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3节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2节群落的主要类型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3节群落的演替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微专题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及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描述群落的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季节性。(生命观念、科学思维)3.描述群落中某物种所占据的生态位。(生命观念、科学思维)4.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科学探究)
1.群落是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群落水平上研究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群落的季节性、生态位等问题。3.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4.群落的种间关系主要有原始合作(互惠)、互利共生、种间竞争、捕食和寄生等。5.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6.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7.在水平方向上,常呈镶嵌分布。8.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就是群落的季节性。9.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10.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11.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包括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知识点一 群落的物种组成及种间关系
教材梳理1.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群落的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___________的集合。(2)研究的问题(3)研究_______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2.群落的物种组成(1)物种组成: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2)物种丰富度:一个群落中的___________。我国的森林群落,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_______。(3)优势种①不仅_______很多,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_______也很大。②随_______和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4)物种组成特点: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判断正误1.池塘中的全部鱼构成一个群落。( )2.原始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且双方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 )3.不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不同,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 )4.蝉吸食树的汁液,蝗虫啃食植物叶片都属于捕食关系。( )5.调查草原上某牧区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时,可采用样方法。( )
核心探讨群落的种间关系1.种间关系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之一,请根据下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判断生物的种间关系。种间关系: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2.捕食者在猎杀猎物时,场面比较血腥,这往往会让人认为捕食者很残忍。有的地方曾经为了保护某些食草动物而人为消灭捕食者,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请从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等角度,分析群落中存在捕食者的生态意义。提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生存腾出空间,因此,捕食者有利于保持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并使多个生物种群的数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同时,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还表现出协同进化。
3.分析种间关系对群落的影响。根据教材P25“思考·讨论”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红尾鸲和鹟的种间竞争对两个种群的分布有什么影响?提示:红尾鸲和鹟的食性比较相似,种间竞争导致两个种群的分布范围缩小,甚至相互错开。(2)资料2说明捕食、种间竞争在群落中是怎样相互联系的?提示: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
(3)除了种间关系,还有哪些影响群落的因素?提示:影响群落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除种间关系外,生物因素还有种内竞争等;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水、无机盐等。
知识贴士(1)生物种间关系的判断①同升同降→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如表中图Ⅰ、Ⅱ。②
(2)表示捕食关系的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①从数量上判断,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数量多,捕食者数量少。如表中图Ⅵ中A数量多,B数量少。②从时间上判断,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如表中图Ⅵ中A先达到波峰,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
典题应用1.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b表示鹰种群数量的变化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对一方有利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对彼此有利D.森林中猞猁和雪兔的关系可用图③表示,曲线a代表猞猁
解析:鹰与鼠之间属于捕食关系,可用题图①表示,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a为被捕食者的变化曲线,后达到波峰的b为捕食者的变化曲线,则a表示鼠,b表示鹰,A正确;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为寄生可用图③表示,而题图①表示捕食关系,B错误;大豆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可用题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C错误;森林中猞猁和雪兔是捕食关系,可用题图①表示,先达到波峰的a为被捕食者的变化曲线,后达到波峰的b为捕食者的变化曲线,因此曲线b代表猞猁,D错误。
2.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 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解析:随着池塘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蝌蚪存活率降低,乙存活率升高,说明捕食者的食物主要是甲和丙,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增加,A正确、D错误;三种蝌蚪由于有相同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空间而构成竞争关系,但捕食者的介入改变了它们原有的竞争,B正确;无捕食者时,乙蝌蚪的存活率最低,说明无捕食者时乙的竞争力最弱,乙可能消失,C正确。
知识点二 群落的空间结构、季节性与生态位
教材梳理1.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①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_______现象。②主要影响因素
(2)水平结构①常呈_______分布。②影响因素:地形的变化、土壤_______和_________的差异、___________的不同、生物___________的特点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2.群落的季节性由于_______、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_____________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3.生态位(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_____________,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3)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___________。(4)形成原因: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___________的结果。
判断正误1.森林有垂直结构,草原只有水平结构。( )2.群落的分层现象不仅表现在陆地上,也表现在水域中。( )3.在海拔高度不同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4.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核心探讨群落的空间结构如图a、b、c分别代表在-200 m~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回答下列问题:
(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提示:温度。这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植物的地带性分布)。(2)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它们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什么?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吗?提示:b处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c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受光质(光的波长)影响形成的。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3)b处动物在群落中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何关系?提示: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4)有人说:“b处桦树高低错落有致,只存在垂直结构,而野草丛比较矮小,只存在水平结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提示:不对。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生物的分层或分布关系。同种生物如桦树的不同分布属于种群层次,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矮小的野草丛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存在。
核心归纳判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不同海拔地带分布着不同的植物,各种植物在山坡上呈镶嵌分布,因此,植物的这种分布并非垂直结构,而是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2)从赤道向两极看,植物呈现带状分布,也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知识贴士(1)一般情况下,任何群落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同一物种个体间高矮不齐不能体现群落的结构,而属于种群的研究层次。如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而属于种群(竹子为同一物种)的研究层次。(3)影响水生生物垂直方向分层分布的因素,除了光照外,还有温度、O2等。
典题应用3.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单位:种)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40年间物种的丰富度趋于增加B.第40年群落中植物的分层主要与对光的利用有关C.40年间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发生了变化D.该弃耕农田在第1年只有草本植物,所以不存在垂直分层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40年间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趋于增加,A正确;第40年群落中植物的分层主要与对光的利用有关,这种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B正确;40年间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发生了变化,C正确;该弃耕农田在第1年只有草本植物,但是仍然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只是相对比较简单,D错误。
4.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下列生产实践中未利用生态位原理的是( )A.不同农作物间作B.四大家鱼混合放养C.适时捕捞D.稻田养鱼解析:生态位的分化是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基础,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不同农作物间作,充分利用了光和空间;四大家鱼分别位于不同的水层,混合放养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稻田养鱼可充分利用环境资源;适时捕捞则是种群数量增长原理的具体应用,不符合生态位原理。
知识点三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教材梳理1.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_____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_______,因此不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查,常用_____________法进行采集、调查。2.常用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3.如图A是_________,利用了土壤小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特点,图B是_________,适用于体型较_____的土壤动物的采集。
4.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其目的是对小动物进行_____________。
核心探讨土壤小动物的采集和统计1.诱虫器的选择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根据这个习性,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诱虫器呢?
提示:选择A项的诱虫器。
2.采集小动物(1)用诱虫器采集(如图)
①土壤和花盆壁之间为什么要留一定的空隙?②酒精起什么作用?提示:①为了使空气流通。②杀死和保存小动物。
(2)简易采集法①将取到的土壤样品放在瓷盆内(要注意防止小动物逃走),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将其取出来。
②体型较小的小动物可用吸虫器采集。下列为两种吸虫器。请思考:如果将采集的小动物作为标本长时间保存应选择哪种?如果将采集的小动物用于实验室培养应选择哪种?
提示:如果将采集的小动物作为标本长时间保存应选择吸虫器A;如果将采集的小动物用于实验室培养应选择吸虫器B。
3.统计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前者一般适用于什么样的群落?提示:记名计算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核心归纳探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取样时应注意随机取样,避免造成结果偏差较大。(2)小动物类群因取样地段不同,可能差异较大。从不同的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开统计,并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3)在装样品的塑料袋上要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4)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杀死并保存标本,若要保存活体,通常用带有湿棉花的试管收集。
(5)体型较大的小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直接取出来,体型较小的小动物则需用吸虫器采集。(6)多组进行统计比较。(7)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8)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知识贴士易误易混:四种研究方法易混淆(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以用“取样器取样法”。(2)调查某种植物或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3)调查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4)探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可用“抽样检测法”。
典题应用5.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时,常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调查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不存在群落的空间结构C.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D.利用小动物的趋光、趋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解析:常用取样器取样法对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调查,统计方法是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A项错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生活在不同的空间,也存在群落的空间结构,B项错误;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入试管中,C项正确;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和趋湿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项错误。
6.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调查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B.调查森林植被的物种丰富度可用样方法,需对各个样方取平均值C.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鼠妇时,应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物种丰富度D.对于土壤小动物而言,用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某个种群的密度
解析:蚯蚓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适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项错误;用样方法调查森林中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需对各个样方取平均值,调查丰富度取最大值,B项错误;物种丰富度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鼠妇只是土壤小动物的一个种群,C项错误;对于土壤小动物而言,用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某个种群的密度,D项正确。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课文配套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节群落的结构,课前·新知导学,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不同群落,丰富度,物种数目,固定不变,微思考,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3节 群落的演替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3节 群落的演替图文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3节群落的演替,被彻底消灭,草本植物,冰川泥,原有植被,土壤条件,火灾过后,过量砍伐,形成新群落,外界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生物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第2节 群落的主要类型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点群落主要类型,外貌和物种组成,半干旱,挖洞或快速奔跑,湿润或较湿润,树栖和攀缘,非生物环境,种间关系,有机整体,不尽相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