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农村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农村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括号里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2分)
1.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曹操的《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把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朋友的句子是:,。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读书,要善于辨别。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jiàn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qīng心好书。这种能力部分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源自一个灵魂的品质。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能再容忍那些_____________的书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辨别( )②优劣( )
(2)请根据拼音书写正确的汉字。
①jiàn_____________赏②qīng_____________心
(3)“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jiàn赏力”中,“读者”和“具备”的词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横线处应选择恰当的词语是( )
A.粗制滥造B.鬼斧神工C.巧夺天工D.精妙绝伦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6.下列作品不属于“四书”的一项是( )(1分)
A.《大学》B.《中庸》C.《孟子》D.《世说新语》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学而时习之( )(2)人不知而不愠( )
(3)择其善者而从之( )(4)三军可夺帅也( )
8.孔子认为对别人的优缺点应如何正确对待呢?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贤哉,回也!”孔子为何给予颜回“贤”这样高的评价?(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你觉得选文中哪一则让你收获最大?结合学习实际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①。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②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精穷极妙;未该玄③言,政④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宗:根本。②世祚:指国运。③玄:深奥。④政:只,仅仅。
11.“众人皆问之”中“皆”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1分)
12.下列对画线句子的节奏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
B.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
C.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
D.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
13.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我的玉米情结
①我出生在黔北的一个小镇上,在我四岁时,弟弟出生了,父母只得把我送到乡下,让外公外婆帮着带我。到外公外婆家时,正是玉米成熟的季节。那天,已是傍晚时分,外公外婆准备了一大桌饭菜等着我们。一路上的奔波让我早就饥肠辘辘,就在我大快朵颐时,突然闻到一阵香味从厨房传来,那种香味浓郁、强烈,完全盖住了满桌饭菜的香味。我放下碗问外公,这是什么香味?外公说,柴火烧苞谷。在我的家乡,苞谷就是玉米的别称。
②不一会儿,外婆端着一筲箕烧苞谷从厨房走进堂屋。那是我第一次见到烧玉米——外观焦黑,还沾着灰,那模样无法引起我的食欲,可我又无法抵挡那香味的诱惑。我拿起半截烧玉米,吹了吹表面的灰,啃了一口,嚼在嘴里嘎嘣脆,香酥脆嫩,咽进肚里,口中的回味有一点甘甜,让人沉醉。从那一刻起,烧玉米的味道就烙在了我的记忆中。
③外公家住在黔北群山深处的小村子中。初到农村的日子,我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淌水的小河、稻田里的蛙叫、茅屋上升起的炊烟……每一件事物仿佛都在诱惑我探索这个崭新的世界。我白天和村里的孩子们跑到林中捡蘑菇、摘松子、拾柴火,要不就帮邻居家哥哥姐姐把牛羊赶到草坪上放养,放不到多久我又跑去和大一点的孩子们到河沟里摸鱼……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天地间任我逍遥。
④外公在地里耕种的时候,我大多数是在一边玩耍的。可是一到玉米播种的季节,我就来了兴致,在地里会帮外公干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着清除地里的杂草,用手在地里刨窝……等到出苗时节,我又用酒瓶装满水给玉米浇水。玉米秆拔节时是我最兴奋的时候,看到一粒种子从出苗、分叶到拔节,一点点成长起来,我有种说不出的激动,眼看着玉米在我们爷孙俩的栽培下茁壮成长,我幼小的心里竟有了一点成就感。从抽穗期到花粒期,玉米地里常常会散发出一股香味,这香味甘甜、清凉,一直会持续到玉米的成熟期。玉米成熟后,玉米地的香味更加浓郁,饱满的玉米棒子,浅紫色的穗,在阳光的炙烤下,会散发一种近乎奶油的香味,这是我一年最欢快的时候。山间的天空格外地辽阔,一阵夏风吹过,四周都是玉米秆迎风的声音,被太阳暴晒的大地也散发出一种干燥的气息,混合着玉米的香气,随着空气的流动慢慢地散开。这让我倍感亲切,又无限怀恋。
⑤每年玉米丰收时,外公总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水煮糯玉米、柴火烧玉米、玉米粑……玉米粑是我最喜欢的,用石磨把玉米磨成蓉泥,加入白糖拌匀,捏成三角形状的玉米粑,用新鲜的玉米叶包上蒸熟,撕开玉米叶,玉米粑呈暗黄色,热腾腾的香气直往鼻孔里钻。当我吃腻了玉米后,外公到镇上赶集时,有时会买些排骨、鲜肉回家,外公做的排骨炖玉米、玉米炒肉末,又重新点燃我对玉米的喜爱。
⑥我在乡下和外公外婆生活了三年时光,在半玩耍半劳动的状态下跟随外公种了三年玉米。我七岁时父母把我接回镇上念书,从那以后,外公和那块玉米地离我就遥远了,我只能在每年暑假回到乡下,和外公外婆短暂相聚数日,也在那块玉米地里寻找我童年的足迹。虽然走进玉米地的机会变少了,但是玉米在地里熟透的香气,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陪伴我至今……
14.根据语境,赏析下面句了中加点词“烙”的表达效果。(3分)
从那一刻起,烧玉米的味道就烙在了我的记忆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选文内容,概括外公的性格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标题《我的玉米情结》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闻到白兰花香
①闻到白兰花香,我就想起了老母亲。母亲,大字不识,却极明理。
②母亲八十岁了,仍然去水边洗衣,一捶棒一捶棒,声音大,有节奏。我一回去,母亲立即抓个菜篮子去大塘边上,一会儿工夫,时令蔬菜就上了桌。春天的时候,老人家花白的头上还斜插一朵栀子花。搬入安置区,母亲选了一楼,进出方便,南面就是幼儿园,小童的声音如天籁。那年春节,母亲说,田征了,垛子上的房子拆了。我们住在小区里,现在房子好是好,楼上楼下,电视电话,就是像个鸽子笼。你帮我买一盆白兰花吧。我见见青,闻闻香。
③我买了一盆盛花期的白兰花,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仲春时节,发苞了。母亲专门打个电话,与我说白兰花事。
④母亲一生,早年极苦,对物质享受很淡,喜欢农事,有事没事到田地里,莳草,浇水,与青菜、茄子、南瓜讲讲话。老屋垛子四周都栽了树,最多的是香椿树。早春,第一茬香椿头,紫红、赤红的叶子,在晨光中抖动。不说吃,光是想象,就让人沉浸。搬离后,母亲常回到垛子上看老屋基,看到曾经热气腾腾的灶膛里,长出一棵大青蒿,眼泪流了出来。
⑤老屋的后院也被母亲用起来,栽过西洋参,种过花生。我都尝过。有一年,不知怎的,栽了两株罂粟,花开得奇异,电话跟我一描述,我说这是鸦片。母亲听了,半天没说话。放下电话,赶紧铲了,连根都挖起来甩了,还栽了栀子花、金银花、桂花,这些寻常花,香味浓郁。母亲肯定不知道什么“花是人的精神支柱”的高深哲理。她说:“________________。”
⑥我还买了两株一米多高的玉兰树,栽在我住房的南面阳台上。一黄玉兰一白玉兰,树叶深绿,长得精神旺盛。四五月就开,持续好几个月。一黄一白,不仅香,还有几分雅致。一吹东北风,幽香入室。当夏日街头响起叫卖白兰花的吆喝声时,我家的白兰花也在传递阵阵清香。我按母亲来住的由头,也是白兰花要开,场面很吸引人。母亲听了,笑笑,但并不行动。催急了就说,我这一盆正开着哩。
⑦后来,我的房子渗水,2012年底,南面阳台改造,把这一黄一白两株玉兰树,移栽到靠东面的北阳台。开花时节,依旧清香醒人。突然,有一天,母亲打电话,要把她的玉兰树搬到我家来,声音弱弱的。其时工作繁忙,只能一月回家一次。母亲平时达观,声音洪亮,笑声不断,常嘱不用回,安心工作。这次我听声音虚弱,感觉不对,立即回去陪她到医院检查。情况不好,住院。母亲说,我只是不舒服,哪里要住院?
⑧这医院,是住不得的。一住就没有出来。住院期间,白兰花正开。我摘了几朵,放在她床头,她喃喃说,好香。然后,闭上眼,甜甜地笑了。送别母亲时,她是慈样和安宁的。那一年,母亲八十四岁。
⑨“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和气自心知。”心和世界就好,人世就美,花香就遍地。
⑩春天来了,又一季白兰花香的时节要来了。
18.作者的母亲“大字不识,却极明理”的表现有哪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白兰花香”在文中多处出现,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语句,揣摩母亲的心理,将母亲的语言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以“又一季白兰花香的时节要来了”含蓄结尾,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5分)
22.班级进行《朝花夕拾》的专题阅读“忆真情”,从“亲情”“友情”“师生情”三个角度展开阅读,请你把相关文章的名称补充完整。(3分)
亲情:《父亲的病》;友情:《_________________》;师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朝花夕拾》中的《》便蕴含了作者对儿童教育问题的深层思考。阅读该篇章,并联系生活实际,评价鲁迅先生的儿童教育观。(2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4.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七年级(1)班将开展以“感受母爱,报答母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主题书写】请将本次活动的主题“感受母爱,报答母恩”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
(2)【活动二:标语设计】请围绕本次活动主题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分)
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信息概括】为保证此次活动顺利进行,同学们提前搜集到以下材料。请概括三则材料的共同之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材料一: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她一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选自周国平《用什么来报答母爱》)
材料二: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选自梁晓声《母亲》)
材料三: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
(选自张俊以《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动四:语言表达】感恩节当天,小宇同学买了一支康乃馨,他回家后将花送给妈妈。假如你是小宇,你会怎么对妈妈说?(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50分)
25.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1)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在初中度过了一段时光。在这段日子里,环境的熏陶、活动的参与、书香的陪伴、朋友的鼓励、家长的教导……让我们发生了一些变化,促使我们悄悄地成长。
请以“我热爱这样的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但我要走好现在的每一步。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要让自己一直在路上,或读万卷书,或行万里路。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
名校调研系列卷·七年上期中测试 语文(人教版)
参考答案
一、1.落花时节又逢君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4.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5.(1)①biàn ②liè (2)①鉴 ②倾 (3)名词 动词(4)A
二、(一)(甲)6.D
7.(1)按时 (2)生气,恼怒 (3)好的方面,优点 (4)改变
8.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它,对于他们的缺点反观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9.因为颜回虽然生活贫困,却不以为忧,能不改变志向,追求精神富足并乐在其中,他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美。
10.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了这则,我积累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让我明白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一无所得。这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乙)11.都
12. C
13.博览群书;梦中诵书。
(二)(甲)14.熔,是深深印刻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对烧玉米的味道印象之深,表达“我”对玉米及玉米承载的外公外婆对“我”的爱、童真时光的眷恋之情。(意近即可)
15.自然环境(景物)描写。描写了夏日玉米田间的声音和气息,渲染了温馨、美好的气氛,烘托“我”对乡间的喜爱和怀恋之情。
16.总爱:外公变着花样给“我”做各种好吃的。勤劳:辛勤培育玉米茁壮或长。
17.充当行文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地揭示主旨,表达了“我”对玉米相伴的童年美好时光的喜爱和对外公外婆的感念之情;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答出两点即可)
(乙)18.母亲早年极苦却将物质看得很淡,八十岁还保持着劳动的好习惯;母亲爱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让生活更美好;母亲知道开得很美的花是罂粟马上就彻底铲掉了,说明她虽然爱花,但是明辨是非;母亲依恋自由的生活,但也理解“我”的工作,所以独立照顾自己让“我”放下后顾之忧。(答出三点即可)
19.暗示了母亲白玉兰一般的品性,体现了母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结构上形成了多处照应,突出了文章中心;每当看到白兰花香,就会想起母亲,白兰花香寄托着“我”对母亲深深的怀念。(答出两点即可)
20.示例:闻到了花香,日子就好过,生活就美满,
21.暗示时光流逝,花在人逝,流露出作者淡淡的伤感与思念;然而母亲虽然不在,白兰花却依然如约而至,生活中依然有白兰花开的美好,让人充满期待。(意对即可)
(三)22.范爱农 藤野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3.示例:鲁迅的教育观念十分开放,主要以儿童的心理健康为主,强调了保护儿童天性的重要性。同时也启发我们,当今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
三、(一)24.(1)略(2)示例:人生最圣洁、最美好的,就是母爱。
(3)三则材料都体现了母亲在生活中所付出的辛劳,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意近即可)
(4)示例:妈妈,谢谢您这么多年为我付出的辛劳,您就像太阳,用和煦的光温暖着我,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温馨。祝您健康快乐!
(二)25.写作略教育观念
经典片段
于鲁迅的儿童教育观,你的评价或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观念1: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
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
观念2:批判对儿童读物题材的限制
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语文试题,共18页。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农村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农村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