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及答案(九科)
2024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图是某类生物的结构模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 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 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 每小题3分, 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选用合适的实验材料对生物科学研究至关重要。下表对教材中相关研究的叙述, 错误的是
如图是 ATP 合成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ATP 合成酶像一个会
旋转的泵, 膜内外H+浓度差推动了会旋转, 每秒钟旋转 100 圈, 每转一
圈,抽入原料分子, 生产出 3 个 ATP 分子。图中的 α、β、γ、C 等符
号是组成蛋白质的代号。下列有关 ATP 合成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构成 ATP 合成酶的蛋白质只有 α、β、γ
B. 抽入 ATP 合成酶中的原料有 ADP 和 Pi, 每秒可以合成 300 个 ATP 分子
C. 该 ATP 合成酶在细胞中存在的位置有: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
D. ATP 合成酶旋转方向与原料泵入的方向相同, 若 H+浓度差增大
3. 下图是 HIV 和 T4 噬菌体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两者都属于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
B. 两者的遗传信息流动途径中都会发生 DNA
C. 两者都是蛋白质外壳位于最外面,遗传物质位于核心
D. 若想获得含 32P 标记的 T4 㗛菌体, 需要将其接种至含 P 的培养基中培养
4. 孟德尔分别对豌豆的 7 对相对性状进行了研究, 下表为实验统计数据,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豌豆这 7 对相对性状均为完全显性, 不存在中间类型
B. F2 中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
C. 统计豆荚颜色时, 在正反交实验中雌性亲本植株上所结的豆荚颜色
D. 子叶颜色的性状分离比最接近 3:1, 原因是统计的子代样本数目最多
5. 如图是某类生物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该类生物唯一的细胞器, 只能合成自身蛋白质
B. ②是由一个大型环状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
C. 该类生物细胞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D. 该类生物不具有生物膜系统
6. 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 并在实践中应用。关于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低温储存, 即果实、蔬菜等在低温条件下存放; 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低温条件破坏坏的空间结构从而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B. 风干储藏, 即小麦、玉米等种子收获后经适当风干处理后储藏;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去除所有自由水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 合理密植, 即栽种作物时做到密度适当, 行距、株距合理; 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从而增加单株农作物的产量
D. 间作种植, 即同一生长期内, 在同一块土地上间行种植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 该措施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从而实现增产
7. 下图 A 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 图 B 是制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 A 中, ①过程制作果酒时需要挑选新鲜葡萄, 去除枝梗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再榨汁
B. 图 A 中, 与①过程相比, ②过程需要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C. 图 B 装置有一个不足之处, 即在甲瓶上没有设置排气口
D. 图 B 装置中果醋是在丙瓶产生的, 发酵的微生物利用的碳源主要是葡萄糖
8. 下图是赫尔希和蔡斯进行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的部分流程,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噬菌体若被 32P 标记,搅拌不充分将导致沉淀物放射性偏高
B. 噬菌体若被 S 标记, 保温时间过长将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偏高
C. 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
D. 噬菌体若被 P 标记, 保温时间越长, 子代噬菌体带放射性的比例越高
9. 下图为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有关操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 pH 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B. 图示操作的正确步骤是: d→b→f→a→e→c→h→g
C. 步骤 d 为灭菌操作, 需将接种工具灼烧至变红, 本次操作一共进行了 5 次步骤 d
D. 该过程使用的是固体培养基, 接种前需要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灭菌
10.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降解途径。细胞自噬的过程包括膜泡的形成、扩展, 自噬体的形成。自噬体的双层膜来自内质网或细胞质中的膜泡, 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形成自噬溶酶体, 内含物被消化分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自噬体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肪和蛋白质
B. 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可能会增强
C. 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 溶酶体水解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 RNA
11. 丙酮酸转运入线粒体基质的过程如图所示。线粒体外膜通透性较高, 丙酮酸等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均可通过膜上的孔蛋白自由通过。蛋白复合体 I、IIIV 等构成的电子传递链可将 e−传递给 O2 形成水, 同时将 H+转运到线粒体内外膜的间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线粒体外膜由于存在孔蛋白,所以对物质运输没有选择性
B. 丙酮酸从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直接消耗
C. 当细胞缺氧时, 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均无法正常进行
D. 若丙酮酸无法进入线粒体基质,则会在细胞质基质大量积累
12. 欧洲麦蛾幼虫的肤色和成虫复眼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含有 A 基因的个体能产生犬尿氨酸来合成色素使幼虫皮肤有色, 成虫复眼呈褐色; 否则幼虫皮肤无色, 成虫复眼呈红色。同时,该性状遗传过程中存在短暂的“母性影响”, 即母亲产生的犬尿氨酸能通过卵细胞传给子代用来合成色素, 但如果子代自身无法合成犬尿氨酸, 在发育过程中该物质会逐渐被消耗, 导致成虫体内无法合成色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型为 AA 和 aa 的欧洲麦蛾正反交的结果会不一致
B. Aa 雌蛾和 a a 雄蛾交配, 后代都是幼虫有色, 成虫褐色眼
C. Aa 雄蛾和 a a 雌蛾交配, 后代 1/2 幼虫有色, 成虫褐色眼; 1/2 幼虫无色, 成虫红色眼
D. 由于 “母性影响” 的存在, 欧洲麦蛾的该性状不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
13.某种 XY 型性别决定的昆虫, 其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 CR、CY、CB 决定, 还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A、a 有关。该昆虫的体色与基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R、CX、A 三个基因表达产物分别为红色素、黄色素和棕色素
B. 若红色和棕色昆虫交配产生黑色后代,其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C. 若与体色相关的基因型一共有 4 种,则 A、a 基因位于 XY 的同源区段上
D. 不同颜色的昆虫交配, 后代最多出现 3 种颜色的昆虫
14. 为研究相同温度条件下光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用若干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密闭小室内的 CO2 在实验过程中充足, 光照不影响温度变化); 一段时间后测量每个装置中的气体释放量,绘制曲线如图乙。下列叙法正确的是
A. 距离 s 由 0 变为 a 过程中, 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
B. 距离从 a 到 d 整个实验过程中, 氧气的生成量逐渐减少
C. 距离为 c 时, 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 距离从 a 到 c 过程中该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减弱, c 到 d 过程中呼吸作用逐渐增强
15. 噬菌体 ΦX174 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 DNA。其 DNA 复制的过程为: 首先合成互补链, 形成闭合的双链 DNA 分子, 之后原 DNA 单链发生断裂, 产生游离的 3′ 和 5′ 端, 再以未断裂的互补链为模板, 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使原 DNA 单链 3′ 端不断延伸, 延伸出的长链一边延伸一边被不断切割、环化产生很多拷贝的单链环状 DNA。 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过程①②产生复制型 DNA 需要解旋酶、DNA 聚合酶和 4 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B. 噬菌体 XX174DNA 的复制过程体现了 DNA 半保留复制
C. ①过程需要合成引物, ③过程不需要合成引物
D. 噬菌体 ΦX174DNA 中嘌呤数和嘧咤数相等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下图表示人体血细胞的生成模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 能力的细胞。
(2) 图中细胞分化程度最低的是 细胞; 树突状细胞来源于 共同祖细胞。
(3) 红细胞与 B 淋巴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HSC) 受到某些细胞因子刺激后释放到外周血中, 此过程称为 HSC 动员。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G - CSF ) 由巨噬细胞等释放, 主要促进髓系共同祖细胞的增殖分化, 增强成熟粒细胞的功能活性, 还能动员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进人血液。下图表示造血干细胞 (HSC) 动员的机制。
据图描述 G−CSF 在造血干细胞 (HSC) 动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9 月 27 日,第一届“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市召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科学家研发了可用于霉变文物微生物分析的 ATP 生物发光检测技术 (以下简称 ATP 法), 参加展览并接受 CCTV 的采访。ATP 法是一种基于荻光素一荧光素酶反应后发出可检测荧光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有活性的微生物数量越多, ATP 检测仪检测出来的相对发光值(RLU) 数值越高。与传统微生物计数方法相比具有快速 (15 秒之内) 、简便、灵敏等优点。
霉菌对文物本体的破坏已成为文物生物劣化的主要因素, 化学熏蒸是文物霉变处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为确定 ATP 法能否用于熏蒸剂处理后文物表面不同种类霉菌的残留数量检测, 科研小组利用相关材料和方法进行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 分别均匀且等量的接种了 7 种霉菌的宣纸、灭菌后的平板若干、香茅醛 (熏蒸剂)、 ATP 法检测仪
该实验自变量是__________。
(2) 请写出该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结果:7 种霉菌的 ATP 生物发光值的对数值 lgRLU 与稀释涂布平板测定的菌落总数的对数值 gcFU/ml 之间均呈现如下线性关系。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研究发现高海拔地区 ATP 法灵敏度下降, 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11 分) 2020 年 5 月, 德国和法国的研究人员提取菠菜叶绿体中的类囊体, 然后将其和一种名为 “Cetch 循环” 的反应系统一起用磷脂分子包裹起来,形成与细胞大小相近的“油包水液滴”结构即人工叶绿体 (如图 1 所示), 从而实现了光合作用。
人工叶绿体膜与菠菜叶绿体膜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 类囊体能实现光反应是因其薄膜上分布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2 为 Cetch 循环过程, 人工叶绿体中二氧化碳经过 Cetch 循环转化为乙醇酸, 该反应发生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的 。写出 Cetch 循环中二氧化碳固定的反应式 ,人工叶绿体中产生乙醇酸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具体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环境中吸收等量 CO2 时, 该人工叶绿体中有机物的积累量远高于菠菜细胞,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11 分) 东亚飞蝗雌性 2n=24 性染色体组成为 XX, 雄性只有 1 条 X 染色体 XO, 雄性蝗虫在进行减数分裂时 X 染色体随机分配到一个子细胞中。已知含有三条性染色体和无性染色体的体细胞无法存活。下图 1 为某性别蝗虫细胞分裂图像 (图中只表示出部分染色体, 含性染色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细胞的名称是 , 此时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正常的蝗虫群体中偶然会产生“嵌合体”蝗虫, 发现“嵌合体”蝗虫身体左侧是雌性, 身体右侧是雄性。
(1)若该“嵌合体”蝗虫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为 XO, 请结合图 2 解释该“嵌合体”的产生过程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蝗虫体色由 X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A, a 控制,其中褐色对绿色为显性。若该“嵌合体”是双色蝗虫, 该蝗虫受精卵时期的基因型是 , 该蝗虫左、右两侧的颜色分别为_____________。
20. (13分)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间有一定概率发生互换, 导致重组类型配子的产生,称为不完全连锁; 若这两对基因完全不发生互换,称为完全连锁。研究发现不完全连锁基因互换产生重组配子的概率与两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距离呈正相关, 当两基因在染色体上相距非常远时, 其产生的配子比例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形成的配子比例几乎一致。科学家用果蝇做相关研究时发现果蝇的雌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连锁类型不同。若果蝇的体色、眼型和翅型分别由三对等位基因 A/a,B/b 和 D/d 控制, 其中灰色、长翅为显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其优点有 (至少答两项),同源染色体的互换发生在 (填具体时期)。
(2) 研究人员将纯种灰身长翅雄果蝇与纯种黑身残翅雌果蝇交配, F1 全为灰身长翅。该结果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 填“X”或“常”), 原因是 ;让 F1 果蝇继续和双隐性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 当 F1 果蝇作父本时, 后代只出现两种表现型; 当 F1 果蝇作母本时, 后代出现了四种表现型。对正反交实验结果不同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再用纯合灰身星眼果蝇与纯合黑身圆眼果蝇杂交, 子代
全为灰身星眼, 研究表明子代果蝇中 A 和 B 的位置关系如图甲 (A、
B 基因相距非常远) 而非图乙所示
①请用测交实验进一步验证 A、B 的位置关系如图甲所示, 写出遗传图
解 (不考虑 D/d 基因)。
②若用该实验中的子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项
实验材料
生物学研究
A
黑白两种美西嫄
细胞核的结构
B
大肠杆菌
DNA 半保留复制
C
酵母菌
探究细胞的呼吸方式
D
豌豆
分离、自由组合定律
性状
F2的表现
显性
隐性
显性:隐性
茎的高度
高茎
787
矮茎
277
2.84:1
种子形状
圆粒
5474
皱粒
1850
2.96:1
子叶颜色
黄色
6022
绿色
2001
3.01:1
花的颜色
红色
705
白色
224
3.15:1
豆子形状
饱满
882
不饱满
299
2.95:1
豆荚颜色(未成熟)
绿色
428
黄色
152
2.82:1
花的位置
腋生
651
顶生
207
3.14: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试题生物PDF版含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生物pdf、南开第六次联考-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重庆市荣昌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生物含解析,共32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 生物(解析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