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数学模型含解析答案
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数学模型-倍长中线模型含解析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数学模型-倍长中线模型含解析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为上一点,为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B.C.D.
2.如图,为AD上的中点,则BE= .
3.如图,中,为的中点,是上一点,连接并延长交于,,且,,那么的长度为 .
4.如图,平行四边形中,于,点为边中点,,,则
5.已知:如图所示,AD平分,M是BC的中点,MF//AD,分别交CA延长线,AB于F、E.
求证:BE=CF.
6.如图所示,在中,交于点,点是中点,EF∥AD交的延长线于点,交于点,若,求证:为的平分线.
7.已知:如图所示,在中,为中线,交分别于,如果,求证: .
8.如图所示,为的角平分线,分别在上,,若.
求证:.
9.如图所示,在中,为中线,,求的度数.
10.已知:如图,在中,,为的中点,、分别在、上,且于.求证:.
11.阅读下面材料:
数学课上,老师给出了如下问题:
如图,AD为△ABC中线,点E在AC上,BE交AD于点F,AE=EF.求证:AC=BF.
经过讨论,同学们得到以下两种思路:
完成下面问题:
(1)①思路一的辅助线的作法是: ;
②思路二的辅助线的作法是: .
(2)请你给出一种不同于以上两种思路的证明方法(要求:只写出辅助线的作法,并画出相应的图形,不需要写出证明过程).
12.阅读
(1)阅读理解:
如图①,在△ABC中,若AB=10,AC=6,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
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AD到点E使DE=AD,再连接BE(或将△ACD绕着点D逆时针旋转180°得到△EBD),把AB,AC,2AD集中在△ABE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
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问题解决:
如图②,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DE⊥DF于点D,DE交AB于点E,DF交AC于点F,连接EF,求证:BE+CF>EF;
(3)问题拓展:
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B+∠D=180°,CB=CD,∠BCD=140°,以C为顶点作一个70°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AD于E,F两点,连接EF,探索线段BE,DF,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13.如图,在△ABC中,AB=AC,D为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一点,且DB=DA,BE⊥AD于点E,取BE的中点F,连接AF.
(1)若AC=,AE=,求BE的长;
(2)在(1)的条件下,求△ABD的面积.
(3)若∠BAC=∠DAF,求证:2AF=AD;
14.阅读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1,已知△ABC中,AD 为中线.延长AD至点E,使 DE=AD.在△ADC和△EDB中,AD=DE,∠ADC=∠EDB,BD=CD,所以,△ACD≌△EBD,进一步可得到AC=BE,AC//BE等结论.
在已知三角形的中线时,我们经常用“倍长中线”的辅助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并进一步解决一些相关的计算或证明题.
解决问题:如图2,在△ABC中,AD是三角形的中线,点F为AD上一点,且BF=AC,连结并延长BF交AC于点E,求证:AE=EF.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思路一如图①,添加辅助线后依据SAS可证得△ADC≌△GDB,再利用AE=EF可以进一步证得∠G=∠FAE=∠AFE=∠BFG,从而证明结论.
思路二如图②,添加辅助线后并利用AE=EF可证得∠G=∠BFG=∠AFE=∠FAE,再依据AAS可以进一步证得△ADC≌△GDB,从而证明结论.
参考答案:
1.D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得到,且为的中点,所以,由此可判断选项;再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到,由此可判断选项;同时延长和交于点, 可以证得,所以,由此可以判断选项;由于,所以,由此可以判断选项;
【详解】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由于条件不足,所以无法证明,故选项错误;
故选项错误;
同时延长和交于点
在和 中:
由于条件不足,并不能证明,故选项错误;
为的中点
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根据题意作出相应的辅助线是求解本题的关键.
2.
【分析】延长BE交CD于点F,证,则BE=EF=BF,故再在直角三角形BCF中运用勾股定理求出BF长即可.
【详解】解:延长BE交CD于点F,
∵AB平行CD,则∠A=∠EDC,∠ABE=∠DFE,
又E为AD上的中点,∴AE=DE,
所以.
∴
∴
在直角三角形BCF中,BF==.
∴.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三角形全等,找到线段的关系,然后运用勾股定理求解.
3.;
【分析】延长至使,连接,得出,得出,所以得出是等腰三角形,根据已知线段长度建立等量关系计算.
【详解】
如图:延长至使,连接
在和中:
∴
∴
∵
∴
∴
∵
∴
∴
∴
即
∴
【点睛】倍长中线是常见的辅助线、全等中相关的角的代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
【分析】延长、交于点,连接FC,先依据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得到,依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依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及等量代换得到,依据三角形等边对等角得到、,依据三角形内角和得到,通过作差即得所求.
【详解】解:延长、交于点,连接FC,
∵平行四边形中,
∴,,,
∴,,,
又∵点为边中点,得,
∴≌(ASA),,
∴,
∴,
∴,
∴,
∵,,,,
∴,
∴,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三角形等边对等角、三角形内角和,解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
5.见解析.
【分析】过B作BN∥AC交EM延长线于N点,易证△BMN≌△CMF,可得CF=BN,然后由MF//AD,AD平分∠BAC可得∠F=∠DAC=∠BAD=∠BEM,∠BEM=∠N,所以BE=BN=CF.
【详解】证明:过B作BN∥AC交EM延长线于N点,
∵BN∥AC,BM=CM,
∴∠BMN=∠CMF,∠N=∠F,
∴△BMN≌△CMF,
∴CF=BN,
又∵MF//AD,AD平分∠BAC,
∴∠F=∠DAC=∠BAD=∠BEM,
∴∠BEM=∠N,
∴BE=BN=CF.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作辅助线构造出等腰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
6.见解析
【分析】延长FE,截取EH=EG,连接CH,可证△BEG≌△CEH,即可求得∠H=∠BGE,进一步证明,最后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证得∠CAD=∠BAD,即可解题.
【详解】证明:延长FE,截取EH=EG,连接CH,
∵E是BC中点,
∴BE=CE,
在△BEG和△CEH中,
,
∴△BEG≌△CEH(SAS),
∴∠BGE=∠H,BG=CH
∵BG=CF
∴CH=CF
∴
∴
∵EF∥AD,
∴∠F=∠CAD,∠BAD=∠BGE,
∴∠CAD=∠BAD,
∴AD平分∠BA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本题中求证△BEG≌△CEH是解题的关键.
7.详见解析
【分析】根据点D是BC的中点,延长AD到点G,得到,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进行等量代换,得到△AEF中的两个角相等,然后用等角对等边证明AE等于EF.
【详解】证明:延长ED至G,使,连结GC,
∵在中,为中线,
∴BD=CD,
在△ADC和△GDB中,
∴,
,,
,
,
.
又,
∴,
∴.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通过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
8.详见解析
【分析】延长FD至G,使,连结CG,可证,则EF=CG,利用全等三角形和角平分线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根据等角对等边得AC=CG,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证明:延长FD至G,使,连结CG,
∵DC=DE,∠EDF=∠CDG,
∴,
,
,
,
又,
,
,
.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证△EDF 与△CDG 全等.
9.45°
【分析】延长AD至E,使,连结,则,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EC=AB,,由AB=2AD可得EC=AE,可得△A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DAC的度数.
【详解】解:延长AD至E,使,连结,
∵BD=CD,∠ADB=∠EDC
∴,
∴EC=AB,,
∵AB=2AD,
∴AB=AE=EC
∴△A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AC=45°.
故答案为45°.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
10.详见解析
【分析】通过倍长线段,将、、转化到中,再证为直角三角形.
【详解】延长至,使,连结、,
,,
,
,,
,
,,
,
又,,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1.(1)①延长AD至点G,使DG=AD,连接BG;②作BG=BF交AD的延长线于点G;(2)详见解析
【分析】(1)①依据SAS可证得△ADC≌△GDB,再利用AE=EF可以进一步证得∠G=∠FAE=∠AFE=∠BFG,从而证明结论.
②作BG=BF交AD的延长线于点G.利用AE=EF可证得∠G=∠BFG=∠AFE=∠FAE,再依据AAS可以进一步证得△ADC≌△GDB,从而证明结论.
(2)作BG∥AC交AD的延长线于G,证明△ADC≌△GDB(AAS),得出AC=BG,证出∠G=∠BFG,得出BG=BF,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1)①延长AD至点G,使DG=AD,连接BG,如图①,理由如下:
∵AD为△ABC中线,
∴BD=CD,
在△ADC和△GDB中,,
∴△ADC≌△GDB(SAS),
∴AC=BG,
∵AE=EF,
∴∠CAD=∠EFA,
∵∠BFG=∠G,∠G=∠CAD,
∴∠G=∠BFG,
∴BG=BF,
∴AC=BF.
故答案为:延长AD至点G,使DG=AD,连接BG;
②作BG=BF交AD的延长线于点G,如图②.
理由如下:∵BG=BF,
∴∠G=∠BFG,
∵AE=EF,
∴∠EAF=∠EFA,
∵∠EFA=∠BFG,
∴∠G=∠EAF,
在△ADC和△GDB中,,
∴△ADC≌△GDB(AAS),
∴AC=BG,
∴AC=BF;
故答案为:作BG=BF交AD的延长线于点G;
(2)作BG∥AC交AD的延长线于G,如图③所示:
则∠G=∠CAD,
∵AD为△ABC中线,
∴BD=CD,
在△ADC和△GDB中,,
∴△ADC≌△GDB(AAS),
∴AC=BG,
∵AE=EF,
∴∠CAD=∠EFA,
∵∠BFG=∠EFA,∠G=∠CAD,
∴∠G=∠BFG,
∴BG=BF,
∴AC=B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其中一般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四个定理:AAS、ASA、SAS、SSS,需要同学们灵活运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做辅助线解决问题.
12.(1)2<AD<8;(2)证明见解析;(3)BE+DF=EF;理由见解析.
【分析】(1)延长AD至E,使DE=AD,由SAS证明△ACD≌△EBD,得出BE=AC=6,在△ABE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AE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AD的取值范围;
(2)延长FD至点M,使DM=DF,连接BM、EM,同(1)得△BMD≌△CFD,得出BM=CF,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EM=EF,在△BME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出BE+BM>EM即可得出结论;
(3)延长AB至点N,使BN=DF,连接CN,证出∠NBC=∠D,由SAS证明△NBC≌△FDC,得出CN=CF,∠NCB=∠FCD,证出∠ECN=70°=∠ECF,再由SAS证明△NCE≌△FCE,得出EN=EF,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解:延长AD至E,使DE=AD,连接BE,如图①所示:
∵AD是BC边上的中线,
∴BD=CD,
在△BDE和△CDA中,BD=CD,∠BDE=∠CDA,DE=AD,
∴△BDE≌△CDA(SAS),
∴BE=AC=6,
在△ABE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B﹣BE<AE<AB+BE,
∴10﹣6<AE<10+6,即4<AE<16,
∴2<AD<8;
故答案为2<AD<8;
(2)证明:延长FD至点M,使DM=DF,连接BM、EM,如图②所示:
同(1)得:△BMD≌△CFD(SAS),
∴BM=CF,
∵DE⊥DF,DM=DF,
∴EM=EF,
在△BME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BE+BM>EM,
∴BE+CF>EF;
(3)解:BE+DF=EF;理由如下:
延长AB至点N,使BN=DF,连接CN,如图3所示:
∵∠ABC+∠D=180°,∠NBC+∠ABC=180°,
∴∠NBC=∠D,
在△NBC和△FDC中,
BN=DF,∠NBC =∠D,BC=DC,
∴△NBC≌△FDC(SAS),
∴CN=CF,∠NCB=∠FCD,
∵∠BCD=140°,∠ECF=70°,
∴∠BCE+∠FCD=70°,
∴∠ECN=70°=∠ECF,
在△NCE和△FCE中,
CN=CF,∠ECN=∠ECF,CE=CE,
∴△NCE≌△FCE(SAS),
∴EN=EF,
∵BE+BN=EN,
∴BE+DF=EF.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
13.(1);(2);(3)见详解
【分析】(1)在Rt△AEB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2)设,则,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再利用三角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3)如图,延长AF至M点,使AF=MF,连接BM,首先证明△AEF≌△MFB,再证明△ABM≌△ACD即可.
【详解】解:(1)∵AB=AC,AC=,
∴AB=,
∵BE⊥AD,AE=,
∴在Rt△AEB中,;
(2)设,则,
,
,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
即,
解得:,
即,
则,
则;
(3)证明:如图,延长AF至M点,使AF=MF,连接BM,
∵点F为BE的中点,
∴EF=BF,
在△AEF和△MBF中,
∴△AEF≌△MBF(SAS),
∴∠FAE=∠FMB,
∴AE∥MB,
∴∠EAB+∠ABM=180°,
∴∠ABM=180°﹣∠BAD,
又∵AB=AC,DB=DA,
∴∠ABC=∠ACB=∠BAD,
∴∠ACD=180°﹣∠ACB,
∴∠ABM=∠ACD.
又∵∠BAC=∠DAF,
∴∠BAC﹣∠MAC=∠DAF﹣∠MAC,
∴∠1=∠2.
在△ABM和△ACD中,
,
∴△ABM≌△ACD(ASA),
∴AM=AD,
又∵AM=AF+MF=2AF,
∴2AF=AD.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中线延长一倍,作出正确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属于常考题型.
14.详见解析
【分析】延长AD到M,使DM=AD,连接BM,根据SAS推出△BDM≌△CD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M=AC,∠CAD=∠M,根据BF=AC可得BF=BM,推出∠BFM=∠M,求出∠AFE=∠EAF即可.
【详解】如图,延长至点,使得,并连结,
∵是三角形的中线,
∴,
在和中,
∴,
∴,,
∵,
∴,
∴,
∵,,
∴,即.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用性质进行推理的能力,关键是能根据“倍长中线”法作出辅助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数学模型-----半角模型含解析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思维探索,问题背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5 倍长中线模型-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培优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5倍长中线模型-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培优案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5倍长中线模型-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培优案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5 倍长中线模型-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培优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5倍长中线模型-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培优案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5倍长中线模型-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培优案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