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5 《练习三》课件+教案+导学案(含教学反思)
展开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练习三》教学设计
课题名 | 《练习三》 |
教材分析 |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整数的性质。主要内容包括:因数和倍数,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其中,重点是因数和倍数的概念,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概念。难点是了解和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建立概念、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学的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 |
学情分析 | 从知识基础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整数知识,如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其应用。从认知方面,学生的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基础,能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和总结归纳新的知识。但是本单元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概念又比较多,学生很容易混淆。 |
核心教学 目标 | 1.学习目标描述:(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会准确判断2、5、3的倍数。促进数感的发展。 (2).知道2、5、3倍数的特征及奇数与偶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学的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感悟同时是2、5、3中任意两个数的倍数的特征,灵活运用这些特征解决问题。 2.学习分析内容:运用2、5和3的倍数的特征及判断方法解决问题,依据比较明确,也容易说清楚,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与习惯。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运用2、5和3的倍数的特征及判断方法解决问题,依据比较明确,也容易说清楚,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与习惯。通过交流,让学生相互启发,感悟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性。 |
教学重点 | 进一步理解并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
教学难点 | 正确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问题。 |
教学方法 | 小组合作讨论法、提问法。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尺子。 |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说说生活中的数学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2、5、3的倍数的特征,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知识。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买东西时,知道是否算错了钱数等生活问题,让学生自由表达。如果学生无法找到生活中数学的应用,教师可以直接介绍。 师: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我们数学书的页码,摊开书,左边的页码都是偶数,右边的页码都是奇数。(让学生翻开书看看)如果老师说看奇数页的内容时,你们会看书的哪一边啊?(书的右边) 师:你们到电影院看电影时,观察过座位号吗?有什么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看教科书P13“生活中的数学”情境图。 师:大型电影院、文化宫、报告厅等地方,每次参与的人比较多时,为了控制人流,就会设单双号。看看,座位号是多少的该从双号入口进?老师是6排39号,该从哪个入口进? 师:从图中,你还知道了哪些地方用到了奇数、偶数知识? 【学情预设】街道两边的门牌号;体育课时报数,单数出列…… 师:这些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基础训练,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习题。 师:哪些数涂的是绿色?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口答,教师点击课件呈现答案。 【学情预设】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的倍数,只需看这个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是否是0,2,4,6,8即可。 2.课件出示习题。 师:哪些数是3的倍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口答,课件呈现答案。 【学情预设】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课件依次出示教科书P12“练习三”第8题里的3道小题。 师: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对吗?为什么? 【学情预设】不对,学生直接说出3的倍数的特征,或者举例说明。 师: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是奇数。对吗?为什么? 【学情预设】对。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不是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就是奇数。或者,个位上是1,3,5,7,9的数除以2都得不到整数商,所以是奇数。 师:在全部整数里,不是奇数就是偶数。对吗?说说理由。 【学情预设】对。因为所有的整数,个位数字要么是0、2、4、6、8,要么是1、3、5、7、9,所以不是奇数就是偶数。或者,因为所有的整数要么是2的倍数,要么不是2的倍数。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掌握2、3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落实基本的概念。 三、综合应用,巩固提升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2“练习三”第7题。 (1)分析解答。 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读出数学信息:妈妈买了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每枝10元,郁金香每枝5元。妈妈给营业员阿姨100元钱,找回了13元。判断找回的钱对不对。 (2)师:营业员阿姨找回的钱对吗? 同桌间相互交流,并说明理由。 【学情预设】没有告诉妈妈买的马蹄莲和郁金香的具体数量,有些学生可能不知道怎么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不需要具体的数量,根据付钱的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预设1:100-13=87(元),马蹄莲10元一枝,不管买几枝马蹄莲,它的总价是10的倍数,也就是整十数;郁金香每枝5元,不管买几枝郁金香,买郁金香的钱一定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加起来的数个位上也一定是0或5,和一定是5的倍数,而87不是5的倍数,所以找回的钱不对。 预设2:100-13=87(元),马蹄莲10元一枝,10是5的倍数,买马蹄莲的钱一定是5的倍数,郁金香每枝5元,5也是5的倍数,所以不管买几枝马蹄莲和郁金香,总价钱一定是5的倍数。而87不是5的倍数,所以找回的钱不对。 预设3:100是5的倍数,买马蹄莲和郁金香的钱都是5的倍数,那么找回的钱也应该是5的倍数,但13不是5的倍数,所以找回的钱不对。 【设计意图】运用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在运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5的倍数的特征,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教科书P12“练习三”第11题。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2“练习三”第11题。 (2)学生独立解答。 (3)展示交流,探究分享。 师: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预设1: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末尾是0,就可以确定个位数字是0,再来看十位上的数字。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是3的倍数,0和3、6、9的和是3的倍数,所以两位数可能是30、60、90,其中最小的数就是30。 预设2:2和5的倍数中,两位数有10、20、30、40、50、60……,其中又是3的倍数的数最小是30。 预设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就是10的倍数,一个两位数既是10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就3×10=30,所以这个最小的两位数是30。 师: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多少?最大三位数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先找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再来考虑三位数中最大和最小的数。或先找出最小数和最大数的范围,再考虑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 【学情预设】预设1: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最小的是6,那么最小的三位数就是6的倍数。根据找6的倍数的方法,先估算,再试乘6×16=96,6×17=102,最小的三位数是102。166×6=996,167×6=1002,最大的三位数是996。 预设2:最小的三位数是10□,再考虑2的倍数,□里可以填0、2、4、6、8,又是3的倍数,那么1+0+□的和是3的倍数,□里最小填2,所以最小的数就是102;最大的数是99□,□里的数是偶数,9+9+□的和是3的倍数,□里最大填6,所以最大的三位数是996。 【设计意图】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探索10、6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四、探究4的倍数的特征 1.师:前面我们学习了2、3、5的倍数的特征,由它们的倍数的特征,你们能猜想一下4的倍数的特征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根据前面的经验,猜测个位数字、数字之和等,教师都不急于下结论,而是激励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 2.课件出示教科书P13“练习三”第12题的数表,让学生圈出4的倍数。 3.探究4的倍数与2的倍数的关系。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课件出示圈出的数。 (2)课件出示教科书P13“练习三”第12题第(1)问。 【学情预设】4的倍数的个位数字都是偶数,所以4的倍数都是2的倍数。 (3)师:2的倍数都是4的倍数吗? 【学情预设】2的倍数的个位数字都是偶数,但是个位数字是偶数的数不一定是4的倍数。所以2的倍数不一定都是4的倍数。 4.探究4的倍数的特征。 (1)课件出示教科书P13“练习三”第12题第(2)问。 【学情预设】学生知道只看个位,不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4的倍数。但是由于数据有限,学生很难归纳出4的倍数的特征。 (2)课件出示200以内的数表,并涂出4的倍数让学生观察。 师生一起探讨、交流,发现4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整数的末两位数是4的倍数,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 【设计意图】本题是一道探究性练习,运用前面探究2、3、5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有所发现,积累活动经验,提升探究能力。 五、自主练习 1.学生自主完成教科书P11~12“练习三”第6、9、10题。 2.全班交流,反馈评价。 六、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归纳,更是为了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感悟概念建立的过程,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
板书设计 | 练习三 个位上是0、2、4、6或8的数,都是2的倍数。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
课后作业 | 课后习题中选取 |
教学反思 | 亮点:本节练习课中,除了巩固2、5、3的倍数的特征外,教科书还设计了很多综合性、开放性的习题,如涉及4、6、10的倍数的特征,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分析推理,有条理地表述根据什么条件,知道什么,达到学习目标。但是有少部分学生却停留在“知道”的层面,综合分析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不足之处: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复习课速度过快。2.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学生遇到困难、问题时没有及时的进行点拨。3.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课堂教学建议:1.培养学生有根有据的说理习惯。运用2.5和3的倍数的特征及判断方法解决问题,依据比较明确,也容易说清楚,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与习惯。交流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根有据地说出判断、选择的根据。如第5题,根据3的倍数的判断方法,( )7是3的倍数,就要使( )+7的和是3的倍数,可填2、5、8.
又如第6题,可以依次写出第12、15个数,也可以算出来,即5×12,100-2×14还可以推算:第10个5的倍数是50,第11、12个依次是55,60;100-92里有5个偶数,90-82、80-72里也各有5个偶数,所以第15个数是72.学生还可能有其他思考方法,教师应仔细倾听,揣摩学生个性化的思路,帮助他们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