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区未来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綦江区未来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3-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二-原卷docx、23-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暑意渐消,新一届七年级新生如约而至。霎时,阳光毫不吝sè( )给蓝天镶上一道金边。同学们精神抖擞地迈进校门,展现在眼前的是崭新的教学楼、宽阔的景观大道、烂màn( )的花朵……因为你们的到来,原本静mì( )的校园人声鼎沸。
②这一枚红白的校徽,不仅凝聚着南中人“博文强质,成人至美”的传统,更承载着南中之精神!从戴上校徽的那一刻起,你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南中人,从此你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吾辈青年定不求甚解,展南中风采;吾辈青年定青春妙笔,绘南中色彩;吾辈青年定志存高远,显南中精神。愿你踏实奋进,贮蓄能量,踔厉前行,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真正做到“今天我以南中为荣,明天南中以我为荣”!
③在南中,你我呼朋引伴,扬帆起航;在南中,你我共同进退,各得其所,共同喊出南中最强音,向祖国庄严宣誓: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3分)
霎时( ) 镶上( ) 贮蓄( )
2.根据文中拼音写汉字。(3分)
吝sè( ) 烂màn( ) 静mì( )
3.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声鼎沸B.不求甚解C.呼朋引伴D.各得其所
下面是小文日记里写下的与朋友相处的感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友情是 ① ,是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在岁月里潺潺流淌;友情是 ② ,是彼此心头的屡屡光亮,在成长中驱散阴云;友情是 ③ ,是拂过心田的丝丝畅快,在征途上平添惬意。【甲】成功时,友情是一次击掌,为你喝彩;【乙】跌倒时,友情是一次扶起,给你安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友情,是我们共同度过的岁月,是地久天长里我们成长的足迹。
4.结合语境,在①②③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①一阵柔柔的轻风 ②一轮明媚的暖阳 ③一条清澈的小溪
B.①一条清澈的小溪 ②一轮明媚的暖阳 ③一阵柔柔的轻风
C.①一阵柔柔的轻风 ②一条清澈的小溪 ③一轮明媚的暖阳
D.①一条清澈的小溪 ②一阵柔柔的轻风 ③一轮明媚的暖阳
5.请仿照语段中的【甲】【乙】两处划线句,在横线处补写两句话,使内容充实,表达流畅。(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 6分)
阅读《朝花夕拾》中的两个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乙】“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可以抄一点。”“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1)【甲】文中的“他”是_______;【乙】文中的“他”是____。( 2分)
(2)【甲】【乙】两文中的人物经历不同,作者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也有所不同。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对他的情感。(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题。(8分)
请你参加七年级(1)班组织的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有关“交友”的典故有很多。如“割席断交”,请你也写出一个典故: _______ 。(2分)
(2)无数文人墨客为歌颂友谊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句,请你写下你最喜欢的两句: , 。(2分)
(3)在交友之道的探讨活动中,同学们结合实际,谈论网络交友的利与弊,请你选择一方论题参与辩论,把你的想法写下来。(4分)
正方论题:网上交友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反方论题:网上交友快捷经济,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古诗文积累
8.根据积累,填写诗句。(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太丘舍去( ) (2)不亦说乎( )
(3)传不习乎( ) (4)入门不顾(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
B.《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其作者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C.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来人们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表示特定的年龄。
D.【乙】选文中的一些短语或句子已经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择善而从”“三入行,必有我师”。
12.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请具体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甲】选文中“友人”的做法。(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22分)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①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②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冷月和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他,接着,殷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的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③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了,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④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泥土,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而背阴山坡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那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⑤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⑥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作了春天的天空呢!
13.本文紧扣标题一个“化”字,具体描写了春天“化”开的过程。请选择文中有关语句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文章写北国的春天,却先写了杭州西子湖畔梅花的盛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在文中通过描写霜花的变化来写春天来临的过程。请你把第②段中太阳升起后霜花颜色的变化写在下面。(4分)
( )→( )→( )→( )
16.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
(1)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泥土,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实际,说说“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2题(18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⑥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8.结合加点词分析第①段划线句表达效果。(4分)
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②段的记叙顺序是 ,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0.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⑦段中“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结合文章谈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5分)
23.根据提示,完成写作。
总有一个人在你的记忆里无法抹去,母亲的一句“好好儿活”唤醒了史铁生求生的意志: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唤醒海伦·凯勒的灵魂、小孩儿的一句“但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唤醒了众人的良知……他们以自己的温暖,学识和纯真将别人点亮,你的心灯,是否也曾被某个人点亮呢?
请以“点亮我心灯的那个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字母代替:⑤不得套作,不得抄表。
参考答案
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略 2、吝啬 烂漫 静谧
3、B. 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人声鼎沸:比喻人声嘈杂,就像鼎中的水沸腾了一样。形容校园合适;B.不求甚解: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入了解。不符合“吾辈青年定——展浦里风采”的语境;C.呼朋引伴: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符合语境;D.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符合语境;故选B。
4、B
5、本题考查句子仿写。一句2分。
仿写的句子要与参照句主题相关,句式一致,修辞相同,仿写是时要表达通顺,语意明确。
参照句“成功时,友情是一次击掌,为你喝彩;跌倒时,友情是一次扶起,给你安慰.
名著阅读
①范爱农 藤野先生
②示例1:范爱农:作者在文中追叙了在日留学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示例2:藤野先生:藤野先生对事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治学严谨,生活朴素,对弱国学生没有民族偏见,更是对鲁迅很关怀,常常给予鼓励。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结合文章内容2分,情感2分)
综合性学习
(1)示例:伯牙绝弦 管鲍之交
(2) 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 言之有理皆可。(选择辩题+理由)。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答案 略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9、略 10、略 11、B 12、围绕甲文的“无信”“无礼”作为借鉴改正自己,知错就改则是值得学习。(两个方面都要分析到)
三、现代文阅读
13、(1)撒脚走了,到寒夜,它又来了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
(2)彻底丢了魂儿(彻底消失)
14、文章开篇写杭州西子湖畔梅花盛开,以表现南方春天来得急促、迅猛,与下文描写北国春天来得迟缓、沉稳形成对比,更好地突出了作者对北国春天顽强拼争、沉着果敢和心无旁骛精神的由衷赞美。(答到对比2分,作者情感2分)
15、嫣红 橘黄 鹅黄 雪白
16、(1)运用了比喻,把印着窗花的玻璃窗比作魔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霜花的奇诡。
(2)“顶”“绣”这两个动词与“绣花针”“妙手”相结合,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天初临时,萌发的草芽破土而出,细细密密精心装扮山坡的情状。
17、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有耐心恒心;要专注自己的目标;要懂得蓄积力量,等待时机;做人不能浮躁,急功近利)结合文本内容,合理即可。
18、两个加点词都是叠音词;“悄悄”写出了母亲对暴怒无常的“我”理解和包容;“偷偷”写出了母亲担心脾气暴躁的“我”,做出伤害自己的事,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爱与呵护。
19、插叙 补充交代了母亲当时病情的严重,表现了母亲为了儿子不仅要忍受心理的痛苦,还要忍受身体的痛苦,突出了母亲坚强和对“我”深沉爱。也表达了“我”对自己当时暴怒无常不顾及母亲行为的悔恨和愧疚。(插叙1分,作用分析3分)
20、景物描写,烘托“我”当时悲凉的心情;为下文母亲“挡在窗前”,又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作了铺垫。 (景物描写1分,作用分析3分)
21、从第⑦段中我和妹妹一起去看花的情形可以看出“我”懂了母亲“要好好儿活”期待,平静坦然接受了双腿瘫痪现实,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也暗含了作者要要坚强乐观活下去,回报母爱的决心。
22、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看标题
(1)回乐烽前沙似雪,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 ________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标题常点明时间/地点,概括事件蕴含情感。
抓意象
(3) _______ , 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_____ ? 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古人常借助意象“月”和“雁”来表达思念
明手法
(5) ______ , 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___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虚实结合,彰显诗人博大胸襟。
辨思学
(7) ____ 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学与思的辨证关系
描写对象
时间
如何“化”的
霜花
立春时
不似往日,团团簇簇,离凋零的时辰不远
四月初
①
四月底
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江津区12校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綦江区未来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重庆市綦江区未来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3-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二-原卷docx、23-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