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诗词备考之12诗歌形象鉴赏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诗词备考之12诗歌形象鉴赏 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鉴赏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鉴赏诗词景物形象,典型真题命题,画面内容抓意象,写景手法,鉴赏诗词事物形象,七类常见诗词意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鉴赏诗词的人物形象1.诗词的人物形象有哪几类?(1)主人公形象。主人公形象是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王昌龄《闺怨》中春日登楼赏景“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思妇形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满心凄苦愁楚的天涯游子形象;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风流儒雅、少年英雄的周瑜。(2)诗人的形象。诗人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近试上张籍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男性作者塑造了一个女性主人公新婚早起后的心态。
概念区分——主人公形象
菩萨蛮【唐】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男性作者塑造了一个女性主人公从宿妆到妆成的过程。
对点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 酬孝峙①钱继章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解析 人物形象,一般指人物的性格、精神。答题时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概括。此类题型的答题步骤:①总体概括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诗人“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②联系具体诗句,简要说明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是如何展现的。前两句是外貌描写,“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即病态怪异。后两句,诗人自喻为终南山的“石里藤”,坚韧。
2.怎样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1)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感知形象。如杜甫的《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先分析“片云”“孤月”“落日”“秋风”等意象,再了解“老马识途”这个典故。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但仍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秋风”等意象,表现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自己还可以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之情。
(2)抓住描写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诗人对诗中人物形象的描写,通过分析其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体悟情感,概括形象。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结合诗中的“逢”“抱膝”“伴”“夜深坐”“说”等动词,再联想当时诗人客居在外的情景,可见冬至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游子形象。(3)结合背景,展开想象,把握形象。分析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一般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降职。幽州台:战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诗的前两句俯仰古今,表现诗人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了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结合前面的背景分析,考生可以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概括为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有才不得施展的知识分子形象。
人物描写手法——概念明晰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以人衬人、以物衬人、以景衬人、以事衬人
细节描写:作者刻意选取的对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或生活场景等方面的细微之处的描摹。
修辞手法:对比、衬托、比喻、欲扬先抑、明贬暗褒等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最爱东山晴后雪①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首。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解析 本诗描写了东山雪后阳光朗照的美丽景象,诗题直接言明“最爱”,表达情感取向。诗人写到因为只顾追逐寻觅胜景而忘记了寒冷,偶尔在春风中站立,在夕阳中放眼赏看美景,最喜爱东山天晴之后的雪景。在春日的傍晚,夕阳微弱柔软的红光普照在东山之上,皑皑白雪闪耀着点点光芒,仿佛是座座银山向诗人涌来。诗歌刻画了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二、鉴赏诗词的景物形象1.什么是诗歌的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诗人的感情载体,也就是情中景。诗歌往往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景物,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所以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2.诗中的景物意象有哪几种?①传统意象,即由于经常在诗中出现而具有特定意义的景物,通过特定意蕴表达感情。如“杜鹃”“流水”“月亮”等。②比喻意象,即在诗中具有比喻意义的意象,它通过本体的形象化传达感情。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春水”就是比喻意象。③象征意象,即诗中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通过把景物人格化表达感情。如咏物诗中的被咏之物。
例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解析 分析意象的含义要建立在对全诗整体内容的把握上,不可一看标题《送人归京师》就认为这首诗一定是表达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感情。须知送别的场合不同、对象不同、境遇不同,其感情也不尽相同。结合注解,可初步了解诗人的境遇。在金人南侵的战乱中,诗人南迁江南,每念及故乡沦陷,京师汴梁在金人铁蹄的践踏之下,常有切肤之痛。在分析“子规”意象时,可联系学过的课文中的“子规”“杜鹃”意象,这样就不会认为“子规”意象的含义是依依惜别了。
3.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命题类型及其应对策略【设问方式】①分析某意象的特征。(概括某意象的形象特征)②某意象在诗中有什么内涵和作用?(结合诗句鉴赏诗中某意象)③某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④某几句诗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⑤这首诗(或某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典型命题】①(2021年天津卷)“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②(2020年天津卷)“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③(2016年全国Ⅰ卷)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④(2015年安徽卷)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方法指导】
①(2021年天津卷)“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②(2020年天津卷)“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③(2016年全国Ⅰ卷)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④(2015年安徽卷)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赏析景物形象“三方法”
【答题规范】这首诗借……意象,描绘了一幅……的图画,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心情、心境)。
画面描述题、意境分析题——怎么答
①描绘了一幅+诗句内容概括+形容词+画面(抓时间、地点,例乡村图景图、秋日黄昏图)②营造了……的氛围,表达了……的情感。
画面描述题、意境分析题——典题精练
(2021天津)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8分)念奴娇 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 [宋]朱熹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注]姑射:神话中的山名,神仙所居之处。
(2)“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梅花闲展芳姿,月色清凉,倒映在澄澈的溪水中的清雅幽静的画面。
写景手法题——概念明晰
白描(简单勾勒不上色)与工笔(细致描绘、色彩鲜明)
虚实结合:以虚衬实、以虚写实
现在为实、过去为虚眼前为实、未来为虚清醒为实、梦境想象为虚
观察角度:远近结合、俯仰结合(高低、上下)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反问等
多感官结合:视听嗅味触、视听结合、声色结合、绘声绘色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衬动、以静写动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朱 熹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注】山头仙客。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披折。【注】姑射:神话中的山名,神仙所居之处。“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黄昏时分,梅花闲展芳姿,月色清凉,倒映在澄莹的溪水中,描绘出一幅清雅幽静的画面。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要看是鉴赏景象、物象还是人物形象。本题是鉴赏景物形象,要找出词中用到的意象,概括出意境特点。“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描写黄昏时分,梅花面对清浅的溪水临水弄影,清清的溪水倒映着天上一轮明月,和梅花的倩影构成绝美的图景。词句选择梅花、清溪和霜月为意象,描绘梅花倒影在溪水中的芳姿,整个画面清幽雅致,澄澈人心。
三、鉴赏诗词的事物形象
分析物象作用的“5角度”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为人物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的作用。结构上的线索作用。。
对点练习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苦 笋陆 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解析 “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错。诗歌颈联“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的意思是“我看见苦笋,就会想到魏征的耿介正直,所以吩咐童仆不要过多取食”。
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①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②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
解析 首先弄清意象的意思,然后分析诗中“苦笋”意象有什么特征,再将其特征与魏征的性格特征联系起来,分析其中的相似点。诗中的苦笋具有清淡苦涩的特征,而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而这种性格令一般人难以接受,与苦笋的清淡苦涩相似;由“苦节乃与生俱生”与“极知耿介种性别”可知,“苦节”象征了“耿介”,有如魏征“方正的人格”,都是与生俱来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梦 江 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答:
这两句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满怀相思却无处倾诉,只能感慨青春流逝的主人公形象。主人公深夜望月怀远,但山月不解风情;白天对花自怜,但水面的风却无情地吹落花朵。以景传情,暗示了主人公内心无法排遣的孤独寂寞及青春流逝无人怜爱的伤感。
解析 本题要求通过“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两句来说明主人公形象,答题时要结合全词内容。首起一个“恨”字已经点明主旨是写离愁别恨。
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杜 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要看是鉴赏景象、物象还是人物形象。本题是鉴赏景物,要找出用到的意象,想象整个画面,概括出意境特点。“山色远寂寞”描绘夕阳照射之下,远远望去,群山苍茫,给人寂寞空旷之感;“江光夕滋漫”写满溢的江水在夕阳的余晖中闪耀着特有的光泽。整个画面阔大壮美,给人寂寥孤独之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诗鉴赏之诗歌形象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纲要求,鉴赏诗歌人物形象,鉴赏诗歌物象,鉴赏诗歌景象,角度一时空,意境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 课件,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解读,考查类型,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形象 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击添加标题,明确形象类型,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特征,结合具体问题解答,忽略标题忽视注释,形象特征表述不准确,人物形象分析错误,景物形象描绘不准确,掌握形象特点,关注形象中的情感寄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