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3防灾减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3防灾减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3防灾减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2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3防灾减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3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3防灾减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4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3防灾减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5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3防灾减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6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3防灾减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7页
    2024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6.3防灾减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8页
    还剩4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课文ppt课件,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学习,关键能力·课堂探究,随堂演练·强化落实,动态监测,救援物资,社会秩序,心理援助,天气预报,地势高,广告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程 标 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 习 目 标1.通过案例分析,掌握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2.通过演习的方式,掌握自然灾害中自救与互救的措施。
    一、防灾减灾手段1.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2.主要内容(1)灾害监测:通过自然灾害监测系统对自然灾害的________、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________。(2)灾害防御
    (3)灾害救援与救助(4)灾后恢复: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帮助重建区增强防灾能力。
    【判断】(1)建立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能避免发生自然灾害。(  )(2)确定救灾物资储备基地是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  )
    二、自救与互救1.内容:灾前________、灾中________和灾后自我保护三个方面。2.灾前准备(1)洪涝、台风等:及时关注________及灾害预警信息。(2)地震:准备应急救援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
    3.灾中救助(1)洪涝:尽量向________的地方逃生。(2)地震:如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3)泥石流:应向______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4.灾后自我保护: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1)洪灾过后,不吃洪水浸泡过的食物,要喝煮沸后的____,入住前对房屋进行全面______,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2)地震发生后往往还有_____,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_______、电线杆等危险区域。
    【判断】(1)泥石流多发区应储备的救生物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  )(2)对灾民的救援形式主要是政府无偿救助。(  )(3)建设地质环境监测站,可有效防御滑坡。(  )
    【易错辨析】 非工程防御与工程防御的区别凡是通过规划、法律、管理及教育等途径达到防灾减灾目的的防御,即非工程防御。工程防御措施的关键是修建防灾工程,故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工程”是“软件”还是“硬件”。
    【学法指导1】(1)灾后“重建家园”的意义通过抢救和重建生命线和生产线,以及恢复生活和生产秩序,以达到“将灾害损失减到最小程度”和“增强对未来灾害的抵御能力”的双重目标。(2)减灾方针我国多年来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灾减灾工作指导方针和“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
    【学法指导2】 震后自救与互救(1)自救①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②保护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③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2)互救原则先救近,后救远;先易后难;先救“生”,后救“人”;听仔细,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
    探究点一 防灾减灾手段与防御 [精讲点拨]1.防灾减灾的手段
    2.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2)工程性防御就是通过修建防灾工程,从各个方面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减灾的目的。
    [核心探究]【情境材料】通过“三北”四期工程建设,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和生态总量持续扩大。全省有林地面积达2 097.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6.14%,活立木总蓄积达到18.29亿立方米。土地沙化得到有效遏制。黑龙江省累计完成治沙造林193.5万亩,杜绝了“风剥地、撸籽粒”的现象。防护林体系不断完善,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区农田防护林面积达634.3万亩,农田庇护率达到75%以上。营造水保林面积达1 185万亩,治理侵蚀沟2.3万条,治理水土流失地面积6 946.5万亩,基本构建了乔灌草、带网片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思考交流】1.[综合思维]我国“三北”防护林主要防御的自然灾害是什么?  2.[地理实践力]“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属于哪一种防御措施?
    提示:沙尘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学以致用]自然灾害的防御就是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造成的危害。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属于非工程性防御工作的是(  )A.研制、发射地球资源卫星进行自然灾害的监控B.退耕还林及打坝筑堤C.三峡水利枢纽工程D.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解析:完善法律法规与灾害管理体系,进行减灾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非工程性措施。
    2.下列防护林工程以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的是(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B.沿海防护林体系C.平原防护林体系 D.“三北”防护林体系
    解析:沿海防护林体系主要是防台风、风暴潮;平原防护林体系是保护农田;“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主要目的是防风固沙、减少风沙危害。
    探究点二 地质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 [精讲点拨]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地震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做好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具体措施如下所示:(1)震前准备
    (3)震后的自救与互救
    2.应对滑坡、泥石流的自救措施(1)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2)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3)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核心探究]【情境材料】由于自然灾害导致死亡的人中,立即死亡者不到1/3,而大部分的死亡者属于“丧失生命机会”的人。
    【思考交流】1.[地理实践力]判断下面在灾害发生时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理由。
    提示:①不正确,顺着泥石流的方向逃跑会被掩埋。②正确,山崩时躲在巨石后面,以防被乱石击伤。③正确,发生火灾时地面可获得氧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防止窒息,匍匐前行可逃离火场。④正确,洪水来临时应远离河流和桥梁,并向地势高处逃生。⑤不正确,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⑥正确,屋角稳定,不易倒塌;头顶棉被可以保护头部。
    2.[综合思维]结合下图说明地震后被埋压时如何进行自救?
    提示:首先,把上覆块体支撑牢固,以防继续塌落;其次,要处理好伤口,以防失血昏迷;再次,用石块敲击掩埋的物体求救;最后,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不能惊慌失措,大喊大叫。
    [学以致用]过去我国“小震成灾,大震大灾”的现象经常发生,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为常见。据此完成3~4题。
    3.农村地区“小震成灾,大震大灾”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①余震次数较多 ②防震意识较差 ③建筑质量较差 ④人口较为密集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人口相对稀疏,但是建筑物牢固度较差,防震意识较差,导致地震灾情较重。
    4.当地震来临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解析:地震发生时不要惊慌,如果在室内,要尽量躲在桌、柜等坚固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如果在户外要远离大树、高楼、高压线等物;逃生时千万不要选择乘坐电梯。
    5.对个人和家庭而言,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是(  )A.自救与互救 B.减少财产损失C.进行灾害预报 D.加强灾害监测
    解析: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自然灾害发生时,首先要学会保护生命,对个人和家庭而言,自然灾害避防的主要任务是自救和互救,尽可能保证生命安全,A正确。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而不是财产,B错误。进行灾害预报和加强灾害监测并不是个人和家庭的任务,属于国家需要加强的,C、D错误。故选A。
    探究点三 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精讲点拨]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1)防洪准备
    [核心探究]【情境材料】2021年7月5日至7日湖北武汉遭遇最强持续降雨过程,城区主干道不少路段大面积积水,雨水漫入临街、店铺与民房,大量车辆在水中熄火抛锚,导致全城“大堵车”。截至7日16时,强降雨天气过程已造成湖北9市29县18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人,紧急安置转移11.4万人,国家减灾委、民政部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开展救灾工作。
    【思考交流】1.[综合思维]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防洪准备包括哪些方面?  2.[地理实践力]遭遇突发性洪水,应怎样逃生?  3.[地理实践力]遇到溺水者,应如何将溺水者救上岸?
    提示: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防洪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
    提示:遭遇突发性洪水,应尽量逃往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物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
    提示:可以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者划船、游泳去救人。
    [学以致用]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此,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及自救和互救方法。据此完成6~7题。
    6.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  )①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 ②排去呛入体内的水③救上船或岸  ④送医院抢救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解析:抢救溺水者首先要把其救上船或岸,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才有利于排水,紧急救助之后再送到医院。
    7.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A.抱紧电线杆B.躲在巨石之下C.尽量逃向大树、山丘和高坡等高处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生
    解析:抱紧电线杆易被电击,躲在巨石之下可能会遭岩石倾覆砸伤,洪水汹涌时危险太大,游泳逃生很不安全。
    防灾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既需要政府领导下的全社会行动,也需要广大社会公众的个人参与;既需要高深的灾害科学研究,也需要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不包括(  )A.灾害监测、灾害预报B.防灾、抗灾、救灾、灾后重建C.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意识D.召开联合国大会
    解析:我国防灾减灾的手段主要有灾害监测,灾害预报,防灾、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等手段,同时防灾、减灾又是一项社会行动,需要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意识,来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
    2.下列关于我国防灾减灾主要手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是防灾B.灾害预报是减灾准备和各项减灾活动的科学依据C.灾害监测是灾前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采取的防避措施D.我国已能对自然灾害做出准确预报
    解析: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是灾害监测;防灾是灾前为有效减少灾害损失采取的防避措施;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还不能对一些自然灾害做出准确预报。
    [2023·南京市实验中学月考]6月的一个周末,有20多名“驴友”通过网络自发组织,去邻近的浙江一山区探险旅行。傍晚他们就在山沟一个水道弯曲处的平地上搭上帐篷扎营过夜。夜里突发山洪,一名女性“驴友”在这次山洪中死亡。据此完成3~4题。
    3.造成这个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  )A.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该在雨季去山区探险B.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D.没有学会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救生技能
    解析:雨季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概率大,不宜去山区探险旅游。
    4.当这样的山洪来临时,人们最好的逃生方法是(  )A.迅速顺着山沟向低处跑B.迅速朝山洪来向的山沟高处跑C.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D.迅速找到树枝漂浮不下沉
    解析:山洪突发性强、速度快,且有异于一般洪水,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能最快地躲避山洪。
    [2023·河南洛阳模拟]2019年8月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我国浙江沿海登陆。据此完成5~6题。5.台风“利奇马”给所经地区造成了严重灾害,主要是由于(  )A.持续少雨 B.低温暴雪C.晴朗干燥 D.狂风暴雨
    解析:台风能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D正确,A、C错误;8月份,气温较高,B错误。
    6.台风来临时,为有效减少当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以采取的避灾方式为(  )A.及时在大树下躲避B.到海边空旷地区集聚C.寻找坚固建筑物躲避D.向低平地区疏散
    解析:台风能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大树易被风吹倒,A错误;海边易发风暴潮,B错误;在坚固建筑物下躲避,可避开狂风、暴雨、风暴潮的影响,C正确;低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D错误。
    7.在山区公路和铁路旁经常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类似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工程。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两种图中防护工程所能防御的自然灾害。
    答案: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注意材料中是“山区公路和铁路旁”的防护工程,山区主要是防御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等。

    相关课件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防灾减灾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防灾减灾作业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演练精准突破,核心素养综合探究,地理思维科学建模,学业质量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教案配套课件ppt,共43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自主学习,防抗救,法律法规,应急预案,救援物资,社会秩序,心理援助,生产和生活,防灾能力,主要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