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阶段测试卷(一)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间隔(jiàn) 酬谢(chóu) 灰烬(jìn) 大大落落(luò)
B.拗口(à) 步履(lǚ) 镶嵌(qiàn) 内忧外患(huàn)
C.强迫(qiáng) 酝酿(niàng) 榨油(zhà) 万马齐喑(yīn)
D.作坊(zuò) 嘱咐(zhǔ) 阔绰(chuò) 负荆请罪(jīn)
2.下列词语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粉装玉砌 募捐 诞生 不由自主
B.秋高气爽 牺牲 娇嫩 心惊胆战
C.翻山越岭 危胁 奖励 通宵未眠
D.自暴自弃 协助 历害 风调雨顺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刚蒙蒙亮,薄雾还还未散去,田家的烧饼、潘家的包子、李家的肠子面等……热腾腾的蒸汽搅合在一起,唤醒了整座老城。
B.中国政府再次发出:“钓鱼岛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警告。
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D.《辞海》已形成一个“家族”,《辞海(彩图版)》便是这个家族的新成员。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仅是著名的行书字帖,但是富含哲理的散文佳作。
B.社区举办的“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校园环境。
C.通过学校举行的消防演练,使同学们学会了快速、安全地逃生。
D.为了让青少年了解、传承历史文化,广东省博物馆准备了丰富的体验课程。
5.下列名言,不是关于珍惜时间的一项是( )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6.对下面一段材料的主要信息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多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了中文学习班。
A.全球掀起汉语学习热B.许多外国人学习中文
C.英国、美国、韩国普及中文学习D.很多国家开设汉语课程
二、填空题
7.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字词
(1)他们终于摧毁了qīn lüè( )者修zhù( )的堡垒。
(2)看着拄guǎi( )杖的爷爷,杨洋xiàn( )入了沉思,感到一种深深的内疚。
(3)党员们在chà( )路口隐bì( )起来,成功地逃脱了。
8.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爱慕( )( ) 来日( )( ) ( )( )绰绰
熟能( )( ) 政通( )( ) ( )( )聊生
9.选一选,将画线的成语换成合适的俗语。
A.打开天窗说亮话 B.一个巴掌拍不响
C.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D.前怕狼后怕虎
(1)明明做事总是畏首畏尾的,老师考虑了一下,决定不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了。( )
(2)这件事你怎么能只怪一方呢?毕竟孤掌难鸣,现在出现这个结果,恐怕不是一方的责任。( )
(3)奶奶看着被孩子们踩坏的秧苗非常生气。她愤怒地对几个孩子的家长说:“我就直言不讳吧,你们真该好好管管你们的孩子了!这样下去,还得了!”( )
(4)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努力工作,不要得过且过。( )
三、判断题
判断对错。
10.《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 )
11.“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熏”字可改为“吹”“刮”“掠”等字。( )
12.《落花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 )
13.《珍珠鸟》的作者是冯梦龙,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散文。( )
14.《圆明园的毁灭》的作者是琦君,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告诫人们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
四、句子训练
15.按要求写句子。
(1)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换一种说法,使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上富丽堂皇。天上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仿照例句,用上三个“走过”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将相和(节选)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康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6.选文中划“ ”的有两个问句,第一个是 句,第二个是 句。请将第二个问句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 。
17.文中划“ ”的句子,可以概括为一个成语 。
18.“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中蔺相如“往回赶”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了这个语段,你认为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蔺相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村槐(节选)
①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②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找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儿胆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
③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米,米粒似的浮荡着繁星的海。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④槐树周身是药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
⑤几年之后重返故乡。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干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遒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的土地。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20.文中第②-④自然段记叙了三件往事,请给这三件往事拟出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以“村槐”为题,只是描写村槐吗?还借村槐表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读第⑤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体会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学作品中,常由物想到人,如由村槐想到祖父,由落花生想到默默奉献的人……你是否也曾从某种事物想到身边的一些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4.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它是什么样子的?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
要求:
1.题目自拟,围绕心爱之物,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融入字里行间。
2.字迹工整,语句通顺,能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作文字数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
而且是对常用字的易错音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的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
A.“大大落落”的“落”读音为luō。
B.读音正确。
C.“强迫”的“强”读音为qiǎng。
D.“作坊”的“作”读音为zuō。“负荆请罪”的“荆”读音为jīng。
2.B
【详解】考查汉字字形。
A项粉装玉砌——粉妆玉砌
C项危胁——威胁
D项历害——厉害
3.C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标点符号。
A项“等”后不能再加省略号;
B项中冒号不能用在无停顿处,“发出”后不能加冒号;
D项括号应放到书名号之后。
4.D
【详解】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
选项A有语病,属于关联词运用错误,应该运用关联词“不但……还……”更恰当,句子改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仅是著名的行书字帖,还是富含哲理的散文佳作。
选项B有语病,属于词语搭配不当,“增强”和“校园环境”搭配有误。可改为:社区举办的“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美化了校园环境。
选项C有语病,属于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改为:学校举行的消防演练,使同学们学会了快速、安全地逃生。
选项D没有语病。
5.C
【详解】此题考查名人名言的识记能力。学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是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说明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道理。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近。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天下的事情,从来都是那样急切;日月轮回,光阴紧迫。要等一万年后才等来胜利,实在是太久,我们要抓紧时间,力求主动,只争朝夕。
从这些名言的意思可以看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不属于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6.A
【详解】本题考查了概括段意或层意。
要想概括好一段文章的段意,首先要对文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读懂这段话的内容,抓住要点进行概括。所以要一边读,一边想,经过分析、思考、综合,就可以正确地概括段落大意了。
结合段落的内容,本段主要描写的是全球掀起汉语学习的热潮,并通过具体的数字和英国、美国、韩国普及中文学习来说明。故选A。
7. 侵略 筑 拐 陷 岔 蔽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侵、略、筑、拐、陷、岔、蔽”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之 心 方 长 人 影 生 巧 人 和 民 不
【详解】考查了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不要把字写错误,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写。
爱慕之心:由于喜欢或敬重而愿意接近的心。
来日方长:表示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
人影绰绰: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熟能生巧:对工作、技能等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妙的办法。
政通人和:政事顺遂,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
民不聊生:老百姓无以为生,没有办法生活下去。
9. D B A C
【解析】略
10.√ 11.× 12.√ 13.× 14.×
【解析】10.考查了文化与文学常识,要注重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与收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读物内容非常熟悉。
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为:《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是我国的四大民间故事之一。说法正确。
11.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的理解。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诗歌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熏”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故不能改为“吹”“刮”“掠”。
12.考查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的关键是熟知文学常识,根据自己的积累作答。
《落花生》散文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由此可知,《落花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
13.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珍珠鸟》此文描绘了在一丛绿意盎然、充满生气的吊篮里的一只鸟笼里,一只红嘴小精灵在快乐地飞来飞去的图景,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同时也间接表达了信赖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准则这一寓意。此文语言轻柔婉约,却也波澜跌宕,其情感浓郁,描绘细腻,朴素而有文采。作者是当代作家冯骥才,不是冯梦龙。
14.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圆明园的毁灭》用反衬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圆明园的毁灭》的作者是于永正,不是琦君。
15. 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没有什么关系。 父亲说,对,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 虽然天上富丽堂皇,但是天上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我走过美丽的田野,走过平坦的草地,走过清澈的小溪,来到一片茂密的森林。
【详解】(1)本题考查句型转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2)本题考查句型转换。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①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②陈述转转述句,要将冒号和双引号去除,主观人物的主语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
(3)本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仔细阅读两个句子,分句前后表示转折关系。所以选择“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
(4)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如:我走过春天,留下来的是一片片生机勃然的绿叶与嫩芽;走过夏天,留下的是炎热天气吹来一阵阵微风清凉的快感;走过秋天,留下的是一树金黄秋叶的震撼;走过冬天,留下的是一场寒风刺骨后的梅花扑鼻香。
16. 疑问句 反问句 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17.负荆请罪 18.如果他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蔺相如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赵国。 19.廉颇是一个勇敢认错、知错就改的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是一个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人。
【分析】16.考查句式判断。
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是疑问句。
“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是反问句。
反问句改陈述句。首先要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否定词改为肯定词;然后可以将“怎么”、“难道”这种的反问语气词去掉;再将反问句最后的“呢”、“吗”等语气助词去掉;最后将问号改为句号。
将“还会”改为“不会”,将“吗?”去掉。添加句号。
17.考查词语概括。
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负荆请罪,意思是背着剂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
18.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根据原文: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康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可知蔺相如是为避免两人发生矛盾冲突,影响国家安危。
19.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需要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以及人物所做的具体事件入手去概括。
廉颇负荆请罪,可知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避免与廉颇发生矛盾,可知他是一个胸怀宽广、顾全大局的人。
20.荡秋千、玩槐花瓣、槐树的贡献。 21.不只是描写村槐,还借描写村槐来表达对爷爷思念的感情。 22.蕴含着对爷爷的思念之情。 23.我从蜜蜂忙绿着采蜜、酿蜜中,让我想到了老师们,他们为教育学生学好知识,废寝忘食的辛苦工作,体现了蜜蜂的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
【分析】2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阅读第2-4自然段,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在爷爷帮助下玩荡秋千;第3自然段主要写在落了一层槐花瓣的地上如何玩耍;第3自然段主要写槐树周身是药材对人们有贡献。根据这几自然段的意思,可你拟题为:荡秋千、玩槐花瓣、槐树的贡献。
21.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并回答问题。
本文以“村槐”为题,记叙了荡秋千、玩槐花瓣、槐树的贡献这三件往事,作者在文中不只是描写村槐,还借描写村槐来表达对爷爷思念的感情。可从文中最后的画线句子“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表现出来。
22.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
文中最后的画线句子“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这里话不能去掉。因为这句话揭示了短文的主题,写出了怀念爷爷的思想感情。如果去掉,就突出不了主题。
23.本题考查对知识的拓展。
写出身边具有默默奉献精神的人即可。
示例:我们学过的文学作品中,常由物想到人,如由村槐想到祖父,由落花生想到默默奉献的人……我从蜜蜂忙绿的采蜜、酿蜜中,想到了他们辛勤的工作就是为了给人们酿出香甜的蜂蜜,蜜蜂这种默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奉献精神,让我想到了老师们,他们为教育学生学好知识,废寝忘食的辛苦工作,不正是体现了蜜蜂的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吗?
24. 我的心爱之物
在我的书桌上有一盏漂亮的台灯。没错!它就是我的心爱之物。
我的台灯是盏美观大方又设计简单的灯,是我在上辅导班时获得的奖品,所以我十分喜欢它。黑白相间的色调显得简洁大气。它可以360度旋转,能上下调节,还可以随意折叠伸缩。把台灯折叠后,看起来像个翻盖手机似的,轻巧极了。底座的侧面有一个黑色的推式开关,从高挡到低挡,只要轻轻一推,明亮的灯光立刻就洒了出来。
台灯虽然不会说话,但却尽职尽责地陪伴我学习。有时我累了,一抬头就看见它微笑着对我加油打气,仿佛让我坚持完成作业;有时我心情不好,都会对它说说心里话,它呢,就歪着头倾听,好像要给我一些安慰。
记得有一天,我的作业特别多,十点钟了还没写完,我又累又困,手上的笔慢慢停了下来。我想:先睡觉吧,作业明天早上再写。当我准备起身时,抬头就看到台灯一脸严肃地望着我,它仿佛在说:“小主人,你可不能偷懒呀,坚持就能成功,我陪你一起。”我看着台灯,想了想,再次拿起作业认真写起来。
台灯,你是我的好伙伴,更是我的“指路明灯”。我喜欢你,愿你永远伴我成长。
【详解】考查自主命题作文。
通过读题可知,这是一篇命题的状物作文,要求以“我的心爱之物”为题写一件自己喜爱的物品,写一写你和它之间的故事,表达出你的喜爱之情。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物品,或是学习用品,或是一种玩……想想自己最喜爱的物品什么,你和它之间发生了什么难忘的故事,然后确定写作内容。构思时首先要说明这件物品是什么,写清楚它的来源。介绍这种物品的外形、特点,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语言要准确,可运用我们学到一些说明方法。然后写一写和它之间的故事,表达自己对这件物品的爱惜之情等。
思路:习作开头用排比的手法突出了我最喜欢的玩具是乐高,结尾与之呼应,强调了我喜欢的玩具是乐高。习作中间几段通过介绍乐高的玩法和玩乐高的乐趣,细腻地表达我对乐高玩具的喜爱。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期中阶段练习(试题)-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期中阶段练习(试题)-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同心协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阶段测试卷(二)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这是一份期中阶段测试卷(二)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选择填空,根据语境默写诗句或俗语,补充古诗,完成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阶段测试卷(二)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这是一份期中阶段测试卷(二)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看拼音,写词语,比一比,再组词,选词填空,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