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958062/0-16989375193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958062/0-16989375194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958062/0-16989375194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958062/0-169893751947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958062/0-1698937519497/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958062/0-169893751951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958062/0-169893751954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958062/0-169893751956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制度更新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格局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并思考,从西周时期到隋唐,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选官标准是什么?
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
察举制难以维持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基础。地方大族名士操纵选官,交结朋党,干扰选拔,威胁中央集权。
进步性:对于解决东汉末期察举制滥选的流弊有很大作用;选举权复归中央,巩固了中央集权。局限性:后来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不利于提升官吏素质;选官范围狭小,朝廷无法选择真正的人才,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①社会经济发展,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九品中正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②统治者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巩固统治。③继承发展前代选官制度。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材料一: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汪洙(宋)《神童诗》
材料三: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打破门阀垄断,促进阶层流动。
提高官员素质,推动儒学发展。
1、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摧残人才,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2、知识阶层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科技研究缺乏人才,阻碍中国科学文化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思考:科举制对中国历代王朝统治有什么影响?
选官标准:选官方式:选官基础:选官权力:
与分封制、宗法制相结合
军功与爵位官制密切相连
与当时士族制度密切相关
冲破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
2 、选官制度演变发展趋势
由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学,趋向科学和公平。由世袭、推荐到考试,趋向公平、公开、公正。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选官权从地方受过中央,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秦朝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汉朝中央官制——中外朝制
削弱了_____,强化了_____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编户齐民田租、人头税、更赋
秦汉田租为定率田租,人头税按人头交纳
(以均田制接受的土地为基础成年男子负担一定徭役)
材料三: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旧唐书·食货志》
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唐)陆贽
江南东道余杭郡86258 / 51276
河南道河南府194746 / 18799
河北道赵郡63454 / 8157
河东道太原府128950 / 124000
关内道京兆府362921 / 241202
唐代鼎盛时期及后期部分地区人口统计对比
剑南道成都府160950 / 46010
思考:结合图片信息和教材第43页史料阅读,分析唐朝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
军费加至赋税,任意加收
富者逃税,穷者课税,贫富差距拉大
官吏盘剥严重,逃户变多
以均田制为基础,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度无法实行,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不分主户和客户,一律就地落籍纳税
扩大了收税对象增加了财政收入
放松了人身控制,体现了公平公正
思考:结合教材探究与拓展,讨论两税法的利弊?
户税(财产)、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没有规定全国统一税额,各州之间税赋轻重不均;税外加征、官吏盘剥;土地兼并严重;人民负担加重随意定税没有灾害减免的规定等
(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
(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均田制)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
(租庸调制)“以庸代役”
(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
(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租庸调制)纳粮为租;纳布为调;纳布代役为庸
(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
4、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创立,选官制度,隋唐科举制,1演变,2特点,3影响,知识总结,品德门第,官位世袭,地方推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选官制度之群英荟萃,一选官制度,中枢机构之臻于至善,二中枢机构,赋税制度之因时制宜,三赋税制度,鉴往知来之盛世中华,盛世乾坤,鉴往知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选官制度,预习落实,三省六部制,政事堂,赋税制度演变趋势,隋唐制度,选官制度公平开放,中枢机构完善成熟,税收制度固定自由,继承创新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