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5ml 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蒋红 审题人:周斯筠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一、单项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属于丁达尔效应
B.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纳米材料粒子的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范围之内,所以纳米材料是胶体
D.可以用半透膜分离溶液和胶体
2.下列广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中,不属于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3.苹果汁中含有,它是人们喜欢的一种补铁饮料,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逐渐变为棕黄色。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有
A.碱性B.氧化性C.还原性D.酸性
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5.向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匀速逐滴加入稀硫酸,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不是电解质
B.a时刻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C.滴有酚酞的溶液呈红色的原因:
D.用NaOH溶液代替重复上述实验,溶液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与图相同
6.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是
A.、、、B.、、、
C.、、、D.、、、
7.铬元素(Cr)的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反应①表明Cr2O3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②H2O2被还原成O2
C.反应③发生的反应为2K2CrO4+H2SO4=K2Cr2O7+K2SO4+H2O
D.反应①②③中只有②是氧化还原反应
8.下列关于Na的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盐转化为另一种盐:
B.碱转化为酸式盐:
C.碱转化为两种盐:
D.氧化物转化为碱:
9.“天宫课堂”中,太空教师王亚平利用化学变化“变”出了奥运五环,其中一个环是由乙酸、KI、与淀粉溶液混合反应后变成的,涉及生成的反应为 (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环的颜色为蓝色B.乙酸的作用是提供
C.在反应中做氧化剂D.n(氧化产物):n(还原产物)=1:5
10.下列实验或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1.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Fe2+反应,证明Fe2+具有还原性:
+8H++5 Fe2+= Mn2++5 Fe3++4H2O
B.过量澄清石灰水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2+Ca2++2OH-=CaCO3↓+2H2O+
C.漂白粉制备:2OH−+Cl2=Cl−+ClO−+H2O
D.服用适量小苏打溶液治疗胃酸过多: + H+= CO2↑+H2O
12.关于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固体溶于水放热,固体溶于水吸热
B.向饱和的溶液中通入过量,有浑浊出现
C.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D.相同质量的和与足量盐酸作用时,前者产生的气体的质量多
13.如图中a、b、c、d、e、f 为含氯元素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d 溶液均具有酸性,且 a 的酸性比d 强
B.b、c 均能用于自来水消毒,f 可以用作环境消毒
C.b、d、f 均能使鲜花褪色,所以,均具有漂白性
D.实验室可用 e 为原料制备 O2
14.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向溶液中通入:
B.过氧化钠作供氧剂与水反应:
C.向溶液中加入:
D.硫酸镁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15.反应①②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① ;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中硫元素均被氧化
B.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反应②中被氧化
C.氧化性:
D.酸性条件下,I-和IO3-有可能反应生成I2
16.锰酸钾 (K2MnO4)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利用氧化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丙中每消耗,则生成
B.装置乙中放饱和溶液,以提高的产率
C.装置丙可以用作碱性介质
D.装置甲中的固体可以是漂白粉
17.水体中氨氮含量超标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用次氯酸钙除去氨氮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复分解反应,②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CO2、H2O两种物质可循环使用
C.每生成1ml ,转移3ml电子
D.除去氨氮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18. 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能实现的是
①Na →Na2O2→Na2CO3→NaHCO3 ②
③ Na →Na2O→NaHCO3→ Na2CO3 ④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19.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镁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B.36.5克HCl中,含有质子的数目为10
C.常温常压下,和的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D.58.5gNaCl含有离子数为NA
20.研究人员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了磷化氢()气体、常作为一种熏蒸剂,在贮粮中用于防治害虫,一种制备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程中每一步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白磷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次磷酸的分子式为,属于三元酸,次磷酸钠属于酸式盐
D.次磷酸分解时被氧化生成,被还原生成,且个数之比为1:1
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21.化学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许多含氯物质既是重要化工原料,又是高效、广谱的灭菌消毒剂。
(1) 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处的字母):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2)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
(4)为验证氯水中HClO分解的产物,现用强光照射氯水,并用氯离子浓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测体积分数)、pH传感器等仪器进行数据采集,获得相关变化曲线如图。图中纵坐标可表示的物理量是 (任写两个)。
(5)二氧化氯()是常用消毒剂,但其稳定性差,通常把它通入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使之转化成,便于运输储存。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
22.双氧水和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两种消毒剂,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的性质。
(1)①已知淀粉遇碘会变蓝,能证明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是 (填序号)。
②试写出实验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依据表格信息,将I2、、按氧化性由强到弱依次排序: 。(写化学式)
某届奥运会期间,由于工作人员将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与双氧水两种消毒剂混用,导致游泳池藻类快速生长,池水变绿。一种可能的原因是NaClO与反应产生促进藻类快速生长。该反应说明氧化性:NaClO (填“>”或“ D
(3) (2分) Al
23.(共10分,每空1分,除了标注)
(1) 0.5ml 1.204×1024或2 40
(2) 3∶2 3∶2 1∶1
(3) 4:5
(4) ) 1.8
(5) 40 g/ml (2分)
24.(共10分,每空1分,除了标注)
(1) 分液漏斗
(2) 饱和NaHCO3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3) 2Na2O2+2CO2=2Na2CO3+O2(2分) 2Na2O2+2H2O=4NaOH+O2↑(2分)
(4) 氢氧化钠溶液
(5) C(2分)
文物
选项
A.广彩人物纹大碗
B.明代铁锚
C.海兽葡萄纹铜镜
D.鎏金转鸭广钟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纯碱
盐酸
烧碱
B
烧碱
硫酸
食盐
CO
C
氢氧化钾
硝酸
苏打
MgO
D
生石灰
醋酸
氯化铵
CuO
A
B
C
D
除去粉末中混有的少量
验证和水反应是否放热
制备胶体
检验样品中是否含钾元素
序号
实验
实验现象
i
向5% 溶液中滴加酸性溶液
a.溶液紫色褪去 b.有大量气泡产生
ii
向5% 溶液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
c.溶液变蓝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无答案),共1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湾区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扫描版含答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