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复习3步方案06第六章自然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68952/0-16992893113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复习3步方案06第六章自然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68952/0-16992893113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复习3步方案06第六章自然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68952/0-169928931140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复习3步方案06第六章自然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68952/0-169928931141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复习3步方案06第六章自然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68952/0-169928931143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复习3步方案06第六章自然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68952/0-169928931145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复习3步方案06第六章自然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68952/0-169928931148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复习3步方案06第六章自然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968952/0-169928931152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26份)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复习3步方案06第六章自然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复习3步方案06第六章自然灾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41页。
章末复习3步方案步骤一 章末整合提升步骤二 微专题讲练步骤三 建模板类题诊断步骤一 章末整合提升一、知识网络构建本章内容要点:9个概念:①自然灾害 ②洪涝灾害 ③干旱 ④干旱灾害 ⑤台风 ⑥寒潮 ⑦地震 ⑧滑坡 ⑨泥石流4个分布:①洪涝灾害的分布 ②干旱灾害的分布 ③台风灾害的分布 ④寒潮灾害的分布4个危害:①洪涝灾害的危害 ②干旱灾害的危害 ③台风灾害的危害 ④寒潮灾害的危害2种路径:①台风路径 ②寒潮路径二、核心素养培优救灾物资储备库应该建在哪里资料1 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分布问题1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哪些特征?[思维线索] 读图中各地存在的自然灾害类型,归纳总结即可。答案:我国各地灾害种类不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东部气象灾害多,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频繁,东部和中部地区病虫害较严重,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火灾较频繁。问题2 列出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思维线索] 结合实际,读图分析即可。答案: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黄淮海平原。旱灾:以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地震:多发生在台湾以及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集中在西南地区。台风风暴潮:多发于东南沿海地区。资料2 我国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问题 已建的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分布有什么特点?[思维线索] 抓住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交通条件等分析。答案:多分布在我国自然灾害较严重且交通便利地区。资料3 中央救灾物资成都储备库问题1 为什么将成都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救灾物资储备库?[思维线索] 抓住成都所在地区的自然灾害分布、交通状况进行分析。答案:我国西南地区地貌结构复杂,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他自然灾害也多有发生。成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交通便利,救灾的辐射范围广,且经济较为发达,救灾物资的生产供应能力强。问题2 你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有没有救灾物资储备库?如果有,查找该储备库的地点,并了解其物资储备情况。如果没有,请给出选址建议。[思维线索] 主要通过调查,然后作答,可从灾害分布、交通状况方面分析选址条件。答案:分析储备库的物资储备情况,应主要从所在区域的自然灾害种类方面分析灾害发生后所需的救灾物资种类及救灾物资数量。分析储备库的选址条件时,可选择自然灾害频发,受灾人口众多,灾害损失严重且交通便利,物资供应能力较强的地区。三、热点问题聚焦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热点关注】2020年3月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进行变轨、在轨测试、试验评估,适时入网提供服务。2020年6月23日,我国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随着该星进入预定工作轨道,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热点素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发展,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逐步渗透到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性公共资源,多系统兼容与互操作已成为发展趋势。中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携手,与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一起,共同推动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北斗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二是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三是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地理视角】1.以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为背景,考查航天发射基地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发射条件。2.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特点为背景,考查卫星导航系统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灾害防御领域的应用。3.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背景,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自然灾害防御领域的应用。对点演练2020年2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多颗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入网评估等工作。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1.下列领域中,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技术的直接应用无关的是( )A.地壳运动监测B.洪水淹没范围监测C.120系统应急救援D.无人汽车驾驶导航答案:B解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属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应用于定位和导航。洪水淹没范围需要通过遥感技术进行监测。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报文通信系统。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救灾中发挥的特殊功能是( )A.提供灾区的影像资料B.统计灾区的人员伤亡C.提供短报文联络信息D.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答案:C解析: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救灾中发挥的特殊功能是提供短报文联络信息。3.在对某区域进行科学考察时,使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优点主要是( )A.能为科学家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数据信息B.可以直接提供陆地、天空和地下的图片资料C.服务过程有定时、间断性特点D.可以随时读取各种信息资料答案:A解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并且具有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不能直接提供陆地、天空和地下的图片资料,也不能随时读取各种信息资料。步骤二 微专题讲练微专题地理信息技术图像的判读【判读技巧】1.遥感影像的判读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图像判读(1)手持机界面图:主要是根据界面上的地理坐标和海拔。(2)综合图:常见的如某城市中心城区日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应借助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制作。3.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像判读较多的是通过叠加分析图的方式进行考查[针对训练]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最适合用遥感技术获取信息的图层是(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⑤⑥ D.①②④答案:D解析:遥感技术是利用飞行器上的遥测仪器,对地球表面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因此无法获得地球内部事物的信息,正确答案为D。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答案:B解析: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土壤、水源等。因此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水系图层、土壤图层、地形图层、地下水图层,正确答案为B。读“某地理信息技术的手持机界面图”,完成3~4题。3.该现代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 D.传输技术答案:A解析:图中手持机界面显示的是经纬度、海拔、时间等信息,故该现代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选择A。4.此时,该手持机持有者所在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C.天山山脉 D.江淮平原答案:D解析:此时,该手持机显示经纬度为(32°03′23.2″N,118°45′54.6″E),海拔为17 m,因此可以判断该手持机持有者所在地形区是江淮平原,选择D。步骤三 建模板类题诊断模板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析1.自然灾害种类多样且频发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分布广,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火山灾害以外)在我国都有发生,其原因有:(1)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典型自然灾害带——环太平洋灾害带与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的交会处,地理位置特殊。(2)与我国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2.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1)人员伤亡损失大①原因:全国90%以上的人口集中区(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东南)与自然灾害多发区重合。②表现:成灾人口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江西和湖南等省。(2)农业灾情严重①原因: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中在东部,使得灾情特别严重。②农业灾情的地域差异(误区警示) 我国灾情地域差异显著,东西部不同的农业类型(种植业和畜牧业)遭受不同的灾害,形成了不同的灾情(种植业灾情和畜牧业灾情)。以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受灾严重,西北部受灾较轻。3.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17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地震、台风和干旱灾害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森林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经核定,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4亿人次受灾,881人死亡,98人失踪,525.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70.2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15.3万间房屋倒塌,31.2万间严重损坏,126.7万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8 478.1千公顷,其中绝收1 826.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 018.7亿元。2017年全国自然灾害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灾害影响范围广,局部损失严重;西部地区人员伤亡较重,特困地区灾害救助任务较重;主汛期暴雨洪涝集中发生,秋汛灾害影响较重;台风登陆集中,部分区域重复受灾;高温少雨天气导致北方部分地区春夏连旱;地震发生次数偏少,但震级偏高。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图。(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3)从材料二中可知,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台风主要发生在什么地区?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的什么特点? 答案: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多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深受季风影响,气象灾害多发;各种灾害相互关联,一种灾害的发生往往诱发其他灾害的发生。答案: 东南一侧自然灾害多,西北一侧自然灾害少。答案:主要自然灾害:寒潮、雪灾。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特点:地域差异大。解析:我国自然灾害总体呈现种类多、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地域差异大的特点。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质、大气环流等自然背景,再加上人口众多,社会经济活动频繁,决定了我国的自然灾害呈现上述特点。[举一反三]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20世纪全球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据此完成问题。这反映了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 )A.灾害种类多但灾次较少B.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C.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D.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答案:D解析:我国的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的特点,材料中的数据反映出我国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的特点。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