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58933/0-1698974447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58933/0-169897444709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58933/0-169897444711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六上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pptx、六上31《紧密联系的工具与技术》docx、第1课-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我国传统酿醋工艺主要步骤有①“蒸”:将大米等原料蒸熟后放至冷却②“酵”:拌酶曲入坛发酵,经糖化、成醇,再在醋酸菌作用下成酸③“沥”;除糟,闻到酒、醋香味④“陈”:陈放1~3年,闻到果香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①将大米蒸熟后产生大量葡萄糖B.步骤②中涉及葡萄糖水解为乙醇的反应
C.步骤④乙醇和乙酸缓慢地发生酯化反应D.步骤③用蒸馏法除去坛底的糟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甲基丁醇的结构简式: B.苯的实验式:
C.乙炔的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 D.丙烯的键线式:
3、下列物质中,其主要成分属于醇类的是( )
A.汽油B.甘油C.植物油D.硬化油
4、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B.C.D.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油脂的硬化,油脂的氢化都是加成反应
B.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低碳”是指采用含碳量低的烃类作为燃料
D.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解和裂化是化学变化
6、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与主要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A.AB.BC.CD.D
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乙烯生成环氧乙烷属于氧化反应
B.乙醇醛糖()不易溶于水
C.在溴乙烷中滴入溶液,立即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D.乙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8、一种天然产物具有抗肿瘤、镇痉等生物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天然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B.1ml该物质水解最多消耗1mlNaOH
C.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有9种
D.既能与溴水反应,又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9、阿佛伽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分子数为8
B.1ml与1 ml在光照下反应生成分子数为1.0
C.30g溶解有葡萄糖的冰醋酸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数为
的苯乙烯( )中碳碳双键数目为0.4
10、已知卤代烃可以和钠发生反应,如溴乙烷与钠发生反应为,应用这一反应,下列所给化合物中可以与钠合成环丁烷的是( )
A.B.
C.D.
11、下列实验中,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 )
A.AB.BC.CD.D
12、青蒿素是一种倍半萜内脂过氧化物(如图),结构中过氧基是抗疟活性的决定性因素。青蒿素易溶于乙醇、微溶于冷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一种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的工艺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
B.步骤①和④的操作温度不能过高,防止过氧基分解
C.步骤②和③分离操作仪器主要是分液漏斗
D.步骤⑤重结晶选用蒸馏水为溶剂
13、聚乳酸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两分子乳酸反应能够生成含有六元环的分子
C.乳酸分子中只有C原子采用杂化
D.乳酸分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双键
14、“连翅酯苷A”是“连花清瘟胶囊”的有效成分之一,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m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7ml发生反应
B.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其最简单产物的化学式为
C.1m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9ml NaOH发生反应
D.1m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7ml发生反应
二、填空题
15、利用下列五种有机物回答问题:
①;②;③ 聚丙烯酸钠;④;⑤
(1)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_(序号,下同);
(2)没有固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是___________;
(3)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
(4)⑤的名称为___________(系统命名法);
(5)②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则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16、有机化学学习应重视有机物结构分析和官能团的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2)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将22gA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将产生的高温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使浓硫酸增重18g,氢氧化钠溶液增重44g,质谱图显示其质荷比最大是44,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若A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酚醛树脂 的原料是___________(写名称)和苯酚。苯酚俗名“石炭酸”,是一种弱酸,写出向苯酚钠中通入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使用一次性聚苯乙烯等材料带来的白色污染是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最近研制出的一种可降解塑料,结构简式为 ,具有良好的生物适应性,能在自然界中自行降解。该聚合物的单体具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1ml该单体分别与钠和碳酸氢钠完全反应时,消耗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5)丁腈橡胶的结构简式为 ,具有优良的耐油、耐高温性能,形成该橡胶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梨、香蕉等水果中存在着乙酸正丁酯。实验室制备乙酸正丁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步骤:
Ⅰ.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在A中加入7.4 g正丁醇、8.0 g乙酸,再加入数滴浓硫酸,摇匀,放入1~2颗沸石。按图安装带分水器的回流反应装置,并在分水器中预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的支管口,通入冷凝水,缓慢加热A,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的高度不变,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烧瓶中。反应达到终点后,停止加热,记录分出水的体积。
Ⅱ.产品的精制
把分水器中的酯层和A中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后过滤,将产物常压蒸馏,收集124~126℃的馏分,得到5.8g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乙酸正丁酯的制备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冷却水应从冷凝管的___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
(3)产品的精制过程中,用饱和碳酸钠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洗涤完成后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___(填“上口”或“下口”)转移到锥形瓶中。
(4)本实验中提高产品产率操作是___________。
(5)判断反应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
(6)该实验过程中,生成乙酸正丁酯的产率是___________。
18、药物“肉桂硫胺”的部分合成路线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1)A属于芳香烃,其名称是___________,有机物E中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分子中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c.一氯代物有4种
(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试剂a是___________(填结构简式)。
(6)写出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苯环上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滴入溶液显紫色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19、工业上利用铝土矿(主要成分,含少量等杂质)与磷肥厂的含氟废气(主要成分)生产冰晶石()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冰晶石()微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的名称是__,反应3中得到的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填化学式)。
(2)从滤液中得到绿矾的操作为___、___、过滤、洗涤、干燥,检验绿矾是否被氧化的试剂是__。
(3)加入BaS除杂,得到的滤渣中含有S,写出产生S的离子方程式:__。
(4)反应2中二氧化硅的产率和冰晶石纯度与pH的关系如图,反应2最好控制在pH=__条件下进行,该反应不能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原因是___。
(5)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名称为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大米蒸熟后仍然是淀粉,A错误;
B.葡萄糖不能水解,B错误;
C.放1~3年,闻到果香味是由于乙醇和乙酸发生了酯化反应,C正确;
D.除去坛底的糟采用过滤的方法,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析:A. 含有羟基且碳链最长为4个碳,羟基有1号碳上,甲基在3号碳上,命名为3-甲基-1-丁醇,选项A错误;
B.苯的实验式为CH,为苯的分子式,选项B错误;
C.乙炔是直线形,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错误,选项C错误;
D.丙烯的键线式为 ,选项D正确;
故选D。
3、答案:B
解析:A.汽油为烃类混合物,故A不选;
B.甘油为丙三醇,属于醇类,故B选;
C.植物油属于油脂,为酯类,故C不选;
D.硬化油由植物油与氢气发生加成生成,属于酯类,故D不选;
故选B。
4、答案:B
解析:A. l存在2种同分异构体:,,所以不能只表示一种物质,故A错误;
B.只有一种结构,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所以能只表示二氯甲烷一种物质,故B正确;
C.存在2种同分异构体:,,所以不能只表示一种物质,故C错误;
D. 可以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如,和,所以不能只表示一种物质,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A
解析:A.油脂的硬化,油脂的氢化都是其中的碳碳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A正确;
B.聚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B错误;
C.低碳是指减少排放,C错误;
D.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D错误;
故选A。
6、答案:B
解析:A.溴单质和2,4,6-三溴苯酚都可溶于苯,因此用浓溴水除杂时,会引入新杂质;应当用NaOH溶液中和苯酚,再进行分液即可,A错误;
B.溴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不溶于苯的物质,然后再进行分液即可,B正确;
C.乙烯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液态的1,2-二溴乙烷而溶解在四氯化碳中,甲烷也能溶于CCl4溶液中,应该用溴水除去甲烷中的乙烯,C错误;
D.乙酸乙酯会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因此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随后再进行分液即可,D错误;
故选B。
7、答案:A
解析:A.有机中的氧化反应:加氧或者去氢,A正确;
B.含羟基,易溶于水,B错误;
C.溴乙烷为非电解质,其中没有,不会出现淡黄色沉淀,C错误;
D.同系物必须是相同的官能团且官能团数目相等,D错误;
故选A。
8、答案:B
解析:A.,标注的碳原子杂化方式为杂化,这个碳原子所连的四个碳原子不共面,故A错误;
B.该有机物中所含官能团是羟基和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官能团是酯基,1ml该有机物中含有1ml酯基,最多消耗1mlNaOH溶液,故B说法正确;
C.,一氯代物有7种,故C说法错误;
D.该有机物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与溴水发生反应,高锰酸钾溶液能将羟基氧化,也能将与苯环所连的甲基氧化,因此该有机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说法错误;
故为B。
9、答案:C
解析:A.标况下,辛烷为液态,不能按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生成二氧化碳的分子数,选项A错误;
B.甲烷和氯气反应,除了生成一氯甲烷,还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故1ml甲烷和1ml氯气反应生成的分子小于个,选项B错误 ;
C.葡萄糖和冰醋酸()最简式都为,30 g溶解有葡萄糖的冰醋酸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l,则所含碳原子数为,选项C正确;
D.苯乙烯( )分子中只含1个碳碳双键,则10.4g的苯乙烯( )中碳碳双键数目为,选项D错误;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根据卤代烃与Na反应的断键和成键方式分析,
A.与Na反应生成,不能合成环丁烷;
B.与Na反应可生成、、,不能合成环丁烷;
C.与Na反应可生成环丁烷;
D.与Na反应可生成,不能合成环丁烷;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A.能与NaOH反应生成沉淀而干扰的检验,冷却后应先调节溶液为酸性环境,再加入溶液检验,A不符合题意;
B.往过量的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溶液可得到新制的悬浊液,向其中加入乙醛、加热,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则说明醛基具有还原性,B符合题意;
C.挥发出来的乙醇蒸汽也能使酸性溶液褪色,C不符合题意;
D.淀粉水解液显酸性,应先调节溶液为碱性环境,再加入少量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A.根据青蒿素的结构简式得到其分子式为,故A错误;
B.青蒿素是一种倍半萜内脂过氧化物,过氧基团易断裂,因此步骤①和④的操作温度不能过高,主要防止过氧基分解,故B正确;
C.步骤②是粉末与液体分离,其分离操作是过滤,步骤③是活性炭也液体分离,其分离操作是过滤,主要仪器是漏斗,故C错误;
D.青蒿素易溶于乙醇、微溶于冷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因此步骤⑤重结晶选用乙醇为溶剂,不能用水作溶剂,故D错误。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A.,A错误;
B.1个乳酸分子中含有1个羟基和1个羧基,则两分子乳酸可以缩合产生含六元环的分子,B正确;
C.其中形成单键的O也是杂化,C错误;
D.羟基所连的碳原子的邻碳上有氢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D错误;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A.1ml该有机物中含有2ml苯环能与6ml加成,1ml碳碳双键能与1ml加成,多能与7ml发生反应,故A正确;
B.该有机物中含有酯基,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生产最简单的物质为,化学式为,故B正确;
C.酚羟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而(醇)羟基不行,1ml该有机物中含有4ml酚羟基能与4ml氢氧化钠反应,故C错误;
D.该有机物可以在酚羟基邻对位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可以在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所以lm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7ml溴发生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15、答案:(1)⑤
(2)③
(3)④⑤
(4)3,4,4−三甲基−1−戊烯
(5)
解析:(1)⑤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答案为:⑤。
(2)③聚丙烯酸钠的聚合度n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即没有固定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是③,故答案为:③。
(3)④ 可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在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⑤可发生烷烃基的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故答案为:④⑤。
(4)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碳碳双键在1号位,3号碳上有1个甲基,4号碳原子上有2个甲基,系统命名为3,4,4−三甲基−1−戊烯。
(5)②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则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16、答案:(1)
(2);
(3)甲醛 ;
(4)羟基、羧基;2:1
(5);
解析:(1)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其结构中有多个羟基,只有一个醛基,其结构简式为;
(2)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将22gA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会产生和,将产生的高温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使浓硫酸增重18g,说明浓硫酸吸收的产生的的质量为18g,氢氧化钠溶液增重44g,说明的质量为44g,质谱图显示其质荷比最大是44,所以可以确定其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依据反应方程式列比例式计算,计算得出,所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沉淀,说明其结构中存在醛基,所以的结构简式为,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酚醛树脂结构做分解后得出是苯酚和甲醛为原料制备的;苯酚是弱酸,苯酚钠中通入发生反应产生苯酚和碳酸氢钠,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从可降解塑料的结构中看出,可降解塑料形成的单体是,单体中存在的官能团是羟基和羧基;Na能和羟基和羧基发生反应,只能和羧基发生反应,1ml的与Na反应消耗钠2ml,与碳酸氢钠反应消耗碳酸氢钠1ml,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1;
(5)丁腈橡胶的结构中可以看出,其构成的单体是和;
17、答案:(1)
(2)a
(3)除去乙酸、降低乙酸正丁酯的溶解度,减少损耗,冷凝水下进上出
(4)使用分水器分离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使平衡正向移动
(5)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
(6)50%
解析:(1)反应方程式为;
(2)碳酸钠的作用是除去乙酸、降低乙酸正丁酯的溶解度,减少损耗,冷凝水下进上出;
(3)产品的精制过程中,用碳酸钠除去乙酸,并降低乙酸正丁酯,减少损耗;
洗涤完成后因为有机物的密度比水小,在上层,所以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转移到锥形瓶中;
(4)因为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可以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使用分水器分离酯化反应生成的水,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品的产率;
(5)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物质的量不会改变,所以当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说明反应达到终点;
(6)根据方程式分析,乙酸过量,7.4g正丁醇反应生成乙酸正丁酯的质量为11.6g,所以产率为×100%=50%。
18、答案:(1)甲苯;醛基;氯气、光照
(2)ac
(3)
(4)2 2
(5)
(6)
解析:(1)A属于芳香烃,其名称是甲苯;有机物E为 ,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A为 ,B为 ,A→B过程中,氯原子取代了苯环侧链中的H,反应条件是氯气、光照;
(2)A为 ,属于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正确;因含有饱和碳原子,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b错误;由于分子结构对称, 共含四种氢原子(甲基中一种,苯环上三种),其一氯代物有4种,c正确,故选ac;
(3)B为 ,D为 ,发生氯代烃的水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4)D为 ,E为 ,发生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 2;
(5)G为 ,与试剂a发生已知信息中的第二步反应制得肉桂硫胺,故试剂a是 ;
(6)F为 , F的同分异构体中,①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苯环上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说明2个取代基处于对位;②滴入溶液显紫色,说明其中一个取代基为酚羟基;③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一个醛基;那么还有一个碳碳双键,故符合以上要求的有 。
19、答案:(1)过滤;
(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KSCN溶液
(3)
(4)8.5;防止受热分解
(5)硫酸
解析:(1)结合所给信息可知反应1为和反应得到和,HF酸性弱于,但该反应能发生,说明溶解度小,因此反应1得到的应为沉淀,操作1的名称是过滤;二氧化硅和硫酸不反应,反应3中得到的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2)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从滤液中得到绿矾的一般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若绿矾被氧化,则绿矾中含铁离子,因此检验绿矾是否被氧化的试剂是KSCN溶液;
(3)由流程看,加入BaS的作用是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因此BaS作还原剂,铁离子作氧化剂,硫酸根和钡离子生成硫酸钡,因此产生S的离子方程式为;
(4)二氧化硅的产率越高,制得的冰晶石中二氧化硅的含量越低越好,因此反应条件控制在pH=8.5最好;氨水受热易分解,该反应不能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原因是防止受热分解;
选项
混合物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苯(苯酚)
浓溴水
过滤
B
溴苯(溴)
NaOH溶液
分液
C
甲烷(乙烯)
溴的CCl4溶液
洗气
D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蒸馏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加入溶液
产生淡黄色沉淀
中含有溴原子
B
向2mL10%的NaOH溶液中滴入2%的溶液4至6滴,得到新制的悬浊液:然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振荡后加热
产生砖红色沉淀
醛基具有还原性
C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所得气体通入酸性溶液中
溶液褪色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
D
淀粉水解液中加入少量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无银镜生成
淀粉未水解成葡萄糖
谁中溶解性
密度()
沸点/℃
相对分子质量
乙酸
溶于水
1.0492
118
60
正丁醇
微溶于水
0.8098
117.7
74
乙酸正丁酯
微溶于水
0.8824
126.5
11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