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了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猛烈,能蚀五金。”强水为强电解质
B. “三月打雷麦谷堆”是指在雷电作用下N2最终转化成被作物吸收的化合态氮
C. 刘长卿诗云“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固态冰转化为液态水需要吸热
D.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中涉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A.强水能腐蚀五金,即金银铜铁锡,说明强水能和这些金属反应,和它是不是强电解质无关,A错误;
B.雷电可以将空气中的N2转化为可以被作物吸收的化合态氮,B正确;
C.冰转化为水属于液化过程,需要吸热,C正确;
D.火树银花指的是灼热的铁水被打到半空中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个过程中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和光能,D正确;
故答案为A。
2. 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放热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说明X和Y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生成的氢气会使针筒活塞向右移动,则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不能说明锌与稀硫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 在25℃和101 kPa下,1 g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则下列属于H2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A. kJ/ml
B. kJ/ml
C. kJ/ml
D. kJ/ml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25℃和101 kPa下,1 g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则1 ml H2(即2 g H2) 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Q=142.9 kJ×2=285.8 kJ。燃烧热是1 ml 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H2燃烧产生的稳定氧化物是液态H2O,故表示H2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kJ/ml,故合理选项是D。
4.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ΔH0),在一个有催化剂、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l A2和1 ml B2,在500 ℃时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C3的浓度为w ml·L-1,放出热量为Q2 kJ。
(1)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_______。
(2)达到平衡后,若向原容器中通入少量的氩气,A2的转化率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 ml C3,500 ℃时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吸收热量Q3 kJ,C3的浓度_______(填“>”“b>a
B. 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b>a>c
C. T2>T1
D. b点对应的状态,A2和B2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2∶1
(5)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起始时加入4 ml A2和2 ml B2,500 ℃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Q4 kJ,则Q2_______Q4(填“>”“b>a,故A正确;
B.增大B2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A2的转化率增大, 所以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c>b>a,故B错误;
C.在B2相同时, 时C3的平衡体积分数大于T1,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逆向移动,温度越高C3含量约小,所以T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学情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