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01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02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同步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曹魏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唐太宗曾对黄门侍郎王珪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曹魏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曹魏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D项不是选官制度,故选B项。
    答案:B
    2.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 300年,其选官标准主要是( )
    A.门第
    B.军功
    C.才学
    D.声望
    解析:科举制度是以才学为选拔标准的一种选官制度,因此C项正确。
    答案:C
    3.(2022·广东合格考)唐朝时期,每一政令的下达,必须经过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然而,由于三省分工不同,观点难免有异,致使政令不能及时下达,贻误事机。为此创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救其弊。这说明 ( )
    A.三省职权分工不明确
    B.三省六部制不断完善
    C.三省制度强化了相权
    D.尚书省职权进一步扩大
    解析:根据材料“由于三省分工不同……致使政令不能及时下达,贻误事机。为此创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救其弊”可知创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目的是减少政令不能及时下达,说明三省六部制不断完善,故B项正确。
    答案:B
    4.唐太宗曾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由此可见 ( )
    A.中书省是中央的审议机构
    B.门下省是中央的决策机构
    C.唐太宗旨在减少决策失误
    D.唐中央行政效率大大下降
    解析:“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由此可见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故选C项;中书省职能是草拟皇帝诏令,排除A项;门下省是审议机构,排除B项;三省分权且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D项。
    答案:C
    5.唐朝两税法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体现在 ( )
    A.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
    B.税收主要依据由人丁转向资产
    C.把徭役和杂税分摊到田亩上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解析: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开始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为征税依据,故选B项;一年分夏秋两次纳税不是两税法的主要特征,排除A项;把徭役和杂税分摊到田亩上的是清代的摊丁入亩,排除C项;D项是两税法的结果,排除。
    答案:B
    课堂建构

    课时评价作业(七)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对应课时评价作业第18页)
    (一)基础巩固
    1.中国古代选官标准历经变化,如果“武”对应的是军功,那么“第”指的是 (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解析:世袭制的对应标准是血缘,故A项错误;察举制选官标准是德行,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是门第,故C项正确;科举制选官的标准是才能,故D项错误。
    答案:C
    2.下表是唐朝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朝科举制( )
    A.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
    B.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
    C.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D.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解析: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选拔标准,科举制选拔人才范围扩大到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故A项错误;科举制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唐朝科举制人才选拔以士族为主体,同时兼顾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但商人等阶层仍被排除在外,故C项正确;科举制为选拔人才而设立,而非专门选拔士族子弟,故D项错误。
    答案:C
    3.有人描述唐代三省长官的工作:每天上午三省长官齐集政事堂,根据皇帝的旨意,经过商议,取得一致意见。事毕,于下午各自回本省办理。由此可见,政事堂的设立 ( )
    A.提高了行政效率B.加强了中央集权
    C.避免了决策失误D.实现了权力制衡
    解析:据“经过商议,取得一致意见。事毕,于下午各自回本省办理”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有利于更快更好地贯彻落实皇帝的意志,提高行政效率,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官制问题,不是中央集权,排除B项;更快更好地贯彻落实皇帝的意志有利于提高效率,但完全避免决策失误的说法则太过绝对,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政事堂对提高效率的作用,并未提及三省之间的权力制衡问题,排除D项。
    答案:A
    4.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银饼,刻有铭文“洊安县开元十九年 (731年)庸调银拾两专知官令彭崇嗣典梁海匠王定”。据此可知( )
    A.唐朝实行租庸调制
    B.明朝推行一条鞭法
    C.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D.交子成为主要货币
    解析:由银饼上的铭文“庸调”和“开元十九年(731年)”可知,这反映了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的史实,故选A项;题干所指时间为“开元十九年(731年)”,不是明朝时期,排除B项;题干仅提到了一个西安出土的银饼,并没有涉及南方经济的信息,所以无法得出经济重心已经南移的结论,排除C项;交子是北宋时期的纸币,而题干中的银饼不是纸币交子,且交子流行的时间也与题干时间“开元十九年(731年)”不相符,排除D项。
    答案:A
    5.与以前所实行的赋税制度相比,唐朝两税法的特点主要在于( )
    A.减轻了农民负担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执行了新的征税标准
    D.统一了极端混乱的税制
    解析:两税法的实行使唐朝中期以来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了财政收入,也减轻了农民负担,A、B、D三项都是作用而非特点。两税法以资产和田亩为标准征税,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的核心体制,自秦建立,经汉、唐、宋、元不断发展完善,至明清达到顶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1975年发现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云梦秦简共1 155枚,有《秦律十八种》《秦律杂抄》《法律答问》等,内容极其丰富。
    材料二 在唐朝,中书省为天子的秘书官,司掌起草诏书敕令、批答臣下的奏章。这些诏书的颁发或敕令的下行,要取得门下省的同意。门下省有反驳的权力,若中书省起草的文稿有不当之处,门下省可批驳,甚至将其封还重拟。因此,中书省和门下省共同认可才成。尚书省是接受上述决议的执行机关。
    ——摘编自韩萍主编《中国古代文明概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内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核心信息“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印为‘玺’”“帝位世袭”再结合所学进行概括。第(2)问结合材料二信息“司掌起草诏书敕令”“门下省有反驳的权力”“尚书省是接受上述决议的执行机关”提炼即可。
    答案:(1)①秦始皇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并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②在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定权由皇帝掌控。③地方上,秦朝推行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下设县,县下设乡、里、亭等。④秦朝法律有奖励耕织和军功、实行连坐之法等相对丰富的内容。
    (2)①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牵制和监督,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和行政效率;②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与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③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拓展提高
    7.据《晋书》记载,孙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乃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材料反映出当时
    ( )
    A.品行端正又有真才实学的人能够出任高官
    B.监察官员有一定的独立性
    C.选拔人才时注重对人物的品评
    D.注重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解析:中正评定推荐的人才不一定能够出任高官,故A项错误。中正是人才选拔官员而非监察官员,故B项错误。材料“访问铨邑人品状……乃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体现九品中正制在选拔官员时注重对人物的品评,故C项正确。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在材料中并未提及,故D项错误。
    答案:C
    8.(2023·广东湛江一模)737年,唐朝规定每年诸州贡士人数上州三人,中州二人,下州一人。北方除陇右、河东两道的下州比例较高外,其余各道下州占比均低于20%;而南方除江南东、西两道,其余各道的下州占比均大于50%,黔中、岭南的下州比例达90%以上。由此推知,当时( )
    A.科举取士存在地域差异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社会门第观念受到冲击
    D.行政区域划分存在弊端
    解析:题干所示为唐代737年科举取士的相关信息,规定按照州的大小、人数多少确定科举取士人数,而南北方州的大小占比不同,南方小州较多,北方大州较多,科举取士出现地域差异,故A项正确;尽管科举取士加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社会门第观念受到了冲击,但B、C两项和题干主旨无关,排除B、C两项;题干所示为科举取士的相关信息,并不能说明行政区域划分存在弊端,D项排除。
    答案:A
    9.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解析: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这一做法削弱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故A项错误。由材料“武则天时期”“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这一做法是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而非为了官员的晋升;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可知官员的品级并未改变,故B项错误。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通过增加宰相数量,分割宰相权力以达到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目的,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项正确。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宰相职权被削弱而非强化,故D项错误。
    答案:C
    10.唐朝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朝 ( )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解析:唐朝皇亲国戚和宗室子弟屡试不中,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故D项正确;唐朝科举考试重视考生诗才,故A项错误;科举考试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没有阻止贵族入仕,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没有涉及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故C项错误。
    答案:D
    11.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一趋势 ( )
    A.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D.消除阶级对立关系
    解析:根据材料“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可知两税法以土地和财产作为税收征收的主要标准,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作为征税的主要标准,使国家放松了对人身依附关系的控制,故选C项;明朝一条鞭法“赋役征银,纳银代役”促进农产品商品化,排除A项;唐代“纳庸代役”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排除B项;两税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并没有消除阶级对立,排除D项。
    答案:C
    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所以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自五季(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
    不传。
    ——摘编自郑樵《通志》
    材料二 杜佑《通典》中记载:“(唐朝科举制度)乃考核资绪,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严禁)刑家之子,工贾殊类(应试)。”当时有人说唐朝科举是“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唐代诗人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 科举考试中主考官逐渐与考中的举子,形成一种私人关系,也在官吏之间形成各种不同派别。……首开殿试先河,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的考生只可以向天子谢恩,成为“天子门生”。殿试科目只有一种,就是策问,共分三层,第一层是选经义中有关治国方略的某一基本论题;第二层是围绕第一层中心论题,就相关治国实践展开论述;第三层是提出当今治国中存在的与主论相关的实际问题,让举人讲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学导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之前重视谱系之学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蕴含了唐朝科举制度的哪些信息?
    (3)根据材料三,分析科举考试中设置殿试的目的,并概述殿试策问内容的特色。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省略号之前的“官之选举……家之婚姻……”解答。第(2)问材料蕴含信息通过“考核资绪,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和“太宗皇帝真长策”进行概括。第(3)问第一小问目的,根据“天子门生”从加强君主专制方面论述;第二小问特色,根据材料三“殿试科目只有一种,就是策问……让举人讲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得出策问的特色。
    答案:(1)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在这一制度下,选拔官员完全按照门第高低,在此基础上逐渐兴起了谱系之学。
    (2)①有一定的出身方面的限制;②录取人数少,以明经科为主;③符合长远统治需要(唐朝统治者选拔了优秀的人才)。
    (3)目的:①防止结党营私;②方便皇帝控制科举,加强君主专制。特色:①既测试举人对经义的掌握,又测试历史及时政;②同时注重举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名称
    士族子弟
    寒素子弟
    小姓子弟
    比例
    71%
    16%
    13%
    相关试卷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复习练习题,共8页。

    高中历史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素养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