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前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前反思:
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本课题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这几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合理安排饮食和从体外摄取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人的生长、发育等生命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本课题重点应放在蛋白质的学习上。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过:“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原料,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其次要让学生通过血红蛋白和酶的实例,知道蛋白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执行着各种功能,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了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须注意防止有害物质(如甲醛、一氧化碳等)对人的肌体蛋白质的侵害。
在糖类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淀粉食物的主要功用是为机体提供能量,了解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逐步水解为葡萄糖并在体内消化吸收的简单过程。
2、学生分析
对于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已知懂得食物及其中的营养成分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也大都听说过蛋白质、蔗糖、脂肪和维生素等名词。在七年级生物课上,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并且了解了它们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初步树立了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意识。学习本课题时,学生的难点在于学生没有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在不能讲明这些营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情况下,要学生了解不同类食物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另外,在学习态度上,学生对该课题表现的不够重视。
二.教学中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这几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了解合理安排饮食和从体外摄取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人的生长、发育等生命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本节课设计的理论依据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其中自主发展中包含了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文化基础中包含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社会参与中包含了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同时也依据“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设计的,通过创设开展活动和科学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以获得对科学探究活动的亲身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石,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既有感性经验,又有理性分析和科学探究,将看似简单的一节课变得生动而又具有实际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求学欲望。本节课内容没有难度,重在让学生建立合理的饮食观、营养观,进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而教师应重于将本课题的知识效应放大,也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及家庭的情况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并尽力去实践。不过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的时间没有把握很好,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时间的把握不好,使得后续时间稍微有点长。还有,对学生的讲解没有恰到好处的利用,错失不少良机。设计是死的,但课堂是随机的。所以今后要把握好线索,随机应变,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性。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环境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有利的空间,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惊喜。
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课的开始,利用《舌尖上的中国---三餐》精彩视频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充满了好奇,也激发了学生对美味食品的兴趣。给学生一个新奇和探究,带着好奇心学习,自然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课本的研读和自主学习分成四个大组,可组内研讨、也可组间讨论。整堂课在积极、有序、和谐地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
设置探究问题,让学生多种形式展示知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中根据教学的内容,我把学生分为四个大组。其中第一个大组是蛋白质组,让学生对蛋白质的功能、来源、构成、种类、转化流程和血红蛋白、酶对生命活动的功能等知识点整合为思维导图,让学生来教学生,同学们感觉新奇,也对知识点有更清楚的了解。第二大组是糖类、油脂、维生素组。该组的同学采用情景剧的方式对糖类组成元素、来源、功能、转化流程的认识;对油脂的组成元素、分类、来源、功能的了解;维生素的功能、来源、种类等知识的了解。第三大组热爱生命、关注健康组。该组同学通过多种形式解决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怎么设计实验装置检验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用视频解释为什么吸烟有害健康?甲醛的危害?防腐原理?用分组实验鸡蛋清、牛奶来解重金属盐溶液中毒。用图片展示霉变的食品能吃吗?有什么危害?该组学生提前设计实验,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体现新核心素养中的创新意识。第四大组健康食品、垃圾食品、御厨组。让这组的同学带健康食品、垃圾食品进行PK,再由御厨组的同学和专家为父母设计食谱,点评膳食是否合理,并进行孝道教育,体现文理统一的思想。
三.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是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本节课教学手段多样化,将思维导图、实验、教材、讨论、教学课件、视频、情景剧等多种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着眼于生活,使知识以多种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精心创设开展活动和科学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以获得对科学探究活动的亲身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体现了学生活动和科学探究的特点。
总的来说, 本节课,首先在知识的掌握方面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在小组学习的有效组织、捆绑评价、多角度评价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另外,课堂教学中诸如语言的准确性,积极评价学生等,这些细节还是需要注意的。通过多种形式增强了用所得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得到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课后听了各位老师的指点、建议和意见,使自己看到了自己的许多的不足之处:在让学生做实验方面应该放的更开,更强调学生的动手性;学生在实验后的交流还不够充分,对知识的深化与应用方面需要继续加强,在提问方式上还需要进一步设计,使问题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深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点拨用语应更精炼;对于学生主导的表演课来说,是存在着高风险的。学生思维的肯定与分析,实验的熟悉程度及控制都是不可控的!还要注意教态、动作、肢体语言等各方面修养的加强。
这一堂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课,让我感到一个备课组要进行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在上课之前,我们初三化学组,就这一堂课的设计、教学进行了多次的研究和探讨。很多老师为这一堂课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和精力,才为这堂课形成了比较完美的体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导入新课,提出问题,课件展示,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探究人体营养素包括哪些方面?, 学习竞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