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5. 发现与创造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5. 发现与创造   教案第1页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5. 发现与创造   教案第2页
    人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5. 发现与创造   教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美术5.发现与创造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5.发现与创造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业类型:设计 .应用
    课时:一课时(45分钟)
    教材分析:
    《发现与创造》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3册第5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目的是养成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材料的习惯,巧用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材料的不同特性,并利用材质的美感进行构思、创意设计,巧手制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美术作品,进而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脑动手的能力,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关注环境和生态,体验其中的新奇,享受美术创作带来的乐趣。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较浓厚,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有目的地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领悟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的情趣。因此这节课老师准备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利用生活中不同的废旧材料的美感和特质,根据因形选材、因材造型的设计要求,创造出具有新视觉的艺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 在发现与创造的过程中,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运用感知体验,合作探究等方法,感受材料的魅力,变废为宝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创作一件有创新意识的重庆地域特色环保美术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敏于发现材料的美感和团结合作的学习态度、对废旧材料的创造性利用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改善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环境、热爱艺术的健康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观察、发现并利用废旧材料的材质美,选择适合的制作方法创作一件有创新的重庆地域特色环保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因形选材、因材造型的设计原则和要求进行再创造,使自己创作的作品体现“实用、美观、环保”现代设计理念。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搜集废旧材料。
    2.老师课前准备课件、范作及其它材料。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活动一:视频导入课题《发现与创造》(3分钟)
    师: 今天,老师想和你们有个约定,能否用你们的双手在本堂课去创造美好生活,在我们击掌的一瞬间代表了我们之间信任的传递,这是我们击掌的手,你们将会在老师的视频中看到一只与众不同的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看完视频,你有何发现?
    学生:这是一只有魔力的手,能够传达出音乐和舞蹈的力量。
    师:有自己深刻的感悟,真不错。
    学生:我发现了它身上的装扮和它手上的乐器是用我们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来创造的。
    师:真是火眼金金,观察得很仔细。
    学生:我觉得这位创作者拥有了一双发现的眼睛,有智慧的会创造的脑袋和双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有个性的“音乐家”和“舞蹈家”。
    师:老师希望你也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会创造的脑袋和双手。
    师:总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发现与创造,有了发现和创造,我们的生活就变得更加的充实而有意义。这节课,我想和同学们一起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认识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怀着对本课的发现和探索精神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五课《发现与创造》来了解生活中的废旧材料的美感带给我们的魅力。 板书课题:《发现与创造》
    【设计意图】通过《超牛的创意手指》视频,发现手有趣的造型、材料的特殊及所传达的意义,激发学生兴趣,初步感受发现的多样性和变化性,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活动二:引导学生进入今天实践的主题(提出本课的作业要求,学生创想实践)(3分钟)
    师:同学们,那你们桌上都收集了哪些废旧材料呢?
    学生:我们收集的自己身边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呀!(铁丝、麻绳、瓦楞纸、石头、木瓢、木头)
    学生:老师,我收集的废旧材料——一块有故事的木头,这是我家老房子被拆了,这是其中的一块,这块木头承载着我儿时的梦想和欢乐。我抚摸它时,就感受到木头所散发的生命力。
    师:所以任何美术元素都能通过我们的眼睛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它的蛛丝马迹——木头材质淳朴的美。
    老师:同学们敢不敢尝试利用你们收集的废旧材料以《大美重庆——重庆的“XX”》为主题,发现我们重庆的魅力,创造出具有重庆地域特色的艺术作品呢?
    师:在创作之前,同学们看看在老师的视频中能否找到将要创作的灵感?我们一起去发现吧!
    播放《大美重庆》视频,打开学生的思维。
    【设计意图】通过《大美重庆》的视频,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重庆的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能够从视频中找到创作的灵感,发现重庆地域特色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和审美判断的学习能力。
    活动三:探究活动一(学生构思,自己探究出因形选材和因材造型的两种制作方式。用这两种方式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和大师的作品。(8分钟)
    小组进行讨论,先构思,并请学生说出本组的设计思路和想法。本小组成员沟通达成共识。
    师:同学们,看完视频,交流沟通一下你们本小组想要做什么呢?你将会用哪些废旧材料去做呢?
    分享学生的构思
    学生:我们小组想做重庆的棒棒——靠一根竹棒和肩膀生存的人。我们将会用废旧材料中的铁丝、麻绳、瓦楞纸去创作。
    师:我觉得你们小组很有自己的想法,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学生:我们小组想做2017年——重庆的鸡。我们想创作重庆的鸡,是因为鸡本身具有美好的寓意——大吉大利,我们将会用废旧的铁丝、废旧的塑料袋、废旧的牛皮纸去创作。
    师:老师觉得你们的构思很独特,想象能力强,有着与众不同的思维,富有个性。我们为他们精彩的发言送上掌声。
    师:同学们先有构思,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选择合适的废旧材料来实施,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因形选材。
    学生:我们小组是看到了这个废旧的木水瓢有点像人的脸,所以想做一个非常有个性并且爱笑的重庆人。我们用废旧的木水瓢、废旧的大头针、废旧的橡皮筋去创作。
    师:这组的同学看到水瓢像人的脸,就决定做重庆的人,说明先看废旧材料像什么,然后根据材料来创作,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因材造型。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构思,了解了两种制作方式,因形选材和因材造型。
    师:接下来,老师要同学们练就一双慧眼,看看我们书上同龄人的作品分别是用生活中的哪些废旧材料创意的,用了哪种制作方式?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呢?
    学生:用矿泉水瓶子的盖子做的杯垫,用的是因形选材制作方式,从中学到了巧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作品传达出了变废为宝的理念。
    师:用废旧物品创造生活中的日用品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学生:用废弹簧和木头做的信插,用的是因材造型的制作方式,从中学到巧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去创造生活中的日用品,具有实用性。让我们看到这件作品的美观、有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师:同学们有一双慧眼,观察得真仔细,有一句话叫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是世界上著名的艺术家谁说得呢?
    生:(罗丹)
    师:用我们的慧眼走近大师的作品,观察体会大师对废旧材料的巧妙使用。
    出示毕加索的作品《牛头》,1942年 雕塑
    师:学生观察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它是用自行车的车把和车座制作的。由于自行车的车把是用钢铁做的,车座是用海绵和皮革做的,毕加索利用车把钢铁的质感表现出公牛角的坚硬,对于一位西班牙的艺术家来说,牛还是西班牙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利用废旧材料来创作,便赋予了作品极强的生命力.
    【设计意图】废旧物品的设计创造是学生了解艺术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进而使学生认识材料与造型之间的关系,得出本课知识点因材造型和因形选材,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再次对课本中的学生作品进行分析,体会选材的智慧、制作的巧妙和装饰的美感,启发学生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进一步赏析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公牛头》,发现材质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活动四:探究活动二(学生创作实践:自主探究制作方法,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10分钟)
    师:同学们欣赏完同龄人和大师的作品,了解了两种制作方式,也许会有更多的创造的灵感,看来从废旧材料到艺术品只是举手之劳,下面我们就要牛刀小试一把,把我们的方法运用到我们的创作作品中。创作之前,我们一起来看看创作要求。
    生:创作要求:a、创作作品需用到废旧材料b、作品设计要有创意,造型简洁大方c、作品注意它的美观和实用性。d、作品可以用美术语言去创造
    e、团队协作、分工合理。d、注意安全和卫生习惯。
    师:看完创作要求,心动不如行动,还等什么,行动吧!
    师:学生的作业做到半成品后,请学生谈谈在制作的过程中,都用了哪些方法?是怎么制作的?
    学生:有1、粘贴2、并置3、捆绑4、缠绕5、切割6、拼接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用了基本的制作方法进行作品创作,得出自己都用了哪些方法进行创作,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活动五:探究活动三(感悟并发现材质美,进而创造有个性的作品)(10分钟)
    师:同学们了解了一些制作方法,那你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所用的材料美在哪里?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我们运用材料特有的肌理来设计制作了这个形象。
    学生:老师,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我找的材料自身魅力的图片
    师:材料通过自身的魅力,在艺术作品中运用的很成功例子太多了。那你能否总结出材料的魅力呢?
    学生:从这些材料中,我们发现了材料本身的色彩美(陶土)、质感美(金属)、形状美(塑料瓶、羽毛)、纹理美(树叶)
    师总结:同学们对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找到了它的形状、颜色、肌理、质感的特点,也给我们带来了视觉、触觉的审美感受,通过小小的创作活动,增加了我们动手动脑的乐趣,体验这制作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制作作品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废旧材料的美感,并进一步总结出材料的魅力,带给我们视觉的审美感受。
    活动六:探究活动四(让作品的主题通过材质传达出文化的内涵美(8分钟)
    学生作品展评互动。
    师:每组学生选代表上讲台交流评价
    1、学生自评展示作品时间,我会留意有创意、即美观又实用的美术作品,让他自评,说一说作品的题目是什么?为什么用这废旧材料来做?表达了对重庆怎样的情感?哪里做得最有创意,学生自评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其实评价的目标直接或间接地指向学生对待作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学生互评其他组的作品,让他找出最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好在哪里?也可以给其他组提出自己的建议。
    3、教师对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进行全面总体评价,首先认可同学们作品的闪光点,再提出自己的建议。
    学生:我们小组的主题是——山城棒棒军。我们想创作重庆的棒棒军是因为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千家万户提供了方便。棒棒们艰辛的生活,靠诚实的劳动为生,我们觉得他们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
    学生:我们小组的主题是——重庆红火的鸡年。祝我们大美重庆有新气象,新生机,新机遇,新希望,最后,我也是个吃货,我们重庆歌乐山的辣子鸡,南山的泉水鸡,铁山坪的花椒鸡,李家沱的烧鸡公,黔江鸡杂等等都是我的最爱,它们的美食特色也享誉全国。
    学生:我们小组的主题是——爱笑的重庆人。我们想做爱笑的重庆人是有着自己个性的自我,希望用微笑演绎人生的辉煌。用微笑面对生活,走向成熟。
    师总结:看了同学们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出的一件件独一无二的作品、也看到了同学们独特的创意和精巧的构思、看到了同学们敏于发现、善于借鉴、团结协作的学习态度,用你们的奇思妙想表现出了我们大美重庆的创新作品,老师感到折服,也为你们今天的收获感到高兴。
    师:同学们,想一想,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艺术创作有什么意义呢?
    (赏析日本大师YUKEN的作品)
    学生:纸是来源于大自然的材料树,艺术家用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艺术作品呼吁大家节约地球资源,保护环境。
    师总结: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能够产生很多废旧物品,而这些废旧物品如果扔掉这对于资源是一种浪费,如果将这些物品进行回收,不仅能够起到环保作用,还能够变废为宝,可以成为装点我们生活的饰物和实用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加强彼此交流,充分发扬了教学民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言,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有利于他们对同伴学习的关注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的意识,教师对学生的总结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创作作品得到教师的认可就是对自己的最大肯定,课堂中师生互动,加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活动七:拓展与总结(3分钟)
    1、出示上海企业联合馆的外墙的视频——就是新科技与环保材料及身边的废弃物体(CD光盘)的完美结合。
    2、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一双敏锐的慧眼去发现重庆的美,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采用两种制作方式(因形选材、因材造型)来创造有我们重庆地域特色的作品,老师希望同学都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灵,能够养成环保和节约的良好习惯,变废为宝,创造更多美观、实用并有审美特征的新作品。
    师:最后,我们一起用这三句话勉励自己,结束本课。
    师生:1、人因发现与创造而不断的充实 2、生活因发现与创造而不断完善 3、民族因发现与创造而走向繁荣
    板书设计
    发现与创造
    因形选材
    因材造型


    废报纸
    瓦楞纸
    稻草
    树叶
    废磁带
    塑料瓶
    发现
    利用
    材料的
    魅力
    创造
    个性的作品
    废旧材料

    相关教案

    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上册5 板报设计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上册5 板报设计教案设计,共2页。

    浙美版七年级上册5 板报设计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浙美版七年级上册5 板报设计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5.发现与创造优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5.发现与创造优质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导入新课,新授,艺术实践,作品展示评价,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