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966604/0-1699240040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第五单元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导读,学情分析,阅读方法,单元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为整本书阅读单元,主要围绕学术著作《乡土中国》来展开。《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大师费孝通的代表作,他把中国乡土社会的特征与其他社会体系特征特别是“西洋社会”的特征加以比较,提出了刻画中国乡土社会的概念。本书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但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具有严密体系的学术专著。因此需要逐篇精读,明确概念,进而全面、深刻地理解全书观点,梳理内容体系和逻辑结构。通过目标导向、任务描述、批读提示、原著信息、核心概念、主要观念的梳理,阅读导引、批注,心得的启迪,以及课后思考与探究共同发力,力求引导学生动脑动手,解决问题。
(二)选文内容解读
《乡土中国》由看似分散独立的十四篇文章组成,但它却是一个整体。首先要做的是梳理全书的论证顺序并概括各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对全书的内容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1.课文内容分类
《乡土中国》内容共14个章节,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分类概括:
一是乡土特色:《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二是社会结构:《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三是人际交往:《家族》、《男女有别》
四是礼法制度:《礼治秩序》、《无讼》
五是权利类型:《无为政治》、《长老统治》
六是社会变迁:《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
2.教材编写意图
作者基于自己田野调查的丰富积累,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分析,尝试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作为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论著,《乡土中国》对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具有开创性意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阅读过《呼兰河传》《水浒传》等优秀著作,对整本书阅读并不陌生,《乡土中国》与相对之前的著作比较,专业术语更多,更加深奥,学术性很强,《乡土中国》属于学术著作。“学术著作是作者根据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成果而撰写的作品。这些作品或在理论上有创新见解,或在实践中有新的发明,或具有重要的文化积累价值。”因此,本单元我们将在了解本书学术性专著的基础上探讨如何阅读学术类著作的方法。
三、阅读方法
我们在阅读《乡土中国》的过程当中,通过以下这五种阅读方法分层来进行阅读,阅读文章时不必每个阅读方法都用到,每个章节可选用不同层级的阅读方法来进行。
1.跳读,浏览目录,大致了解书的结构
2.粗读,了解每一章的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
3.细读,用笔记、批注的方式记录句子的心得体悟
4.研读,对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思考
5.复读,在阅读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反复阅读积极思考
四、单元目标
(1)阅读文章,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把握全书的逻辑思路。
(2)通过阅读,了解《乡土中国》的学术价值。
(3)学会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积累阅读学术著作的经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乡土中国》教学设计,共3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乡土中国》教学设计,共3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乡土中国》教案设计,共3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