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形态的塑造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形态的塑造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10页。
2023-2024学年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形态的塑造 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和白头山天池浮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白山地的白头山天池是著名的火山口湖,其周边“浮石”属于( )A.①岩 B.②岩 C.③岩 D.④岩2、①②④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岩浆侵入 C.外力作用 D.变质作用甲图所示的“翠玉白菜”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是用翡翠雕刻而成。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的条件下岩层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乙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地质作用表现形式,字母表示物质类型,其中D中含有化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D为( )A.变质岩 B.侵入岩 C.喷出岩 D.沉积岩4、翡翠属于(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5、在乙图中,能反映翡翠形成过程的作用形式是( )A.① B.② C.③ D.④江心洲是指河流中的沙洲(岛屿),由心滩不断增大淤高而成。江心洲比心滩稳定,一般是洲头冲刷,洲尾沉积,使江心洲不断下移。下图为长江下游某河段江心洲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关于图示河段有利于沙洲形成的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①河道弯曲②下游河道狭窄③地势低平,流速慢④水位季节变化小,侵蚀弱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7、除洲头外,甲沙洲受流水侵蚀较强的主要部位及成因分别是( )A.东南侧——河道较窄,流速较快 B.洲尾处——水流汇集,水量较大C.西南侧——迎水位置,流速较快 D.西北侧——水量较大,地转偏向力8、图示两沙洲近年来面积有减小的趋势,主要原因最可能的是( )A.上游修建水库 B.流域降水量减少 C.下游植树造林 D.人们在沙洲上挖沙河流流经地势平缓地区,在河流弯曲地方洪水期河水冲断河曲颈,使河曲与河道分离,形成牛轭湖。下图为牛轭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牛轭湖一般形成在河流故道的( )A.左岸 B.右岸 C.凸岸 D.凹岸10、牛轭湖形成的地区( )A.植被较稀少 B.蒸发量较大 C.地势较为平坦 D.土壤肥力较低11、牛轭湖形成后,面积会逐渐缩小直至消亡,在自然状态下牛轭湖的消亡是因为(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人类过度用水,水位不断下降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中海沟的成因是( )A.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 B.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俯冲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俯冲13、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 )①海岭②裂谷③山脉④岛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4、与图中板块运动类似的地区有( )A.太平洋西海岸 B.大西洋西海岸 C.大西洋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二、材料分析题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智利阿塔卡玛断裂带位于美洲大陆西部,多侵入型岩浆岩和变质岩;区域内侵入型岩浆岩在地表分布面积广(占区域面积的30%以上),断裂带内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智利(矿业法典)中规定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国家以矿业特许权方式转让矿产勘查权和开采权。下图示意阿塔卡玛断裂带地理位置。(1)指出智利西部阿塔卡玛断裂带的成因。(2)简析阿塔卡玛断裂带内侵入型岩浆岩在大面积分布在地表的成因。(3)评价智利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三、读图填空题16、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板块划分:地球表层的______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______分割成六大板块。(2)全球六大板块中,其中几乎完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__ (名称)板块。(3)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图中的______(数字)和______(数字)板块的______(生长/消亡)边界。(4)大陆板块张裂拉伸通常形成的宏观地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预测,由于受板块①和② 的结果(选择“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四、综合读图题17、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1)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______过程,形成A______岩,A受到______作用,形成B______岩。(2)A和B岩石,在______条件下,发生③______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C______岩。(3)有化石的是______岩。(1分)(4)各类岩石深入地壳以下发生④______作用,又成为新的______。(5)从______到形成各种______,又到______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6)地壳物质的循环有哪些地理意义?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物质循环关系可知,①是喷出岩,②是沉积岩,③是变质岩,④是侵入岩。白头山天池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其周边“浮石”黑色、多气孔,应该是地下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喷出岩,因此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喷出岩—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A。2、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③类岩石为变质岩,①②④三类岩石变成③类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D正确,ABC错误。故选D。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三类岩石的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读图可知,三个箭头指向C,即C为岩浆,C指向A,即A为岩浆岩,即B、D为变质岩和沉积岩,由材料可知D含有化石,即D为沉积岩、B为变质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知,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的条件下岩层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即经过高压变质作用,为变质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三类岩石的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由第一问可知,A为岩浆岩、B为变质岩、C为岩浆、D为沉积岩,可对应得知,①为沉积作用、②为变质作用、③为重熔再生、④为冷凝作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6、答案:A解析:沙洲是因为泥沙淤积形成,河道弯曲,加上地势低平,使得流速慢,有利于泥沙淤积;其次,下游河道窄导致上游地区流速滅慢,利于淤积;地处长江下游,为季风气候,水位季节变化大。①②③正确,④错。故选A。7、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沙洲西北侧是河流主道,河道宽阔,水流量大,水流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右偏,侵蚀甲沙洲西北侧,D正确;偏南侧河道窄,水量少,侵蚀弱,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水流侵蚀南侧河道,在沙洲南侧沉积,AC错。洲尾处以沉积作用为主,B错。故选D。8、答案:A解析:沙洲面积减小可能是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或上游水库拦水拦沙,使来沙量减少,与下游植树造林关系不大,A正确,C错。流域降水量一般不会发生太大变化,B错。近年来在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人们在沙洲上挖沙破坏沙洲的可能性不大,D错。故选A。9、答案:D解析:牛轭湖形成于河曲处,在河曲弯曲处凹岸不断遭受侵蚀。变得更加弯曲,最终河流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故D选项正确。10、答案:C解析:牛轭湖多形成于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地区,河流中下游植被较丰富;从材料中不能判断牛轭湖所在地区蒸发量大小以及土壤肥力高低。故C选项正确。11、答案:B解析:在自然状态下,由于地势平坦,湖水不可能大量流出;人类过度用水不属于自然原因;牛轭湖形成后,与原河道脱离,不受上游河道影响;年轭湖是弯曲河流发生自然裁弯后的遗留河道,原河道的进出口发生泥沙淤积,经历若干年后变成封闭的浅水湖泊;由于长期的湖水蒸发和下渗及植被发育覆盖,牛轭湖面积逐渐缩小,直至消亡。故B选项正确。12、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可知,图中北部为美洲板块,南部为太平洋板块,阿留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受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插入美洲板块底部,太平洋板块一侧挤压下沉,形成海沟,D正确;海沟区域不临欧亚板块,且欧亚板块属大陆板块,张裂应形成裂谷,A错误;美洲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B错误;太平洋板块张裂在海底形成海岭,C错误。故选D。13、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长边界受张裂在海洋中形成海岭,在陆地上张裂形成裂谷,二者不与海沟相伴,故①②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大洋板块一侧下沉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岛弧或海岸山脉与海沟相伴,③④正确,故选B。14、答案:A解析:本题图中板块边界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且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太平洋西海岸中有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存在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形成的消亡边界,形成了马里亚纳海沟和日本群岛等地形,A正确;大西洋西海岸、大西洋东海岸、地中海沿岸,这三个地区均不在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附近,板块运动不与图示地区一致,BCD错误。故选A。15、答案:(1)①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边界(消亡边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②受板块碰撞和挤压,岩层发生变形甚至断裂,形成断裂带。(2)①地质时期,岩浆活动强烈,岩浆侵入形成的岩浆岩规模大;②上覆岩层被外力剥蚀,岩浆岩大面积出露。(3)有利条件:①矿藏资源规模大,矿产种类丰富;②矿产出露面积大,露天开采便利;③西部多港口,出口海运交通便利;④法典形式保障资源开发政策稳定。不利条件:①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②社会经济落后,缺乏资金与技术;③矿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④生态脆弱,资源开发环境成本高。解析:(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智利阿塔卡玛断裂带位于的美洲大陆西部,属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在强大的挤压力作用下,岩层容易发生变形断裂甚至错位移动,形成断裂带。
(2)由于该地地壳运动活跃,断裂构造发育广泛,有利于岩浆的侵入活动,岩浆在向上侵入过程中冷凝,在地下深处形成侵入型岩浆岩,但随着板块碰撞和挤压,地壳抬升过程中,覆盖在其上的岩层被外力剥蚀后就出露于地表,形成了侵入型岩浆岩在地表分布面积广的现象。
(3)评价智利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评价。有利条件:由于智利位于板块碰撞地带,多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有利于金属矿产资源形成,智利许多金属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特别是铜矿、银矿资源等,且矿藏规模大,金属矿产种类丰富;“区域内侵入型岩浆岩在地表分布面积广,断裂带内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说明智利矿产资源埋藏浅,出露面积大,开采便利;读图,西部多港口城市,海运交通便利,便于矿产资源的出口;智利《矿业法典》的实施,有利于保障矿产资源开发政策的稳定等,不利条件:板块碰撞地带,断裂构造发育广泛,地质条件复杂,增加了开采难度和成本;智利又属于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落后,矿山开采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矿区多分布在安第斯山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矿区多分布在安第斯山区,生态脆弱,资源开发环境成本高,并且大规模开采过程中容易造成生态破坏等问题。16、答案:(1)岩石圈 、 海沟(海岭或构造带)(2)太平洋(3)① 、 ⑥ 、 消亡(4)裂谷 、 海洋 、 碰撞挤压解析:(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二十被构造带(海岭或者海沟)划分为六大板块。①②③④⑤⑥板块依次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2)几乎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3)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而形成的褶皱山系。(4)板块张裂拉伸通常形成的宏观地貌再陆地上一般是裂谷或者海洋,在海洋上一般形成海岭。亚欧板块如果持续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地中海面积将不断缩小,最终消亡。17、答案:(1)冷却凝固;岩浆;外力;沉积(2)高温、高压;变质;变质(3)沉积(4)重熔再生;岩浆(5)岩浆;岩石;岩浆(6)①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并促使自然环境不断演化。解析:(1)岩石圈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读图分析,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冷却凝固)过程,形成A(岩浆岩);据下题问题可知,C类岩石是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应为变质岩,则倒推B为沉积岩。是A(岩浆岩)受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而形成。(2)各类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据上题可知:A(岩浆岩)和B(沉积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③(变质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新的岩石C(变质岩)。(3)在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4)凡指向岩浆的箭头,即为重熔再生作用;所以图中④为重熔再生作用;已经形成的各类岩石深入地壳以下,发生④(重熔再生)作用,又形成新的岩浆;从岩浆到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称为地壳物质循环。(5)据上题可知: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6)地壳物质的循环地理意义有:地壳物质的循环产生了三大类岩石,其中花岗岩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沉积岩里面含有煤炭、石油等资源,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岩浆活动喷出地表,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岩浆的产生,涉及到地球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