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广西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课件(23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集体备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堂训练,课外·一起成长,作者名片,背景链接,文学常识,夯实字词,通假字,知识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写下无数优美的诗篇讴歌美丽的爱情。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冷漠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遭到了无情的摧残,从而造成了一幕幕爱情悲剧。
《孔雀东南飞》的作者姓名已经无从查考。在现存书籍中,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目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来宋朝郭茂倩辑《乐府诗集》、元朝左克明辑《古乐府》、明朝冯惟讷辑《古诗纪》,以及其他由明清人编纂的许多古代诗集里,也多予以收录。《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明朝王世贞《艺苑卮言》称它为“长诗之圣”,清朝沈德潜也说它是“古今第一首长诗”。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相对完备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规定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戒律。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刘兰芝与焦仲卿拒嫁拒婚,二人双双殉情。当时的人为此事感伤,作了此诗。
乐 府 乐府原为汉武帝刘彻设置的一个官署,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后来,人们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称“乐府”或“乐府诗”,它代表着西汉诗歌的最高成就,成为一种新诗体。其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强。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乐府诗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虽未合乐而袭用古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乐府双璧”指的是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
1.阅读诗歌前面的小序,梳理重点文言词句。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 指夫家休弃妻子 。② 吊死 。③ 句末语气助词 。)
2.阅读诗歌第1~2段,梳理重点文言词句。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 休息 。② (把织成的布匹从织机上)截下来 。③ 仍旧 。④ 用 。⑤ 告诉、禀告 。⑥ 公公和婆婆,这里是偏义复词,单指婆婆 。⑦ 趁早 。⑧ 代兰芝 。)
3.阅读诗歌第3~8段,梳理重点文言词句。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 禀告 。② 不端正 。③ 谁能料到 。④ 招致,招来 。)
(① 愚拙 。② 怒 。③ 自作主张 。④ 她的名字。自,代词,相当于“其” 。⑤古诗中常用“秦”作为美女的姓,常用“罗敷”作为美女的名。⑥ 可爱 。⑦ 体态 。⑧ 千万,表示警戒 。)
(① 开口讲话 。② 这里指妻子 。③ 因悲伤过度而气塞不能发声 。④ 本来 。⑤ 古代表示亲热的称呼。这里是丈夫对妻子的爱称 。⑥ 只 。⑦ 赴府,指到庐江太守府里去办事。报,同“赴”。⑧ 迎接你回家 。⑨ 低心下气,意思是受委屈 。)
(① 再 。② 凌乱 。③ 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 。④ 辞别 。⑤ 行动 。⑥ 劳作和休息,这里是偏义复词,单指劳作 。⑦ 孤单的样子 。⑧ 缠绕、牵缠 。⑨ 以为 。⑩ 侍奉婆婆 。
4.阅读诗歌第9~12段,梳理重点文言词句。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 整妆,梳妆打扮 。② 遍、次 。③ 穿 。④ 洁白精致的绢 。⑤ 戴 。⑥ 耳坠 。⑦ 细巧的样子。这里形容步履轻盈 。)
(① 从小,自小 。② 乡村,乡间 。③ 教养 。④ 更加 。⑤ 金钱和丝织品,指聘礼 。)
(① 退下 。② 扶持,扶养 。)
(① 情意深挚 。② 收留 。③ 同“韧”,坚韧 。④ 性情 。⑤ 预料、想到将来 。)
5.阅读诗歌第13~21段,梳理重点文言词句。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 脸面 。② 拍手。这里表示惊异 。③ 料想 。④ 过失,过错 。⑤ 悲痛。摧,伤心、断肠 。)
(① 美好文静的样子 。② 擅长辞令。便,言辞敏捷 。③ 美好 。)
(① 嘱咐 。② 不宜,不好 。③ 回绝 。④ 派来的使者,指媒人 。⑤ 指再嫁的事 。)
(① 出嫁 。② 不能胜任,意思是做不了 。③ 匹配 。④ 希望 。⑤ 接着、不久 。⑥ 郡丞,辅助太守的官。⑦ 即官宦,做官的人 。⑧ 娇美文雅 。⑨ 太守的下属 。⑩ 指结为婚姻 。)
(① 坏运气 。② 好运气 。③ 其后、将来 。)
(① 顺从、依照 。② 相约 。③ 他,指府吏 。④ 当即,立即 。⑤ 应许 。)
(① 应答的声音 。② 如此如此 。③ 府衙 。④ 缘分 。⑤ 适合 。⑥ 良辰吉日 。⑦ 互相传告 。⑧ 收拾 。⑨ 接连不断 。⑩ 轻轻飘动的样子 。
6.阅读诗歌第22~31段,梳理重点文言词句。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 刚才 。② 迎娶 。③ 成功 。)
(① 昏暗的样子 。② 日暮 。)
(① 摧折心肝,指伤心。藏,同“脏”,脏腑 。② 轻步行走。③ 迎接 。④ 失意的样子 。⑤ 这里指前夫 。⑥ 料想不到 。⑦ 了解,知悉 。⑧ 父亲和母亲,这里是偏义复词,单指母亲 。⑨ 连词,一起 。⑩ 哥哥和弟弟,这里是偏义复词,单指兄长 。)
(① 终,直到 。② 早晚之间,指时间短 。)
(① 抱恨不已 。② 保全 。)
(① 日暮。这里比喻生命的终结 。② 使得母亲今后很孤单 。③ 这里指身体 。④ 意思是身子骨硬朗 。)
(① 何薄之有 。② 外城 。③ 回音,回信 。)
(① 打算 。② 如此 。③ 决定 。④ 被 。)
(① 嘶叫 。② 用青布搭成的篷帐,举行婚礼的地方 。③ 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
7.阅读诗歌第32段,梳理重点文言词句。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 交错相通 。② 停步 。③ 游移不定,心神不宁 。④ 告诉,告知 。)
( 原意为“公公和婆婆”,这里“公”字无义,单指婆婆 )
( 原意为“劳作和休息”,这里“息”字无义,单指劳作 )
( 原意为“父亲和母亲”,这里“父”字无义,单指母亲 )
( 原意为“哥哥和弟弟”,这里“弟”字无义,单指兄长 )
古义: 一起生活。 今义: 在一起工作。
古义: 老人家,这里指婆婆。 今义: 成人,区别于小孩。
古义: 自作主张。 今义: 不受拘束和限制。
古义: 愚拙。 今义: ①数量少;②(人或事物)不重要。
古义: 教养。 今义: 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古义: 可爱。 今义: 值得怜悯。
古义: 迎接。 今义: 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古义: 处理、处置。 今义: 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古义: 派来的使者,指媒人。 今义: 寄来或送来的信。
古义: 活着的人。 今义: ①不认识的人;②(人)出生(用于时间词后)。
古义: 交错相通。 今义: 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古义: 暗沉沉的。 今义: 形容气息微弱。
古义: 多多告诉。 今义: 多多感谢。
6.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②汝是大家子。(2)宾语前置①誓天不相负。②君既若见录。③渠会永无缘。④何言复来还!
(3)介词结构后置①仕宦于台阁。②络绎如浮云。③亦自缢于庭树。(4)被动句①为仲卿母所遣。②渐见愁煎迫。
7.文化常识(1)结发:成婚。古代婚礼,成婚之夕,男女共髻束发,故称结发。(2)太守:官名。战国时为郡守尊称。汉景帝时改郡守为“太守”,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秩二千石。南北朝时设州渐多,郡辖境日益缩小,州郡区别无多,至隋初遂废郡存州,而州刺史即代郡守之任。唯隋炀帝及唐玄宗时均曾改州为郡,郡置太守,旋复旧。宋以后改郡为府或州,太守已非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习称,明、清则专称知府。
(3)初阳: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其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4)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古代每月十九日,妇女常置酒欢聚,嬉戏娱乐。(5)六合:阴阳家以月建与日辰的地支相合为吉日,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总称“六合”。
整体感知《孔雀东南飞(并序)》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妻子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刘兰芝和焦仲卿真心相爱,但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刘兰芝百般刁难,刘兰芝毅然请归,焦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刘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遣丞为媒。刘兰芝因与焦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逼迫,刘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焦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刘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
任务一 赏析诗歌的情节
《孔雀东南飞(并序)》在叙述艺术上成就极高。诗中人物众多,个个声情毕肖,神态如见。全诗事绪繁杂,矛盾迭出,然而写得圆顺自然,有条不紊。请结合下面的具体任务,赏析诗歌的有关情节。
参考答案:不可以删去。这两句托物起兴,引起下文。一是以孔雀徘徊眷恋引出故事;二是以孔雀失偶喻夫妻离散,并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的彼此顾恋之情,营造了哀怨缠绵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悲伤的基调。在结构上,结尾的鸳鸯双飞与其构成照应关系。所以,这两句有统摄全篇、暗示下文的作用。
1.诗歌开篇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似乎游离于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2.刘兰芝为什么在离别前还要“严妆”一番?这一细节描写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1)这表现了刘兰芝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她是“严妆”来的,因而也要“严妆”走,从中可以看出她遇事沉着冷静、镇定自若。(2)作用:离别前“严妆”这个细节精巧而别致,对刻画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起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可以说有“一石三鸟”的作用:①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刘兰芝外貌的俊美;②刘兰芝梳妆打扮似乎在向焦母表明她始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
充分展示了她蒙受委屈后仍保持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情操和柔中寓刚的性格特征;③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刘兰芝不愿离开焦家而又不得不离开的痛苦和凄楚。
3.“夫妻誓别”这一情节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参考答案:①“夫妻誓别”这一情节再次强调了这对年轻夫妇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们的分别并非己愿,而是被逼迫,这就为后面写他俩的殉情奠定了基调。②在分别之时,刘兰芝既表明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任我意”,这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践盟等情节埋下了伏笔。
4.诗中两次把焦仲卿比作磐石,是否显得累赘?这和情节的发展有何关系?参考答案:这个比喻第一次出自刘兰芝之口,表示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永不变心。第二次是焦仲卿说的,他用这个比喻来责问刘兰芝为什么改变初衷,表明人物之间产生了误会,出现了分歧。这两次比喻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是一致的,并能推波助澜,使情节曲折起伏、生动感人。
任务二 赏析诗歌人物形象
《孔雀东南飞(并序)》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个性鲜明,神情毕肖。请结合你的理解与感悟,完成下面的任务。
1.填写下表,分析刘兰芝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①美丽无比 ②不卑不亢,很有教养 ③对爱情专一 ④善良友爱 ⑤有礼有节,言语得体 ⑥外柔内刚,自有主意 ⑦刘兰芝美丽、聪明、勤劳、知礼、自尊,忠于爱情,又有着蔑视礼法、坚贞不屈、追求自由的性格特征
2.焦母在诗歌中是一个突出的反面形象,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焦母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女性,对刘兰芝的美德、焦仲卿夫妇的爱情,毫无认识和同情,一意独断专行。对焦仲卿,她一会儿恶语威胁:“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一会儿又好言诱哄:“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软硬兼施,目的是要焦仲卿速遣刘兰芝,以维护她的家长权威。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
3.填写下表,简要分析刘兄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①粗暴训斥,盛气凌人 ②趋炎附势,见利忘义 ③尖酸刻薄,冷酷无情 ④刘兄的性行暴戾,趋炎附势,自私自利,丑态毕露,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
4.诗中的焦仲卿,是一个情感丰富而又复杂的人物形象:有人认为他软弱,也有人认为他坚强;有人认为他无能,也有人认为他无奈。你是怎样评价这一人物形象的?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焦仲卿是“大家子”,为“庐江府小吏”。他恪尽职守,忠于爱情,正直纯朴。同时,又性格懦弱,优柔寡断,在母亲的威势之下俯首帖耳,不敢断然反抗。他深爱刘兰芝,在其母面前露出苦相,温和地质问她:“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遭到母亲的厉声训斥后,他只有“长跪”,表示不再婚娶——这是他所能做到的最激烈的抗争,然后“默无声”地告退。他的举止,
完全符合礼教规定。当焦仲卿决定殉情,与其母诀别时,他还担心母亲日后孤单,祝愿她寿比南山,表现出孝顺的性格特点。他送别刘兰芝,对接她回来还抱有幻想;他听说刘兰芝再嫁的消息后,请假暂归,以贺语反讽,以黄泉为誓,饱含无限悲酸;他听到刘兰芝的死讯,不忍独生,“自挂东南枝”。他有善良软弱的顺从,也有苦苦抗争的坚忍,更有为爱而死的忠贞不渝,表现出其性格的多面性。
任务三 探究诗歌的创作意图
《孔雀东南飞(并序)》无疑是一出让人心酸的现实主义的悲剧,但这出悲剧却以浪漫主义结尾,其目的是什么?刘兰芝和婆婆焦母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什么这一悲剧能传唱千古?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探究诗歌的创作意图。
1.我国一些民间文学,结尾常用浪漫主义手法,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等,都使人物形象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本诗主要运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什么在结尾又写了“化鸟”这一情节?参考答案: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是为连理枝,象征了爱情的不朽。合葬化鸟,生不能相守,死要化作比翼双飞的鸳鸯鸟。“相向鸣”,是对他们爱情的歌唱。“化鸟”这一情节,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封建制度的抗议和嘲讽,与全诗的主旨——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及对专制压迫的反抗精神是一致的。这一情节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在结构上,结尾的鸳鸯双飞和开头孔雀失偶遥相呼应,体现了巧妙的构思。
2.刘兰芝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的女性,与焦仲卿感情深厚,却遭到了焦母的不满乃至驱遣,最后不得不与焦仲卿双双殉情。焦母驱逐刘兰芝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参考答案:刘兰芝被驱遣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刘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虽然温顺,能干,但骨子里有倔劲,因而为焦母所不容。②刘兰芝多年不育,焦母为传宗接代考虑,找借口驱逐兰芝。③焦、刘两家贵贱悬殊,门第不对等,焦母见异思迁,为娶进罗敷而逼走刘兰芝。④焦母无法理解也不能容忍焦仲卿与刘兰芝真挚热烈的爱情。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摧藏马悲哀 B.贱妾留空房C.蒲苇纫如丝D.箱帘六七十答案:B解析:A项,“藏”同“脏”,腑脏;C项,“纫”同“韧”,坚韧;D项,“帘”同“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案:D解析:信:这里指媒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答案:C解析:全: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D解析:A项,辞别/告诉,告知;B项,出嫁/顺从、依照;C项,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相互;D项,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5.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
答案:C解析:“否”,坏运气;“泰”,好运气。A项,偏指“姥”,婆婆;B项,偏指“作”,劳作;D项,偏指“兄”,兄长。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答案:B解析:A项,古义指婆婆;今义指成人,区别于小孩。C项,古义指处理、处置;今义指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D项,古义指教养;今义指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其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C.“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愚拙”之意,后者应理解为“情意深挚”。
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六合”即年、月、日的天干相合,地支相合。答案:A解析:《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8.下列对原文有关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这两句既写了焦仲卿因“闻此变”而摧折心肝的悲伤心情,也写到焦仲卿当时所骑的马的哀鸣,从而为下文营造了一种凄怆的氛围。B.“贺卿得高迁!”一句表面上表现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讥讽,实际上却反映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爱恋。C.“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这四句既表明焦母那种顽固保守的封建等级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要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原因。
D.“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四句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表明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的爱情故事终于感动上苍,让他们两人化作鸳鸯鸟而结为夫妇。答案:D解析:写鸳鸯的和鸣是象征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绵绵不绝,“终于感动上苍,让他们两人化作鸳鸯鸟而结为夫妇”没有依据。
[写作技法]铺陈手法铺陈,铺排陈述。直书其事,反复叙说,明明一句话可以说完,却反复去说,浓墨重彩地对描写对象进行渲染、呈现、讴歌等,从而产生文句上的形式美、表达上的激情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多处运用铺陈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或渲染氛围,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例如在描写刘兰芝被遣回家时,作者不厌其烦地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的铺排,描写了刘兰芝的装束、衣饰、姿态、容颜,既写出了她的绝世无双之美,更表现出了她的从容、镇定。
[写作训练]以“挫折”为话题,用铺陈手法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示例:司马迁雄心万丈却遭遇了宫刑,刘禹锡傲骨铮铮却谪居陋室,苏东坡才高八斗却被贬至天涯海角,爱迪生为发明小小的灯泡屡尝败绩,诺贝尔为发明炸药常受打击、挫折……即便人生不顺,这些人在面对挫折时,不气馁、不放弃,最终取得了成功。
自尊自爱◆离开焦家的当天早上,刘兰芝并没有哭哭啼啼,而是神态如常,镇定自若。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巨大不幸,刘兰芝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其实这正是刘兰芝自尊、刚强和反抗精神的体现,她自请遣归的做法维护了自己的人格,维护了自己的自尊,充分展示了刘兰芝不愿屈服的自尊自爱,不肯苟且的坚韧与顽强,不屈不挠、无畏无惧的反抗精神。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2 *孔雀东南飞并序授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主学习,资料助读,基础梳理,介词被,“是”表肯定判断,课堂思考探究,整体感知,结构图解,任务探究,文白对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2 *孔雀东南飞并序集体备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指夫家休弃妻子,白色的绢,遵守官府的规则,旧时女子自称的谦辞,不能胜任,表示动作偏指一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2 *蜀相教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堂训练,课外·一起成长,背景链接,文学常识,一词多义,知识梳理,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