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课文原句填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
    1.本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上交。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智学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苏轼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近期,学校将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学习活动,让我们读经典,悟人生,在阅读中涵养心灵,润泽生命。
    一、读书交流(30分)
    下面是小文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的文稿,请根据1~2题,完善文稿。(4分)
    读书,丰盈了我的生命 A 我读到冬天的济南是一块kōnglíng的蓝水晶,史铁生笔下lànmàn的菊花洋溢着浓浓亲情,加拿大医生白求恩是一个chúncuì的人······读书,让我们寻觅到温暖的阳光地带,采撷到五彩缤纷的花朵,领略到生命的高尚伟岸。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A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1分)
    3.文学社准备设立一块文化名人展示墙,请指出下面有错误的一项(3分)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叙事散文,表达对未来的希望,流露出积极进取的精神。
    B.莫怀戚的《散步》叙写一家人散步的生活小事,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C.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借助荷叶、红莲等物象寄托情感,赞颂伟大的母爱。
    D.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中,莎莉文老师对“我”启迪世间真理、给“我”深切关爱,展示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
    4.江海中学拟开展“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参与。(11分)
    (1)学校文学社准备邀请周老师担任读书交流评委。下面是小文拟写的邀请函,其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莅临 B.赐教 C.拙见 D.赏光
    (2)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再设计一个栏目。(2分)
    栏目一:诗词朗诵会 栏目二:名人故事会 栏目三:
    (3)名著阅读分享。(6分)
    《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从少年到中年的成长轨迹,其中不乏陪伴前行的导师、同伴等,根据以下名著阅读任务单,完成表格。
    5.用课文原句填空。(12分)
    日月经天,风雨四季。随王湾宿北固山,体会“(1) ,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的开阔;随曹操登碣石山,领略“(2) ,洪波涌起”(《观沧海》)的磅礴;随马致远体悟“(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的孤独寂寞。“峨嵋山月半轮秋,(4) ”(《峨嵋山月歌》)是山月对李白心灵的抚照。“(5) , ”(《<论语>十二章》)是孔子对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阐述;“(6) , ”(《诫子书》)是诸葛亮教诲儿子人生当志存高远。
    二、文化探寻(2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6分)
    【甲】夜上受降城闻笛 【乙】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益 唐·李白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此夜曲中闻折柳①,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①折柳:即《折杨柳》笛曲,内容多写离别情绪。
    6.《夜上受降城闻笛》第一、二句中 、 景物,创设出一种宁静苍茫的意境。(2分)
    7.两首诗歌中都借助于 表达了 的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②?”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③?” 乃往,身自罢之④。魏于是乎始强。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②焉之:去哪里。③岂可不一会期哉:难道可以不遵守约定吗?④身自罢之:亲自宣布停止这次宴席。
    8.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停一处)(2分)
    (1)元方时年七岁
    (2)吾与虞人期猎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太丘舍去 ( )
    (2)相委而去 ( )
    (3)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 )
    (4)乃往 ( )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是日,饮酒乐,天雨。

    11.甲乙两文都告诉了我们为人一定要讲诚信的道理,但选材角度却完全不同,请结合内容试做分析。(4分)

    三、涵养心灵(30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开展“读懂父亲”话题讨论活动。(16分)
    父亲的课堂
    ①十年后,我还记得中考结束那年,父亲回家探亲时,进家门第三天,就嫌弃我的惫懒、柔弱、优柔寡断与吃饭慢,决定带我去骑行川藏线。
    ②身为军人,父亲说干就干,立刻买了一辆新的山地车、折叠式帐篷、迷你压力锅,还有冲锋衣之类的,马上带我进行适应性训练,每天骑行50公里。
    ③当时,我很不乐意父亲这般不容分说地干预我的生活,中考好不容易结束了,不是应该躺在沙发上紧握游戏手柄吗?我好几天幻想着自己在父亲面前爆发并摔门而去,然而,不知为什么,一到父亲那张黑红的国字脸面前,我就像新兵见到连长,满腹的委屈与愤懑都咽了回去。
    ④母亲看着不忍,在厨房里小声争辩,说我还没有完全发育好,我身体瘦高,穿着冲锋衣顶风上坡时,像一只翼装大鸟,“你就不担心他路上生病吗?”
    ⑤父亲淡淡地说:“我唯一的儿子,我有数。听着,我不想他长大后经不起磋磨。”
    ⑥母亲不声响了,只是给父亲的行囊中硬塞了十几条巧克力和6支防晒霜。
    ⑦十年以后,在那场砥砺风雨和暴晒的骑行中,父子间起过什么争执,我已经忘了。我记得的,是父亲满是老茧的大手,一手死死地摁住我的脑瓜,一手帮我涂防晒霜的场景;是父亲把方便面底下卧着的茶叶蛋,硬塞到我碗里的场景;是高原上的冰雹雨降临时,父亲不容分说把唯一的不锈钢脸盆顶在我头上的场景;是父亲站在高坡上,朝坡下倒卧不起的我怒目而视的场景······是的,我是怎么撑下来的,这318国道上炼狱般的25天?可能,支撑我的,是父亲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些许轻蔑与失望吧,父亲跟沿途的修车铺老板、小饭馆伙计、小旅馆老板表达了同一个意思:“这小子,没个男子汉的气概,老刘家的精神气,到他这一辈,恐怕要断。我这一趟拉他出来,就是想练一练他的精神气。”
    ⑧我一直不服父亲给我贴的标签:我怎么就没男子汉的气概了?老刘家的精神气,为什么由你说了算,而不是由我说了算?等着吧,总有一天,我的筋骨会结实,我的目光会锐利,我会修山地车,会在强风中搭帐篷,会看北斗七星寻找方向,会在旷野上点燃篝火,我将会比你更耐压、更有眼光。我等着,等你老了,看你会不会像今天这样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⑨为此,我在骑行的后半段路上目光如炬,沉默是金,连父亲给我挑破脚上的水泡,并给膝头敷上膏药时,我都咬着牙一声不吭,我看到,父亲脸上深不见底的威严裂开了口子,一丝战栗掠过他的腮帮肌肉。就在我心里怒吼“不要你心疼”时,那条口子已经合拢。父亲掉头而去,丝毫不带感情地说:“熄灯睡觉,明天6点半开始骑行,要躲过下午3点以后的雷暴。”
    ⑩我最终和我沧桑满面的自行车,一同见到了布达拉宫。仰望那耸立在高天薄云之下的神圣殿堂,一尘不染的白色楼宇中簇拥着肃穆的深红楼宇,只一瞬间,我的眼泪就流了一脸。
    ⑪十年后,我成为一名博士生,在大学的高分子实验室里,师兄弟们一边做着对比实验,一边聊起“父亲的课堂”。我发现,大部分都市男生都在成长的某一刻,受到父亲毫不留情的敲打。
    ⑫可能,相比母亲那种柔软包容的管教方式,父亲的教育都是有点硌人的,可到男生成年后,回过头来看,这种严厉的课堂,却是为我结结实实补了一次钙,让我从精神上到身体上,都强健了起来。
    (选自2022年第8期《青年文摘》,有改动)
    12.根据文章内容,完成“阅读卡片”。(7分)
    13.这次骑行经历让“我”读懂了父亲,请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4分)


    14.有同学认为,父亲这种“敲打”式的“课堂”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不利于孩子成长。结合文章和自己的经历,说说你的看法。(5分)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8题。(14分)
    让生命走向蓬勃
    ①楼下有个角落,多少年来无人打理,总是稀稀拉拉长些杂草。一天,儿子吃完西瓜后。将一把西瓜籽撒到那里,嚷着说要种个西瓜。我笑道:这么荒僻的角落,还想种西瓜,想得美呢!然而。事实却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②几周后,在这个角落里。竟长出了四株西瓜藤。最粗壮的那一株幼苗,盘绕着绒绒的卷须,这里试试,那里试试,吐出一片又一片厚实带毛的绿叶子。没几天,葱绿的西瓜藤似蛇一般攀爬。沿着围墙一角,不断延展,扩大着自己的地盘。
    ③一株小小的植物,竟然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你看,它是那么安静从容,毫不张扬,却一直在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执拗地做好一件事:在贫瘠的泥土里,聚精会神,拼尽全力地生长发芽,舒展枝叶,绽放花朵,凝结果实。瓜熟蒂落之后,待种子萌动,又将在下一轮的生长过程中重启战斗,继续拼搏,以期瓜能绵绵,与天长久,想到这些,心里就有朴素的感动生了出来:越是处在某种原始的生命状态,越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④那些来自山海村野的人,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为什么依然拥有那么多真实的欢乐,依然那么富于生命力?或许,是因为他们没有从自然的母体中剥离开来,是大自然赋予了他们粗砺而浑朴的生命力。
    ⑤反观今天的部分年轻人,身逢中国经济腾飞的盛世,身为独生子女备受宠爱,他们被一群无怨无悔的亲人源源不断地、无微不至地照料着。作为巨大的消费终端、食物链的最高端,他们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各种便利,被快递、外卖、家政、电子支付围绕着。然而,这些年轻人却陷入了低迷的人生状态。
    ⑥种种外部因素的加持,反而使他们失去了直接从大自然母体获得生活能力的机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这部分年轻人难以承受生命之重,于是他们不再向外拓展、探索,而是向内收缩、敛藏。他们躲进自己的小世界,过早陷入激情消退、精神老化的生命状态。对他们来说,奋斗变得虚无,理想变得矫情,情怀变得可笑。他们活在生活的表层,享受物质,与世无争,只想躺平。
    ⑦旺盛的生命力,一定存在于不断拓展成长空间的过程之中。要知道,人的成长没有天花板。成长,本就是一个不断设置新目标,拓宽生命广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寻求新挑战、提升生命高度的过程。拓展成长的空间,势必会遇到艰难崎岖,一定会遭受阻挠压抑。越是深切地陷入被阻挠、被压抑的痛苦,越有可能深切地表达自己,激发无比强盛的抗争意志。抗争必然带来突破和超越,每一次突破和超越,都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不断突破和超越的生命,将会在不断的惊喜中变得越来越强大,生命力也愈加旺盛。这样的人会自己舔舐伤口,或者根本不在乎什么伤口。他自然会专注于自己该做的事情。让生命照进光亮!
    ⑧野地里的无数生命,都是像这样受着自身生命力的驱使而欢快腾跃,那么,为什么不,让蓬勃的生命力贯穿我们所经历的时光?看着眼前枝叶葳蕤的西瓜藤,我这样想。
    15.说说第①段中画线句的作用。(4分)


    16.第③段“越是处在某种原始的生命状态,越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原始的生命状态”指的是什么?(2分)


    17.好的文字需要品读。下面句子中哪些词语需要重读?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说明重读的
    理由。(4分)
    一株小小的植物,竟然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18.一个人怎样才能让蓬勃的生命力贯穿我们所经历的时光?请结合文章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四、抒写生活(70分,其中含书写10分)
    19.请以“这个秋天,最美妙的音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分)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写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姓名;③不少于600字。
    20.本试卷设书写项10分,由阅卷组安排专人根据全卷书写质量和卷面整洁程度酌情给分。
    2023—2024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卷
    参 考 答 案
    1.(3 分)空灵;烂漫;纯粹。
    2.(1 分)。或!
    3.(3 分) A
    4.(共 11 分)
    (3 分)(1)C
    (2 分)(2)名言展示会
    (共 6 分)(3) ① 送鲁迅《山海经》或给鲁迅吃福橘等;
    ②精神上的抚慰、治学态度的传承、懈怠之时的督促;
    ③倔强坦率、正直爱国。(意对即可)
    5.(共 12 分)①潮平两岸阔; ②秋风萧瑟; ③枯藤老树昏鸦; ④影入平羌江水流;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空 1 分,错别字不给分)
    6.(2 分)(1)(似雪的)沙,(如霜的)月。
    7.(4 分)笛声,思乡。
    8.(2 分)(1)元 方/ 时 年 七 岁 (2)吾 与 虞 人 /期 猎
    9.(4 分)离开;舍弃;约定;于是。
    10.(4 分)
    (1)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
    (2)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高兴,天下起雨来。
    11.(4 分)甲文写了友人“无信”“无礼”的例子,从反面告诉我们道理;
    乙文写了魏文侯下 雨天坚持赴约的例子,从正面告诉我们要守信的道理。(意对即可)
    12.(共 7 分) (2 分)(1)父亲嫌弃“我”的惫懒、柔弱、优柔寡断与吃饭慢。
    (2 分)(2)不乐意,满腹的委屈与愤懑。
    (2 分)(3)父亲看到“我”受伤而心疼的神情。(意对即可)
    13.(4 分)运用排比的修辞,运用动作和神态等描写方法,如“涂”“硬塞”“顶在”等动词, 及“默默而视”的神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我”的保护与关爱,表达了“我”对父 亲的感激之情。(手法只要答到一点即可)
    14.(5 分)我认为父亲这种“敲打”式的“课堂”可以激发孩子的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文中的“我”虽然当时难以接受,但是随着“教育”的推进,“我”的 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被激发出来,终于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可见这种“课堂”让“我” 从身体上到精神上,都强健了起来。生活中,当“我”学习懈怠的时候,父亲经常会严厉批 评,甚至惩罚“我”,但是,这却提升了“我”抗挫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 母亲春风化雨的关爱,也需要父亲这种严厉的教育。(意对即可)
    15.(4 分)欲扬先抑,描写了角落的荒凉及“我”对种西瓜的不以为然的态度,为后文突出 西瓜藤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我”的赞美之情做铺垫,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对即可)
    16.(2 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努力生存的状态(意对即可)
    17.(4 分)重读“小小”“竟然”“如此旺盛”(写出其中两个给 1 分)。示例:“竟然”表示出 乎意料的意思,表明西瓜藤的生命力带给“我”的震撼之大,突出了西瓜藤顽强的生命力, 表达了“我”对西瓜藤的赞美之情。(意对即可)
    18.(4 分)(1)不断拓展成长空间;(2) 激发抗争的意志;(3)实现突破和超越。文中的西瓜 藤正是将自己置身在艰苦的环境中,拓宽了自己成长的空间,在生长的过程中进而激发了自 己的抗争意志,最终实现突破,蓬勃生长。结合生活实际略。(意对即可)
    19.(60 分)作文(略)
    20.(10 分)书写(略
    七年级作文评分要求
    作文题目:这个秋天,最美妙的音符
    一、审题要点: “这个秋天,最美妙的音符”作文题目中有三个关键词。
    一是“这个秋天”。明确了事情发生的时间,这就要求所写的“音符”发生的事情 应该是在秋天,“音符”最好能具备秋天的某些特点。
    二是“最美妙”。“最”字限制了行文凸显的只能是一种音符,正因为这“音符” 最美妙,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才值得用语言表达出来。一定要力图体现这个音符“最美妙”的特点。可以运用铺垫、欲扬先抑、对比等手法,可以写“最美妙的音符”带给我 的感受、影响等。把“最美妙”体现出来,中心自然就明了了。
    三是“音符”。“音符”可能来自社会的人:可以是父亲的教导、母亲的摇篮曲, 可以是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规箴之语…… “音符”还可能来自大自然的景:可以是山 泉的叮咚、雨的嘀嗒,可以是蜜蜂的嗡嗡、树叶的沙沙……“音符”还可能是抽象的, 如生命拔节——成长的顽强之音,强国有我——青年的奋进之音…… “音符”是文章的核心,“音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立意,决定了文章的高 度,鼓励从细微处着手,选择生活中的确存在的而又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音符”,用生 动的富有诗意的语言,写出声音的美妙,更揭示出声音不一般的意义,让“最美妙”有 内涵,有依托。
    二、评分建议:
    1.点明“秋天”时间,通过具体的事情写出某种“音符”,内容较为具体,有明显 的中心。语言基本通顺,结构较完整,条理较清楚,书写清晰,少量涂改,切入分 46 左右。
    2.简略写出“秋天”的环境,“音符”选材贴近生活,叙事完整,能点出“音符” 的美妙之处。语句顺畅,能少量使用修辞等手法及描写方法,结尾能适当抒情或议论点 题,结构完整,条理清晰,书写整洁规范,基本不涂改,48-53 分。
    3.形象写出“秋天” 特有的某种“声音”特点,“音符”选材脱俗新颖,与“秋 天”的声音相契合,并写出“音符”的内涵及对“我”的深远影响。 语言流畅生动, 描写细腻,行文中议论抒情精当,结构精巧、严谨,书写美观,54-60 分。
    4.点明“秋天”时间, 没有具体的事情,“音符”为写声音而写声音,不能体现 明显的中心 。语言不够通顺,结构基本完整,涂改较多,36-43 分 。
    5.明显偏题,不点明“秋天”,行文中没有“音符”,胡编乱造,不知所云,甚至 抄袭前面阅读短文。词不达意,结构不完整,书写潦草凌乱,难以辨认,字数不足,35 分以下。
    三、特例作文评判建议:
    1.文章中没有议论、抒情,没有点处“最美妙”的深刻内涵,不超过 47 分。
    2.字数不足的作文,如果主体部分已经写出且达到 450 字以上,只扣少字分数(即 每少 50 字扣 2 分),其余根据作文质量适当给分;如果主体部分已经写出且达到 450 字以上,但是没有结尾,得分不超过 42 分;字数在 300~450 分之间的,得分不超过 30 分;字数在 200~300 字的,得分不超过 20 分;字数在 200 字以下的,得分不超 过 10 分。
    3.完全或部分抄录试卷前面的语言材料的,有明显抄袭嫌疑的交阅卷组长处理,经 核查确认后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给分。 4.明显偏题的,得分不得超过 40邀请函
    尊敬的周老师:
    为激发同学们阅读的兴趣,文学社将于11月8日13:00在学校报告厅举办读
    书分享会。诚挚邀请您莅临指导,望不吝赐教,并对同学们的表现提出您的拙见。
    如能赏光,不胜感激。
    “雏鹰”文学社
    2023年11月2日
    地点
    人物
    相关情节
    平凡风采
    成长影响
    百草园
    长妈妈

    勤劳朴实
    真诚善良
    激发对文学的热爱,加深对底层人民的认识。
    仙台
    藤野
    先生
    添改讲义
    修正解剖图
    处理匿名信事件
    热情诚恳
    治学严谨
    无民族偏见

    绍兴
    范爱农
    酒楼叙旧
    报馆案风波

    认识到旧社会的黑暗不公,更加坚定追求真理的决心。
    《父亲的课堂》阅读卡片
    教师:父亲
    学生:我
    授课原因:(1)
    (2分)
    授课内容:骑行川藏线
    授课波折:
    波折一:父亲带“我”进行适应性训练,“我”感到(2)
    。(2分)
    波折二:骑行路上,父亲流露出对“我”的轻蔑与失望,“我”感到不服。
    阅读质疑:
    第⑨小节画线句中两处写到“口子”,有什么含义?(3分)
    (3)

    相关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校际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校际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课文原句填空,语文实践活动,用斜线,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收集手抄报素材,品读文学经典,请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