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1.(3分)如图所示,测量玻璃球的直径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B.
C.D.
2.(3分)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面关于三者发出声音的特性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三种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音调相同
B.三种不同乐器发出声波的响度、音调和音色都不相同
C.三种波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D.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3.(3分)同样条件下,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比不下雪时更安静一些( )
A.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B.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4.(3分)我市创建文明城市,采取以下的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 )
A.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B.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C.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
D.环卫工人用砂纸清理小广告
5.(3分)如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
A.晶体的凝固过程B.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C.晶体的熔化过程D.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6.(3分)如图所示,大容器A装酒精,小容器B装有水,继续加热,容器B内的水( )
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不能达到沸点,但能沸腾
D.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
7.(3分)疫情防控期间出入公共场所要戴好口罩。如果戴眼镜的同学佩戴口罩的方法不当,镜片上很容易起“雾”,这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镜片时发生了( )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8.(3分)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如图甲,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如图乙,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如图丙,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如图丁,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9.(3分)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蒸笼旁的“白气”B. 蜡烛流出“烛泪”
C.树上的“雾凇”D.草叶上的露珠
10.(3分)为了克服小明大吵大闹的坏习惯,爸爸在家里专门贴了一张宣传画“嗓门不是用来嚷嚷的”,是要提醒他时刻注意要轻声细语。在公共场所“轻声细语”是一种文明修养、行为美德(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11.(3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D.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12.(3分)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13.(3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4.(6分)下列是广安市现代实验中学初中部某班级同学的部分活动图片,其中图甲是研究蒸发快慢与 有关系;图乙是研究蒸发快慢与 的关系;图丙是研究蒸发快慢与 关系。
15.(6分)如图甲所示,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一块冻肉,过一会儿看到其表面有一层“白霜” 现象;用湿手触摸片刻会感觉手指被“黏”住了,这是因为手上的水 的原因。如图乙所示,端上来的一盆海鲜,仙雾缭绕美轮美奂 (选填“吸热”或“放热”)的原因。
16.(8分)如图所示,甲、乙是不同的声音的波形图。由图象信息可知,响度较大的是 波形对应的声音,音调较高的是 波形对应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声音都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若这两种声音分别属于一对男女正常说话的声音,那么一般情况下 应该是女生声音的波形图。
17.(6分)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8.9℃。利用液化空气可提取氧气、氮气和氦气 和压缩体积;当温度逐渐升高,液态空气变成气态 ,首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6分)
18.(7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由A处静止下滑。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 cm,测得时间tAB=3s,同时该同学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为vAC=16cm/s,则小车通过下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vBC= m/s。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如果小车运动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4)在某次实验过程中,停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 s。
19.(9分)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势如奔涛”;物理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进行了关于“水沸腾”的实验探究;
(1)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2)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3)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温水,用温度计来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 ;
(4)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在沸腾时的温度变化,图乙是小明实验中不同时间观察到的水中气泡变化情况,表示水沸腾时现象是 图;(选填“1”或“2”)
(5)当水温升到88℃时,小明同学开始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如图丙所示是第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由表可知此地的大气压 (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6)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
A.a图线
B.b图线
C.c图线
D.d图线
(7)探究液化现象:两位同学将沸腾的水倒入烧瓶,继续探究液化现象,实验装置如图戊(C是温度计),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这是由于水蒸气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同时可以看到温度计示数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的现象。
四、计算题(20题8分;21题11分;共19分)
20.(8分)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当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内水银柱的长度是10cm,水银柱的长度是35cm。若此温度计插入某液体中,水银柱的长度是20cm。求:
(1)这支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2)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21.(11分)我国某部队在实弹训练演习中,模型飞机的飞行速度为400m/s,用大炮瞄准模型飞机,再经4.8s听到爆炸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从开炮到看到模型飞机爆炸,模型飞机飞行的距离;
(2)模型飞机爆炸时离炮口的距离;
(3)炮弹飞行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9分)
1.(3分)如图所示,测量玻璃球的直径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B.
C.D.
【分析】此题考查了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及刻度尺的使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若没有磨损,就应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另外,在测圆柱体的直径时,要确保所测长度即为直径方可。
【解答】解:A、刻度尺未从零刻度开始;故A错误;
B、刻度尺未从零刻度开始,且被测物体没有靠近刻度;故B错误;
C、此方法中的三角板和地面均与刻度尺垂直,这就确保了刻度尺所测长度等于玻璃球的直径;
D、图中三角板有可能会倾斜,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有时为达到测量目的,可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
2.(3分)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面关于三者发出声音的特性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三种不同乐器发出的波形总体上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音调相同
B.三种不同乐器发出声波的响度、音调和音色都不相同
C.三种波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D.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分析】(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发生体的结构、材料有关。
【解答】解:由图可知,音叉、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
三种乐器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
三种乐器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综上分析可知,ACD正确。
故选:B。
【点评】通过物体振动的波形图,判断物体振动频率、振幅,判断音调和响度,以及根据波形图判断音色,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识别能力。
3.(3分)同样条件下,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比不下雪时更安静一些( )
A.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B.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分析】吸引材料表面有大量的微孔,声波在吸音材料的微孔中发生多次反射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可以达到减弱噪声目的,所以
【解答】解:大雪蓬松且多孔,声波进入后在微孔中发生多次反射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因此对噪声有吸收作用,大雪过后。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防治噪声途径的理解与运用,能结合实际进行辨别是解答的关键。
4.(3分)我市创建文明城市,采取以下的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 )
A.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B.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C.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
D.环卫工人用砂纸清理小广告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即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结合选项中的描述可逐一做出判断。
【解答】解:A、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是为了避免“二手烟”的扩散现象,不是为了降低噪声;
B、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来调节气温,故C不合题意;
D、环卫工人用砂纸清理小广告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实际生活考查了减弱噪声的措施,难度不大,要注意其他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措施也应该多了解一些。
5.(3分)如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
A.晶体的凝固过程B.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C.晶体的熔化过程D.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分析】①熔化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上升的趋势,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熔化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②凝固图象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若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为晶体的凝固图象,否则为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解答】解: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的分析,若温度有上升的趋势,则为熔化图象;若温度有下降的趋势,则为凝固图象。若温度有一段时间不变,则为晶体,若温度不断变化,则为非晶体。
6.(3分)如图所示,大容器A装酒精,小容器B装有水,继续加热,容器B内的水( )
A.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不能达到沸点,但能沸腾
D.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
【分析】解决此题要结合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能继续从外界吸热;知道沸腾的特点是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且不断吸热。
【解答】解:在容器A底部加热使容器A内的酒精沸腾,酒精的沸点是78℃,根据液体沸腾的特点可知A容器内的酒精温度将不再变化,不能达到沸点,所以容器B内的水不能沸腾。
故选:A。
【点评】解决此题要结合沸腾的条件及沸腾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7.(3分)疫情防控期间出入公共场所要戴好口罩。如果戴眼镜的同学佩戴口罩的方法不当,镜片上很容易起“雾”,这是因为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镜片时发生了( )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分析】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解答】解:戴眼镜的同学戴上口罩后,呼出的高温水蒸气通过口罩上方的缝隙后。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液化现象,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8.(3分)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如图甲,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如图乙,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如图丙,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如图丁,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分析】通过分析物态变化来判断四个选项。
【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固态的小冰晶,故A错误;
BC、雾和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B错误;
D、物体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过程需要放热。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六种物态变化的辨析,有一定难度。
9.(3分)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蒸笼旁的“白气”B. 蜡烛流出“烛泪”
C.树上的“雾凇”D.草叶上的露珠
【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物态变化的定义(液化、凝华、熔化),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液态的过程;熔化是指固态吸收热量而变为液态的过程。
A.厨房蒸笼旁的“白气”,液化放热;
B.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熔化吸热;
C.树上的“雾凇”,凝华放热;
D.草叶上的露珠,液化放热。
故选B。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中液化、凝华、熔化现象,物态变化知识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好好掌握。
10.(3分)为了克服小明大吵大闹的坏习惯,爸爸在家里专门贴了一张宣传画“嗓门不是用来嚷嚷的”,是要提醒他时刻注意要轻声细语。在公共场所“轻声细语”是一种文明修养、行为美德( )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和特点,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解:在公共场所“轻声细语”是指说话时声音要小一些,它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故选:B。
【点评】本题需要学会学生如何利用物理知识,来解释成语中提到的现象,重点考查对响度特点的理解能力。
11.(3分)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
D.误差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
【分析】(1)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2)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在实际中经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
【解答】解:A、认真测量,但不能避免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B错误。
C、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
D、错误是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产生的,因此误差不可避免,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12.(3分)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是相对参照物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
【解答】解:(1)乙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说明乙车向北运动;
(2)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向南运动;二是向南运动,但速度比乙车慢。
故选:B。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抓住以地面、树木或建筑物为参照物判断出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逐个分析,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13.(3分)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
要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
用全程除以跑完全程的时间,即得到两人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从而进行比较。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故选项A和B都是错误的;
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所以小华跑得较快;
由图象可知,两人跑的全程都为40m,所以他们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都为5m/s。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时,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去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在相同条件下去进行比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4.(6分)下列是广安市现代实验中学初中部某班级同学的部分活动图片,其中图甲是研究蒸发快慢与 液体温度 有关系;图乙是研究蒸发快慢与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的关系;图丙是研究蒸发快慢与 液体表面积 关系。
【分析】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解答】解:图甲,刚洗过的锅上有水珠,水珠的温度升高,研究的是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图乙,将湿手帕晾在通风处,手帕上的水蒸发较快。
图丙,将篮球场上的积水扫开,积水很快变干了。
故答案为: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要素,结合图来进行分析,是解决此题的基本思路。
15.(6分)如图甲所示,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一块冻肉,过一会儿看到其表面有一层“白霜” 凝华 现象;用湿手触摸片刻会感觉手指被“黏”住了,这是因为手上的水 凝固 的原因。如图乙所示,端上来的一盆海鲜,仙雾缭绕美轮美奂 吸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的原因。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解答】解:(1)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一块冻肉,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冻肉凝华成小冰晶,这就是“白粉”,这是因为手上的水分遇冷凝固;
(2)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凝华;凝固。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16.(8分)如图所示,甲、乙是不同的声音的波形图。由图象信息可知,响度较大的是 乙 波形对应的声音,音调较高的是 乙 波形对应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声音都 不属于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若这两种声音分别属于一对男女正常说话的声音,那么一般情况下 乙 应该是女生声音的波形图。
【分析】(1)响度的影响因素是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音调的影响因素是频率;
(2)从物理学角度看,振动规则的声音属于乐音,振动不规则的声音属于噪声;
(3)女生说话一般情况下比男生说话音调高。
【解答】解:乙波形振幅较大,因此响度较大的是乙波形对应的声音,因此音调较高的是乙波形对应的声音,这两种声音都振动规则;若这两种声音分别属于一对男女正常说话的声音,乙应该是女生声音的波形图。
故答案为:乙;乙;不属于;乙。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特性、噪声的概念,属基础题目。
17.(6分)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8.9℃。利用液化空气可提取氧气、氮气和氦气 降低温度 和压缩体积;当温度逐渐升高,液态空气变成气态 汽化 ,首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氦气 。
【分析】(1)液化有两种方法: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
(2)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液态空气汽化,是沸点低的物体先汽化。
【解答】解:使空气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当温度逐渐升高,液态空气变成气态,沸点低的液体先达到沸点,氦气的沸点低,所以首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氦气。
故答案为:降低温度;汽化。
【点评】本题考查物态变化,以及液化的方式,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6分)
18.(7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由A处静止下滑。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v= ;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减慢小车从斜面下滑的速度,方便时间的测量,减小误差 。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 40.0 cm,测得时间tAB=3s,同时该同学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为vAC=16cm/s,则小车通过下半程BC段的平均速度vBC= 0.2 m/s。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 偏小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如果小车运动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vAC偏 大 (选填“大”或“小”)。
(4)在某次实验过程中,停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读数为 337.5 s。
【分析】(1)测量实验的实验原理为该物理量的计算公式;实验中需要保持斜面坡度较小,方便时间的测量;
(2)小车运动的路程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先计算小车全程的运动时间,可知小车BC段所用时间,再根据速度计算公式,可知BC段平均速度;
(3)小车经过B点才停止计时,导致所测时间偏大,使平均速度计算结果偏小;如果小车运动后才开始计时,导致所测时间偏小,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vAC偏大;
(4)停表分针盘,1大格是1min,1大格有分为2小格,一小格是0.5min,外部大圈是秒针盘,一圈30s,且分度值为0.1s。
【解答】解:(1)测量实验的实验原理为该物理量的计算公式,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
实验中需要保持斜面坡度较小,减慢小车从斜面下滑的速度,减小误差;
(2)AB段的路程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因此AB段路程为40.0cm;
AC段的路程为:s=80.0cm,由于AC段平均速度为vAC=16cm/s,根据t=,
由于小车在AB段运动时间为3s,所以小车在BC段运动时间为2s,
由于BC段路程为:40.0cm,根据v=;
(3)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所测时间偏大,AB段路程不变;如果小车运动后才开始计时,会使测得的平均速度vAC偏大;
(4)停表小圈内,指针在3min和6min之间,表示5min30s后,所以该读数为2min37.5s。
故答案为:(1)v=;减慢小车从斜面下滑的速度,减小误差;0.2;大;(4)337.5。
【点评】这道题考查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属于中档难度题。
19.(9分)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势如奔涛”;物理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进行了关于“水沸腾”的实验探究;
(1)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水银 的温度计;
(2)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3)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温水,用温度计来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 与液面相平 ;
(4)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在沸腾时的温度变化,图乙是小明实验中不同时间观察到的水中气泡变化情况,表示水沸腾时现象是 1 图;(选填“1”或“2”)
(5)当水温升到88℃时,小明同学开始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如图丙所示是第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96 ℃;由表可知此地的大气压 低于 (选填“低于”、“高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6)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丁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C 。
A.a图线
B.b图线
C.c图线
D.d图线
(7)探究液化现象:两位同学将沸腾的水倒入烧瓶,继续探究液化现象,实验装置如图戊(C是温度计),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这是由于水蒸气发生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同时可以看到温度计示数 升高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的现象。
【分析】(1)测温物质的沸点应高于100℃,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水银。
(2)实验时要用酒精的外焰加热,故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读数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不能俯视或仰视。
(4)沸腾前,气泡中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冷液化成水,所以气泡变小;沸腾时,水中的水蒸气不断汽化进入气泡,所以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
(5)实验中,图丙所示,温度计分度值为1℃,此时水的温度是96℃。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99℃,由于水的沸点随大气压的降低而减小,所以此地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6)本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沸点不变,需要更多的加热时间,水才能沸腾,
(7)水蒸气在试管A中遇冷,由气态水蒸气液化成液态的水,水蒸气液化成液态的水需要放出热量,所以容器B内的冷水吸收热量,所以容器B内水的温度升高,故温度计示数升高。
【解答】解:(1)由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由表格可知。
(2)实验时要用酒精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没于水中且不能碰到烧杯底,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为减小读数时的误差,用温度计来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不能俯视或仰视。
(4)]沸腾前,气泡中的水蒸气上升时,所以气泡变小,水中的水蒸气不断汽化进入气泡;所以实验中。
(5)实验中,第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96℃。
由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水的沸点为99℃,所以此地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6)本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则水的沸点不变,水才能沸腾,c图线符合题意,ABD错误。
故选:C。
(7)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水蒸气在试管A中遇冷。
由于水蒸气液化成液态的水需要放出热量,所以容器B内的冷水吸收热量,故温度计示数升高。
故答案为:(1)水银; (2)自下而上; ;(4)8; ,低于 )C; ,升高;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相关知识点。
四、计算题(20题8分;21题11分;共19分)
20.(8分)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当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内水银柱的长度是10cm,水银柱的长度是35cm。若此温度计插入某液体中,水银柱的长度是20cm。求:
(1)这支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2)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分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此温度计上用20厘米(35厘米﹣10厘米)表示,即1厘米表示4℃,再根据温度计在液体中的实际长度10厘米(20厘米﹣10厘米)得出液体的温度。
【解答】解:(1)水银柱10cm时温度为0℃,35cm时温度为100℃=4℃/cm;
(2)在液体中水银柱的长度为20cm﹣10cm=10cm,
所以液体的温度t=10cm×6℃/cm=40℃。
答:(1)这支温度计的分度值是4℃/cm;
(2)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40℃。
【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的计算,标准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沸水的温度应当记准确。
21.(11分)我国某部队在实弹训练演习中,模型飞机的飞行速度为400m/s,用大炮瞄准模型飞机,再经4.8s听到爆炸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从开炮到看到模型飞机爆炸,模型飞机飞行的距离;
(2)模型飞机爆炸时离炮口的距离;
(3)炮弹飞行的平均速度。
【分析】(1)用大炮瞄准飞机,开炮后经1.5s看到飞机爆炸,1.5s是从开炮到飞机爆炸飞机飞行时间,也是炮弹飞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从开炮到飞机爆炸飞机飞行的距离;
(2)再经4.8s听到爆炸声,4.8s是声音传播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飞机爆炸时到炮口的距离;
(3)用飞机爆炸时到炮口的距离除以炮弹飞行时间可得炮弹飞行的速度。
【解答】解:(1)由 可得从开炮到看到飞机爆炸飞机=v飞机t=400m/s×1.5s=600m;
(2)飞机爆炸时到炮口的距离:s=v声t声=340m/s×7.8s=1632m;
(3)炮弹飞行的平均速度:。
答:(1)从开炮到模型飞机爆炸,模型飞机飞行的距离为600m;
(2)模型飞机爆炸时离炮口的距离为1632m;
(3)炮弹飞行的平均速度为1088m/s。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运用,解题关键是知道飞机的飞行时间也是炮弹的飞行时间。
测量温度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88
90
92
94
98
99
99
99
99
99
测量温度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88
90
92
94
98
99
99
99
99
99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双项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