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素养测评质量检测卷三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素养测评质量检测卷三,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连线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物品中,质量大约是2克的物品是( )。
A.苹果B.文具盒C.乒乓球
2.从一张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一个( )的长方形。
A.长8厘米、宽3厘米B.长5厘米、宽3厘米C.长5厘米、宽4厘米
3.不计算,下面几道算式中,( )的积最大。
A.321×4B.320×4C.302×4
4.609×□,要使积中间有0,□里除填1外,2到9内还可以填( )。
A.5B.3C.4
5.( )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A.15个鸡蛋B.1袋大米C.1个苹果
6.将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对折一次,折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12B.24C.16
7.陈老师从家出发,用了2小时才到达了30千米远的目的地。你估计陈老师的出行方式是( )。
A.步行B.自行车C.汽车
8.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在“我是环保小能手”活动中共收集到520节废旧电池。平均每个年级收集到多少节?如果列竖式计算,虚线框内计算过程中的“1”表示( )。
A.1节电池B.10节电池C.100节电池
二、填空题(共16分)
9.红带子长25厘米,黄带子的长是红带子的5倍,黄带子长( )厘米。黄带子比红带子长( )厘米。
10.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50个这样的乒乓球约重( )克,100个这样的乒乓球约重( )克。
11.下图3个杯子一样大,1号是空杯子,那么2号杯子里的果汁有( )克,3号杯子里的果汁大约有( )克。
12.如图,至少要量出( )条边的长就能求出这幅图的周长。
13.一个长方形,长6米,宽4米,它的周长是( )米。在这个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米。
14.加工一批同样的零件,李师傅5小时加工四百多个,刘师傅6小时加工六百多个。( )师傅加工得快一些。
15.张老师和李老师带领49名同学去坐观光缆车,如果每个缆车最多能坐6人,他们一共需要坐( )个缆车。
16.十一假期,爸爸驾车带冯平去游玩。他们早上9:00出发,中午12:00到达,平均每小时行62千米,一共行驶了( )千米。
三、判断题(共8分)
17.在三位数乘一位数中,乘数的末尾有2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
18.一个鸡蛋约重50克,两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 )
19.下面两图中,图甲的周长等于图乙的周长。( )
20.240÷3÷2与240÷6的结果相同。( )
四、计算题(共12分)
21.(6分)用竖式计算。
242×2= 125×8= 420×3=
204×6= 69÷3= 489÷4=
22.(6分)算出下列图形的周长。
五、连线题(共6分)
23.(6分)连一连。
六、解答题(共42分)
24.(6分)昨天,某水果店共运进9筐苹果,每筐重95千克,今天早上卖出了367千克,这时还剩下多少千克?
25.(6分)修路队修一段公路,已经修了6天,平均每天修165米,还剩210米没有修,这段公路长多少米?
26.(6分)兔妈妈带着小白兔、小黑兔去买东西,它们一共买了四种物品。兔妈妈有事先走了,让两只小兔把东西带回家,每只小兔最多只能带1千克物品,它们两个应该怎样才能把东西一次带回家?
580克萝卜 500克桃子 470克香蕉 400克火龙果
27.(6分)
(1)比较图中三个图形的周长,( )号图形的周长最长;( )号图形的周长和( )号图形的周长一样长。
(2)在方格图中再画一个与图①周长相等的长方形。
28.(6分)用四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周长减少了24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冬冬:减少的24厘米在哪里呀?丽丽:我画图给你看。
冬冬:我明白了,你看,这样解答对吗?
(1)丽丽会怎么画图?请你画一画。
(2)冬冬是如何解答的?请你写一写。
29.(6分)
(1)买一双鞋子的钱可以买几顶帽子?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30.(6分)小兰从家出发,先到外婆家,再到小芳家,小兰从自己家到外婆家所用的时间比从外婆家到小芳家所用的时间多5分钟。
(1)小兰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2)如果用同样的速度,小兰直接从小芳家回家,7分钟够吗?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个苹果大约重200克,一个文具盒大约重50克,一个乒乓球大约重2克,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质量大约是2克的物品是乒乓球。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质量单位克的认识,计量较轻物体的重量用克作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解答。
2.B
【分析】从长方形纸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剩下的长方形的长为原来长方形的宽,剩下的长方形的宽为原来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差。
【详解】8-5=3(厘米)
剩下部分是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故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最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
3.A
【分析】三个算式都是三位数乘一位数,且一位数都是4,因此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可知,哪一个算式中的三位数最大,则这个算式的积就最大,依此选择。
【详解】321>320>302,即321×4>320×4>302×4。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A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把各选项中的数代入到609×□中,计算得出结果后找出积中间有0的选项即可。
【详解】A.609×5=3045
B.609×3=1827
C.609×4=2436
因此,609×□,要使积中间有0,□里除填1外,2到9内还可以填5。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5.A
【分析】根据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分别估计出15个鸡蛋、1袋大米、1个苹果的重量,然后再作选择即可。
【详解】A.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克,15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900克,接近1千克;
B.1袋大米的质量一般是10千克,比1千克多得多;
C.1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200克,不足1千克。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质量的估计,应熟练掌握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6.B
【分析】将正方形对折一次,折成一个长方形,则长方形的长是正方形的边长,宽是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8÷2=4(厘米)
(8+4)×2
=12×2
=24(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正方形的折叠问题,关键是求出折叠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再利用周长公式计算出周长即可。
7.B
【分析】速度=路程÷时间,从家到目的地距离除以陈老师所用时间可以算出陈老师平均每小时行(30÷2)千米,再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陈老师的出行方式。
【详解】30÷2=15(千米)
步行平均每小时大约能行5千米;
骑自行车平均每小时大约能行15千米;
乘坐汽车平均每小时大约能行60千米。
陈老师的出行方式是骑自行车。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应用,结合生活实际并明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关系是解题关键。
8.C
【分析】观察竖式可知:商2写在百位上,表示200,200乘除数2等于400,被除数百位上的5表示500,500-400=100,表示500节废旧电池,分掉了400节,还剩下100节,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虚线框内计算过程中的“1”表示100节电池。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明确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125 100
【分析】黄带子的长是红带子的5倍,用红带子的长度乘5,就是黄带子的长度;用黄带子的长度减红带子的长度,就是黄带子比红带子长多少厘米。
【详解】25×5=125(厘米);125-25=100(厘米)
红带子长25厘米,黄带子的长是红带子的5倍,黄带子长(125)厘米。黄带子比红带子长(100)厘米。
【点睛】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的含义: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解。
10. 150 300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要求50个这样的乒乓球的重量,用一个乒乓球的重量乘50即可;100个这样的乒乓球的重量,用一个乒乓球的重量乘100即可。
【详解】3×50=150(克)
3×100=300(克)
所以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50个这样的乒乓球约重150克,100个这样的乒乓球约重300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以及质量单位的认识。
11. 100 200
【分析】1号是空杯子的质量是150克,2号是空杯子和果汁的质量是250克,用250减去150,求出2号杯子里的果汁有多少克;3号杯子里的果汁大约等于2号杯子里的果汁的2倍,用2号杯子里的果汁的质量乘2,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50-150=100(克)
100×2=200(克)
2号杯子里的果汁有100克,3号杯子里的果汁大约有200克。
【点睛】本题考查了克的认识,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12.3
【分析】观察题图可知:把上面横着的较短的线段向上平移,此时该图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周长加上两条竖着的较短的线段,所以需要量出长方形的一条长、一条宽和一条竖着的较短的线段。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至少要量出3条边的长就能求出这幅图的周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周长的认识,关键利用转化思想做题。
13. 20 16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求出长方形的周长。从长方形纸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解答。
【详解】(6+4)×2
=10×2
=20(米)
4×4=16(米)
一个长方形,长6米,宽4米,它的周长是20米。在这个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6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明确最大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
14.刘
【分析】用加工零件个数除以加工时间,求出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个数。则李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4□□÷5)个,刘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6□□÷6)个。4□□÷5的商是两位数,6□□÷6的商是三位数,则刘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个数比李师傅的多,刘师傅加工得快一些。
【详解】4<5,则4□□÷5的商是两位数。
6=6,则6□□÷6的商是三位数。
任何一个两位数都小于三位数,则刘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个数多,加工得快一些。
【点睛】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关键是判断两个师傅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个数的大小。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是三位数。
15.9
【分析】49名学生和2名老师,即共51人,一个缆车最多坐6人,51除以6可以求出缆车的数量,余下的人再坐1个缆车,即用所得商加1即可解答。
【详解】49+2=51(人)
51÷6=8(个)……3(人)
8+1=9(个)
一共需要坐9个缆车。
【点睛】计算时注意人数的计算,2名老师也要算在总人数中。
16.186
【分析】根据“早上9:00出发,中午12:00到达”用到达的时间减去出发的时间,求出经过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代入对应数值,解答即可。
【详解】12-9=3(小时)
62×3=186(千米)
一共行驶了186千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灵活变形列式解决问题。
17.√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乘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再添上几个0,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在三位数乘一位数中,乘数的末尾有2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例如:100×2=200。原题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中乘数末尾有0的相关计算。
18.×
【分析】一个鸡蛋约重50克,两个鸡蛋大约2个50克,即50克+50克=100克或50克×2=100克。1千克=1000克。然后再把100克与1000克进行比较,再作出判断。
【详解】50克+50克=100克
1千克=1000克
100克<1000克
故答案为:×
【点睛】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
19.×
【分析】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甲的周长是图中红色线段的长度和,乙的周长是图中红色线段的长度和,比较甲和乙的周长即可。
【详解】下面两图中,图甲的周长大于图乙的周长。
故答案为:×
【点睛】熟记周长定义并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
20.√
【分析】分别算出两个式子的得数,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240÷3÷2
=80÷2
=40
240÷6=40
故答案为:√
【点睛】一个数连除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21.484;1000;1260;
1224;23;122……1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把一位数分别与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数字相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首位数字与除数相同,商的首位在百位上,除到哪一位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有余数时余数要比除数小;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首位数字大于除数,商的首位在十位上,除到哪一位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详解】242×2=484 125×8=1000 420×3=1260
204×6=1224 69÷3=23 489÷4=122……1
22.120米;40厘米
【分析】第1个图形,将右上角的两条边平移后是个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宽)×2,计算周长;将4厘米长的一条边平移后,是一个正方形,4乘8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再给周长加2个4厘米即可解答。
【详解】(20+40)×2
=60×2
=120(米)
4×8=32(厘米)
32+4×2
=32+8
=40(厘米)
23.见详解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分别估出图中第一排物体及动物的质量,回形针的质量约为2克,足球的质量约为400克,老虎的质量约为100千克,鸡蛋的质量约为55克。据此连线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如下所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质量单位千克与克的认识,关键是要根据生活常识估出它们的质量。
24.488千克
【分析】共运进9筐苹果,每筐重95千克,那么苹果的总质量就是9个95千克,用95乘9即可求出苹果的总质量,再减去卖出的367千克,即可求出还剩下的质量。
【详解】95×9=855(千克)
855-367=488(千克)
答:这时还剩下488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乘法、减法的意义的灵活运用,先求出苹果的总质量是解题的关键。
25.1200米
【分析】用平均每天修路长度乘修路天数,求出已经修路长度,再加上没有修的长度,求出这段公路总长度。
【详解】165×6+210
=990+210
=1200(米)
答:这段公路长1200米。
【点睛】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关键是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求出已经修路长度。
26.一只小白兔带580克萝卜和400克火龙果;另一只小黑兔带500克桃子和470克香蕉
【分析】首先明确1千克=1000克,也就是每只小兔最多只能带1000克物品,所以用加法将最大数与最小数,中间的两个数相加求解,两样东西的质量只要不超过1000克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千克=1000克
580+400=980(克)
500+470=970(克)
答:一只小白兔带580克萝卜和400克火龙果;另一只小黑兔带500克桃子和470克香蕉。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及整数加法的意义的灵活应用。
27.(1)③;①;②
(2)见详解
【分析】(1)
如图所示,假设每个小方格边长为1厘米,将三个图形的边平移后,可知①的周长等于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②的周长等于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③的周长比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大2条2厘米的边长。据此解答。
(2)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求出正方形的周长为16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周长为16厘米的长方形,长宽和是8厘米,可以是长5厘米宽3厘米,或者长6厘米宽2厘米,或者长7厘米宽1厘米。
【详解】(1)比较图中三个图形的周长,③号图形的周长最长;①号图形的周长和②号图形的周长一样长。
(2)
(长方形画法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巧用平移求图形的周长以及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8.(1)图见详解(2)16厘米
【分析】(1)要使得拼出的是正方形,则要把长方形的长重合拼正方形,且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4倍。
(2)把四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减少的周长为原长方形6个长的长度,即24是原长方形长的6倍,24除以6可以求出原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原长方形的长即为正方形的边长,4乘4即可求出正方形的周长。
【详解】(1)
(2)24÷6=4(厘米)
4×4=16(厘米)
答:正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
【点睛】画图的关键是清楚长方形长与宽的倍数关系。明白24厘米是哪些边的长度之和。
29.(1)21顶
(2)见详解
【分析】(1)买一双鞋子的钱可以买帽子的顶数=一双鞋子的价钱÷一顶帽子的价钱,据此代入数值作答即可;
(2)题中已知每种物品的价钱,那么可以提一个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问题,答案不唯一。例如:买一双鞋子和一件上衣一共多少钱?解答时,用买一双鞋子的价钱加上买一件衣服的价钱。
【详解】(1)84÷4=21(顶)
答:买一双鞋子的钱可以买21顶帽子。
(2)买一双鞋子和一件上衣一共多少钱?(答案不唯一)
84+448=532(元)
答:买一双鞋子和一件上衣一共532元。
【点睛】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提供的数据在题中的含义,根据数据提出相应的问题即可。
30.(1)54米
(2)不够
【分析】(1)用450减去180的差除以5即可求出小兰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2)用(1)的结果乘7求出7分钟小兰行走的路程,再与380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1)450-180=270(米)
270÷5=54(米)
答:小兰平均每分钟走54米。
(2)54×7=378(米)
378米<380米
答:7分钟不够。
【点睛】熟练掌握路程÷时间=速度、速度×时间=路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素养测评质量检测卷五,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连线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素养测评质量检测卷四,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连线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素养测评质量检测卷七,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