约170万年,约1万年,约5000年,约前2070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②过着群居的生活,③从事渔猎和采集,④已经学会使用火,生活场景,①使用打制石器,②种植作物与饲养家畜,③大量使用陶器,④养蚕缫丝,⑤使用玉器,祭坛和神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