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市北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市北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作图题,解答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市北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1.(2分)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提醒你:该起床了!关于声音(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气体振动不能产生声音,但可以传递声音
D.声速等于光速
2.(2分)下列有关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加冰的可乐饮料温度为﹣30℃
B.重庆主城八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48℃
C.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45℃
D.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3℃
3.(2分)如图所示的是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发出嗡嗡声的声源是“鱼洗”
C.“鱼洗”发出的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D.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汇集使声音的传播速度加快
4.(2分)下表记录了敲击大钟时,钟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和气温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推断正确的是( )
气温/℃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A.气温为40℃时,空气中声音的速度可能是345m/s
B.钟声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气温成正比
C.气温越低,大钟自身振动得越慢
D.气温越高,钟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5.(2分)如图所示是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它是我国建筑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的反射
C.利用回声增加原声的现象
D.声音能够在墙壁中传播
6.(2分)为了参加国家优质课评比,老师带同学们去录播室录课,小明发现录播室墙壁和普通教室不同。如图所示( )
A.为了教室的美观
B.改善声音的音色
C.可以吸音,减弱声音的反射
D.增强声音的反射,使声音更大
7.(2分)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迎接伟大祖国73华诞,某校举行了“喜迎二十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速与声带振动的频率有关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高声唱低声和,高低都是指声音的响度
D.合唱队不同声部的成员唱歌的音调相同
8.(2分)如图所示是不同的声音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时所显示出的波形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四幅图均为乐音的波形图
B.音调最高的是乙
C.响度最小的是甲
D.乙和丙音调相同
9.(2分)随着科技进步,声纹锁走进千家万户,只要录入户主声音,极大地提高了防盗功能,那么声纹锁开门是靠(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乐
10.(2分)下列措施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种植树木
B.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
C.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罩
D.禁止鸣笛
11.(2分)有一种电动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是棕毛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超声波的响度很小,所以人听不到
D.刷牙时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12.(2分)下列四种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白雾茫茫 B.冰雪消融
C.冰雕变小 D.雾凇形成
13.(2分)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下列诗词分析正确的是( )
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云的形成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B.“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露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C.“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霜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14.(2分)用红色激光笔照射透明的红色,绿色两个气球,如图所示。当气体吸收光时,气体体积膨胀,气球将会爆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光是光的三原色之一
B.红色激光笔发出的是红外线
C.红色透明气球会爆破
D.两个气球都不会爆破
15.(2分)小明用同一体温计没有甩就先后给甲、乙两人测量体温(体温计在测量前均已用酒精消毒),体温计示数分别为37.9℃和38.4℃,则( )
A.甲的体温一定是37.9℃,乙的体温一定是38.4℃
B.甲的体温可能是37.9℃,乙的体温一定是38.4℃
C.甲的体温一定不是37.9℃,乙的体温可能不是38.4℃
D.因为温度计有缩口设计,所以甲、乙测得值一定都是准确的
二、填空作图题(共31分,每空格1分,每图2分)
16.(2分)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分钟内振动了36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此声音属于 (可听声/次声波/超声波)。
17.(4分)2022年9月19日在台湾发生地震。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属于 ,医护人员在救治伤员时,使用的“B超”是利用 (前两空均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两种声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两种声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8.(3分)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相同的干燥玻璃片a、b (选填“a”或“b”)的上表面有小水珠。水珠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此过程需要 热。
19.(5分)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碗中的水 (能/不能)沸腾,这是因为锅里的水开始沸腾后继续 (选填“吸热”或“放热”),而温度 (上升/下降/不变),所以碗中水的温度 (能/不能)达到沸点, (能/不能)继续吸热。
20.(3分)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5日0点23分56秒,神舟十三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器乘组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三名航天员将在我国空间站生活6个月,将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和在轨任务,预计神舟十三号将在2022年4月左右返回地球。火箭发射时,发射架旁边很多“白气” (选填“小水珠”、“气态的水蒸气”),“白气”是发射架旁边水池中的水 (选填“吸”、“放”)热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蒸气,从而降低发射架周围的高温,水蒸气再遇到周围较冷空气形成“白气”。
21.(2分)3D打印是一种依据数字模型文件,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打印构造物体的技术,在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22.(3分)如图有一种神奇的金属“镓”,放在手心不一会儿就变成了液态,因为镓的熔点约为30℃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镓的温度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它在凝固过程中的温度;要使金属镓保持固定形状,保存它所需环境温度应该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30℃。
23.(2分)阳光下看到一朵黄色的花,是因为这朵花反射 色光,如果透过蓝色玻璃纸看红色的花,则这朵花呈 色。
24.(2分)如图所示的导弹灭火车成功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它的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遮挡火源不明时,可用 精准发现火源;同时,可用 精确测量火源距离(均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
25.(1分)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8s收到回波信号 m。(海水中的声速是1500m/s)
26.(2分)如图所示,室内有一点A,人眼在A处,并将所看到的景物范围用斜线表示出来。
27.(2分)在乙图上作出AB小孔成像的光路图,标出A′B′。
三、解答探究题(第28题8分、第29题4分,第30小题11分、第31题6分,第32题7分,第33题3分,共39分)
28.(8分)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如图A中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如图A中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
实验二:如图B所示,有4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其中a、b、c等高,c、d粗细相同。各量筒内装的水如图B所示,某同学根据所听声音音调的高低猜想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与1、气柱的长短有关;3、水柱的长度有关。
(1)若探究“发声的频率与气柱长短的关系”,应选量筒 (填字母代号),其中所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法;
(2)若选择的是量筒b、c,则探究的是气柱发声的频率与 的关系;
(3)小明用同样大小的力在c和d的口上吹气,使它们发声,则所发出的声音音调 (选填“c高”、“d高”或“一样高”);
(4)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c和d使它们发声, 所发出的声音音调较高。(填字母代号)
29.(4分)一种名为“自由树脂”的材料受到人们欢迎。小明把颗林的固态自由树脂放在试管中,放入沸水进行水浴加热如图甲所示(水持续沸腾,一直未干),并每过30s记录下温度计A的示数,自由树脂在若干个时刻的温度及状态如表,温度计B的玻璃泡一直浸没在沸水中。
时刻/min
0
1
2
3
4
温度/℃
10
41
64
85
97
状态
白色颗粒,很硬
部分透明颗粒,较硬
几乎透明颗粒,变软
透明,粘稠胶状物
透明,糊状
(1)温度计B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它的读数为 ℃;
(2)由上表及图乙,可判断自由树脂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0.(11分)如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温度/℃
94
95
96
97
98
98
98
(1)在安装器材时最后安装的是 (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除了图甲中展示的器材外,实验还需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 ;
(2)实验室提供了一块比烧杯口略大的圆形硬纸板,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剪裁合适的是 (选填“A”或“B”);
(3)图丙是实验中某个时段气泡的变化图像,这是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形;
(4)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乙图中描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6)若在水沸腾后拿走酒精灯,沸腾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 ;
(7)实验中发现液体升温较慢,若需要缩短液体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 。(只写一种方法即可)
31.(6分)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上述设计中 (选填“甲”或“乙”),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 现象。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观察到水中很炔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干冰发生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水蒸气发生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3)实验后,碘锤还在热水中,同学们就离开了实验室。第二天再进实验室时,碘锤内壁上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
①第一天实验后,他们做的不规范的地方是: ;
②碘锤内壁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这是碘蒸气 形成的。
32.(7分)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光的传播知识后,猜想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了验证这一猜想,请你阅读并根据所学知识和他一起填写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
(1)在桌子上放一张白纸作为光屏,利用铁架台把一张中心有孔的硬纸片固定在白炽灯与白纸之间,如图所示。
(2)打开白炽灯,上下调整硬纸片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出现灯丝清晰的像
(3)上下移动硬纸片,改变白炽灯泡与小孔的距离,观察像的大小变化。
实验现象:
(1)实验发现白纸上灯丝像的开口与灯丝的开口方向相反,此随所成的像为 (“正立”或“倒立”)的 (“实”或“虚”)像,该现象可用光的 知识解释。
(2)灯泡与小孔的距离越小,所成的像越 ;当灯泡与小孔的距离大于小孔与白纸的距离时,所成的像是 (“放大”或“缩小”)的。
(3)上述实验现象叫 成像,生活中与上述实验现象相同的例子还有(举一例): 。
33.(3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有“冰丝带”之称的北京2022冬奥会国家速滑馆,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面积达1.2万平方米,用液态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提供冷源,结合直冷式制冰方式组合而成(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并且无异味、不可燃、不助燃
国家速滑馆还配有一套场馆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准够把制冰产生的废热用于除湿、冰面维护、场馆生活热水等,全冰面模式下每年仅制冷部分就能节省约2×106度电。
此外,还有低辐射顶棚。光洁平整的冰面会产生特有的镜像反射。为降低屋顶对冰面的热辐射以节省制冰能源,反射吊顶提供了另外一个镜像表面。因此,而是以控制能源的镜像吊顶作为冰场的特色,来发展大空间的表现力,比赛大厅的内部空间充满有趣的镜像,呈现前所未有的非物质性效果。这样一个大厅,透过无数电视屏幕,令世人惊叹。
(1)液态二氧化碳经历了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来达到制冷目的,它作为制冷剂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2)国家速滑馆还配有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 。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市北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1.(2分)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提醒你:该起床了!关于声音(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气体振动不能产生声音,但可以传递声音
D.声速等于光速
【答案】A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中,声速远远低于光的传播速度。
【解答】解:AB、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不振动不能发出声音,B错误;
C、根据声音产生的条件,气体也能传递声音;
D、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故选:A。
2.(2分)下列有关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加冰的可乐饮料温度为﹣30℃
B.重庆主城八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48℃
C.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45℃
D.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3℃
【答案】D
【分析】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在0℃左右,在0℃左右;
B、重庆八月份最高气温不到40℃,故B不符合题意;
C、日常情况下,变化幅度很小;
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2分)如图所示的是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B.发出嗡嗡声的声源是“鱼洗”
C.“鱼洗”发出的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D.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汇集使声音的传播速度加快
【答案】D
【分析】(1)正在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是在振动的;
(2)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此外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解答】解:A、“鱼洗”发出的声音是由“鱼洗”的振动发出的,故A正确;
B、“鱼洗”发出的嗡嗡是由“鱼洗”的振动发出的,故B正确;
C、人能听到“鱼洗”发出的声音是靠空气传入人耳的;
D、众多“鱼洗”声汇集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故选:D。
4.(2分)下表记录了敲击大钟时,钟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和气温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推断正确的是( )
气温/℃
﹣20
﹣10
0
10
20
30
声音速度/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A.气温为40℃时,空气中声音的速度可能是345m/s
B.钟声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气温成正比
C.气温越低,大钟自身振动得越慢
D.气温越高,钟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答案】D
【分析】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解答】解:AD、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所以气温越高,当气温为40℃时,故A错误;
B、气温每升高10℃,随着T的增大,V=330+T,故B错误;
C、气温高低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
故选:D。
5.(2分)如图所示是天坛公园的回音壁,它是我国建筑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B.声音的反射
C.利用回声增加原声的现象
D.声音能够在墙壁中传播
【答案】B
【分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这样就会形成回声。
【解答】解:人站在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内说话,其他人可以在壁内的任何位置听到他的多次说话声,B正确。
故选:B。
6.(2分)为了参加国家优质课评比,老师带同学们去录播室录课,小明发现录播室墙壁和普通教室不同。如图所示( )
A.为了教室的美观
B.改善声音的音色
C.可以吸音,减弱声音的反射
D.增强声音的反射,使声音更大
【答案】C
【分析】面积较大的室内容易产生回声,影响听觉效果,因此可从减弱声音的反射入手来进行分析。
【解答】解:录播室的墙壁上有许多跟蜂窝状似的小孔,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保证较好的听觉效果。
故选:C。
7.(2分)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迎接伟大祖国73华诞,某校举行了“喜迎二十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速与声带振动的频率有关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高声唱低声和,高低都是指声音的响度
D.合唱队不同声部的成员唱歌的音调相同
【答案】C
【分析】(1)声速的大小与频率无关;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
【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频率大小无关;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B错误;
C、高声唱低声和,故C正确;
D、合唱队不同声部的成员唱歌的音调不相同。
故选:C。
8.(2分)如图所示是不同的声音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时所显示出的波形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四幅图均为乐音的波形图
B.音调最高的是乙
C.响度最小的是甲
D.乙和丙音调相同
【答案】C
【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不同形状的波形,表示其音色可能不同。
【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但声波的形状相同,丁波形无规则,故A错误;
B、甲、乙、丙三幅图中,频率最大,故B错误;
C、甲振幅最小,乙、丙,所以甲的响度最小;
D、丙三幅图中,丙的音调高。
故选:C。
9.(2分)随着科技进步,声纹锁走进千家万户,只要录入户主声音,极大地提高了防盗功能,那么声纹锁开门是靠(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乐
【答案】C
【分析】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解: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谁在说话,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主人的。
故选:C。
10.(2分)下列措施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种植树木
B.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
C.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罩
D.禁止鸣笛
【答案】A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
A、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选:A。
11.(2分)有一种电动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是棕毛振动产生的
B.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超声波的响度很小,所以人听不到
D.刷牙时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答案】B
【分析】(1)一般情况下声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在液体中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传播速度;
(2)超声波指的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人耳听不到,人耳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在20Hz~2000Hz;
(3)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可以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的仪器,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解答】解:A.超声波是由电动牙刷产生,故A错误;
B.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超声波指的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所以听不到,音调就越高;
D.电动牙刷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故选:B。
12.(2分)下列四种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白雾茫茫 B.冰雪消融
C.冰雕变小 D.雾凇形成
【答案】A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解答】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B.冰化成水,故B不符合题意;
C.冰雕变小,是升华过程;
D.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
故选:A。
13.(2分)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下列诗词分析正确的是( )
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云的形成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B.“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露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
C.“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霜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答案】C
【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解答】解:A.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液化成小水珠或者直接凝华成小冰晶,液化和凝华都放出热量。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变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时直接变成小冰晶,故C正确。
D.水结冰是晶体的凝固过程。
故选:C。
14.(2分)用红色激光笔照射透明的红色,绿色两个气球,如图所示。当气体吸收光时,气体体积膨胀,气球将会爆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光是光的三原色之一
B.红色激光笔发出的是红外线
C.红色透明气球会爆破
D.两个气球都不会爆破
【答案】A
【分析】(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2)红外线是不可见光;
(3)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它能透过什么颜色的光就呈什么颜色,白色物体能透过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什么颜色的光都不能透过。
【解答】解:A.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红光是光的三原色之一;
B.红外线是不可见光,红色激光笔发出的是红光,故B错误;
CD.用红色激光笔照射红色透明气球,红色透明气球会透过红光;而绿色透明气球只能透过绿光,使得绿色气球内的气体的温度升高,所以绿色透明气球会爆破,故CD错误。
故选:A。
15.(2分)小明用同一体温计没有甩就先后给甲、乙两人测量体温(体温计在测量前均已用酒精消毒),体温计示数分别为37.9℃和38.4℃,则( )
A.甲的体温一定是37.9℃,乙的体温一定是38.4℃
B.甲的体温可能是37.9℃,乙的体温一定是38.4℃
C.甲的体温一定不是37.9℃,乙的体温可能不是38.4℃
D.因为温度计有缩口设计,所以甲、乙测得值一定都是准确的
【答案】B
【分析】由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个缩口,因此,它的液柱不能自动回落,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应该甩一甩,结合各选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由于体温计里的液柱不能自动回落,每次使用前需要甩几下、乙两人测量体温,乙的体温为38.4℃,AC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作图题(共31分,每空格1分,每图2分)
16.(2分)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分钟内振动了36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300 Hz,此声音属于 可听声 (可听声/次声波/超声波)。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翅膀2min内振动了36000次,可以求出频率;
(2)人耳朵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比较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
(1)昆虫的翅膀在2分钟内振动了36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f=;
(2)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300Hz在人耳朵的听觉范围内,所以此声音属于可听声;
故答案为:300;可听声。
17.(4分)2022年9月19日在台湾发生地震。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属于 次声波 ,医护人员在救治伤员时,使用的“B超”是利用 超声波 (前两空均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两种声波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两种声波在地下岩石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次声波;超声波;不能。大于。
【分析】(1)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发生,我们可以根据对于次声波的测定来判断大自然的各种活动;
(2)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解答】解: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属次声波,医护人员在救治伤员时。这两种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答案为:次声波;超声波。大于。
18.(3分)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相同的干燥玻璃片a、b a (选填“a”或“b”)的上表面有小水珠。水珠的形成是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此过程需要 放 热。
【答案】a;液化;放。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气体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解答】解:a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温度高,液化放热;
b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
故答案为:a;液化;放。
19.(5分)生活中常把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如图所示,碗中的水 不能 (能/不能)沸腾,这是因为锅里的水开始沸腾后继续 吸收 (选填“吸热”或“放热”),而温度 不变 (上升/下降/不变),所以碗中水的温度 能 (能/不能)达到沸点, 不能 (能/不能)继续吸热。
【答案】不能;吸收;不变;能;不能。
【分析】水沸腾需要达到两个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收热量。
【解答】解:碗放在大锅内的水中蒸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温度不变,所以不能沸腾。
故答案为:不能;吸收;能;不能。
20.(3分)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5日0点23分56秒,神舟十三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器乘组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组成,三名航天员将在我国空间站生活6个月,将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和在轨任务,预计神舟十三号将在2022年4月左右返回地球。火箭发射时,发射架旁边很多“白气” 小水珠 (选填“小水珠”、“气态的水蒸气”),“白气”是发射架旁边水池中的水 吸 (选填“吸”、“放”)热 汽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蒸气,从而降低发射架周围的高温,水蒸气再遇到周围较冷空气形成“白气”。
【答案】小水珠;吸;汽化。
【分析】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解答】解:火箭发射时产生大量的热,使发射架旁边水池中的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再遇到周围较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
故答案为:小水珠;吸;汽化。
21.(2分)3D打印是一种依据数字模型文件,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打印构造物体的技术,在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成型。
【答案】熔化。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态变化的名称,知道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依据各选项中的物态变化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在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熔化成液态。
故答案为:熔化。
22.(3分)如图有一种神奇的金属“镓”,放在手心不一会儿就变成了液态,因为镓的熔点约为30℃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镓的温度 等于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它在凝固过程中的温度;要使金属镓保持固定形状,保存它所需环境温度应该 低于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30℃。
【答案】晶体;等于;低于。
【分析】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解:因为镓的熔点约为30℃,它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它的温度等于熔点,保存它所需环境温度应该低于它的熔点30℃。
故答案为:晶体;等于。
23.(2分)阳光下看到一朵黄色的花,是因为这朵花反射 黄 色光,如果透过蓝色玻璃纸看红色的花,则这朵花呈 黑 色。
【答案】黄;黑。
【分析】不透明的物体只能反射和物体颜色相同的色光,其它色光被物体吸收;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物体颜色相同的色光,其它色光被物体吸收。
【解答】解:黄色的花是不透明物体,黄色花只能反射日光中的黄色光;
红色花是不透明物体,红花只能反射红光,蓝色玻璃纸只能透过蓝色光,所以利用蓝色玻璃纸观察红色花时,没有光线进入眼睛。
故答案为:黄;黑。
24.(2分)如图所示的导弹灭火车成功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它的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遮挡火源不明时,可用 红外线 精准发现火源;同时,可用 激光 精确测量火源距离(均选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
【答案】红外线;激光。
【分析】(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向外辐射红外线,而且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2)激光测距的原理:激光测距仪向目标发射激光脉冲束,接受返回来的激光束,测出激光往返所用的时间,就可以算出所测的距离。
【解答】解:(1)在消防火险发生的初期,灾害往往是由于不明显的隐火引起的,找到火源;
(2)激光传播的方向性强,利用激光可以精确测量火源的距离。
故答案为:红外线;激光。
25.(1分)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8s收到回波信号 6000 m。(海水中的声速是1500m/s)
【答案】6000。
【分析】超声波从发出到海底所用的时间等于从发出到返回的时间的一半,根据s=vt计算海洋中该处的深度。
【解答】解:超声波从发出到海底所用的时间t=×3s=4s,
海洋中该处的深度s=vt=1500m/s×4s=6000m。
故答案为:6000。
26.(2分)如图所示,室内有一点A,人眼在A处,并将所看到的景物范围用斜线表示出来。
【答案】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当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被物体挡住。
【解答】解:在房间内的A点能看到室外的景物,即是由于室外的景物反射光线射到A点造成的
27.(2分)在乙图上作出AB小孔成像的光路图,标出A′B′。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作出物体AB在光屏上成的像。
【解答】解:A射出的光线经小孔沿直线射向光屏,形成像点A′,形成像点B′。如图。
三、解答探究题(第28题8分、第29题4分,第30小题11分、第31题6分,第32题7分,第33题3分,共39分)
28.(8分)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如图A中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如图A中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空气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能量 。
实验二:如图B所示,有4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其中a、b、c等高,c、d粗细相同。各量筒内装的水如图B所示,某同学根据所听声音音调的高低猜想气柱发声的频率可能与1、气柱的长短有关;3、水柱的长度有关。
(1)若探究“发声的频率与气柱长短的关系”,应选量筒 a、b (填字母代号),其中所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 法;
(2)若选择的是量筒b、c,则探究的是气柱发声的频率与 气柱的粗细 的关系;
(3)小明用同样大小的力在c和d的口上吹气,使它们发声,则所发出的声音音调 一样高 (选填“c高”、“d高”或“一样高”);
(4)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c和d使它们发声, c 所发出的声音音调较高。(填字母代号)
【答案】振动;空气;能量;(1)a、b;控制变量;(2)气柱的粗细;(3)一样高;(4)c。
【分析】实验一: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波具有能量;
实验二:解答该题需要对每一次实验的对比量筒认真观察,从中找出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当一个物理量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需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1)若探究发声的频率与“①气柱的长短有关”时,应选粗细相同,气柱长度不同的量筒;
(2)量筒b、c等高,气柱高度相同,粗细不同,据此分析探究的问题;
(3)吹量筒时,是空气柱振动发声,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空气柱的长度、粗细有关;量筒c、d中空气柱的长度、粗细都相同;
(4)敲击量筒时,是量筒和水振动发声,盛水越多,量筒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
【解答】解:如图A甲中,泡沫塑料球接触音叉,所以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如图A乙中,敲击右边的音叉,空气将振动传递给左边音叉,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1)当探究发声的音调高低与气柱长短是否有关时,要控制量筒的粗细相同,观察图中可知a,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对比b、c可以发现:气柱长短相同,所以探究的是气柱发声频率跟气柱的粗细是否有关;
(3)小明用同样大小的力在c和d的口上吹气,空气柱振动发声,c、粗细都相同、d时;
(4)用敲击的办法也能使量筒发声,声音主要是量筒和水柱振动发出的,量筒和水的质量越大,音调越低,d的音调低。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1)a、b;(2)气柱的粗细;(4)c。
29.(4分)一种名为“自由树脂”的材料受到人们欢迎。小明把颗林的固态自由树脂放在试管中,放入沸水进行水浴加热如图甲所示(水持续沸腾,一直未干),并每过30s记录下温度计A的示数,自由树脂在若干个时刻的温度及状态如表,温度计B的玻璃泡一直浸没在沸水中。
时刻/min
0
1
2
3
4
温度/℃
10
41
64
85
97
状态
白色颗粒,很硬
部分透明颗粒,较硬
几乎透明颗粒,变软
透明,粘稠胶状物
透明,糊状
(1)温度计B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它的读数为 101 ℃;
(2)由上表及图乙,可判断自由树脂是 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1)101;(2)非晶体
【分析】温度计读数应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根据液面位置读数;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解答】解:(1)由图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2)由表中数据可知,自由树脂熔化时,属于非晶体。
30.(11分)如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温度/℃
94
95
96
97
98
98
98
(1)在安装器材时最后安装的是 温度计 (选填“酒精灯”或“温度计”),除了图甲中展示的器材外,实验还需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 秒表 ;
(2)实验室提供了一块比烧杯口略大的圆形硬纸板,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剪裁合适的是 A (选填“A”或“B”);
(3)图丙是实验中某个时段气泡的变化图像,这是 沸腾前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形;
(4)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乙图中描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5)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98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6)若在水沸腾后拿走酒精灯,沸腾的水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 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还可以吸热 ;
(7)实验中发现液体升温较慢,若需要缩短液体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 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 。(只写一种方法即可)
【答案】(1)温度计;秒表;(2)A;(3)沸腾前;(4)见解析;(5)98;小于;(6)不会;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还可以吸热;(7)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
【分析】(1)根据该实验需采用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器材进行判断;该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据此解答;
(2)温度计在使用时不能接触容器壁,据此判断;
(3)水沸腾前底部温度高,上部温度低,从气泡的体积变化分析;
(4)利用描点法绘制图像;
(5)根据“水沸腾时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大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进行解答;
(6)根据水沸腾时能不能继续吸热判断;
(7)影响加热时间长短的因素:水量的多少、水的初温、是否加盖。
【解答】解:(1)根据该实验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需先放置酒精灯,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实验中记录水温随时间的变化;
(2)戊中B图在纸板边缘剪孔,放入温度计后,从而导致测量温度不准确,故剪裁合适的是A;
(3)水沸腾前,底部温度较高,在上升过程中,使气泡中的气体液化而气泡减小,故丙图是沸腾前的情形。
(4)根据表格数据进行描点,然后用平滑曲线把所有点连接起来
;
(5)由图像可知,从8到12分钟,所以水的沸点是98℃,1标准大气压下,而实验中水的沸点为98℃,所以此时当地的大气压小于4标准大气压;
(6)若在水沸腾后拿走酒精灯,由于石棉网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沸腾的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
(7)根据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量的多少、水的初温,该实验若需要缩短液体沸腾前的加热时间。
故答案为:(1)温度计;秒表;(3)沸腾前;(5)98;(6)不会,水还可以吸热。
31.(6分)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
(1)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标准大气压下,碘的熔点为113.5℃。上述设计中 乙 (选填“甲”或“乙”),此方案可防止碘发生 熔化 现象。
(2)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了下列实验: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观察到水中很炔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干冰发生 升华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水蒸气发生 液化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3)实验后,碘锤还在热水中,同学们就离开了实验室。第二天再进实验室时,碘锤内壁上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
①第一天实验后,他们做的不规范的地方是: 实验结束后,没有整理器材 ;
②碘锤内壁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这是碘蒸气 凝华 形成的。
【答案】(1)乙;熔化;(2)升华;液化;(3)①实验结束后,没有整理器材;②凝华。
【分析】(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3)实验结束后应该整理实验器材。
【解答】解:(1))探究“碘的升华”的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方案乙,因为热水的温度不会超过碘的熔点;
(2)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干冰,干冰发生升华现象,所以水中大量的气泡是干冰升华形成的;
(3)①实验后,碘锤还在热水中,所以他们做的不规范的地方是:实验结束后;
②碘锤内壁出现紫黑色的碘颗粒,这是碘蒸气由气态变回固态,这是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1)乙;熔化;液化,没有整理器材。
32.(7分)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光的传播知识后,猜想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了验证这一猜想,请你阅读并根据所学知识和他一起填写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
(1)在桌子上放一张白纸作为光屏,利用铁架台把一张中心有孔的硬纸片固定在白炽灯与白纸之间,如图所示。
(2)打开白炽灯,上下调整硬纸片的距离,直到在白纸上出现灯丝清晰的像
(3)上下移动硬纸片,改变白炽灯泡与小孔的距离,观察像的大小变化。
实验现象:
(1)实验发现白纸上灯丝像的开口与灯丝的开口方向相反,此随所成的像为 倒立 (“正立”或“倒立”)的 实 (“实”或“虚”)像,该现象可用光的 直线传播 知识解释。
(2)灯泡与小孔的距离越小,所成的像越 大 ;当灯泡与小孔的距离大于小孔与白纸的距离时,所成的像是 缩小 (“放大”或“缩小”)的。
(3)上述实验现象叫 小孔 成像,生活中与上述实验现象相同的例子还有(举一例): 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面形成很多圆形光斑 。
【答案】(1)倒立;实;直线传播;
(2)大;缩小;
(3)小孔;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面形成很多圆形光斑。
【分析】(1)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在物体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小孔成像中像的大小与物到孔的距离、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3)根据实验现象举例。
【解答】解:
(1)灯丝在白纸上成的像是小孔成像,白纸上像的开口处与灯丝的开口处方向相反,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该现象光是沿直线传播;
(2)灯泡与小孔的距离越小,所成的像越大,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3)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小空隙,在地面上留下了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故答案为:(1)倒立;实;直线传播;
(2)大;缩小;
(3)小孔;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空隙。
33.(3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有“冰丝带”之称的北京2022冬奥会国家速滑馆,拥有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面积达1.2万平方米,用液态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提供冷源,结合直冷式制冰方式组合而成(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并且无异味、不可燃、不助燃
国家速滑馆还配有一套场馆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准够把制冰产生的废热用于除湿、冰面维护、场馆生活热水等,全冰面模式下每年仅制冷部分就能节省约2×106度电。
此外,还有低辐射顶棚。光洁平整的冰面会产生特有的镜像反射。为降低屋顶对冰面的热辐射以节省制冰能源,反射吊顶提供了另外一个镜像表面。因此,而是以控制能源的镜像吊顶作为冰场的特色,来发展大空间的表现力,比赛大厅的内部空间充满有趣的镜像,呈现前所未有的非物质性效果。这样一个大厅,透过无数电视屏幕,令世人惊叹。
(1)液态二氧化碳经历了 汽化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来达到制冷目的,它作为制冷剂的优点是 其ODP(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 (写出一条即可)。
(2)国家速滑馆还配有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 能够把制冰产生的废热用于除湿、冰面维护、场馆生活热水等 。
【答案】(1)汽化;其ODP(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无异味、不可燃、不助燃,是可持续性最好的冷媒之一;
(2)能够把制冰产生的废热用于除湿、冰面维护、场馆生活热水等。
【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热;
(2)阅读短文就能找到有关制冷剂、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有关问题。
【解答】解:(1)液态二氧化碳变为气态二氧化碳的过程是汽化,汽化吸热;
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的优点是其ODP(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无异味、不助燃;
(2)国家速滑馆还配有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能够把制冰产生的废热用于除湿、场馆生活热水等。
故答案为:(1)汽化;其ODP(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不可燃,是可持续性最好的冷媒之一;
(2)能够把制冰产生的废热用于除湿、冰面维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107;2×10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共17页。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实验中学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共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