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地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 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 冷锋转变为准静止锋是由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 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草稿 纸上作答无效。
3. 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自然地理。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今年暑假,武汉(30 °N,114 °E)的小明全家自驾外出旅游,于7月15日北京时间15:00在西 安(34 °N,108 °E)某段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发现太阳光刚好从汽车正前方射入。据此完成 1~ 3题。
1. 此时汽车行驶的方向为
A. 自东北向西南 B. 自西南向东北 C. 自西北向东南 D. 自东南向西北 2. 若不考虑天气等其他因素,在此处拍摄到同样的太阳方位和高度,最有可能的日期是
A. 5月29日 B. 8月7日 C. 12月1日 D. 1月13日 3. 在该日后的六个月内,西安与武汉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A. 先变大后变小 B. 先变小后变大
C. 始终保持不变 D. 持续不断变小
扇三角洲是推进到稳定水体(湖或海)中的冲
积扇,新疆准嗡尔盆地西北部的黄羊泉扇就是从
约1万年前的扇三角洲脱离玛纳斯湖演变而来的
冲积扇。如图为黄羊泉扇位置及扇缘区浅层沉积
物剖面图。据此完成4~6题。
4. 黄羊泉扇地表沉积物粒径从大到小排序,正确
的是
A. 扇缘、中扇、上扇
B. 中扇、上扇、扇缘
C. 上扇、中扇、扇缘
D. 扇缘、上扇、中扇
5. 扇缘沉积岩层中有含砾粗砂岩,说明形成该沉积层的时期内
A. 湖水淹没整个扇缘 B. 以河流沉积为主
C. 湖区流域植被茂盛 D. 河流水变化小
6. 根据沉积物剖面图中的各沉积层粒径变化可以推测艾里克湖面积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保持不变 D. 大小交替变化
湖陆风是一种出现在沿湖地区的天气现象。红枫湖位于贵阳市西郊,距省会贵阳28千米, 湖边有座红枫岭,岭上及湖周多枫香树,深秋时节,枫叶红似火,成为湖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某 中学地理研学小组以红枫湖(下图)为实践基地对湖陆风的形成和变化情况开展研学,在研学的 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对比发现:①湖陆风昼夜风向会发生转换,②夏季湖陆风的平均风力明显强 于冬季。据此完成7~9题。
7. 若沿岸地区旗帜飘向湖面,则所示时间为
A. 白天,吹湖风 B. 白天,吹陆风
C. 夜晚,吹湖风 D. 夜晚,吹陆风
8. 该地夏季湖陆风的平均风力明显强于冬季的原因是
A. 夏季湖面气温比冬季更高 B. 夏季植被蒸腾作用更强
C. 夏季湖泊面积比冬季更大 D. 夏季湖水下渗比冬季强
9. 山地枫叶变红往往会表现出从局部到整体的空间蔓延扩展过程,关于该变化过程描述正确 的是
A. 从山顶向山釐蔓延扩展 B. 从山釐向山顶蔓延扩展
C. 从山腰向上下两侧蔓延扩展 D. 从山顶和山釐同时向山腰蔓延扩展
天山准静止锋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准静止锋之一,
来自西伯利亚和北大西洋的不太强的冷气团进入准嗡
尔盆地后,先形成冷锋再形成准静止锋。读天山准静
止锋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 冷锋转变为准静止锋是由于
A. 暖气团持续抬升
B. 冷气团势力变弱
C. 暖空气遇冷下沉
D. 冷空气移动受阻
11. 受天山准静止锋影响的地区会出现
A. 降温与升温交替 B. 持续阴雾或微雪
C. 大风与暴雪天气 D. 阳光明媚的晴天
如图为“ 某时刻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完成12~13题。
12. 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郑州比西安气压低 B. 西安即将受到冷锋影响
C. 郑州比西安风力大 D. 郑州气温即将升高
13. 图示时刻,有关甲乙两处垂直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上升,乙处上升 B. 甲处下沉,乙处上升
C. 甲处下沉,乙处下沉 D. 甲处上升,乙处下沉
小明暑假7月份在非洲旅游时,发现东非高原上的甲地生长着高大的猴面包树(如下图所 示),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 。据此完成14~15题。
14. 猴面包树生长地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雨林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15. 旅游期间,约翰内斯堡气温明显低于德班,是因为约翰内斯堡
A. 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度较大 B. 白昼较短,太阳辐射时间较短
C.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D. 沿岸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离岸风长期吹拂,沿岸往往会产生水温较低的上升补偿流 。如图为某季节北印度洋局部海 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 此季节,图示洋流的影响是
A. 降温减湿,对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
B. 使此季节从西亚运送石油到中国的船只航行速度减慢
C. 使该海域温度降低,影响鱼类生长
D. 使该海域附近的污染物向西南方向扩散
17. 关于图中①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A. 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B. 表层海水向外海流,经过该海域驶向中国的船在该季节顺风顺水
C. 沿岸地区的天然植被为热带草原
D. 海域东部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 若某些年份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被称为拉尼娜现象。国家气象中心报道 2021年为“拉尼娜年”。下图为赤道太平洋区域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 正常年份
A. 甲地的近地面气压大于乙地 B. 乙地盛行下沉气流
C. 表层海水温度甲地低于乙地 D. 近地面空气水平运动方向由甲向乙
19. 拉尼娜现象可能会造成赤道附近太平洋
A. 西岸森林火灾频发 B. 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
C. 东岸地区降水增多 D. 表层海水运动速度减慢
下面为两个中国小朋友的通话内容,明明说:“我的家乡,冬季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真没 意思。”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那就从我的家乡运些树苗去栽吧。”据此完成 20~ 22题。
20. 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的影响 B. 河流的影响
C. 纬度位置不同 D. 海陆位置不同
21. 下列树种最有可能是明明家乡的自然植被的是
A. 椰子树 B. 樟树 C. 榆树 D. 茶树 22. 下列植被特征最符合贝贝家乡的自然植被的是
A. 树冠浑圆,叶面光滑、无绒毛、质地较硬 B. 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C. 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 D. 具有肉质的叶或茎
如图为美国西部某山谷示意图 , 两侧山坡植被密度有明显差异 。读图完成23~24题 。
23. 与乙坡相比,甲坡植被稀疏的原因是
A. 位于山地北坡,水汽到达少,水分少
B. 位于山地北坡,太阳辐射强,蒸发大
C. 位于山地南坡,水汽到达少,水分少
D. 位于山地南坡,太阳辐射强,蒸发大
24. 甲、乙两坡自然景观的差异反映了
A.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第I卷(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52分)
25.(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孟买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 , 全年高温 , 干湿分明 , 雨季降水特别丰富 。 以下左图是 孟买区位略图 , 右图是孟买气温降水统计图 。
(1)与旱季相比,说明孟买雨季降水形成的有利条件。(4分)
(2)简述孟买7月份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4分)
(3)孟买5月份气温高于6月份,对此作出合理解释。(4分)
(4)图中夏季风即为西南季风,简要说明西南季风的形成过程。(6分)
26.(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第四大沙漠,该地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已 探明的湖泊有144个,被称为“沙漠千湖”。这些湖泊冬季不结冰,冬夏水位恒定,水量不增 不减。经测定该区域湖泊水的矿化指标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与断裂带深层的地下水相 近,与沙漠东南缘和南缘山区的大气降水具有同源性。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地理位置及 周围地区。
(1)描述黑河的水文特征。(6分)
(2)说明巴丹吉林沙漠中的主要水循环类型及过程。(6分)
(3)分析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冬夏水位恒定、水量不增不减的主要原因。(6分)
2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某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沉积岩层中富含地下水,但东西两侧的地下水互不连通,形 成两个独立的地下水系统。下图为该区域的地质剖面图。
(1)指出图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6分)
(2)说明乙处花岗岩的形成过程。(4分)
(3)对比分析甲、丙两处地下水开采条件的差异。(6分)
牡丹江二中2023—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阶段性考试 .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 A 北京时间15:00时,西安地方时为14:12,此时西安太阳位于西南方向 。 由材料可知,太阳光刚好从汽车 正前方射入,也就是从西南方向射入 。 因此,此时汽车行驶的方向为自东北向西南,A正确,排除 BCD。故 选 A。
2.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此处拍摄到同样的太阳方位和高度,最有可能的日期与二至日对称 。7月15日与 6月22日相差23天,则最有可能的日期是5月29日,A正确,排除 BCD。故选 A。
3. C 西安与武汉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在于7月15日后的六个月内,西安与武汉两地距太阳直射点的差 值不变,因此,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始终保持不变,C正确,排除 ABD。故选 C。
4. C 由材料可知,黄羊泉扇属于冲积扇地貌,冲积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靠近山体的部分叫做扇顶,即图中上 扇,远离山体的最远部分叫做扇端(扇缘、外扇),这两个部分中间的叫做扇中 。靠近山体的上扇是近源沉积, 流水速度较快,以较粗的沉积物为主,大小混杂,分选、磨圆一般比较差,从扇项向扇端,随着流水速度的减 缓,冲积物的粒度变细,分选性变好,所以黄羊泉扇地表沉积物粒径从大到小排序是上扇、中扇、扇缘,故本题 排除 ABD三项,选 C。
5. B 湖水淹没整个扇缘,湖水平静,泥沙沉积,扇缘沉积的泥沙颗粒应该较小,A错误;河流的流动性好,搬运 作用强,能够搬运较大颗粒砾石到冲积扇扇缘位置,进而沉积形成颗粒较粗的沉积岩,若在扇缘沉积岩层中 出现含砾粗砂岩,说明该时期以河流沉积为主,B正确;湖区流域植被茂盛,水土流失小,植物涵养水源、固沙 能力强,冲积扇扇缘般不会形成较粗砾岩,C错误 。扇缘颗粒较小,但是含砾粗砂岩颗粒大,因此河流水量变 化大,D错误 。故选 B。
6. D 根据沉积物剖面图中的各沉积层粒径变化可以看出沉积物中有含砾粗砂岩、泥质粉砂岩和含砾细砂岩, 沉积岩粒径变化较大,交替出现 。只有湖面积大小交替变化才能出现沉积物粒径变化 。不可能出现湖泊面 积逐渐变大或变小以及不变的现象,所以 A、B、C错误,D正确 。故选 D。
7. 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旗帜飘动方向与风向相反,若旗帜飘向湖面,说明此时吹陆风,AC错误;若想吹陆 风,说明此时陆地气温低、气压高;而湖泊气温高,气压低 。陆地夜间降温快,气压较高,而湖泊夜间降温较 慢,气压较低,故夜间吹陆风 。 由此可知,D正确,ABC错误 。故选 D。
8. C 夏季湖陆风的平均风力明显强于冬季,说明夏季湖陆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更强,这主要是夏季降水量大, 湖泊面积大造成的,故 C正确;产生湖陆风的根本原因是湖陆间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夏季湖面气温、植被 蒸腾作用和湖水下渗都不是主要因素,故 ABD错误 。故选 C。
9. A 山地枫叶变红是由于气温降低所导致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拔越高则气温越低,故高海拔处的枫叶会 先变红,低海拔处枫叶后变红,由此可知,山地红叶扩展的方向应是从山顶向山釐蔓延扩展,A正确,BCD错 误 。故选 A。
10. D 由材料可知,冷气团进入准鳴尔盆地后,先形成冷锋,受天山阻挡,难以向南移动,进而形成准静止锋, 故冷锋转变为准静止锋的原因是冷空气移动受阻,D正确,ABC错误 。故选 D。
11. B 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天山准静止锋难以向南移动,造成山前暖气团抬升,使近地面降温的同时 出现降水;该准静止锋出现在冬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时节,受其影响该地区以降温为主,因水汽含量较少,所 以多阴雾或微雪天气,B正确,A、C错误 。准静止锋影响可能带来持续性降水天气,D错误 。故选 B。
12. A 读图可知,郑州比西安气压低,A正确;西安已经受到冷锋影响,B错误;郑州比西安等压线稀疏,风力 小,C错误;郑州气温即将受冷锋影响,气温降低,D错误;故选 A。
13. B 读图可知,甲处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乙处于低压中心,气流上升,故选 B。
14. C 题干中“猴面包树,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 . . . . . ”可以判读是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分为雨旱两季,C正确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干旱,没有猴面包树的分布,A错误 。热带雨林气 候终年高温多雨,不需要储存水分,B错误 。热带季风气候是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没有在非洲分布,D错 误,故选 C。
15. C 约翰内斯堡气温明显低于德班,是因为约翰内斯堡海拔较高,气温较低,C正确 。约翰内斯堡的纬度比
德班低,太阳辐射强度较大,气温较高,A错误 。旅游期间是当地的冬季,约翰内斯堡的白昼较长,海拔较高, 太阳辐射的时间较长,B错误,德班受沿岸暖流影响,具有增温增湿作用,不是约翰内斯堡,D错误 。故选 C。
16. A 北印度洋此时受西南季风影响,说明正值北半球的夏季 。受盛行风影响,洋流为上升的补偿流,性质属 于寒流,降温减湿,对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A正确;因顺洋流航行,此季节从西亚运送 石油到中国的船只航行速度加快,B错误;上升补偿流将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鱼饵丰富,有利于渔场的形 成,C错误;使该海域附近的污染物向东北方向扩散,D错误 。所以选 A。
17. D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处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A错误;红海表面的流向是由阿拉伯海 流向红海,B错误;沿岸地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荒漠带,C错误;该区域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沙漠气候,水资 源相对短缺,D正确 。所以选 D。
18. B 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水温高于东部,甲地气流上升,海平面形成低气压,乙地气流下沉,海平面 形成高气压,A错误,B正确,C错误;水平气流在海平面由乙地吹向甲地,D错误 。故选 B。
19. B 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比正常年份异常变冷的现象,导致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 东南信风势力增强,表层海水运动速度加快,B正确,D错误 。增强了正常年份赤道太平洋海域的大气环流, 使太平洋西岸的上升气流更加旺盛,降水增多,不易发生森林火灾,A错误 。太平洋东岸下沉气流增强,变得 更加干旱,C错误 。故选 B。
20. C 冬季植被是否落叶,影响最大的要素是热量,我国南方地区纬度低,热量条件好,植被常绿 。北方地区纬 度高,热量条件差,冬季植被会落叶 。C正确 。地形和海陆位置对气温影响比较小,不是决定作用,AD错误。 河流不会影响植被是否落叶,B错误 。故本题选 C。
21. C 明明家乡的植被为落叶林,椰子树、樟树和茶树都是常绿植被,榆树为落叶林,C正确,ABD错误 。故 选 C。
22. A 贝贝的家乡的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其特点是四季常绿,树冠浑圆,叶面多革质,有光泽,无绒毛,质 地较硬,A正确;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属于落叶阔叶林的特点,B错误;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属于针 叶林的特征,主要分布在寒带,C错误;具有肉质的叶叶茎,属于热带树种的特点,D错误 。故选 A。
23. D 从图中可以看出,与乙坡相比,甲坡植被稀疏的原因是位于山地南坡,是谷地的北坡,是阳坡,太阳辐射 强,蒸发量大,水分条件差;乙是山地北坡,是谷地的南坡,是阴坡,蒸发少,水分条件较好,故选 D。
24. D 甲乙两地自然景观的差异是局地小范围特征,反映了地方性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干湿度地 带性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都是地带性分异规律 。故 D正确。
25.(1)雨季为夏季,夏季风来自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夏季风受山地阻挡,形成地形雨 。(4分)
(2)7月份降水多,云量大,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气温低;夜晚保温作用好,气温高 。(4分)
(3)5月份降水少于6月份,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 。(4分)
(4)北半球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成 西南季风;夏季南亚大陆增温形成低气压,吸引西南气流,二者共同影响形成西南季风 。(6分)
26.(1)以降水补给为主;有春汛、夏汛;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径流总量不大;冬季有断流现象等 。(6分)
(2)类型:陆上内循环 。(2分)过程:南部山区少量大气降水、大气冷凝水及冰雪融水等下渗,形成地下水; 地下水沿断层渗出地表,补给湖泊水;湖泊水通过蒸发外泄 。(4分)
(3)昼夜温差大,水汽凝结成露水,通过沙粒缝隙进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断裂带分布多,地下水易渗出,补给 水源稳定;周围高山分布多,冰雪融水补给多;沙漠气候干旱,年内蒸发量差异小等 。(6分)
27.(1)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 。(6分)
(2)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裂隙侵入岩石圈上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形成花岗 岩 。(4分)
(3)丙处地下水储量较甲处丰富 。原因:甲处位于向斜构造的侧翼,砂砾层厚度薄,且地下水向向斜槽部流 动,地下水储量少、埋藏深;丙处位于向斜槽部,砂砾层较厚,且位于表层,地下水储量丰富、埋藏浅 。(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地理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 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 该日, 该龟背石, 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图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