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 认识区域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 认识区域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8页。
2023-2024学年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 认识区域 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下图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地区( )A.风俗习惯改变 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 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读“某国家略图”,完成下面小题。3、“坐地日行八万里”诗中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①A点②B点③C点④D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图中D点的坐标为( )A.(4°N,76°W) B.(4°S,76°E)C.(4°S,76°W) D.(4°N,76°E)5、图中国家所在的大洲是( )A.南美洲 B.大洋洲 C.非洲 D.亚洲6、图中两座山脉位于( )A.北半球西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A.地形 B.河流 C.降水 D.农业生产条件8、图中区域划分的目的在于( )A.加强行政管理 B.协调统筹利用水资源C.合理布局农业生产 D.为城市提供农产品2022年7月,江西省西部的武功山地质公园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地。武功山以低纬度高山草甸、花岗岩峰林、瀑布群等景观享誉世界。下图为武功山主峰金顶南北两侧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据图判断( )A.高山草甸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左右B.中心夷平区的地貌成因为流水沉积作用C.金顶南侧瀑布区夏季瀑布水量较北侧少D.该区域经历了多期构造—岩浆演化过程10、下列关于武功山地区保护与发展的措施,合理的是( )A.挖掘罕见地质遗迹,打造湘西世界级名片B.扩大高山草甸帐篷节规模,促进经济发展C.推进地热资源勘探与开发,助力绿色发展D.建立核心区,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的进入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与陆地上常规(淡水)抽水蓄能电站不同,海水抽水蓄能电站以海水为介质,一般利用海洋作为下水库,在地形高差较大、站点地理位置与建设条件较优的海岸陆地或岛屿上修建上水库以及相应的输水发电系统等建筑物,是抽水蓄能电站的一种新形式,对沿海及海岛地区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海水抽水蓄能电站资源储量丰富,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5省(辽、鲁、苏、浙、闽)和南部沿海3省(粤、桂、琼)的近海及所属岛屿区域。有专家团队指出,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将面临着机组制造难度大的难题,同时对陆地地理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下图示意常规及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工作原理。(1)分析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对陆地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2)与常规抽水蓄能电站相比,分析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建设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优势。(3)考虑海洋环境的特殊性,试分析机组制造难度大的原因。三、读图填空题12、读南亚和南美洲最大国家的地理简图,并回答问题。(1)甲图所示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乙图所示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2)描述甲国的地形特征。(3)根据图示,两国均利用本国丰富的______________(矿产)资源出口矿石,并建立了本国的钢铁工业,甲图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_____________ 是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城市(4)比较⑤、⑥两地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的差异。四、综合读图题季风气候在亚洲最为显著,南亚热带季风的形成原因既有海陆的热力差异,也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研究季风气候时不应只局限在亚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也有类似的地区,只不过不如亚洲典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3、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差值最大接近____百帕。14、造成澳大利亚大陆1月、7月气压状况的原因是____和____。15、澳大利亚北部1月盛行____风,试分析其主要成因____。16、澳大利亚北部7月盛行____风,试分析其主要成因____。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自然要素。据材料可知,地名常与地理环境有关,是地理要素的表现。地名中的“河”代表水文;“梁”是一种地貌类型,故“梁”代表地貌;“柳”是指柳树,故代表植被。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变化及比较。甲、乙两地区地名中都有“河”“沟”“湾”等出现,说明两地区地理环境曾经相似,均为河流较多的地区。但从图中可知,现在的乙地区河流分布较少,说明乙地区自然环境变化较大,D项正确。3、答案:A解析:由于地球不同纬度的长度并不相同,赤道为地球最长纬线,其长度大约为4万千米,符合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情境,AB位于赤道上,CD并不在赤道上,故符合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应为AB两地,①②正确,故选A。4、答案:C解析:D点从经度来看向东经度减小,应为西经,故D经度应为76°W,BD错误。从纬度来看,该地向南纬度增大,故应为4°S,C正确,A错误。故选C。5、答案:A解析:从上题可知,该地为西半球及南半球,从世界地理位置图可判断,该地应为南美洲,A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A。6、答案:C解析:图中两座山脉均位于赤道以南,应属南半球,AB错误。从经度来看,位于西半球,C正确,D错误。故选C。7、答案:D解析:该图为宁夏农业区划图,是根据农业生产条件划分的,包括地形、降水热量等,D正确。地形、河流、降水只是影响农业区位的条件之一,无法根据单独的某一个划分农业区划图,ABC错误。故本题选择D。8、答案:C解析:根据农业生产条件划区,可以为农业合理布局提供指导性意见,与行政管理、水资源无关,C正确。A、B错误。为城市提供农产品需要考虑的是交通条件和市场的需求,不需要根据农业生产条件划分,D错误。故本题选择C。9、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高山草甸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上,A错误;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中心夷平区的出现主要是被外力侵蚀所形成的,不是流水堆积地貌,B错误;从图中的南北坡对比来看,金顶南侧的瀑布群较多,北侧瀑布群较少,因此南侧的降水要多于北侧,C错误;从图中的可以看出,当地的温泉多分布,说明此地经历了多期的构造—岩浆演化过程,D正确;故选D。10、答案:C解析:武功山位于江西省,与湘西无关,A错误;随意扩大高山草甸帐篷节的规模,会破坏环境,B错误;推进地热资源勘探与开发,利于开发新能源,促进绿色发展,C正确;可以建立核心区,但是可以允许科研人员和单位进入以保护环境,D错误;故选C。
11、(1)答案:不利影响:海水可能从上库向土壤中渗透,导致地下水咸化(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对周围陆生植物和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解析: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体现地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及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查学生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海水抽水蓄能电站以海水作为介质,在上水库蓄积海水后,可能会面临海水渗漏的问题,对地下水、周边植被的生长等产生不利影响。(2)答案:利用海洋作为下水库,减少了水库建设投资成本,降低了工程费用;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减少对陆上土地资源的占用;以海水代替淡水,可节约淡水资源;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靠近能源需求量大的东南沿海地区,可降低输电成本。解析:考查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体现地理试题综合性的特点,考察了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通过于常规抽水蓄能电站的对比,学生需要找到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在介质、对陆地空间资源及淡水资源的占用,以及电站与能源消费地的距离上存在的差异,进而对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优势进行分析。(3)答案:难度大的原因:海水中的海洋生物黏附在水道和水轮机中,造成发电和抽水效率逐渐降低;海水腐蚀性强,对水轮机等金属设备会造成腐蚀,会缩短其使用寿命,增加维护费用;风浪大,对电站设施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对进水口和尾水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会造成影响。解析: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困难较多,诸如海水腐蚀性强、海洋生物的附着、海洋气象复杂多变等。这些都会增加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制造的难度。12、答案:1.印度; 巴西; 2.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3.铁矿; ④; 4.⑤地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⑥地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解析: 13、答案:22解析:澳大利亚7月最高气压大于1022hPa小于1024hPa,一月最低气压小于1044hPa大于1002hPa,所以气压差值最大接近于22hPa。14、答案: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解析:澳大利亚1月7月气压状况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5、答案:西北;1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同时,1月份为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北部形成西北风。;解析:一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16、答案:东南;7月份为南半球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在北部形成东南风。解析:七月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