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训练:15分子结构与性质 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74208/0-169941412359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训练:15分子结构与性质 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74208/0-16994141236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训练:15分子结构与性质 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974208/0-16994141236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训练:15分子结构与性质 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训练:15分子结构与性质 Word版含答案,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1.只有在化合物中才能存在的化学键是( )
A.离子键 B.共价键 C.极性键 D.非极性键
2.下列化学键中,键的极性最强的是( )
A.C—F B.C—O C.C—N D.C—C
3.下列一组粒子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分子或离子的键角不相等的是( )
A.CCl4、SiCl4、SiH4B.H2S、NF3、CH4
C.BCl3、CH2==CHCl、环己烷D.SO3、C6H6(苯)、CH3C≡CH
4.下列物质中都存在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的是( )
A.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硫酸四氨合铜[Cu(NH3)4]SO4、氢化钠
B.硝酸铵、氢化铵、氢氧化二氨合银[Ag(NH3)2]OH、硫酸铵
C.硫酸、氢氧化钠、氮化钙、氢氧化钡
D.氯化铵、氢氧化钠、双氧水、过氧化钙
5.下列有关键角与分子空间构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键角为180°的分子,空间构型是直线形
B.键角为120°的分子,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C.键角为109.5°的分子,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
D.键角为90°~109.5°之间的分子,空间构型可能是V形
6.在化学中,常用一条短线表示一个化学键,如下图所示的物质结构中,虚线不表示化学键或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
7.下列分子的立体构型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 )
①BF3 ②CH2===CH2
③ ④CH≡CH
⑤NH3⑥CH4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①②⑤ D.②③⑥
8.C(Ⅲ)的八面体配合物CClm·nNH3,若1 ml该配合物与AgNO3作用生成1 ml AgCl沉淀,则m、n的值是( )
A.m=1,n=5 B.m=3,n=4 C.m=5,n=1 D.m=4,n=5
9.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图所示)。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
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15.2g该物质含有的原子数为6.02×1024
10.已知键能EN≡N=945 kJ·ml-1,EH—H=436 kJ·ml-1,EN—H=391 kJ·ml-1。在合成氨时,那么每反应1 ml N2和3 ml H2能量变化为( )
A.吸收208 kJ的热量B.放出208 kJ的热量
C.吸收93 kJ的热量D.放出93 kJ的热量
11.2008年北京残奥会吉祥物是以牛为形象设计的“福牛乐乐”(Funiulele),如图甲。有一种有机物的键线式也酷似牛,故称为牛式二烯炔醇(cwenynenynl),如图乙。已知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牛式二烯炔醇含有三种官能团 B.牛式二烯炔醇含有三个手性碳原子
C.1 ml 牛式二烯炔醇最多可与6 ml Br2发生加成反应 D.牛式二烯炔醇分子内能发生消去反应
12.下列结构图中,●代表前二周期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价键。示例:
根据各图表示的结构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结构图中共出现6种元素 B.甲、乙、丙为非极性分子,丁为极性分子
C.甲与丁可以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D.向CaCl2溶液中加入(或通入)丙有白色沉淀产生
13.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 )
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
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
C.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与其他形成两个σ键
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与其他形成σ键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n型分子中,若中心原子没有孤对电子,则ABn为空间对称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
B.水很稳定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所致
C.H2O、NH3、CH4分子中的O、N、C分别形成2个、3个、4个键,故O、N、C原子分别采取sp、sp2、sp3杂化
D.配合物[Cu(H2O)4]SO4中,中心离子是Cu2+,配位体是SOeq \\al(2-,4),配位数是1
15.有五种元素X、Y、Z、Q、T。X元素为主族元素,X原子的M层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Y原子的特征电子构型为3d64s2;Z原子的L电子层的p亚层上有一个空轨道;Q原子的L电子层的p亚层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元素Y和Q可形成一种化合物Y2Q3
B.X与T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前者的酸性比后者强,是因为前者的非羟基氧原子数目大于后者
C.X和Q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D.ZQ2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2O与CO2、CCl3F与CCl2F2互为等电子体
B.CCl2F2无同分异构体,说明其中碳原子采用sp3方式杂化
C.H2CO3与H3PO4的非羟基氧原子数均为1,二者的酸性(强度)非常相近
D.由ⅠA族和Ⅵ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17.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C.Cl-和NH3分子均为Pt4+配体 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9分)
18.(7分)氧元素与多种元素具有亲和力,所形成化合物的种类很多。
(1)氮、氧、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氧元素与氟元素能形成OF2分子,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2)根据等电子体原理,在NOeq \\al(+,2)中氮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1 ml Oeq \\al(2+,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__________个。
(3)氧元素和过渡元素可形成多种价态的金属氧化物,如和铬可生成Cr2O3、CrO3、CrO5等。Cr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4)下列物质的分子与O3分子的结构最相似的是__________。
A.H2O B.CO2 C.SO2 D.BeCl2
(5)O3分子是否为极性分子?__________。
19.(12分)回答下列问题。
(1)CS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CS2的分子中存在________个σ键。在H—S、H—Cl两种共价键中,键的极性较强的是________,键长较长的是________。
(2)氢的氧化物与碳的氧化物中,分子极性较小的是________(填分子式)。
(3)SO2与CO2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条件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写分子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醋酸的球棍模型如图1所示。
①在醋酸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有________;
②Cu的水合醋酸盐晶体局部结构如图2所示,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极性键 B.非极性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20.(10分)四种元素A、B、C、D,其中A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B的基态原子s能级的总电子数比p能级的总电子数多1;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D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1)A、D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甲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甲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写出由甲制高聚物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C形成的某种化合物乙分子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乙分子属于________(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其电子式为________;将乙加入浅绿色氯化亚铜溶液中,溶液变为棕黄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与PH3相比,BA3易液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笑气(B2C)是一种麻醉剂,有关理论认为B2C与DC2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故B2C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其为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21.(10分)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W的原子半径比X的________(填“大”或“小”)。
(2)Z的第一电离能比W的________(填“大”或“小”);XY2由固态变为气态所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是____________;氢元素、X、Y的原子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写出其中一种能形成同种分子间氢键的物质名称________。
(3)振荡下,向Z单质与盐酸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的单质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两种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在25℃、101kPa下,已知13.5g的Z固体单质在Y2气体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放热419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10分)(1)依据第2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参照下图中B、F元素的位置,用小黑点标出C、N、O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
(2)NF3可由NH3和F2在Cu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直接得到:4NH3+3F2eq \(=====,\s\up7(Cu))NF3+3NH4F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BF3与一定量的水形成(H2O)2·BF3晶体Q,Q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R:
①晶体Q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金属键 e.氢键 f.范德华力
②R中阳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阴离子的中心原子轨道采用________杂化。
(4)已知苯酚具有弱酸性,其Ka=1.1×10-10;水杨酸第一级电离形成的离子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据此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Ka2(水杨酸)________Ka(苯酸)(填“>”或“O>N>C,故选A。
3答案:B
解析:A项,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其键角相同;B项,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孤电子对数不同,分子的键角不相同;C项,三氯化硼和氯乙烯的中心原子都是sp2杂化,环已烷中碳原子为sp3杂化;D项,三氧化硫和苯的中心原子为sp2杂化,而丙炔中碳原子为sp和sp3杂化。
4答案:B
解析:铵离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氨分子中氮原子上有孤电子对,H+、Cu2+、Ag+有空轨道,能形成配位键。A项,只有硫酸四氨合铜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A项错误;C项和D项中都不含配位键,C和D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乙烯分子的键角为120°,但它的空间构型并不是平面三角形。
6答案:C
解析:A选项中的虚线表示石墨结构中层与层之间存在的范德华力。C选项中的实线表示CCl4分子中实际存在的C—Cl共价键,虚线表示四个成键的氯原子相连时在空间形成的正四面体。B、D两项中的虚线表示共价键。
7答案:A
解析:sp2杂化轨道形成夹角为120°的平面三角形,¢ÙBF3为平面三角形且B—F键角为120°;¢ÚCH2===CH2中的碳原子以sp2杂化,且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ð键;¢Û同¢Ú相似;¢Ü乙炔中的碳原子为sp杂化;¢ÝNH3中的氮原子为sp3杂化;¢ÞCH4中的碳原子为sp3杂化。
8答案:B
解析:由1 ml配合物生成1 ml AgCl,知道1 ml配合物电离出1 ml Cl-即配离子显+1价,故外界有一个Cl-。又因为C显+3价,所以[CClm-1·nNH3]+中有两个Cl-,所以m=3,又因为+3价C需要6个配体,n=6-2=4。
9答案:C
解析:N和O两种原子属于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它们之间形成的共价键应该是极性键,A项错误;因为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所以该分子不可能是平面型结构,而是三角锥形,B项错误;由该分子的化学式N4O6可知分子中氮原子的化合价是+3价,处于中间价态,化合价既可以升高又可以降低,所以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项正确;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是152 g·ml-1,因此15.2g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0.1 ml,所以含有的原子数为0.1×10×6.02×1023=6.02×1023,D项错误。
10答案:D
解析:在化学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发生反应N2+3H22NH3时,ÄH=EN¡ÔN+3EH—H-6EN—H=945 kJ·ml-1+3×436 kJ·ml-1-6×391 kJ·ml-1=-93 kJ·ml-1,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3 kJ。
11答案:D
解析:牛式二烯炔醇含有三种官能团,分别是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和羟基。牛式二烯炔醇分子中与连羟基的碳相邻的碳上没有氢原子,分子内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12答案:C
解析:从示例和题给信息可确定:甲—HF,乙—N2,丙—CO2,丁—NH3。A中,上述结构图中共出现:H、F、N、C、O 五种元素;B中,乙、丙为非极性分子,甲、丁为极性分子;C中,HF+NH3===NH4F,属于离子化合物;D中,CO2通入CaCl2溶液中不能生成CaCO3沉淀。
13答案:B
解析:根据必修¢Ú所学知识,知道苯分子是平面结构,则可推测:中心碳原子以sp2杂化形成三个杂化轨道,还有一个未杂化的p轨道。所以,其结合形式为:每个碳原子分别以三个sp2杂化轨道与其他两个C和一个H原子形成ó键,未杂化的p轨道上电子与其他五个碳原子上的p电子形成大ð键。
14答案:A
解析:依据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可知A项正确;H2O很稳定是因为H—O键键能大,B项错误;在NH3、H2O、CH4中N、O、C均采取sp3杂化,只不过NH3、H2O分子中孤电子对占据着杂化轨道,C项错误;[Cu(H2O)4]SO4中配位体是H2O,配位数是4,D项错误。
15答案:C
解析:X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为S元素;Y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为Fe元素;Z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为C元素;Q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为O元素;T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为P元素。C项中,X与Q形成的化合物SO2或SO3都为共价化合物,故C项不正确。
16答案:C
解析:N2O与CO2的原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CCl3F与CCl2F2的原子数相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它们都是等电子体;CCl2F2无同分异构体,说明它是立体结构而不是平面结构,则碳原子采用sp3杂化方式;由于CO2与H2O的化合程度小,H2CO3的酸性比H3PO4弱得多,C错;D项中的物质指的是Na2O2,它是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17答案:C
解析:PtCl4·2NH3水溶液不导电,说明配合物溶于水不会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加入AgNO3溶液反应不产生沉淀并且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说明Cl-和NH3都参与配位,配位数是6;配位数是6的配合物不可能是平面结构,可能是正八面体或变形的八面体。
18答案:(1)F>N>O V形 (2)sp 2NA (3)1s22s22p63s23p63d3 (4)C (5)是
解析:(1)由洪特规则的特例可知,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大于氮元素的“左邻右舍”),小于氟元素;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OF2分子的空间构型是V形。(2)根据等电子体原理,NOeq \\al(+,2)与CO2互为等电子体,两者的结构相似,NOeq \\al(+,2)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与CO2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都是sp杂化;Oeq \\al(2+,2)与N2(其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互为等电子体,因此Oeq \\al(2+,2)中有2个ð键。(4)(5)可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SO2与O3分子的结构最相似,且都是极性分子。
19答案:(1)2 H—Cl H—S (2)CO2
(3)V形 直线形 SO2 因为CO2是非极性分子,SO2和H2O都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SO2在H2O中的溶解度较大 (4)①sp3、sp2 ②A、B、C
20答案:(1)51 nCH2===CH2eq \(――→,\s\up7(催化剂),\s\d5(加热))CH2—CH2
(2)极性分子 Heq \\al(·,·)eq \(O,\s\up6(··),\s\d4(··))eq \\al(·,·)eq \(O,\s\up6(··),\s\d4(··))eq \\al(·,·)H
2Fe2++H2O2+2H+===2Fe3++2H2O
(3) NH3中存在氢键
(4)直线形 非极性
解析:4种元素A、B、C、D,其中A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则A是H;B的基态原子s能级的总电子数比p能级的总电子数多1,这说明B的原子序数是7,则是N;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则C是O,D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则D是碳元素。
(1)乙烯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即甲是乙烯。由于单键都是ó键,而双键是由1个ó键和1个π键构成的,则根据乙烯的结构式可知,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5 :1。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则制高聚物的反应方程式为
nCH2===CH2eq \(――→,\s\up7(催化剂),\s\d5(加热))CH2—CH2。
(2)A、C形成的某种化合物乙分子中含非极性共价键,则乙是H2O2,H2O2不是直线形结构,则乙分子属于极性分子,其电子式为Heq \\al(·,·)eq \(O,\s\up6(··),\s\d4(··))eq \\al(·,·)eq \(O,\s\up6(··),\s\d4(··))eq \\al(·,·)H;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3)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B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为由于NH3中存在氢键,与PH3相比,氨气易液化。
(4)N2O与CO2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CO2是直线形结构,则N2O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形,其为非极性分子。
21答案:(1)三 ⅣA 大
(2)小 分子间作用力 乙酸(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最后变成无色溶液Si+4HF===SiF4↑+2H2↑
(4)4Al(s)+3O2(g)===2Al2O3(s) ΔH=-3352 kJ·ml-1(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1)根据题给信息,可以初步判断X为第ⅣA族元素,当判断出Y为O元素时,即可确定X为C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共有三个电子层,所以Z为Al元素;由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可以确定W的质子数为14,所以W为Si元素。由此可以判断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ôA族;W和X是同一主族元素,且W在X的下一周期,所以W的原子半径大于X的原子半径。(2)Z和W属于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左向右呈逐渐增大趋势,所以Z的第一电离能小于W的;XY2为CO2,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克服的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H、C、O三种元素可组成多种能形成同种分子间氢键的化合物,比如乙酸等。(3)Z单质即为铝,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第二阶段: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铝沉淀溶解。W单质即为硅,硅和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H2两种气体。(4)13.5g铝的物质的量为0.5ml,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Al(s)+3O2(g)===2Al2O3(s) ÄH=-3352 kJ·ml-1。
22答案:(1)
(2)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3)①a、d ②三角锥形 sp3 (4)< 中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
解析:(1)第2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氮元素因为p能级电子为半充满状态,其第一电离能大于氧。(2)基态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3)¢Ù由Q可知,H2O和BF3·H2O之间有氢键,BF3·H2O分子内有共价键和配位键,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故Q中不存在离子键和金属键。¢ÚR为离子晶体,阳离子[H3O]+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B原子采用sp3杂化。(4)由于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水杨酸的第二级电离更困难,故Ka2(水杨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训练:15糖类 Word版含答案,共4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训练:14油脂 Word版含答案,共4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课时训练:11醛 Word版含答案,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