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展开1.下列各组选项中的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
A.速度、加速度、路程 B.瞬时速度、加速度、时间
C.位移、质量、速率 D.重力、位移、加速度
2.下列描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则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B.“越走越快”表示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C.物体的速度方向变化,则其加速度方向也随之变化
D.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改变量也增大
3.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6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刻的位置坐标为6m B.初速度大小为5m/s
C.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D.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
4.将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只刚性小球a、b依次放入一个竖直、平底的圆筒内,如图所示.已知球a比球b球大,若不计一切摩擦,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筒壁对球a的弹力比筒壁对球b的弹力大
B.筒壁对球a的弹力比筒壁对球b的弹力小
C.筒底对球a的弹力与球a的重力一样大
D.球a对球b的弹力比球b受到的重力大
5.将一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经过时间t落回抛出点,已知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抛出速度大小为v=gt B.小球上升至最高点时恰好平衡
C.小球在时间t内速度改变量为零 D.小球上升至时的速度大小为
6.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O点,在外力F的作用下,小球A、B均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37°不变,则外力F的大小不可能为
A.mg B. C. D.2mg
7.如图,倾角为α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沙桶通过细绳相连接,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左侧细绳与斜面平行,斜面体与沙桶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细绳的重力,向沙桶中增加少量沙子后装置仍保持静止,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对小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减小 B.斜面对小物块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C.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一定减小 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减小
8.图示为甲、乙两辆电动汽车的速度图像,它们在同一平直公路上,朝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已知它们在t=5s时相遇,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都加速时的甲乙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B.t=0时刻甲车在乙车后方30m远处
C.分析知t=15s时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 D.分析知t=30s时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
9.港珠澳大桥上有四段110m长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如图所示,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
A.通过cd段的时间为 B.通过ce段的时间为
C.ae段的平均速度大于b点的瞬时速度 D.ac段的平均速度小于b点的瞬时速度
10.如图所示,小媛想推动放在地面上的衣柜,她用A、B两块等长的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形架,当小媛站在中央时,却没有推动衣柜,于是她试着分析了原因并尝试做了一些改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媛可以让体重更大的男同学站在中央
B.小媛可以换两块较长的木板适当增大底角
C.没有推动的原因是衣柜施加给木板的作用力太大
D.没有推动的原因是衣柜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太大
11.如图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和M,它们的交界面与竖直墙壁间的夹角为θ,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物块A的各个表面都光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A受到4个力作用 B.物块B对A的弹力大小为mgsinθ
C.地面对B的弹力大小为(M+m)g D.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
12.图为两质点A、B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A的图像为直线,B的图像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交点C、D坐标已标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是
A.t1~t2段B的平均速度与A的速度相同
B.在足够长的时间内,A、B最多可以相遇三次
C.两物体速度相同的时刻一定是
D.两物体速度相同时,B的位移大小为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
13.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下:
(1)如图(a)所示,他利用坐标纸记下的橡皮筋结点位置O及两弹簧测力计拉力F1、F2的图示,请借助直尺和三角板在图中求出它们的合力,并用F表示该合力;
(2)若操作步骤完全正确,则图(b)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力是________(选填“F”或者“F′”);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替代法 C.微元法 D.类比法
(4)在本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根细绳必须一样长
B.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实验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必须相互垂直
(5)在本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互成一定角度拉橡皮筋时,无需记录的是________;
A.两细绳的方向 B.橡皮筋的原长
C.两弹簧秤的示数 D.结点O的位置
14.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一条,如图所示,每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原始计时点未画出,并已量出相邻计数点间距离,还知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用了“220V 50Hz”的交流电.
(1)纸带上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D点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有4个小题。
15.某跳伞运动员在一次跳伞表演中,离开距地h=333m高的悬停直升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自由下落h1=125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做匀减速运动,运动员到达地面时速度v=2m/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速度多大?
(2)运动员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
16.如图所示,建筑工地上某人正在用图示装置缓慢拉升质量为m0=200kg的重物,在某一时刻,OA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θ=37°,OA与OB绳恰好垂直。已知此人不存在翻转可能,故可将他视为质点。已知人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μ=0.5,并视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1)此时OA绳的拉力为多大?
(2)此人质量m至少要为多大?
17.甲、乙两车均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行驶,初始时刻,甲车在乙车前方x0=50m处,甲车始终以v1=15m/s的速度匀速运动,乙车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但最大行驶速度不超过v2=32m/s,达到最大速度后,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直至追上甲,求:
(1)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xm;
(2)经过多少时间t,乙车追上甲车;
(3)乙车刚追上甲车,乙车就立即刹车,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a'=4m/s2,则再经过多少时间t',甲、乙两车再次相遇。(本小问保留两位小数)
18.如图所示,倾角为θ=53°的粗糙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2kg的物块A静止在斜面上,斜面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0.5,与A相连接的绳子跨在固定于斜面顶端的小滑轮上,绳子另一端固定在与滑轮等高的位置。再在绳上放置一个动滑轮,其下端的挂钩与物块B连接,物块B、C、D与弹簧1、2均拴接,B、C之间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1=140N/m,C、D之间弹簧劲度系数为k2=100N/m,mB=1.6kg、mC=1.0kg、mD=0.4kg,当绳子的张角α=74°时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而且A恰好不下滑(这里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若弹簧、绳子、小滑轮的重力,以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均可忽略,取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s37°=0.8,求
(1)此时绳子的拉力T的大小;
(2)对物块A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压力F,使其缓慢下滑一段距离至绳子的张角为β=120°时,物块D对地的压力恰好减小至零,求
①物块B上升的高度h;
②此时压力F的大小。
成都七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一半期考试
答案
13.(1) (2)F′ (3)B (4)C (5)B
14.(1)0.1s (2)1.96m/s (3)5.03m/s2
15.(1)
(2)v1=gt1 t1=5s h2=h-h1=208m t=t1+t2=13s
16.(1)对O点进行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图
由平衡条件:TA,TB的合力与重力等大方向
由数学关系得:TA=m0gcsθ=1600N
TB=m0gsinθ=1200N
(2)对人进行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图
由平衡条件: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竖直方向的合力为零
TBcsθ=f
NB=Tsinθ+mg
由题意,人刚要滑动时
f=μNB
m=120kg
17.(1)当乙车与甲车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
v1=at1 得t1=7.5s,
此时甲乙两车的位移分别为
x1=v1t1=112.5m
则两车相距最远距离为
xm=(x1+x0)-x2=106.25m
(2)当乙车达到最大速度v2时,v2=at2 得t2=16s,
甲乙两车的位移分别为
x3=v1t2=240m
x3+x0>x4,此时乙车未追上甲车,乙车以速度v2匀速追甲车
(x3+x0)-x4=(v2-v1)t3 解得t3=2s
因此乙车追上甲车所用时间为: t=t2+t3=18s
(3)当乙车速度减小到零时
甲乙两车的位移分别为
x5=v1t4=120m
当甲乙两车相遇时x6-x5=v1t5 解得t5=0.53s
所以甲乙两车再次相遇时间为
t'=t4+t5=8.53s
18.(1)T+f=mAgsinθ
f=μN
T=10N
(2)对滑轮受力分析
T合=2Tcs37°=16N
GB=mBg=16N T合=GB
弹簧k1处于原长
要使物块D刚好离开地面,弹簧k2要先恢复原长,再伸长,物块C上升的距离hC
弹簧k1伸长的距离L
物块B上升的距离hB
hB=L+hC=0.24m
(3)当绳子的张角为β=120°时,由平衡条件知
绳子的拉力T1=mBg+mCg+mDg=30N
T1+f=(mAg+F)sinθ
f=μN
N=(mAg+F)csθ
F=40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A
C
D
D
A
C
B
BD
AD
CD
AC
【期中真题】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新校区)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新校区)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PDF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